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两百四十九章 鱼上钩了

另一边,赵国派来质问楚国的使者终于抵达了寿春城。

熊槐在第一时间接见了赵国使者,并再三向使者保证,公子子青参与叛乱的事情,绝不是楚国指使的,而是公子子青受到了公子章的蛊惑。

同时,为表诚意,熊槐还主动释放了赵国人质——赵王何的舅舅赵豹。

赵国使者离开楚宫后,熊槐召见了陈轸。

“贤卿,现在赵国情况如何?”

“大王。”陈轸应道:“据探子来报,赵王何与齐王地会盟结束后,便返回了邯郸。而赵相赵成与国尉李兑联手,很快便控制了国中局势,邯郸迅速稳定下来。

而赵主父那边,赵主父得知邯郸大乱后,当即率军返回邯郸,并下诏让赵成去见他。

但是,赵成得诏后却并没有去见赵主父,而是上书赵主父,说他身为赵相,只听赵王诏令,不闻他人令。

赵主父闻言,勃然大怒,又顾及赵成与李兑掌握了邯郸以及原本驻守高唐的赵军,自以为实力不足,便在灵寿城中驻守,一边在中山、代地征召大军,一边招募胡人,一边联系赵国各地官吏,一边下诏给赵成李兑麾下的军中将士。

受此影响,赵国内部大乱,而且邯郸赵成李兑麾下的将士,也多有逃亡者。

赵成李兑见此,已经于半月前,带着赵王何,带着邯郸的赵军,直扑灵寿而去。”

熊槐一怔,大为不解的道:“赵成李兑竟然主动率军去了灵寿,这不应该啊?就在赵王何也站在他们那边,有赵王的诏令,但赵王何毕竟没有成年,在军中声望几近于无。

而以赵主父在军中的声望,他们难道就不怕两军对阵之时,他们手中的军队会突然临阵倒戈吗?”

说着,熊槐脑中灵光一闪:“陈卿,秦齐两国现在有何动静?尤其是齐国,此时此刻,能帮助赵成他们的,可能就只有齐国了。”

陈轸拱手道:“大王明鉴,齐王地与赵王何会盟后,齐军在第二天就进入高唐。其后,赵成从邯郸出发的同一日,齐将触子也率领二十万齐国大军往扶柳去了。”

熊槐将扶柳这个地名在脑海中转了数圈,发现他对这个地名很陌生后,便看着陈轸道:“扶柳?这是哪里?”

“回大王。扶柳在巨鹿大泽东南部,原赵国东部,中山国南部,原本属于中山国,后被赵国夺取。其后,赵国攻打中山期间,赵国将扶柳等中间河水南部百里之地全部割让给了齐国,现在扶柳是齐国的地盘。”

熊槐点了点头,齐军前往中山国南部的扶柳,这摆明车马就是去帮助赵成、赵王何的。

此时,陈轸见楚王点头,又开口道:“而秦国那边,秦国听说了赵国内乱后,便再次以秦将魏冉为将,率十万秦军驻扎河东汾阴,以观魏国河东。

并且,秦国国尉司马错也率领十万秦军兵出函谷关,在焦地驻扎,以观韩国重镇宜阳。”

熊槐闻言,心中默默一算。

魏国苟延残喘,十万秦军是一个极大的威胁。

韩国国力弱小,十万秦军也是极大的威胁。

魏韩两国无法支援赵国,那赵主父除非能迅速搞定赵成手中的军队,而且还是不费吹灰之力招降邯郸赵军。否则,一旦面对赵成与齐军的联合绞杀,那赵主父十有八九要玩完。

想到这,熊槐看向陈轸道:“陈卿,赵国使者明日就会带赵豹返回赵国了。今晚,卿去一趟赵豹府上,然后送给他黄金百镒,就说这是寡人答谢他多年来联络楚赵两国的谢礼。”

陈轸笑了笑,应道:“是大王,臣知道该怎么做了。”

熊槐同样笑道:“贤卿且去,若是赵主父败了,那贤卿就去联系赵豹,就说楚国愿意支持他做赵相。”

“唯。”陈轸拱手行了一礼,然后,他看到楚王的挥手示意,却并没有离去,反而露出迟疑之色。

熊槐见状,诧异的道:“贤卿还有事?”

陈轸点了点头,然后拱手道:“大王,最近在寿春城中查到一个十分不妥的消息。”

“什么消息?”

“大王,公子宪章降生后不久,城中谣传公子降生时天地有异象,有龙虎汇聚于宋夫人的宫殿上方,而且宋夫人生公子时,殿中有光芒照出。”

熊槐一听,笑着摆手道:“假的,宪章降生时寡人就在殿外,哪里有什么异象,哪里有什么光芒。这不过是一些愚人听说了公子宪章之名,又得到了寡人的赏赐,所以才以宪章二字牵强附会罢了。

寡人近日也在宫中听一些侍者悄悄说过,这种神秘的事情,大家都喜欢传说,算不得什么大事。”

陈轸摇头道:“大王,百姓愚昧,牵强附会以讹传讹,自然不是什么大事。”

“可是···”陈轸一脸沉重的道:“可是经臣再三查探,公子宪章生而不凡的消息,不是从先从宫中传出的,而是先在寿春城中谣传,并飞快的传遍全城,并向外地扩散。

然后,宫中才传出公子宪章生而有异的消息。”

熊槐一怔,立即反应过来:“消息不生于事情的中心宫中,反而先生于宫外,这说明谣言不是自然而然的生出,也不是百姓喜闻乐见自然传播,而是有人刻意传播。”

陈轸点了点头,然后迟疑的看了一眼楚王,拱手弯腰道:“大王,臣冒死以闻,在太子离都之后,城中突然传出这种消息,臣担心这事可能是冲太子去的,而公子宪章乃是他们手中的工具。”

熊槐微微颔首,认可了陈轸的说法。

他虽然早就打算费太子了,但是这个心思他可没跟任何人说,也没有安排任何人主动去做,更不会拿刚刚出生的公子宪章做文章。

此时,陈轸见楚王点头,又接着道:“大王,臣闻之,贤孝如曾子,一旦连续三人跟曾子之母说曾子杀人,那曾母也得翻墙逃亡。一旦有三个人在大街上高喊有猛虎,那么大街上的人就全都会逃亡。

所以,即便亲如父子母子,一旦二人隔离,那么就会有小人进献谗言,从而使得父子不信失和,这就如同晋献公怀疑太子申生一般。”

熊槐看了陈轸一眼,知道陈轸这是在为太子进言,说他不该让太子横返回郢都。

不久前咸尹范环就曾为太子进言,现在又有陈轸,或许···不仅仅只是范环陈轸两人,还有昭雎甚至屈原唐昧他们,在太子横没表露反对变法的倾向的时候,他们的心思可能也在太子横身上。

太子横身为嫡长子,也是年纪最大的公子,果然在朝中深得人心。

想着,熊槐点头道:“贤卿所言极是,待太子从宗庙出来,寡人会让太子立即返回寿春的。”

“大王英明。”陈轸拱手行礼,然后又开口道:“臣尝闻:物必先腐,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而后谗入之。

臣愚钝,请大王察之、思之!”

熊槐再次点了点头:“贤卿之意,寡人已知之矣。还请贤卿劳心,看看这次城中的谣言是何人散布的,寡人不能让太子受了委屈,也不能让尚在襁褓之中的公子宪章受委屈。”

“请大王放心,臣这就去!”

陈轸离去后,熊槐想起暗中离间他们父子的人,不禁冷笑一声:“不管是草鱼,还是雄鱼,这鱼终于开始上钩了,而且还是一条大鱼。”

第三百九十七章 换将?第二百九十九章 求援第一百九十三章 三件礼物第九百六十二章 内讧第八百七十章 宋国已定第一千两百六十六章 如同二君第四百零三章 送马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为国分忧第四百七十六章 景鲤使秦第九百七十八章 舍得第九百八十章 接踵而来第七百二十六章 以德治国第一千两百四十一章 君择臣第六百零四章 襄阳第六百六十五章 攻城第五百三十六章 决战 一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甘茂来投第二百二十七章 孟尝君第八百六十六章 淮阴相见第八百五十四章 商人百工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通告第三百三十九章 秘方第一千两百八十三章 破镜难圆第四百零四章 突如其来第十章 绝交齐国第五百三十七章 决战 二第六百二十章 震怒第四百二十七章 援军第六百二十九章 劝说第一千零一章 布防第一千两百五十章 冷言破心第七百九十二章 增兵第二百三十七章 扣留苏代第一百五十二章 始筑襄阳第三百三十二章 难易第二百五十六章 机会第二章 满朝恭贺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走别人的路第三百七十七章 围城打援第六百四十五章 转机出现第八百八十六章 楼缓使燕第一千两百九十二章 齐国图宋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主动出手第六百三十章 伐宋第二百一十章 交战第六百八十三章 伐宋之疑第七百三十六章 赵王回都第九百四十七章 初议第一百一十八章 舍弃霸业第六百七十六章 撤军求和第二百八十章 抵达第六百五十一章 兵不厌诈第二百三十三章 苏代使宋第七百八十四章 秦军大崩第六百七十五章 石磨第五百三十三章 调将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甘茂来投第九十六章 申差和秦第三百六十七章 使者第八百零五章 讲和第七百三十七章 观游到秦第一千两百一十章 心窄误己第六章 燕国灭亡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上书第一千两百三十五章 罢免田骈第一千两百五十一章 父子合流第一百一十八章 舍弃霸业第八百一十章 公布石磨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夜色袭人第九百五十六章 调兵第六百七十二章 秦军来援第一千两百零四章 深情款款第四百二十章 新任魏相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百年韭菜第一千两百七十八章 魏国求和第三百六十六章 消息第一百一十一章 欲渡濮水第一百四十二章 貌似抢劫第一千零三章 夏泽无水第三百四十七章 局开第八百三十四章 楚王入越第二百一十一章 煮枣第九百七十三章 游说第一百四十七章 燕国第七百三十八章 客星来第一百零二章 大战结束第九百一十七章 刺杀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大幕揭开第五百二十七章 父子第六百三十一章 福祸相依第六百六十五章 攻城第二百零二章 秦齐联盟第十九章 声王悼王第一千两百四十六章 枝疏叶枯第九百七十六章 谣言再起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相约决战第五百七十九章 巡视淮水第九百一十五章 返韩第六百三十七章 国家乱有忠臣第五百零七章 南顾
第三百九十七章 换将?第二百九十九章 求援第一百九十三章 三件礼物第九百六十二章 内讧第八百七十章 宋国已定第一千两百六十六章 如同二君第四百零三章 送马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为国分忧第四百七十六章 景鲤使秦第九百七十八章 舍得第九百八十章 接踵而来第七百二十六章 以德治国第一千两百四十一章 君择臣第六百零四章 襄阳第六百六十五章 攻城第五百三十六章 决战 一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甘茂来投第二百二十七章 孟尝君第八百六十六章 淮阴相见第八百五十四章 商人百工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通告第三百三十九章 秘方第一千两百八十三章 破镜难圆第四百零四章 突如其来第十章 绝交齐国第五百三十七章 决战 二第六百二十章 震怒第四百二十七章 援军第六百二十九章 劝说第一千零一章 布防第一千两百五十章 冷言破心第七百九十二章 增兵第二百三十七章 扣留苏代第一百五十二章 始筑襄阳第三百三十二章 难易第二百五十六章 机会第二章 满朝恭贺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走别人的路第三百七十七章 围城打援第六百四十五章 转机出现第八百八十六章 楼缓使燕第一千两百九十二章 齐国图宋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主动出手第六百三十章 伐宋第二百一十章 交战第六百八十三章 伐宋之疑第七百三十六章 赵王回都第九百四十七章 初议第一百一十八章 舍弃霸业第六百七十六章 撤军求和第二百八十章 抵达第六百五十一章 兵不厌诈第二百三十三章 苏代使宋第七百八十四章 秦军大崩第六百七十五章 石磨第五百三十三章 调将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甘茂来投第九十六章 申差和秦第三百六十七章 使者第八百零五章 讲和第七百三十七章 观游到秦第一千两百一十章 心窄误己第六章 燕国灭亡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上书第一千两百三十五章 罢免田骈第一千两百五十一章 父子合流第一百一十八章 舍弃霸业第八百一十章 公布石磨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夜色袭人第九百五十六章 调兵第六百七十二章 秦军来援第一千两百零四章 深情款款第四百二十章 新任魏相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百年韭菜第一千两百七十八章 魏国求和第三百六十六章 消息第一百一十一章 欲渡濮水第一百四十二章 貌似抢劫第一千零三章 夏泽无水第三百四十七章 局开第八百三十四章 楚王入越第二百一十一章 煮枣第九百七十三章 游说第一百四十七章 燕国第七百三十八章 客星来第一百零二章 大战结束第九百一十七章 刺杀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大幕揭开第五百二十七章 父子第六百三十一章 福祸相依第六百六十五章 攻城第二百零二章 秦齐联盟第十九章 声王悼王第一千两百四十六章 枝疏叶枯第九百七十六章 谣言再起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相约决战第五百七十九章 巡视淮水第九百一十五章 返韩第六百三十七章 国家乱有忠臣第五百零七章 南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