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节 回报友谊的方式

说起这次战争也怪,一切是由美国要求修约引发的,美国跟清政府签订的望厦条约中规定的十二年后修约,眼看日子就要到了,美国就张罗着要换约。

英法借口片面最惠国待遇,他们也有权力换约,清政府不同意,结果就找了各种借口打了起来,其实主要还是几国都觉得从过去的条约中得到了的好处没有达到预期,他们认为中国需要进一步的开放,才能让他们得到更大的利益。

美国折腾的最早,第一任公使是麦连,没有谈成。

之后又换成了伯驾,伯驾是中国通,美国有名的中国通。但他是一个强硬派,主张强硬,他出使前先去了欧洲,跟英法两国商谈,约定共进退。并且一直主张,一旦清政府不答应修约的要求,就该采取强硬措施,英国应该占领舟山,法国占领高丽,美国应该占领台湾,以此迫使清政府妥协。

美国政府被伯驾的态度吓到了,美国根本就不想跟清政府打仗,不是怕清政府,而是想好好做生意。

结果伯驾也被撤换了。

第三个来的公使就是列威廉,他到香港之后,跟英法公使见面,告诉美国政府的态度,表示美国舰队不回来了,这让英法两国很郁闷,美国人什么都不想付出,就想跟在英法的后面捡现成的,这让人很不满。

列威廉坚持到《tj条约》签订,就辞职了,1858年底,在香港离任。

华若翰第二年5月才带着条约文本来到中国。

华若翰最大的贡献是,用让同行们耻笑,自己也感到屈辱的方式完成了换约,而且根本无法保证条约生效。

在完成换约后,他也向前任那样,向美国政府提出了辞职。

美国国务卿头都大了,去一个公使,就辞职一个公使,让他去哪找那么多懂中国话的?

于是国务卿卡斯拒绝了华若翰的辞职,以“由于想象到在英法两国同中国的即将发生的战争期间,公众利益迫切需要合众国公使留在中国”为由希望华能暂缓离任,并诱以“延长你在该国的任期,会为你的进一步高升提供机会”。

华若翰这才留了下来,当英法联军第二年7月再度北上时,华若翰决定遵照国务卿训示随同前往。

署两江总督薛焕知道消息后,曾试图加以劝阻,但华若翰以“为和好而去”为由,坚持北行,他8月抵达tj以调停者身份出现,想按照图务卿的训示精神谋求新的利益,比如以帮助调停来达到让清政府开放潮州和台湾的目的。

可是他感到完全没有机会,因为不但清政府看轻他,英法联军更是不配合他,反倒是一向以外交手段粗暴著称的俄国公使如鱼得水,得到谈判双方的尊重。

对前途感到彻底失望的华若翰决定放弃,他的政府已经允许他在12月份离任。

在自己即将离任回国之前,还能完成一向外交任务,华若翰也算是功德圆满了。

老实说,在英法俄美四国中,美国人是向清政府表达过善意的,向中国人表达过善意的,可是清政府的表现让人遗憾,不但没有按照国际惯例行事,连中国人传统的做法也放弃了,英法联军蛮不讲理,他们就畏敌妥协,俄国人狡诈他们无法分辨,也就一个美国公使表现的在他们看来“比较恭顺”,他们反而不在乎,甚至有些看不起,以拒绝美国照会的方式,在俄国人面前展现他们的虚弱的强硬。

善意是需要善意来回报的,哪怕这种善意也有美国人实力不济的原因在里面,但他总归是善意,起码朱敬伦从华若翰身上是能够感觉到善意的,其实还是第二任公使伯驾懂得清政府,他们如果早早采取强硬态度,跟英法一起出兵的话,什么事都没有了。

朱敬伦的高调唱的山响,让即将离任的华若翰感慨不已,感叹中国人明明有懂得外交的朱敬伦,却为什么从来不用。

朱敬伦请华若翰吃饭,同时还邀请了其他的美国人,比如美国调查团团长约翰。

并且跟华若翰一起解决一下最后的悬案,那就是托马斯被土勇杀害的事情。

“华若翰公使阁下,我想事情的缘由,我们双方都调查的很清楚了。这是一个悲剧,但是事件的责任并不完全在我方。约翰先生应该已经向您做过汇报了,你们的商人不但擅自闯入我国的茶区,携带违禁品,而且还强行掳掠我国人民。因此造成了跟当地百姓的冲突,我国百姓完全是出于自卫,才失手杀死了托马斯先生,而且我方也有伤亡。但是出于人道,我们依然会派代表前去慰问托马斯先生的家属。”

其实俩人协商,也就是走个过场,结果在暗中已经商议好了。

托马斯一事,有很多疑问,托马斯是偷带了一些茶种,之后之所以跟当地土勇发生冲突,也确实是因为他带走了一些当地人,但是经过调查,并不是强行带走。

托马斯带茶种,又带人,这种情况跟英国人福琼当初的情况一样,托马斯的目的不言自明,他想把中国的茶叶技术带走,带走的几个中国人正是几个茶工。

朱敬伦后来调查到,那些茶工其实一开始是被雇佣的,从鹤山雇佣的,但是到了新会的时候,他们有些反悔,或者害怕了,毕竟跟洋人没有接触过,对方给了一个难以拒绝的价钱让他们一时心动,可是在船上就后悔了,到了新会后,就试图逃走,结果洋人不想放弃,就去追,碰到了土勇,土勇以为是洋人在掳人,掳人贩卖,正是从第一次鸦爿战争广東人欢迎洋人,到第二次鸦爿战争中,广東几乎遍地出现反抗的乡勇的根本原因之一。

冲突之后,各自都有死伤。

经过跟托马斯调查团的私下协商,双方达成了互不追究的意向。

当然为了这个互不追究,美国人得到了他们最想要的,那就是茶叶技术。

但不是带中国的茶树和茶工去别的地方,比如美洲的热带去移植,而是允许美国人直接在中国经营茶园。

这份利益,能让美国人放弃任何尊严和人世间所有的公理,他们完全无法拒绝。

当然作为官方调查团,约翰肯定会把实情告诉华若翰的,但华若翰同样无法拒绝这份礼物,他知道这将意味着什么,很可能意味着美国在国际茶业贸易上,一举扭转始终被英国人压制的局面,他们将成为国际茶业贸易的佼佼者,将从每年两千多万两白银的茶叶贸易额中分走一块大蛋糕。

因此华若翰接受了约翰向他转达的,朱敬伦所谓的以友善回报友善的这份友善。

可这真的仅仅是出于友善吗?

这当然不是朱敬伦的风格!

第六百四十六节 借师复国第三百九十二节 藏污纳垢之所第六百六十九节 度过蚕瘟危机第一百四十八节 以新会为大本营第三百五十一节 给天王施洗第七百七十二节 休斯敦大会战 2第一百三十一节 给个甜枣第五百九十六节 流氓合伙人第三百零四节 闹市挂印第一百九十一节 大兵围城第六十三节 跟法国人做朋友第五百九十四节 加州桑蚕业和移民第四百一十五节 巴黎世博会第六百一十九节 新的土地第七百八十七节 慈禧的算计第二十五节 大红包第38节 救人第三十一节 攻城第五百八十三节 改革的实质第一百七十三节 军事演习第一百五十一节 万民书和打官司第三百九十五节 收回香港之谋第七十节 帮办团练第七百八十九节 日德纷争第七百五十三节 佩科斯战役第一百三十四节 赫德要权第七百二十七节 复杂的南洋问题 2第一百四十节 反割地运动第六百八十五节 大明政变第43节 实话第一百七十九节 推销自由贸易第六百一十七节 德国推祸水第八百二十六节 挑拨失败第三百三十一节 徙木立信第三百八十六节 搬迁工作第六百三十三节 工业革命降临第六百八十一节 整顿上海经济第六百九十八节 海防战役 1第二百九十六节 控制广东 1第一百二十九节 瞒天过海第三百二十三节 争夺地盘第三十二节 擒王(1)第42节 大计划(二)第三百一十四 矛盾大爆发第三百八十一节 北伐第三百一十八节 荒山茶园第六百五十一节 留给日本的时间不多了第八百三十节 参观日本缫丝厂第一百六十九节 思维定势第37节 不得不扯进来第三百五十九节 危机第三百八十五节 进京城第六百六十三节 唐大买办第六百八十八节 军事准备第九十三节 伪军守的碉堡更好打第七百七十二节 休斯敦大会战 2第一百一十八节 巨额订单第五百五十七节 柔情宰相俾斯麦第十四节 行动(2)第七十五节 雇佣兵第八百二十九节 笼罩欧洲的恐怖第四百三十七节 等香饵的金鳌第七百四十二节 洪天王借尸还魂第五百五十九节 普法战争红利第五百八十二节 启蒙第一百九十八节 又送女人第三百七十四节 归国第四百二十七节 捣毁机器运动第四百节 贸易谈判 2第七百九十九节 新都城和新国名第三百四十二节 谁来准备黄袍第三百二十二节 广府银行第四百二十五节 传统和现代第七百九十七节 海军军备竞赛第七百四十节 北伐的地缘顾虑第四百零七节 真的洞房第三百四十四节 定国号和出兵第四百四十四节 大明的威势第七百七十二节 休斯敦大会战 2第四百二十四节 股份制的遐想第八十一节 参战第三百三十一节 徙木立信第六百三十九节 希望还是噩梦第六百六十三节 唐大买办第八十二节 双枪队第一百六十七节 收获民心第四百二十六节 建设特色商业社会第二百九十七节 控制广东 2第三百七十三节 湘军撤围第六百八十七节 组建战时内阁第一百四十六节 谁不服我打谁第五百八十八节 天国从此不太平第三百九十七节 场外游说 1第四百三十九节 金融战第六百四十六节 借师复国第41节 大计划(一)第七百四十六节 夏威夷海战第八百一十七节 让城里人回农村第六百三十五节 法国的困境
第六百四十六节 借师复国第三百九十二节 藏污纳垢之所第六百六十九节 度过蚕瘟危机第一百四十八节 以新会为大本营第三百五十一节 给天王施洗第七百七十二节 休斯敦大会战 2第一百三十一节 给个甜枣第五百九十六节 流氓合伙人第三百零四节 闹市挂印第一百九十一节 大兵围城第六十三节 跟法国人做朋友第五百九十四节 加州桑蚕业和移民第四百一十五节 巴黎世博会第六百一十九节 新的土地第七百八十七节 慈禧的算计第二十五节 大红包第38节 救人第三十一节 攻城第五百八十三节 改革的实质第一百七十三节 军事演习第一百五十一节 万民书和打官司第三百九十五节 收回香港之谋第七十节 帮办团练第七百八十九节 日德纷争第七百五十三节 佩科斯战役第一百三十四节 赫德要权第七百二十七节 复杂的南洋问题 2第一百四十节 反割地运动第六百八十五节 大明政变第43节 实话第一百七十九节 推销自由贸易第六百一十七节 德国推祸水第八百二十六节 挑拨失败第三百三十一节 徙木立信第三百八十六节 搬迁工作第六百三十三节 工业革命降临第六百八十一节 整顿上海经济第六百九十八节 海防战役 1第二百九十六节 控制广东 1第一百二十九节 瞒天过海第三百二十三节 争夺地盘第三十二节 擒王(1)第42节 大计划(二)第三百一十四 矛盾大爆发第三百八十一节 北伐第三百一十八节 荒山茶园第六百五十一节 留给日本的时间不多了第八百三十节 参观日本缫丝厂第一百六十九节 思维定势第37节 不得不扯进来第三百五十九节 危机第三百八十五节 进京城第六百六十三节 唐大买办第六百八十八节 军事准备第九十三节 伪军守的碉堡更好打第七百七十二节 休斯敦大会战 2第一百一十八节 巨额订单第五百五十七节 柔情宰相俾斯麦第十四节 行动(2)第七十五节 雇佣兵第八百二十九节 笼罩欧洲的恐怖第四百三十七节 等香饵的金鳌第七百四十二节 洪天王借尸还魂第五百五十九节 普法战争红利第五百八十二节 启蒙第一百九十八节 又送女人第三百七十四节 归国第四百二十七节 捣毁机器运动第四百节 贸易谈判 2第七百九十九节 新都城和新国名第三百四十二节 谁来准备黄袍第三百二十二节 广府银行第四百二十五节 传统和现代第七百九十七节 海军军备竞赛第七百四十节 北伐的地缘顾虑第四百零七节 真的洞房第三百四十四节 定国号和出兵第四百四十四节 大明的威势第七百七十二节 休斯敦大会战 2第四百二十四节 股份制的遐想第八十一节 参战第三百三十一节 徙木立信第六百三十九节 希望还是噩梦第六百六十三节 唐大买办第八十二节 双枪队第一百六十七节 收获民心第四百二十六节 建设特色商业社会第二百九十七节 控制广东 2第三百七十三节 湘军撤围第六百八十七节 组建战时内阁第一百四十六节 谁不服我打谁第五百八十八节 天国从此不太平第三百九十七节 场外游说 1第四百三十九节 金融战第六百四十六节 借师复国第41节 大计划(一)第七百四十六节 夏威夷海战第八百一十七节 让城里人回农村第六百三十五节 法国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