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 进城

韩谦将一首渡江云抄就,又默读一遍,确认没有抄错字,这才侧过头看奚荏美眸放光,心想都说文艺青年最能白睡女孩子,真是诚不欺人。

韩谦将蘸过墨的笔搁笔架上,将抄写《渡江云》的那页纸卷起来,凑到火烛上点燃后丢到铜盆里。

“你烧掉干什么?”奚荏却是当珍宝似的将那一页纸抢出来,将火扑灭掉,娇嗔道,“你这字写得是丑,但这首渡江云却是要比王邕的那几首传世之作更有清丽风气。”

“……”

韩谦没想到奚荏以前却也读过长乡侯王邕的词作,是王邕的小迷妹,心想自己今夜幸亏露了一手,要不是这蛮妇的心魂被长乡侯王邕勾过去,玩个精神出轨,那他不是亏大了?

“多稀罕的东西?这些不过是雕虫小术而已。”韩谦满不在乎的说道。

奚荏却不理会,纸页烧毁不少,词已有所残缺,她得趁现在还记着赶紧给补全了,她的字迹娟秀,却是要比韩谦的字要漂亮许多,回头跟韩谦说:“长乡侯犹工书画,这点你比不上吧?”

韩谦心想字写得好看、会填几首词,算个鸟,但心想大姑娘小媳妇还是吃这一套,长乡侯王邕真要去纸醉金迷、春色靡靡的金陵,指定能收获一大批粉丝。

长乡侯王邕昨日才随杨恩到汉寿,当时信昌侯李普率部攻陷潭州的消息刚刚传来,韩谦满心想着其他事,还没有认真去思考长乡侯王邕这次出使背后的意图。

杨密定都金陵开国之后便称帝,然而蜀主王建向实力更强的梁国称臣,但也仅仅是一种形式,实际上蜀国与大楚的关系更密切,而对梁国的野心更加警惕。

要是三皇子像现在已经差不多灭掉潭州叛军,蜀主王建担心大楚会对蜀军年后对荆州兵马的威胁及牵制加以报复,这时候派出一个重要人物使楚游说,倒是情有可缘,但长乡侯王邕随杨恩乘舟东进时,李知诰等部才刚刚进入沅江,潭州战局当时还处于胶着状态之中。

就当时的情势而言,大楚更是急于求蜀军从夷陵撤兵,以便张蟓在荆州的兵马能够不受牵制,蜀主王建当时答应和谈,便已经是对大楚最大的善意,完全没有必要派次子王邕这么重要的人物出使金陵。

是王邕担心会受到其兄王弘翼的迫害,主动要求出使金陵,以逃离是非之地?

而倘若长乡侯王邕身边的少年真是清阳郡主所扮,那长乡侯王邕出使金陵还带着联姻的目的,以便楚蜀建立更稳定的联盟关系?

赵无忌离开两个多月,韩谦让他留在汉寿,多陪他姐姐赵庭儿两天,当下将奚发儿喊到营帐来,问道:“你们一路回来,长乡侯身边那三名女扮男装的假少年,夜里是与长乡侯分房而睡?”

王邕身边的假少年,有可能是清阳郡主所扮,也有可能是王邕带在身边以慰旅途寂寞的美姬,韩谦得先将这点搞清楚。

“是分房而睡,另两个女扮男装的假少年应是其丫鬟。”奚发儿一路护卫杨恩、王邕他们过来,很多事情都看在眼底,只是还没有机会找韩谦禀报而已。

从奚发儿所发现的诸多细节,却是更能确定那假少年就是清阳郡主,韩谦暗心想或许是清阳郡主不甘心直接就沦为联姻的牺牲品,才乔装打扮、任性的跟着其兄王邕出使金陵,想要亲眼看一看未来的夫婿吧?

当然,长乡侯王邕从蜀都出发时,蜀主王建大概也没有将联姻的目标锁定在三皇子身上吧?

当然,杨恩“老奸巨滑”,一路过来不可能看不出蛛丝马迹,但他到汉寿以及今日到白茅跟三皇子会合,也没有说明这点,可见他即便到这时,也不想搅和到废嫡改立的漩涡中去。

韩谦轻轻叹了一口气,让奚发儿先下去休息,有些事看破不说破。

次日午时,湘江口的几艘沉船都拖到岸滩上,楼船军水师战船得以长驱直入湘江,众人便登船奔往潭州城而去。

信昌侯李普也是早早领着周数、洗英等将,赶到岳麓山脚下相迎:

“城内此时还不是十分安全,有贼兵隐匿平民之中,为安全计,殿下或可暂住岳麓山里。山中有道观,建于前朝初年,荫凉可避暑气,等城内彻底太平后,殿下再入城不迟。”

潭州城内有十数万人丁,虽然跟金陵有一定的差距,但也是当世罕有的人丁繁盛的大城,而像黔阳、沅陵、汉寿等所谓的州治大城,城内的住户也就万余人而已。

潭州城内十数万人丁里,有一部分乃是马氏宗族以及其他湘湖世家豪族的亲族弟子,有相当一部分人乃是依附于马氏及湘潭世族的奴婢,身份相对自由的平民占比并不高。

信昌侯李普率部占领潭州城三天,此时到底有多少溃兵藏匿在城里,以及地方宗族子弟里有多少人真心归降,又有多少人心存异志,此时还完全不清楚,城里鱼龙混杂,确实难以保证不发生一点状况。

杨元溥此刻待立下大功的岳父态度亲切了一些,但要不要临时住在城外的岳麓山里,他看向韩谦,征询韩谦的意见。

韩谦注意到长乡侯王邕有在留意三皇子跟他的小动作,暗感王邕这人或许远不是为躲避其兄猜忌而沉溺诗词佛事这么简单,他跟信昌侯李普说道:

“潭州新降,人心慌乱,最是需要殿下及早进城安抚人心——侍卫之事,还要请李侯加倍小心才是。”

眨眼就要入秋,潭州形势已定,蜀楚两国也要达成最终的和议,梁军入秋后从蔡州强攻荆襄的可能性甚微,但金陵那边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出乱子,韩谦自然是主张三皇子现在就直接住进原潭州节度使府,越早安定住潭州的局势,对他们越为有利。

信昌侯李普微微一怔,但他这次用文瑞临夺白茅城,又速陷潭州,功绩一下子耀得刺人眼瞳,即便韩谦这时候小小的反驳一下他的主张,也没有什么不快。

韩谦这时候又朝站在信昌侯李普身后的文瑞临问道:“文先生难道不觉得殿下应该尽早住进潭州城?”

说服高隆开门引楚军攻入白茅城以及说服苗勇刺杀马子画迎信昌侯率部攻入潭州城,文瑞临可以说是为快速平复潭州乱事立下大功,韩谦相信信昌侯李普此时应该对文瑞临言听计从,所以在三皇子的临时驻营问题上,也应该询问过文瑞临的意见。

文瑞临直觉韩谦的灼然眼神似能窥透人心,下意识的想要躲避,尴尬说道:“进不进城,自然是各有好处,一切全凭殿下定度。”

“你便是文瑞临?”杨元溥饶有兴趣的打量起文瑞临,问道。

在襄州城,文瑞临跟随马循身边,自然是有在三皇子杨元溥跟前露过脸,只是当时还没有能给三皇子杨元溥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而已。

“文瑞临拜见殿下!”文瑞临上前给三皇子杨元溥行跪拜大礼。

“文先生无需多礼,能速陷潭州,使潭州百万黎民少受战事离乱之苦,文先生功不可没,本王已上书父皇为文先生请功。”杨元溥将文瑞临搀起来,亲热的留他在身边说话,又在信昌侯李普及郑晖等人介绍下,与张瀚、高隆、苗勇等归附降将见面。

郡王府的势力要壮大,信昌侯、龙雀军一系的武官将领要成长起来,但仅靠这个还远远不够,需要不断从外面吸纳新血。

对潭州成功进行削藩,那潭州的世家宗族便是郡王府要吸引的新血,而文瑞临、张瀚、高隆、苗勇等人已经率先证明他们与旧主一割两断、绝无顾惜的立场,自然也是杨元溥第一时间要招揽、笼络的对象。

也只有在潭州吸纳足够多的新血,将他们转化为郡王府的嫡系兵马,杨元溥才真正拥有跟安宁宫、太子一系以及信王分庭抗礼的地位跟实力。

除了文瑞临、张瀚外,高隆、苗勇这两个人,韩谦绝谈不上喜欢。

信昌侯李普率部攻下潭州城后,韩谦就第一时间将手里仅剩的十多名察子派入潭州。

他也是预防三皇子进城时会有人趁乱搞事。

也许是潭州这么快陷落出乎所有人的预料,潭州城内乱是乱,乱糟糟一团,却还没有人密谋什么针对三皇子的阴谋,但韩谦昨天却意外获得一条情报,便是高隆的妻女,都在信昌侯李普率部攻城时,为乱兵所杀。

韩谦与沈漾很早就跟三皇子建议过,无论马氏宗族,还是城内的其他世家宗族,只要不剧烈反抗,都要以招降为主,以便能尽快平定潭州的局势。

即便后续要清洗、清算,也是要等天佑帝下旨着有司负责,他们不能纵兵滥杀。

马子画为部将苗勇斩杀,潭州城内守兵是四分五裂,乱作一团,短时间内也有不少劫掠奸-淫的事情发生,但高隆妻女身边应该还有护卫,不应该那么容易死于乱兵。

事实上马氏宗族绝大部分在城内的子弟包括马寅、马循等人的妻妾子嗣,都被信昌侯李普第一时间派兵羁押起来。

高隆妻女死于乱兵,很可能是高隆自己授意人去做的,说白了高隆他自己想要扫清投附楚廷、在大楚飞黄腾达的道路,毕竟他的妻女乃是叛族马氏的血脉。

对这么一个人物,韩谦绝对不会喜欢,甚至内心会深深警惕,但他没有抓到高隆杀妻女的确凿证据,又不能否认他为速陷潭州立下的大功,也就不能阻止三皇子将这样的人招入郡王府麾下任用。

即便他阻止,信昌侯李普又岂会任他摆布?

而苗勇乃是马子画自幼收养的义子,乃是马子画的亲卫营统领,说不定马子画死前做梦都想不到苗勇会对他下手吧?

当然,文瑞临为何能说服苗勇背叛马子画,韩谦此时还没有查清楚缘由。

第五百三十六章 秘密第五百一十章 议事第六百九十五章 夜谈第五百五十九章 安排第六百四十八章 迷局第四百二十五章 山庄第三百零四章 选择第三十九章 故作大方第二百一十二章 化暗为明第六百一十九章 监军(二)第二百一十九章 炉火纯青第三百一十九章 琴似故人第四百六十九章 刺客第七百四十七章 战役(二)第五百一十七章 未雨(二)第六百零三章 迎亲(三)第二百三十六章 打草惊蛇第四百八十四章 娘家人第一百九十八章 偶遇第一百五十七章 戴罪立功第四百零九章 四周形势第三百三十六章 归来第一百八十四章 守御山河第六百五十一章 秘使第六百七十章 未知数第二百四十六章 根基第七十章 横生枝节第五十八章 往事第六百三十八章 河朔第六十九章 破绽第六百三十六章 解释(二)第三百六十章 分肥第二百四十七章 五柳溪第六百五十二章 手诏(一)第五百七十八章 屈就第一百四十二章 石坝第五百二十二章 会合第五百零五章 访客第四十章 故作镇定第七百五十二章 战后第二百六十二章 招降的条件第五百七十五章 鏊战第六十三章 选人第六百六十九章 和议第二百六十五章 冯缭(一)第三十二章 投子博戏第一百八十一章 说逃第三百九十九章 问话第四百四十六章 心扉第五百零九章 瞻前顾后第六百七十七章 反应第五百九十五章 韩家第七百六十一章 洛阳(二)第三百二十九章 山洞第四百八十五章 顾虑第三百六十八章 梁国密信第十九章 侍讲沈漾第七百一十二章 殿中第七百零六章 抉择第五百五十四章 绝户计第六百三十九章 南归第六百八十章 风起第五百七十五章 鏊战第七百五十八章 关中(五)第三百五十九章 病逝第二百九十三章 蜀使第五百六十一章 夜战夺寨第六百四十三章 交易第六百六十三章 蜀国形势第四百三十四章 长信宫第二百七十五章 守株辰阳第二百三十五章 献策第十三章 讨杯毒酒第四百二十二章 病入膏肓第六百一十九章 监军(二)第二百零二章 巧遇第三百四十章 图穷第二百九十三章 蜀使第三百二十七章 献策第七百四十七章 战役(二)第三十四章 风未平第五百三十六章 秘密第一百零三章 州狱第一百五十一章 沧浪第四百八十四章 娘家人第二十三章 翻手为云第七百七十四章 樊川河第二百四十七章 五柳溪第三百五十四章 居丧第三十四章 风未平第五百九十二章 虎狼之心第三章 梦非荒唐第四百六十九章 刺客第二百四十七章 五柳溪第三百三十八章 离城第四百八十一章 白夜第二百四十四章 负荆入城第二十八章 家兵子弟(一)第七百二十四章 夺岛第六百四十六章 山中
第五百三十六章 秘密第五百一十章 议事第六百九十五章 夜谈第五百五十九章 安排第六百四十八章 迷局第四百二十五章 山庄第三百零四章 选择第三十九章 故作大方第二百一十二章 化暗为明第六百一十九章 监军(二)第二百一十九章 炉火纯青第三百一十九章 琴似故人第四百六十九章 刺客第七百四十七章 战役(二)第五百一十七章 未雨(二)第六百零三章 迎亲(三)第二百三十六章 打草惊蛇第四百八十四章 娘家人第一百九十八章 偶遇第一百五十七章 戴罪立功第四百零九章 四周形势第三百三十六章 归来第一百八十四章 守御山河第六百五十一章 秘使第六百七十章 未知数第二百四十六章 根基第七十章 横生枝节第五十八章 往事第六百三十八章 河朔第六十九章 破绽第六百三十六章 解释(二)第三百六十章 分肥第二百四十七章 五柳溪第六百五十二章 手诏(一)第五百七十八章 屈就第一百四十二章 石坝第五百二十二章 会合第五百零五章 访客第四十章 故作镇定第七百五十二章 战后第二百六十二章 招降的条件第五百七十五章 鏊战第六十三章 选人第六百六十九章 和议第二百六十五章 冯缭(一)第三十二章 投子博戏第一百八十一章 说逃第三百九十九章 问话第四百四十六章 心扉第五百零九章 瞻前顾后第六百七十七章 反应第五百九十五章 韩家第七百六十一章 洛阳(二)第三百二十九章 山洞第四百八十五章 顾虑第三百六十八章 梁国密信第十九章 侍讲沈漾第七百一十二章 殿中第七百零六章 抉择第五百五十四章 绝户计第六百三十九章 南归第六百八十章 风起第五百七十五章 鏊战第七百五十八章 关中(五)第三百五十九章 病逝第二百九十三章 蜀使第五百六十一章 夜战夺寨第六百四十三章 交易第六百六十三章 蜀国形势第四百三十四章 长信宫第二百七十五章 守株辰阳第二百三十五章 献策第十三章 讨杯毒酒第四百二十二章 病入膏肓第六百一十九章 监军(二)第二百零二章 巧遇第三百四十章 图穷第二百九十三章 蜀使第三百二十七章 献策第七百四十七章 战役(二)第三十四章 风未平第五百三十六章 秘密第一百零三章 州狱第一百五十一章 沧浪第四百八十四章 娘家人第二十三章 翻手为云第七百七十四章 樊川河第二百四十七章 五柳溪第三百五十四章 居丧第三十四章 风未平第五百九十二章 虎狼之心第三章 梦非荒唐第四百六十九章 刺客第二百四十七章 五柳溪第三百三十八章 离城第四百八十一章 白夜第二百四十四章 负荆入城第二十八章 家兵子弟(一)第七百二十四章 夺岛第六百四十六章 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