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十六卫军

新书预告:神兵新书《枪挑三国》正式上传,请大家帮忙推荐收藏,谢谢!

楚国的政变在熊胜的安抚并用之下,再次恢复了平静,一场看似强大的政变,最后竟然和平解决,这让本准备看热闹的天下诸侯,大跌眼睛,最后当熊胜即位之时,天下诸侯,为巴结这位新王,纷纷派使前来道贺。小x说s屋5$5整?5理

盛大的即位典礼过后,熊胜又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婚礼,熊胜这次一共迎娶了四位新娘,新王的婚礼自然是要隆重的。新娘分别是孙静、西施、解思楚、姬晨月,小丫头蓝蓝公主,本也吵着要参加婚礼,最后还是被熊胜说服了,允诺她再过几年,单独为她举行一场婚礼,才总算把她说服了。

熊胜对小丫头虽然疼爱,但要他当着天下诸侯时节的面,娶一个黄毛丫头,这脸他实在放不下。至于熊胜为何一下子迎娶了四位新娘,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楚国大军寇边的结果,因熊胜在即位之时,郑国却没有派出使节前来道贺,这让熊胜意识到,必须立威,方能压众。

随即熊胜秘密下达了诏令,命驻守在陈国都城的黑翼,会合宛城的徐凇,合兵三万,对郑国发起了一场军事行动,并且一举拿下了许县,阳翟、襄城、长社、临颖等数县,这一战不但吓破了郑国的胆,同时也惊的当今天子周敬王不轻。小x说s屋5$5整?5理

当战争结束时,郑国不但把楚国占领的土地全部割让了,还赔出了不少钱财,就连周敬王也再次下诏,承认熊胜的合法地位,并且表示结亲。熊胜在获得这个消息后,自然提出了要迎娶姬晨月,晨月公主本来就心仪熊胜,周敬王自然也就只有应诺的份。

这场婚礼在外人看来,都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因为解思楚的下嫁,同样也有份大礼同时送上,那就是沈诸梁的请辞书,要求辞去统率柴桑大军的兵权,沈诸梁能做到这点,除了证明他的英明睿智外,也表示出了他的忠心和明哲保身之策。

熊胜虽然对沈诸梁颇为放心,但他作为一代雄心勃勃的新王,自然希望能够中央集权,同时加强君主的兵权,并进一步的进行军队改革,加强军队的战斗力。

沈诸梁的请辞,这对熊胜的军队改革,自然起到重要作用,在收回兵权之后,熊胜随即命人制造了兵符和雕刻玉玺,把楚国的和氏壁,改制成了一方具有权威的玉玺。

同时军队的编制,也正式改编为熊胜所熟悉的十六卫军编制,这种军制是隋唐时代的军制,对中央集权,起到很大的作用。

前十二卫军,下辖军府,分别是左右骁卫,军号:骁骑,左右武卫,军号:铁甲,左右御卫,军号:万射,左右屯卫,军号:折冲,左右侯卫,军号:飞熊,左右翊卫,军号:海鲨,卫所设大司马,大司马直接听命与王。小x说s屋5$5整?5理

后四卫为王的亲军,负责王城卫戍,不辖制军府,直接听命与王,左右禁卫军负责外城防务,左右羽林军负责内城军务,可以说是熊胜的随身近卫。

辖制军府的十二卫军,每卫常驻军五千,实际军制每卫是二万至三万,这些士兵隶属郡县分派土地,户籍为军籍,家属随军隶属郡县户籍,可在郡县内分得田地,因此在农忙时可以负责垦荒屯田,农闲时参加训练,同时又可以和家人团聚,免去思乡之苦。

而在战事发起时,那些散居的士兵,又可以随即归队,这样一来,每卫随时可集合军队,这种军府制度,不但省去国家大笔开支,同时又对地方上的发展,起到开发作用。

王城的四卫军,每卫常驻一万,不需要参加农耕,这样的兵制措施下来,偌大的楚国,每年只需要养兵十万,而当时的军队并不需要发军饷,只需要配发军备和征调粮食,这对楚国来说,无疑就轻松了许多。

十六卫军的编制建成后,熊胜随即提拔黑翼和徐凇,担任了左右禁卫和左右羽林四卫的大司马,负责王城军务。

镇国公沈诸梁被任命为左右翊卫军大司马,驻扎柴桑,负责防范吴国的军事行动。

项陵提升为淮南伯,任命为左右屯卫大司马,驻扎寿春,负责阻挡吴国北上路线,并震慑北边的宋、曹二国。

唐靖被任命为左右御卫大司马,驻扎在新成立的颖川郡,颖川的各县是由攻下的郑国土地组建而成。尐?χ說?箼5?手5?5打ち

原楚国大将袁延,被任命为左右候卫司马,驻扎南阳,负责抵御西边秦**务。

乐宁被任命为左右骁卫大司马,赵武被任命为左右武卫大司马,乐宁与赵武的四卫军,驻扎在都城江陵,分别设立了南北大营,负责拱卫京师之责和征伐。

军队的制度做了改革,文官政体同样也进行了一些改革,熊胜废除了楚国令尹等官位,逐渐完善改制战国后期的秦制,即三公九卿管制。

最早追随熊胜的范蠡获封为楚国左相,文种获封为楚国右相,同时一干楚国旧臣,也都的到熊胜的提拔,至此楚国都城欢庆一片。

楚**政的改制,也预示了楚国强盛时代的来临,争霸是熊胜第一步,也是楚国群臣的共同梦想。

三年之后,休养生息的楚国,粮食堆积如山,百姓丰衣足食,兵器盔甲陈满库藏,壮丁甲士遍布全国。

而在这三年之中,因熊胜致力休养生息,对中原采取的政策是和为第一,而同时全力开发南方与巴蜀地区,使南方各族百姓,纷纷归顺,使一向动乱的楚国后方,实现了统一的和平时期。

而这一时段内,吴王夫差放回了越王勾践,不料越王勾践却在半路被伍子胥派人暗杀,这件事情也算是在这三年之内,比较大的事件,当时的夫差非常震怒,但事情已定,最后也吴王夫差也只好灭了越国,收越人土地归于版图。

至此吴王夫差日益骄横,不断派兵北上,干扰齐、鲁、宋、曹四国政事,俨然与诸侯霸主自居。

而这几年,身为霸主国的晋国,却因内乱不止,君权旁落,而无力与吴国抗衡,只能睁眼闭眼,看着吴国趁雄。

同样这三年来,熊胜的楚军,也没有跟吴军真正抗争过,只要吴国来攻,楚军多半采取防守态势,自从得到原蔡国土地淮南后,楚国对吴国的防御构造,就有了南北呼应趋势,驻守柴桑的沈诸梁与驻守淮南的项陵二人,皆是当世名将,二人遥相互应,使吴国无法越雷池一步。

要不是熊胜对二将言:“夫差胸才伟略,但却骄傲自负,要想一举而击之,必须先骄其心,方可一战而下。”不然项陵与沈诸梁早就举兵应战了。

这也是吴国这些年来,能够横行齐鲁大地的原因,没有楚国的干涉,没有越国的掣肘,吴王夫差有伍子胥这样的人才辅佐,想不强盛也是难的。

公元前493年秋,既周敬王26年,齐鲁交战,鲁约盟国宋国共击齐国,齐景公求救吴国,吴国应约北上。

吴国大军在吴王夫差的亲自率领下,一举攻进鲁国,大军直逼鲁国都城之下,鲁定公派人求援晋国,晋不出兵。

求于曹,曹畏吴,拒出兵,求于郑,郑同样畏吴,拒绝出兵,不得已鲁国只好向吴国投降,表示愿意割地请和,吴国准鲁国请和,之后吴军驻扎鲁国边境的黄池,筑高台,邀请天下诸侯会盟黄池,共商霸业。

熊胜在接到吴国文书后,随即召集群臣,商议北上之事,楚国的最后的决议是,联合诸国,兵分两路,扫灭暴吴。

楚国的朝会定下后,熊胜派出各路使者,出使中原各国,约请诸侯共同前往黄池。

熊胜同点齐大将黑翼,乐宁等数员将军,随同左右,率领左右骁卫与左右羽林军共的五万大军,其中三万骑兵北上,这支三万人的骑兵,可是熊胜这三年来的心血,这支部队的诞生,将会给天下诸侯带来一次震撼性的效果。

唐靖率领左右御卫军,负责接应熊胜大军的行动。

同时熊胜封沈诸梁为征东大将军,项陵副之,督率左右翊卫军和左右武卫军,由大江与淮水而下,进攻吴军,同时赵武的左右屯卫军负责接应,六卫军共十万人马,对吴展开了军事行动。

徐凇率领与文种负责留守国都,袁延率领左右侯卫军,负责征集粮草器械。

————————新书预告:神兵新书《枪挑三国》正式上传,请大家帮忙推荐收藏,谢谢!——————————————————————————————————

点击察看图片链接:

第2章 缘起春秋第10章 旖旎清晨第30章 商讨盟约第7章 两小心事第32章 表达心境历史上本书主角和其父亲等事迹第88章 女子心思第63章 随性风流历史上本书主角和其父亲等事迹第52章 计谋兵变第44章 七星神枪第55章 越水河畔第103章 密谋颠覆第98章 淮南立国第93章 蓝蓝公主第83章 晨月公主第71章 吴师出征第96章 郡县制度第63章 随性风流第11章 许下诺言第88章 女子心思第65章 青楼密谋第74章 传位夫差第38章 惊闻巨变第17章 坦诚相待(三)第92章 上计谋国第82章 心存猜疑第104章 楚国之王第15章 坦诚相待(一)第48章 击杀仇敌第100章 俘敌千人第106章 十六卫军第103章 密谋颠覆第85章 天降横财第38章 惊闻巨变第53章 过河拆桥第86章 道家传人第57章 兄弟纠纷第88章 女子心思第21章 太子勾践第90章 硝烟再起第95章 陈蔡归一第69章 拜访伯嚭第41章 后宫春色第8章 驾御战车第100章 俘敌千人第2章 缘起春秋第39章 从中破坏历史上本书主角和其父亲等事迹第90章 硝烟再起第20 挑灯夜战第73章 檇李之战第101章 攻克宛城第99章 名将乐宁第3章 落魄太子第3章 落魄太子第78章 百里封地第40章 禁宫波澜第33章 官位之争第72章 范蠡论战第34章 当廷挑战第13章 奔赴越国第62章 奴隶商行第93章 蓝蓝公主第107章 一战定业第7章 两小心事第7章 两小心事第54章 离别情浓第81章 故人来信第4章 新的开始第57章 兄弟纠纷第99章 名将乐宁第69章 拜访伯嚭第87章 挑逗公主第107章 一战定业第103章 密谋颠覆第84章 生财之法第70章 密谋合作第83章 晨月公主第18章 谋定而动第89章 春光乍泄第58章 西施之心第94章 真假谣言第55章 越水河畔第44章 七星神枪第55章 越水河畔第51章 前往兵营第91章 五国争战第34章 当廷挑战第49章 越王归天第13章 奔赴越国第22章 密访扶同第65章 青楼密谋
第2章 缘起春秋第10章 旖旎清晨第30章 商讨盟约第7章 两小心事第32章 表达心境历史上本书主角和其父亲等事迹第88章 女子心思第63章 随性风流历史上本书主角和其父亲等事迹第52章 计谋兵变第44章 七星神枪第55章 越水河畔第103章 密谋颠覆第98章 淮南立国第93章 蓝蓝公主第83章 晨月公主第71章 吴师出征第96章 郡县制度第63章 随性风流第11章 许下诺言第88章 女子心思第65章 青楼密谋第74章 传位夫差第38章 惊闻巨变第17章 坦诚相待(三)第92章 上计谋国第82章 心存猜疑第104章 楚国之王第15章 坦诚相待(一)第48章 击杀仇敌第100章 俘敌千人第106章 十六卫军第103章 密谋颠覆第85章 天降横财第38章 惊闻巨变第53章 过河拆桥第86章 道家传人第57章 兄弟纠纷第88章 女子心思第21章 太子勾践第90章 硝烟再起第95章 陈蔡归一第69章 拜访伯嚭第41章 后宫春色第8章 驾御战车第100章 俘敌千人第2章 缘起春秋第39章 从中破坏历史上本书主角和其父亲等事迹第90章 硝烟再起第20 挑灯夜战第73章 檇李之战第101章 攻克宛城第99章 名将乐宁第3章 落魄太子第3章 落魄太子第78章 百里封地第40章 禁宫波澜第33章 官位之争第72章 范蠡论战第34章 当廷挑战第13章 奔赴越国第62章 奴隶商行第93章 蓝蓝公主第107章 一战定业第7章 两小心事第7章 两小心事第54章 离别情浓第81章 故人来信第4章 新的开始第57章 兄弟纠纷第99章 名将乐宁第69章 拜访伯嚭第87章 挑逗公主第107章 一战定业第103章 密谋颠覆第84章 生财之法第70章 密谋合作第83章 晨月公主第18章 谋定而动第89章 春光乍泄第58章 西施之心第94章 真假谣言第55章 越水河畔第44章 七星神枪第55章 越水河畔第51章 前往兵营第91章 五国争战第34章 当廷挑战第49章 越王归天第13章 奔赴越国第22章 密访扶同第65章 青楼密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