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七章 起事

韩谦带着人悄然而来,又带着人悄然而走。

普通的山村总是很宁静,赵直贤、谭育良两家置办的这栋院子,又在峪口外,除了几声黄狗的吠叫惊破寂静的夜色,村庄里大多数人天黑后便早早歇下,都没有人注意到峪口处的动静。

谭育良看着桌上的酒坛,以及手里厚厚一叠萱纸,要不是这些,他都怀疑刚才经历的只是一场梦而已。

赵直贤、谭修群也都有些傻眼的站在那里,隔着院门看到十数矫健的身影护送着韩谦等人,早已经消失在夜色的深处,他们过了好久还是难以置信刚才所发生的一切。

倘若单纯是投效叙州,入州县衙署任事,他们是没有什么好犹豫、好顾虑的。

即便叙州深受四周大姓势力的忌惮,即便韩谦本人也受楚帝及朝廷的猜忌,但叙州的崛起,赵直贤、谭育良他们都看在眼里,还深刻领会到韩谦及身边诸多嫡系的厉害之处,他们相信追随韩谦、为叙州效力,结局不会太坏。

然而现在韩谦交办给他们的事情,却绝不容易,搞不好就是人头滚滚落地。

“刚才院子里来的都是些什么人?”

赵直贤与谭育良妻子这时候走进东厢房来,脸色有些苍白,惊惶之色未去的问道。

刚才东厢房里就赵直贤、谭育良、谭修群与几个已成年的子侄饮酒说话,其他女眷小孩伺候好他们,都没有上桌的资格,也是在别屋吃过饭便早早歇下。

平日里多点一盏灯,都叫人心疼得紧;但凡猎到野味,有些肉食,也是先保证青壮劳力吃饱,有多才给女眷小孩解解馋。

一大群携带兵刃的陌生人出现在院子里,过道走廊都被封锁住,女眷们担惊受怕,也只敢关紧房门躲在屋里静观其变,安慰小孩不发出哭闹声,等到陌生来客确实走远了,赵直贤、谭育良的妻子两个人才大着胆子往东厢房走过来看动静。

赵直贤年逾五旬,有三子二女,长子身体原本就病弱,没能挨过苦役营的劳苦,第三个月就累吐血病逝了;次子赵方海午后被后山青田寨请过去诊治病患,夜里不人摸黑走山路回来;第三子在苦役营被打断左腿,行动不便。

赵直贤两个女儿,又分别嫁给谭育良的两个儿子谭朗、谭丘为妻。

谭育良除了谭朗、谭丘二子外,还有一个女儿。赵直贤长子早年娶妻死于难产,谭育良便将女儿嫁给赵直贤的长子为续弦,没想到也是早早就做了寡妇。

在潭州兵败之前,谭修群倒是有一妻一妾,但潭州兵败后,其妻不敢去面对艰苦的命运,在押往乐营的路上找机会跳塘自尽了,只有妾室周氏及十七岁的长子谭文林以及两个年幼的女儿还在身边。

谭修群年岁要比谭育良少七八岁,此时四十岁都不到,正值壮年。

他们两家人除了当年受命马氏同甘共苦的潜伏黔阳以谋叙州外,也是儿女姻亲将两家人的命运捆绑在一起。

“没什么事,只是多年未见的贵客找上门来,喝了一通酒便离开了。”谭育良说道,示意妻子赵氏与赵直贤的妻子邢氏回屋去歇下,不要理会这边,但这时候他们陡然也想到,他们所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怎么着手去做这事,还要考虑他们带青壮子弟潜入思州谋事之后,留在高椅峪的十多个女眷、孩童要怎么安顿?

特别是他们公开身份主导暴动后,思州杨氏派人过来捉拿他们的家小怎么办?

他们正迟疑间,又有两道身影走小道登上门来,却是刚刚随韩谦离开的裴朴去而复返,他身边还有一个人就是以清退老卒身份在青牛背码头做苦力、不到半个月就跟谭育良及几个子侄厮混颇熟的周瞎子。

谭育良迟疑的盯着周瞎子,也不知道他刚才为什么不跟着韩谦他们一起过来,却还要等到韩谦他们走后再现身。

周瞎子似乎能猜到赵直贤、谭育良在想什么,拱拱手说道:“峪子里有思州的两个钉子,我得带人手盯住他们以免添乱,过来给赵大人、谭爷请安迟了,还请见谅啊!”

高椅峪作为虎涧关外的第一座较大规模的寨子,兼之辰水下游过来的舟船、商旅都在附近停靠、经过,可以说是辰中县最西头的桥头堡,叙州也是这边设有驿站、乡巡检司院。

思州杨氏既想着跟叙州合作牟利,又担心叙州势力有吞并思州的野心,在虎涧关外的高椅峪安排两个眼线,盯着左右的动静,实属正常。

“周爷客气了,”谭育良拱拱手,请周瞎子坐下,忍不住又问了一句,“周爷的尊姓大名叫什么?”

“什么尊不尊的,我本家姓刁,也没有什么名字,我打仗瞎了一只眼,营伍里大家都习惯叫我刁瞎子;之前担心谭爷的耳目灵通,跑到码头冒充苦力,便用了我死去的婆娘家姓示人,”刁瞎子大咧咧的坐下来,问道,“赵大人、谭爷要做什么事情,大人都跟你们说过了吧?”

“具体的正等刁爷您过来细说。”谭育良说道。

“谭爷你莫要跟刁瞎子我客气,我带着几个兄弟,现在算是跟叙州没有什么牵扯了,以后就听谭爷与赵大人差遣——我性子粗鲁,不怎么懂规矩,有什么做得不对的地方,谭爷尽管训斥,不要给我留什么情面。”刁瞎子说道。

“裴朴你也跟我们一起,不回辰中?”赵直贤看向裴朴问道。

“倘若起事,难免死亡,大人怕赵师、方城照应不过来,”裴朴说道,“再说我出钱从苦役营将赵师与谭爷赎出来,谭阳县有记录。我真要留在辰中,赵师与谭爷在思州起事,大人也得先将我‘扣押’或‘驱逐’出州医馆。我心里想着留在辰中也是碌碌无为,还不如跟请命跟赵师、谭爷共进退。”

说实话,谭育良也担心他们纯粹只是韩谦抛出来、以便日后有借口进兵思州的棋子,现在有像裴朴这样看似不是叙州嫡系,却受直接指派的人手参与起事,这对他们以后的出路也是一种保障。

待刁瞎子、裴朴坐定,谭育良他们将桌上的碗碟清空,又多点了一盏油灯照明,叫谭朗、谭丘、赵方城、谭文林等子弟都围坐过来,翻开韩谦留给他们的起事纲要:

“法定贵贱非善法,当等贵贱,使耕者有其田!”

要起事,还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搞得轰轰烈烈,如火如荼,如何最大限度的进行鼓动、纠集人手,并有效的组织起来,是众人所面临的最大难题。

具体的行动方案,要谭育良、刁瞎子他们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应变,但动员及组织起事的纲领,韩谦则事前替谭育良他们拟定好,就是要在思州废除奴婢贱口旧制、均分田地,以便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千百年来受大姓势力压迫的寨奴、贫民参与起事,推翻以杨行逢杨氏为首的大姓势力对思州的统治。

口号是一方面,在这个口号下如何有效的去组织实施,起事纲要里也有详细的记述。

此外,纲要还附有思州境内关于山川地形、人口分布、土客籍矛盾关系、州兵及城池、番寨防御等大量的详细情报。

甚至具体起事的切入点,州衙府堂也都草拟了一份方案。

叙州除了不断开垦新的耕田,大规模兴修水利道路外,还大规模发展炼铁、织染、油榨、造船、江滩养殖等业,对青壮劳动力的需求是越来越高。

思州杨氏贪图叙州开出的工价不扉,从去年起就将其境内的寨奴调入叙州参与驿道修缮等工造之事,前后三批总计有五千余青壮寨奴,进入到虎涧关驿道、雪峰山驿道、鹰鱼寨驿道、渠东驿道等地做工。

叙州早在韩道勋时代就废除徭役,工造事务用人皆由州衙出资募佣,工价虽然说低廉,但也保障应募者能有相当于每月一石五斗粮的收入能够养家糊口。

思州遣来做工的寨奴,除去劣质口粮供给外,每人每月差不多要被杨氏盘剥走近一石米粮的收入;累计下来,思州杨氏过去一年时间里,差不多从叙州赚走四万余石米粮。

黔江通道打开后,杨氏一方面将心思放在思州境内经营上,想着整修驿道,通过黔湘川蜀的货物过境,征收足理税赋以充财源,同时也是警惕叙州废除奴婢旧制会有负面影响,也担心韩谦占据叙州有难以预料的野心,便使得以杨氏为主导、此时在叙州各地做工的寨奴数量,骤减到八百人左右。

不管怎么说,影响一旦产生,短时间内就难以消弥。

年后思州境内寨奴消极怠工、逃亡乃至直接反抗之事便层出不穷,大姓势力与受其盘剥千百年的寨奴之间矛盾变得越发尖锐。

而黔江水道打开之后,川蜀井盐作为往湘西南、黔中等地流通的最为重要的物资,为保障自身的利益,杨氏也在思州境内里大幅加强打击贩运私盐的力度。

思州境内的私盐贩子,早初有一部分是杨氏等大姓势力所直接参与或主导,有一部分乃是夏戈山、盘龙岭等地的思州穷困贫民以及挣脱番寨控制的逃奴组成。

大姓势力的私盐贩子自然是要被州衙收编到正规的盐铁监院之内,以使川盐流通所产生的盐利,能成为州衙最为重要的财税来源,但对其他私盐贩子的打击,杨氏等大姓势力就不会再手下留情了。

这两种因素使得思州所属的锦和、石阡、仁山(州治)三县的大狱里人满为患。

与辰中毗邻,位于虎涧关之西的锦和县,丁口虽然才两万人左右,但县狱里此时所关押的逃奴、盐贩、抗税贫民等囚徒却高达四百余人。

“我们要去劫锦和县狱?”赵直贤没想到韩道勋、韩谦父子到叙州第一夜靠镇压州狱暴动建立威望,这时候所拟定的方案,竟然是要他们劫锦和县狱打响思州起事的第一仗!

“董泰、董平、张广登等人,想必谭爷也不陌生,他们这些个私盐贩子就被关押在锦和县狱之内,这几人的兄弟董庆、张广利正暗中奔走,想着纠集亡命之徒将他们营救出来,”刁瞎子说道,“我们也已有眼线跟董庆、张广利二人接触上,明后日便会领他们过来请谭爷出山相助……”

谭育良当年以黔江客栈为掩潜伏黔阳之内,交结游走沅江两岸的江湖人士,与穿行武陵山南麓往返黔湘的思州私盐贩子,自然也有不菲的交情。

他们参与劫狱,一方面有信心能获得囚徒里的私盐贩子以及参与劫狱者的信任,也就有信心获得后续起事的主动权,方便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他们组织起来,形成起事的第一支尖兵。

不过,谭育良这时候又有些困惑,是裴朴到潭阳县赎出他们时,韩谦就等着这一天呢,还是真因为广德府形势严峻,才想到用他们敲山震虎?

等他们在思州境内正式竖起旗号来,倘若他们来不及将留在高椅峪的家小接走,叙州会出面进行“扣押”,予以保护。

…………

…………

次日黄昏将晚时,刁瞎子便带着两人,趁着暮色将合时光线昏暗、山径无人的机会登门来。

这二人便是刁瞎子早前所说的董庆、张广利,他们正为营救关押于锦和县狱的董泰、董平、张广登等盐贩而四处奔走、召集人手。

董庆、张广利两人皆长得精瘦,三十岁出头,黑黝黝的皮肤,穿着短襟,进峪口遇到人,刁瞎子便说他们想着到青牛背码头扛箱笼米袋,到峪子里来找谭育良说项的。

早前这片地界隶属于洗氏,地域上属于辰阳县,左右番寨加起来仅有一千二三百户人家,之后又迁入奚氏三百余户。

待韩谦在鸡鸣寨的基础之上,将鸡鸣寨往东十二里地的青鲤墩算起,沿辰水往西溯流到高椅峪这一百一十里河谷地以及两翼的丘山,正设立辰中县之后,又从广德西迁的那一波人里,安排八百余户安置过来,加上陆陆续续招抚安置的流民,这片地界人口超过三千户,便勉强算是达到下县的标准。

高椅峪人丁也在近期内膨胀到一倍,谭育良、赵直贤他们两家在高椅峪都要算老人了,又赶上青牛背码头刚建成时就过去做事,谭家三个子侄辈长得孔武有力,打起架来从没有吃过亏,因此在码头那帮讨生活的苦力里甚有威望。

因此有新的面孔跑过来找谭育良,想在青牛背落脚,对高椅峪的原住民来说,也是见怪不怪了。

董庆、张广利说是家住思州锦和县与仁山县之交盘龙岭的山越夷人,却又是中原姓氏,其祖上有可能还是从关中、河东等地迁入五溪的。

秦汉两度大移民,使得黔中、湘西、岭南等地的人口大幅增长,但魏晋之后中原大乱,西南地域再度变得封闭起来,数百年间很多南迁汉民生活习俗各方面也都逐渐夷化,以夷民、僚人自居,融入土籍。

董庆、张广利自恃为游侠,但他们既不是寄寓于官宦世族的门客,又没有足够的家业横行乡野,实际上就是贩私盐的江湖浪荡客而已。

谭育良经营黔江客栈在黔阳潜伏多年,无论是当时的身份,还是暗中刺探、渗透叙州的需求,他与董庆、张广利这类盐贩子接触颇深,在这个群体里也有着颇高的声望。

即便当初想据鹰鱼寨,与韩道勋、韩谦父子对抗而兵败被逐,也并没有减少他们身上的光环。

毕竟折在韩谦这等的人物手里,怎么都不算脸上无光的事情。

谭育良、赵直贤两家在潭州兵败后贬为苦奴,之后得人出资相赎,栖身于青牛背码头做苦力糊口,张广利、董庆等人也是早有耳闻。

不过,张广利、董庆为了保密起见,早前仅想着在思州境内寻找帮手,但奈何所谓的江湖义气,对绝大多数江湖中人都只是糊口而已。

更何况在杨氏的高压严打之下,大大小小行走武陵山南麓的盐贩势力短短三五个月就被打得七零八落。

勉强逃过打击的人,这时候都想着安分守己一段时间,不愿跳出来滋惹是非。

江湖义气,能跟前后五代子弟统治思州逾一百一十年的杨氏抗衡?

前后奔走两个月,贿赂救情行不通,想劫狱也才聚集到二十个敢拼死拼活的弟兄,人手完全不抵用,这才在叙州密谍的建议下,跑到高椅峪来请谭育良及谭家子弟出山。

这主要也是近期思州刺史杨行逢下令,要将所属锦和、石阡两县关押的盐犯押往州城(仁山县)受审,到时候极可能数百颗人头滚滚落地,留给董庆、张广利营救囚犯的时间已经变得极为有限。

双方一拍即合,张广利、董平拿出这些年所积攒的百饼金子相酬,谭育良直说他视董泰、张广登为江湖兄弟,此番出手也是义气使然,叫走投无路的张广利、董平感动得是热泪盈眶。

谭育良当夜便挖出他们昨天夜里才埋到院后菜园子里的朴刀、短戟、臂张弩、鳞甲等兵甲。

在张广利、董平二人眼里,谭育良本身就是不甘雌伏的那种人,看到眼前一切,也只是认为谭育良等人蛰伏于此,实际早就图谋着能有一番作为。

最终商议着赵直贤、赵方城、裴朴、赵方海等四人,明日直接光明正大的从虎涧关踏入恩州锦和县境内里。

而谭育良与谭修群、谭丘、谭朗、谭文林、刁瞎子,与董庆、张广利以及叙州潜伏的密谍,要将这些兵刃甲械带入思州,无法通关卡的盘查,便只能从虎涧关北面的崇山峻岭翻越过来,进入思州锦和县境内。

思州横跨沅江、黔江两大流域,位于思州腹地的夏戈山,又名梵净山,作为武陵山南麓的主要旁支山脉,是这两大流域的分水岭。

思州三县,石阡县位于夏戈山以西,踞黔江而立,主要是开发黔江中游的河谷。

夏戈山以东则是思州州治所在的仁山县,仁山县往东又是一座南北绵延近二百里、东西绵延七八十里、主峰高有七八百丈的盘龙岭,仁山县主要可耕种的田地,位于夏戈山与盘龙岭之间的山谷里。

盘龙岭以东才是锦和县。

锦和县主要还是位于武陵山脉的东南大斜坡上,整体来说,与辰中县都属于辰水中游的浅丘地形,境内里多低矮丘山。

锦和县城池就建在辰水中游的北岸,不大,仅千余步方圆。

思州穷困潦倒,可以说从锦和城的破败不堪中就能完全体现出来。

夯土城墙也不知道多少年没有修缮过,表面绷裂出密密麻麻、手掌都能插进去的裂缝,还长有杂草以及矮小的灌木。

一条土路沿着辰水北岸弯弯曲曲的延伸,连着三四天没有下雨,偶尔车马经过,便激起漫天的烟尘。

好在思州气候温润,路两侧草木丛生,却也不算荒凉。

杨氏除了在三十里外的虎涧关驻有重兵,对锦和城的防御也不松懈,虽然不禁商旅进出城池,却都要受到严格的盘查。

赵直贤他们能进城去,还在城里找到落脚地;谭育良他们翻越山岭,在途中耽搁了两天才赶到锦和城下。

最后还是刁瞎子出主意,拿油布包裹好兵甲,由城里的人手从北城内侧,通过排污暗渠放一根绳索出来,将包裹拖入城中。

张广利、董平他们这些天就焦急着聚拢人手,满脑子想着劫狱救人,但实际要怎么劫狱,对县狱的内外结构以及县狱关押囚徒的数量、狱卒人手、锦和县三百多守军的分布调配,以及劫狱后在虎涧关守将杨守义率援兵赶到之前如何破城逃出、逃往何方等等,都没有一个头绪。

好在起事纲要里,有着锦和县极为详尽的调查情报。

不仅有县狱衙署、城防营垒、沟渠巷道的分布图,锦和县以西的盘龙岭之内大大小小的山路小径、溪涧沟谷以及番寨村落的分布也都有详尽的图册。

而韩谦给谭育良他们草拟的方案里,也是要求谭育良他们在劫狱后,带着绝大多数都手无寸铁的囚徒,赶在虎涧关主将杨守义率援兵赶来镇压之前,出城逃入地形险恶的盘龙岭,借助这些人手以及盘龙岭有利的地形,先打退第一波仓促进山清剿的思州州兵,然后发动盘龙岭内部的番寨奴婢、贫民,将起事的声势轰轰烈烈的搞大起来!

第三百九十六章 应对第七百八十章 绝望突围第四百九十八章 招安(二)第二百零八章 世妃第三百三十五章 货殖之道第二百一十一章 夜访第七百三十章 襄山第六百七十一章 寿春第二百七十六章 太平犬第三百五十六章 弑第九十九章 窥探第四百零七章 杀俘第五百二十三章 勾结第七百四十六章 战役(一)第六百四十五章 淮东第四百四十四章 辞表第八十三章 快速帆船的造法第五百八十六章 不谋而合第七百五十七章 关中(四)第三百四十二章 迂腐第一百一十一章 行刺第二百七十七章 削藩第二百九十三章 蜀使第六百零九章 发动第五百二十九章 应急计划第一百零二章 威胁第一百八十五章 金陵来使第七百一十四章 新都洛阳第四百章 计划第一百三十五章 劝导第六百七十章 未知数第五百四十五章 突围第一百零八章 大肆索贿第四十三章 教训家兵第六十四章 胭脂第七百八十四章 私宴第五百一十八章 偷袭第四百七十二章 灭口第二十五章 文死谏第六百五十六章 兵衅(二)第五百三十四章 相依第六百五十四章 手诏(三)第六百零六章 意图(二)第二百五十七章 冯昌裕的抉择第三十七章 书出惊心第四百九十三章 越境第四百章 计划第二百六十五章 冯缭(一)第七百八十章 绝望突围第七百二十七章 崇文殿(二)第二百八十二章 问策第七百九十一章 渡江(二)第三百八十章 离别第一百四十四章 无计第七百二十章 金陵第六十五章 物性第四百九十九章 招安(三)第六百九十章 求去第六百三十章 黄雀在后(二)第六百七十五章 河道第七百五十四章 关中(一)第三百八十二章 秘密第六百零五章 意图第二百八十五章 游说第六百六十四章 密会第二百六十三章 放归武陵第六百七十六章 世子第二百八十二章 问策第六十一章 婚约第四百七十九章 山溪第五百五十二章 渡江第六百零四章 迎亲(四)第一百三十五章 劝导第二百六十七章 冯缭(三)第一百五十五章 策反第二百九十章 文瑞临(一)第五百八十一章 与虎谋皮第一百二十四章 暗计第四百八十八章 秋意第八十七章 变速第五百三十二章 彷徨第六百三十章 黄雀在后(二)第六百八十三章 移花接木第一百二十八章 贿赂第九十一章 斩草除根第五百三十三章 惊疑第一百九十八章 偶遇第五百一十章 议事第七百五十四章 关中(一)第六百六十九章 和议第二百九十四章 长乡侯第五百四十八章 参见第六百八十四章 宫禁第五百五十二章 渡江第四百三十六章 分兵第七百二十四章 夺岛第二十五章 文死谏第四百零二章 侧翼第七十四章 相赠佳人第五百六十五章 公道
第三百九十六章 应对第七百八十章 绝望突围第四百九十八章 招安(二)第二百零八章 世妃第三百三十五章 货殖之道第二百一十一章 夜访第七百三十章 襄山第六百七十一章 寿春第二百七十六章 太平犬第三百五十六章 弑第九十九章 窥探第四百零七章 杀俘第五百二十三章 勾结第七百四十六章 战役(一)第六百四十五章 淮东第四百四十四章 辞表第八十三章 快速帆船的造法第五百八十六章 不谋而合第七百五十七章 关中(四)第三百四十二章 迂腐第一百一十一章 行刺第二百七十七章 削藩第二百九十三章 蜀使第六百零九章 发动第五百二十九章 应急计划第一百零二章 威胁第一百八十五章 金陵来使第七百一十四章 新都洛阳第四百章 计划第一百三十五章 劝导第六百七十章 未知数第五百四十五章 突围第一百零八章 大肆索贿第四十三章 教训家兵第六十四章 胭脂第七百八十四章 私宴第五百一十八章 偷袭第四百七十二章 灭口第二十五章 文死谏第六百五十六章 兵衅(二)第五百三十四章 相依第六百五十四章 手诏(三)第六百零六章 意图(二)第二百五十七章 冯昌裕的抉择第三十七章 书出惊心第四百九十三章 越境第四百章 计划第二百六十五章 冯缭(一)第七百八十章 绝望突围第七百二十七章 崇文殿(二)第二百八十二章 问策第七百九十一章 渡江(二)第三百八十章 离别第一百四十四章 无计第七百二十章 金陵第六十五章 物性第四百九十九章 招安(三)第六百九十章 求去第六百三十章 黄雀在后(二)第六百七十五章 河道第七百五十四章 关中(一)第三百八十二章 秘密第六百零五章 意图第二百八十五章 游说第六百六十四章 密会第二百六十三章 放归武陵第六百七十六章 世子第二百八十二章 问策第六十一章 婚约第四百七十九章 山溪第五百五十二章 渡江第六百零四章 迎亲(四)第一百三十五章 劝导第二百六十七章 冯缭(三)第一百五十五章 策反第二百九十章 文瑞临(一)第五百八十一章 与虎谋皮第一百二十四章 暗计第四百八十八章 秋意第八十七章 变速第五百三十二章 彷徨第六百三十章 黄雀在后(二)第六百八十三章 移花接木第一百二十八章 贿赂第九十一章 斩草除根第五百三十三章 惊疑第一百九十八章 偶遇第五百一十章 议事第七百五十四章 关中(一)第六百六十九章 和议第二百九十四章 长乡侯第五百四十八章 参见第六百八十四章 宫禁第五百五十二章 渡江第四百三十六章 分兵第七百二十四章 夺岛第二十五章 文死谏第四百零二章 侧翼第七十四章 相赠佳人第五百六十五章 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