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歼灭百济(三)

大唐军的成功登陆,就意味着百济末日的来临。熊津江江口距离百济都城泗沘只有百里的路程,沿途只有一座加林郡算得上阻碍。百济的城池面积,普遍的都不大,城墙的高度甚至还比不上大唐的县城。这种程度的城墙,对于大唐的军队来说,即便是没有炮火的协助,攻取下来也不存在任何的问题。而且,据负责引路的商人们介绍,百济城池内的守卒通常都不多。一座城池内能有两千士卒,就已经是兵力充裕的了。

对于这种并非直接拦在大唐军队前面的城池,城内又没有多少多少守军,更加不是什么战略要地,李世民根本就懒得动用大军前往攻打。只是把攻打那里的任务交代给了,之前负责攻打舌林郡的军队,大军便继续的前进。

百里的路程,而且还是一马平川的平原地带,如果采用急行军的速度,一日间便可以抵达泗沘城下。不过大军的周围隐藏着,百济的一支五万人马的部队,虽然还不足以令大唐的军队吃瘪,但是在攻城之时跳出来进行骚扰,也是一件令人厌烦的事情。再说了,万一这支部队看到情况不妙,直接脱离战场的话,势必给今后的统治,造成很大的麻烦。所以要想一个办法,将对方引入圈套,从而彻底的将隐患去除掉。

当晚,李世民在大营内设下陷阱,试图引诱百济的军队前来袭营。谁知苦苦的等了一夜,也不知道对方是看穿了他的计谋,还是太过于谨慎,亦或者被吓破了胆,总之对方并没有前来。

苦苦的等了一夜,对方却没有前来。鉴于全军都比较疲惫,第二天白天,大军仅仅前行了三十里,太阳刚刚偏西便早早的安营扎寨。

大军刚刚扎下营盘,苦等了一夜的那五万百济部队没有来,倒是从泗沘城方面来了一只大部队。这一次百济方面可以算得上是倾举国之兵,来与大唐做最后的决战了。根据斥候的报告,从泗沘方向来的百济大军,足足有三十万人之众,目前正在大唐营盘外十五里的地方安营扎寨。

接到这个消息后,李世民以及麾下的将领都觉得有些奇怪。按说目前的这个地点,并不是十分的时候大军决战。左右两方都有山脉,虽说并不算高,但是却足以影响双方的排兵布阵,甚至连队伍都无法完全的展开,这种地方又怎么适合做大军决战的地点呢。

再有就是两面的山势虽然并不高,却不适宜将部队隐匿其中,而且两旁的山脉也并不长,只要绕行几十里便可以进入到广袤的平原之上,对方在这里摆下阵营,起不到任何的积极意义。要说起来,对方有三十万的人马,这个数字是大唐军队的三倍,如果在这里决战的话,受到影响更大的应该是对方才对,对方的主将只要不是脑子进水,就不应该做出如此低级的决定。

当天夜里,北风突然降临,整整一夜就如同鬼哭狼嚎一般。到了黎明时分,天空中开始飘落雪花,短短的一个时辰,地面的积雪便已经达到了一尺深,天亮以后地面的积雪已经没过膝盖。

突如其来的大雪,完全的打乱了大唐的计划。出发之前,李世民曾经特意的询问过在百济经商的商人,得知百济的冬季虽然也会降雪,但是很少会有如此大的雪,再说由于要携带大量的辎重以及神威大炮,即便是有滑雪板也不能解决问题,所以在此番出征之时并没有携带滑雪板。如今大雪突降,而且看架势一时半会儿还似乎停不下来,这无疑令李世民大感恼火。

降雪在晌午过后,便逐渐的减弱,到了傍晚时分天上的乌云,已经被北风彻底的吹散。使得以为这场雪会持续几天的李世民感到有些意外,在大唐积攒下来的天气经验,到了这里居然不管用了。但是不管怎么说,雪停了总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不过,另外一件事情却更加的令他高兴,那就是之前不知去向的那五万百济部队,终于也现身了。根据斥候的情报,这五万部队目前正在大唐军队左后方,十五里左右的一处山上隐匿。对于李世民来讲,即便是他们此刻便出现在大唐军营的外面,也不要紧,只要他们肯出现就是好的。只要他们出现了,就可以通过这一战,将它们全部歼灭。怕就怕他们不肯出现,等到大唐的军队攻陷百济的都城之后,这支部队躲起来和自己打游击战。到那时,才是真正的令人头疼呢。

经过三天的赶工,工兵营制造出整整四千副滑雪板,并且将之分发到专门分出来的一支部队的手中。这四千人将是大唐与百济的大军进行决战之时的秘密武器。只要有这支部队存在,便可以通过灵活快速的机动性,将对方死死的牵制住。李世民就不用在进行决战的时候,为身后的那五万百济部队前来夹击而分神。

大雪过后的第五天,百济方面派来了信使,提出要与大唐军队在第二天进行生死决战,并且提出在双方没有分出胜负以前,战败的一方哪怕是一兵一卒都不得逃离战场。面对百济一方的挑衅,李世民自然是应了下来。之前还在考虑,用什么办法才能把对方的三十万大军全部留在这里,如今对方竟然主动地送上门来,这样的好事哪有往外推的道理。

第二天的一大早,天还没有亮,大唐军营中的火夫便开始忙碌起来。大战将至,总要让麾下的士卒饱餐一顿才是,这样一来即便是到了阴曹地府,也不至于做个饿死鬼。

太阳刚刚升起,双方的大军便不约而同的出动,缓缓地向前推进。当双方的军队相距只有五里之时,双方的军队这才停了下来百济的士卒,在将领们的带领下纷纷的举起手中的武器,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呐喊。大唐方面见状也不甘示弱,虽说人数上处于绝对的下风,但是在将领们的带领下所发出的呐喊声同样的响彻云霄,丝毫不弱于对方。

关乎百济生死存亡的一战,即将拉开战幕。

第19章 杀人灭口第90章 平倭(二十五)第59章 退兵?第49章 契丹迁徙第92章 平倭(二十七)第40章 空地一体战争(二)第55章 夜袭第32章 空城计第40章 空地一体战争(二)第23章 破敌(一)第83章 携美夜游第15章 劝降第12章 建立军校第13章 令人哭笑不得的开战理由第19章 密探第4章 登陆朝鲜半岛第4章 八荣八耻与军校第9章 美丽新世界第68章 平倭(三)第31章 雷霆手段第22章 苏州第67章 冰封王座(6)第18章 京城长安第25章 城门口第44章 胆怯第26章 谁敢与我大唐争锋(下)第20章 攻心第4章 登陆朝鲜半岛第69章 平倭(四)第27章 奉旨回京第56章 李治大婚(下)第20章 李恪的回马枪第35章 六试婚使(中)第18章 溃败第5章 蒸汽机问世第43章 归心似箭第76章 平倭(十一)第14章 开战第35章 杨怞云到来第30章 李世民上天第45章 李恪的计划第31章 雷霆手段第3章 初见李世民第39章 扩张计划(上)第14章 开战第32章 忙碌第62章 冰封王座(1)第7章 一下江南第45章 李恪的计划第19章 巧遇李铁柱第80章 民心第77章 杀!杀!!杀!!!第5章 那一眼的温柔第33章 李恪北上第29章 忙碌第8章 茶圣算个屁,老子还是茶仙呢第16章 金蝉脱壳第41章 辽东制造局第22章 敲诈的最高境界第49章 威压契丹第6章 落难公主第25章 谁敢与我大唐争锋第50章 积极备战第46章 安抚第18章 同是天涯沦落人第76章 遇袭第3章 初见李世民第十五章第17章 鏖战七松岭(二)第36章 土奸第24章 破敌(二)第48章 尴尬的射击成绩第10章 灭百济(五)第28章 班师还朝 第一卷终第24章 睦州危机第18章 京城长安第12章 如尔所愿第17章 灭亡高句丽第34章 迎娶第24章 破敌(二)第61章 连番血战第20章 攻心第8章 歼灭百济(三)第46章 安抚第16章 金蝉脱壳第30章 六条章程第29章 七彩脑舍利第45章 收复沈阳城第59章 退兵?第70章 要打得他们从骨子里发颤第40章 拜访赵老太爷第74章 檀州之围第70章 平倭(五)第12章 老子要建立黄金帝国第86章 你们的快乐最重要第1章 初战第30章 太子之位(上)第83章 平倭(十八)第75章 战前第18章 鏖战七松岭(三)
第19章 杀人灭口第90章 平倭(二十五)第59章 退兵?第49章 契丹迁徙第92章 平倭(二十七)第40章 空地一体战争(二)第55章 夜袭第32章 空城计第40章 空地一体战争(二)第23章 破敌(一)第83章 携美夜游第15章 劝降第12章 建立军校第13章 令人哭笑不得的开战理由第19章 密探第4章 登陆朝鲜半岛第4章 八荣八耻与军校第9章 美丽新世界第68章 平倭(三)第31章 雷霆手段第22章 苏州第67章 冰封王座(6)第18章 京城长安第25章 城门口第44章 胆怯第26章 谁敢与我大唐争锋(下)第20章 攻心第4章 登陆朝鲜半岛第69章 平倭(四)第27章 奉旨回京第56章 李治大婚(下)第20章 李恪的回马枪第35章 六试婚使(中)第18章 溃败第5章 蒸汽机问世第43章 归心似箭第76章 平倭(十一)第14章 开战第35章 杨怞云到来第30章 李世民上天第45章 李恪的计划第31章 雷霆手段第3章 初见李世民第39章 扩张计划(上)第14章 开战第32章 忙碌第62章 冰封王座(1)第7章 一下江南第45章 李恪的计划第19章 巧遇李铁柱第80章 民心第77章 杀!杀!!杀!!!第5章 那一眼的温柔第33章 李恪北上第29章 忙碌第8章 茶圣算个屁,老子还是茶仙呢第16章 金蝉脱壳第41章 辽东制造局第22章 敲诈的最高境界第49章 威压契丹第6章 落难公主第25章 谁敢与我大唐争锋第50章 积极备战第46章 安抚第18章 同是天涯沦落人第76章 遇袭第3章 初见李世民第十五章第17章 鏖战七松岭(二)第36章 土奸第24章 破敌(二)第48章 尴尬的射击成绩第10章 灭百济(五)第28章 班师还朝 第一卷终第24章 睦州危机第18章 京城长安第12章 如尔所愿第17章 灭亡高句丽第34章 迎娶第24章 破敌(二)第61章 连番血战第20章 攻心第8章 歼灭百济(三)第46章 安抚第16章 金蝉脱壳第30章 六条章程第29章 七彩脑舍利第45章 收复沈阳城第59章 退兵?第70章 要打得他们从骨子里发颤第40章 拜访赵老太爷第74章 檀州之围第70章 平倭(五)第12章 老子要建立黄金帝国第86章 你们的快乐最重要第1章 初战第30章 太子之位(上)第83章 平倭(十八)第75章 战前第18章 鏖战七松岭(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