第80章 装甲与飞机

赵汉青一直都非常重视工业技术的发展,不仅是民用的设备,更有关武器方面的,因为他知道在为了几十年的时间里,华夏大地将迎来大大小小的无数的战争,到时候武器的先进性就将让他在战争当中占据优势。

赵汉青早已借助爱丽丝父亲的关系,秘密在美国已经成立大大小小的十几个实验室,实验室的工作主要有爱丽丝代替他管理,并定期从这些实验室当中挑选优秀的人才选派到西北来工作,在西北赵汉青建立了一个非常完备的实验研究所。

这也是为什么赵汉青没有将爱丽丝从美国带回来的原因,赵汉青暂时需要爱丽丝在美国给他帮忙,赵汉青还在美国投资了众多的航空和船舶制造厂,赵汉青定期从西北挑选一部分人到美国的实验室学习,就是在为华夏培养这个航空和造船人才。

仅仅是美国的实验所和西北研究所每年的花费就超过一千多万银元,而且有着每年持续增长的趋势,不过即使这样,赵汉青也从没吝啬过,克扣过研究所的资金,因为赵汉青知道这关系到国防军的未来。

现在化的战争,打得就是大工厂、大兵团、大实验室,对于赵汉青来说,组建一支大兵团根本就不是什么难事,唯一的难题就是大工厂和大实验室的组建。

由于近代华夏的悲惨遭遇,工业发展缓慢,那些在列强国家非常常见的大工厂和大实验室在此时的华夏根本就不可能找到,因此赵汉青这会儿才迫切的需要建设起来。

趁着英美列强忙于欧战的时候,他倒是搜罗了不少各国的人才,初步建立起了西北的工业基础,有了组建大工厂和大实验室的条件。

在研究所中最重要的就是内燃机实验小组了,赵汉青一直打算依靠自己的技术研究出可靠的发动机,内燃机就是他最关心的研究项目。

经过一年多的深入研究,加上赵汉青提供的有关内燃机的相关资料、还提出了正确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经过无数科研人员的刻苦研究,终于在1919年春,西北内燃机制造厂制造出了一台800马力的汽油机,重量不大,不久之后又研究出来1100马力的柴油机。

随着西北内燃机制造厂取得了技术突破,使得赵汉青从此可以自己制造性能可靠的内燃机了,不用再从国外进口内燃机,而此时西方的内燃机马力最大的也不过600马力。

性能可靠地的内燃机的发明,让赵汉青有了制造装甲车、坦克和飞机的基层了。

而有关装甲和飞机的其余部分,赵汉青也早就命令研究所的人员进行设计研究了,为此赵汉青还给研究所提供了一部分二战时著名装甲车、坦克和飞机的相关资料。

而西北装甲制造厂和西北飞机制造厂也早就建设完成,这不过工厂是外表做了掩护,让人看起来并不像是制造装甲车和飞机的而已工厂一直在为研究所生产各类试验性装甲和飞机。

赵汉青在此之前接到报告,说研究所的装甲车已经快要完成设计定型了,坦克和飞机虽然还没有研究完成,但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只差最后几个关键环节难题未能攻克,要攻克这些难关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真是这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赵汉青才决定来视察工厂的,当赵汉青在研究所人员的带领下进到研究所的实验车间时,赵汉青看到了他一直想看的东西。

那是一辆刚从生产线下来的钢铁猛兽,如果有后世的人在这里一定会大声叫出它的名字——装甲车,也就是赵汉青给研究所下达的新式武器研究的项目之一,也是最简单的一个项目。

赵汉青一直都想装备一支装甲部队,那将是未来战场的主流,这次研究所完成的第一辆装甲车的制造,它的设计主要借鉴了二战时期德国著名的Sdkfz251AusfC装甲车。

装甲车的设计资料是由赵汉青提供的,只不过最后还是做了许多改变,因为有许多技术目前还达不到,只好找其余的替代方案,比真正的原型差了不少,最后制造出了这辆装甲车各项数据要比原型差了不少。

该车全重7。3t,被列为中型半履带式装甲输送车。车内配备2名乘员,即驾驶员和车长,还可容纳10名载员。车长5。6m,车宽2。1m,车高1。55m,车底距地高0。3m。车上武器有2挺7。92mm机枪,分别装在车体顶部的前面和后部。

装甲厚度为5mm~9mm,可防枪弹和小型炮弹破片的攻击,但车体顶部也是敞开的,车内人员易遭枪弹的袭击。

即便如此,赵汉青在看到这辆装甲车的第一瞬间还是很高兴,这辆装甲车算是华夏历史上第一辆自己制造的装甲车了吧,意义非凡呀。于是赵某人便给这辆装甲车起了一个很霸气的名字——犀牛。

赵汉青赶紧让装甲制造厂马上开始生产这种“犀牛”装甲车,先生产几百辆,争取早日成立一支装甲部队。

在参观完这辆装甲车之后,赵汉青就感觉已经不虚此行了,但研究所所长王文好像还没有完,又带领着赵汉青走向另一处车间。

赵汉青刚走进这处车间一看,马上让他眼睛瞪得圆圆的,看着车间里停在那里的钢铁家伙,不由得喊出“虎式”两字。

听到赵汉青喊出的名字,身在一旁的王所长马上说道:“这是总司令给这辆坦克起来的新名字吗?很不错,那就叫他虎式坦克吧。”

“呃?没错,就叫它“虎式”。”赵汉青干笑着回道。

别人那里知道,那根本就不是赵汉青给这辆坦克起的新名字,本来就应该是它的名字,只不过让赵汉青整整提前20年叫了出来而已。

赵汉青没有看错,停在这处车间的那辆坦克外形确实像极了二战德国的虎式坦克,因为赵汉青在为研究所提供的部分坦克的研究资料时,主要的就是提供的德国虎式,因为那是赵汉青非常喜欢的一类坦克。

只不过按照王所长的介绍,这辆虎式坦克还没有通过最后的测试,还有几处技术没有攻克,不过他表示决对会在今年年末攻克所以难关,保证来年部队就可以装备上这种虎式坦克。

西北研究所研制这辆坦克和历史上真正的德国虎式坦克还是有些差别的,还没有虎式先进,个别地方也有区别,更像是虎式的早先版本。

这辆坦克最后被定为中型坦克,车高2。5m,车重43t,乘员5人,设计最大时速25公里每小时,最大行程100公里,主武器为一门81mm坦克炮,次武器为两挺7。92mm重机枪,正前方装甲厚度为70mm,车体侧后装甲厚度为50mm,但是德国虎式使用的是垂直装甲,而这款西北产的虎式坦克使用的是斜角装甲。

坦克使用的这种斜角装甲,因为有装甲有角度倾泻,所以当炮弹打到装甲上上时会打滑,这是一种很先进的设计。

仅以这个数据而言,性能也只不过比真正的虎式坦克差一点而已,这主要得益于西北工厂内燃机的技术突破,而这辆坦克发动机使用的不再是汽油机,而是工作方式更迅猛,效率更高的柴油机,唯一的缺点就是噪音太大了,还常伴有黑烟冒出,只不过这些都是小问题,最终还是利大于弊的。

接着赵汉青就又看到了飞机的研究情况,研究所里飞机的设计人才不少,都是赵汉青让爱丽丝从美国招收的和之前趁着德国战败从德国招募的,但目前研究所里还是以培养华夏本土飞机设计人才为主,其飞机设计团队庞大的甚至已经超过了此时列强,而且这里还有着赵汉青通过小雪那里得到的许多飞机设计知识和飞机设计图纸。

这些知识都是领先这个时代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技术,只要实现其中任何一个突破,那都会让飞机的性能得到巨大的提升。

在内燃机技术的突袭带动下,加上研究所对飞机机身技术的突破,研究所大体最终完成了西北乃至目前华夏的第一驾飞机的设计制造,这是一种俯冲式轰炸机,被赵汉青命名为——撕裂者。

这架轰炸机被定为是轻型轰炸机,成员2-4人,翼展14。2m,机长11。3m,高3。2m,空重14。9t,同时可以载弹800公斤,航程达到500公里以上,还在飞机左右两翼装备了四挺12。7mm的重机枪。

之所以赵汉青让研究所先设计一种轰炸机,而不是战斗机呢?

乃是因为目前的华夏根本就没有威胁到飞机的战斗机,那就没必要先研制战斗机了,先研制轰炸机还可以在作战中为部队提供空中火力支援,并且可以很好地积累一下飞机设计的经验。

不过同样的这架飞机也没有通过最终的测试审核,不过也只剩下部分技术还没有掌握,王所长拍着胸脯保证一定会在明年春天让这架飞机装备部队。

研究所里除了这三项重点研究项目之外,还有不少其他研究项目,比如火炮的研究,枪支的改进等等,最后赵汉青召见了所有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和他们吃了顿晚饭。

饭后赵汉青又给他们下达了新的研究项目,就是继续改进“犀牛”装甲车,现在的性能还不能让赵汉青满意,还有就是加紧完成“虎式”坦克和“撕裂者”轰炸机的最后完结工作。

赵汉青参观完研究所后,感觉这次视察收获很大,他没想到自己这么快就要拥有了装甲部队了,甚至坦克和飞机都快有了,突然他感觉自己的信心一下子充足了好多,底气也足了,豪气万千,不自觉的哼起了小曲。

第258章 日本军国主义的盛行第366章 法国人的悲哀第369章 实战的重要第581章 山雨欲来第281章 法国远东舰队覆灭第539章 漫天火雨第84章 组建空军第8章 围歼土匪第109章 惨烈战斗第354章 偷袭珍珠港(10)第356章 惨重代价第482章 乱局第155章 东征(十二)第134章 南线作战(三)第375章 王老虎第351章 偷袭珍珠港(7)第365章 洗劫卢浮宫第477章 坚壁清野第38章 部队扩编第282章 不识时务的法国佬第105章 狙击手第212章 废除不平等条约第83章 第一架飞机第389章 畑俊六的不甘第36章 年底会议(一)第409章 和犹太人的合作第40章 马家军来袭第287章 猎杀第34章 谈话第213章 苏联的机会第407章 犹太人的想法第93章 对战冯玉祥第408章 和犹太人的合作第82章 获诺贝尔奖第237章 前奏第76章 阴俄国佬第536章 空中的较量(中)第228章 未雨绸缪第420章 调虎离山第526章 棒子军们吓尿了第471章 严峻第223章 钢铁采购第133章 南线作战(二)第299章 三大属国第21章 遇到希特勒第443章 神兵天降第417章 危局第399章 交锋第526章 棒子军们吓尿了第17章 发展与布局546第546章第13章 首战告捷第193章 空袭日本航母舰队(一)第72章 出兵迪化第581章 山雨欲来第155章 东征(十二)第311章 装甲部队第310章 古德里安第578章 打算撤了第253章 决战(五)第37章 年底会议(二)第83章 第一架飞机第245章 交手第457章 动员第373章 偷袭机场第266章 收复台湾(二)第501章 朝鲜战役(3)第310章 古德里安第519章 意外爆炸第279章 强硬回应第97章 冯玉祥来投第273章 钢铁和石油第1章 失败的穿越第2章 不死是万幸534第534章第70章 德国战败第227章 与老毛子的贸易第42章 骑兵对决第370章 M1加兰德第137章 南线作战(六)第433章 不要俘虏第491章 仇恨第6章 都是人才呀第363章 长远眼光第81章 新土地政策第6章 都是人才呀第3章 出手救村民第414章 北方作战计划第373章 偷袭机场第528章 178旅团的覆灭第137章 南线作战(六)第109章 惨烈战斗第283章 新殖民方式第145章 东征(二)第213章 苏联的机会第428章 势大第61章 薅列强羊毛第309章 小胡子的决定第556章 老本没了第174章 大势所趋
第258章 日本军国主义的盛行第366章 法国人的悲哀第369章 实战的重要第581章 山雨欲来第281章 法国远东舰队覆灭第539章 漫天火雨第84章 组建空军第8章 围歼土匪第109章 惨烈战斗第354章 偷袭珍珠港(10)第356章 惨重代价第482章 乱局第155章 东征(十二)第134章 南线作战(三)第375章 王老虎第351章 偷袭珍珠港(7)第365章 洗劫卢浮宫第477章 坚壁清野第38章 部队扩编第282章 不识时务的法国佬第105章 狙击手第212章 废除不平等条约第83章 第一架飞机第389章 畑俊六的不甘第36章 年底会议(一)第409章 和犹太人的合作第40章 马家军来袭第287章 猎杀第34章 谈话第213章 苏联的机会第407章 犹太人的想法第93章 对战冯玉祥第408章 和犹太人的合作第82章 获诺贝尔奖第237章 前奏第76章 阴俄国佬第536章 空中的较量(中)第228章 未雨绸缪第420章 调虎离山第526章 棒子军们吓尿了第471章 严峻第223章 钢铁采购第133章 南线作战(二)第299章 三大属国第21章 遇到希特勒第443章 神兵天降第417章 危局第399章 交锋第526章 棒子军们吓尿了第17章 发展与布局546第546章第13章 首战告捷第193章 空袭日本航母舰队(一)第72章 出兵迪化第581章 山雨欲来第155章 东征(十二)第311章 装甲部队第310章 古德里安第578章 打算撤了第253章 决战(五)第37章 年底会议(二)第83章 第一架飞机第245章 交手第457章 动员第373章 偷袭机场第266章 收复台湾(二)第501章 朝鲜战役(3)第310章 古德里安第519章 意外爆炸第279章 强硬回应第97章 冯玉祥来投第273章 钢铁和石油第1章 失败的穿越第2章 不死是万幸534第534章第70章 德国战败第227章 与老毛子的贸易第42章 骑兵对决第370章 M1加兰德第137章 南线作战(六)第433章 不要俘虏第491章 仇恨第6章 都是人才呀第363章 长远眼光第81章 新土地政策第6章 都是人才呀第3章 出手救村民第414章 北方作战计划第373章 偷袭机场第528章 178旅团的覆灭第137章 南线作战(六)第109章 惨烈战斗第283章 新殖民方式第145章 东征(二)第213章 苏联的机会第428章 势大第61章 薅列强羊毛第309章 小胡子的决定第556章 老本没了第174章 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