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七节 明越兄弟同盟条约

王师已经将顺化包围一个月,这是越南官方的说法,事实上算不上包围。

因为名义上是越南十万王师,加三十万地方义军,将法军包围在顺化,可实际上法军控制着铁路沿线,顺化的交通畅通无阻,因此法军的说法是对峙。

法军的说法是对的。

法国之所以能接受这种对峙,并且敢于在后续援军和海军到达之后,马上向大明宣战,就是因为他们并没有感觉到自己被包围,并不认为自己处于不利状态。他们接受对峙的原因只是因为他们需要休整。

根据法国发回国内的情报,他们在跟越南人的战斗中,虽然损失不小,到现在已经失去了两万士兵的性命,并且有同等数量的法军失踪很可能做了俘虏,但是丧亡主要是疾病带来的,那些失踪(被俘)的士兵,也主要是因为疾病而丧失战斗力,在撤退的时候脱离大部队造成的。

法军并不认为是东方国家的军事力量让法军受损,即便是大明軍队也没有给他们造成军事压力。

一定程度上法国人说的不无道理,因为到目前为止,双方也没有打几场真正的硬仗。

双方对对方的战斗力也多少有些误解。

法军是因为没有正面交战加上天然的傲慢,想当然认为大明军队的战斗力不过如此,大民则因为法国軍队跟自己作战,稍有挫折就撤退,甚至崩溃的状态,认为法军没什么战斗力,双反都过于看低了敌手。

顺化战役才是真正的第一场硬仗,之前王师已经对这里进行了持续的炮击,在炮火掩护下冲击了几次法军的防御阵地,全都铩羽而归。法国人在这里,无论是炮战,还是陆战,都打的可圈可点有板有眼,体现出了受过良好训练的现代正规部队的战斗力。

王师也展现了受过良好训练的大明正规军的作战素养,即便多次遭遇伤亡不得不撤退的时候,也能井然有序的撤退,不给法军留下任何打歼灭战的机会。法军也反击过几次,双方排成强阵,正面用线膛步枪互相射击过几次,都丢下一地死尸后收兵。

随着顺化战役的进行,双方都不断得重新认识对方。

明法宣战之前的顺化战役阶段就是如此,互相有攻有守,都没取得什么像样的战绩,处在对峙之中。

明法战争之后,顺化战役进入第二阶段,因为大明正规军入越了。

陆军通过铁路顺畅的进入横跨红河的河内。

这座城市现在已经是越南临时首都了,依然称之为行在,但这个行在,显然比宝胜那个行在要靠谱的多。

在这里,阮福明手下的群臣辅佐他,重组了越南朝廷,组建了六部,一手拉起现在的王师的尊师说成为最重要的兵部尚书,因为廉洁耿直而被阮文祥和尊室说排挤的去职御史潘廷逢为吏部尚书。阮善述为礼部尚书,宋维新掌户部,范澎掌刑部,这些都是抗法运动的领导者,地方起义军的首领,不算重要的工部则交给了从顺化跟随到宝胜的大臣黄高启,显然六部如此情况,意味着越南朝廷已经组建了一个有抵抗派组成的鹰派内阁。

但目前越南朝廷所能控制的地方,不过是北圻和中圻部分地区,顺化以南是法国占领,北方的海防也是法国占领,但红河三角洲是鱼米之乡,这里物资丰富倒也不虞生存问题,甚至没有中断向大明出口粮食。

建立了稳定的地方政权后,越南的軍队也开始进行整训,按照大明陆军跟小朝廷之间的秘密协议,越南目前的主力,“王师”中的大明官兵将逐步撤走,王师中的越南官兵,则半数是刘永福部黑旗军整编,半数是尊室说招募的北圻乡绅团练。

对于大明的态度,尊室说是极为满意的,他还担心越南王师中都是大明官兵,会让越南军权旁落。现在大明陆军打算撤出,回归大明陆军编制,将军权完全交给越南朝廷,反倒让尊室说有些担忧王师的战斗力问题。

大明的建议是,继续帮助王师训练新兵,补充大明軍队撤走的空缺,军官则由之前一直伴随大明陆军作战的王师越南官兵担任。大明只会向王师中派遣联络官,方便互相配合。而王师的武器装备,则都由大明提供。

大明出武器装备,越南在需要满足大明在越南作战期间的粮食供应,这一点越南朝廷满口答应下来,怎么说也是保卫越南社稷,越南就近筹措粮草也是理所应当之事。

因为要进行调兵,换防和整训,明法两国互相宣战后一段时间,越南战场上的战斗一时间反倒有些沉寂下来。

在与越南朝廷就军事问题达成一致之后,大明洋务司派苏杰生为代表,与越南官府商议政治方面的合作问题。

一开始大明要谈政治问题,让越南君臣颇为紧张,主要还是大臣紧张,越南皇帝此时还是个毛孩子哪里有是政治才能。

越南人担心大明谈政治,是为了跟法国一样,想要吞并越南,对此极为敏感,不敢正面谈判,反而派人私下悄悄打听,拿着厚礼拜访大明使节团成员,想摸清大明的态度。

哪怕大明想要越南称臣纳贡,甚至像法国那样让越南做保护国,越南也能接受,他们要维持的只是越南社稷,也就是皇权和官僚集团管理国家的形态。

苏杰生笑纳了他们送来的美女,但退还了他们送来的财务,告诉他们越南如今时局如此艰难,当克勤克俭,不该如此铺张,送来如此厚礼。

然后他悄悄告诉越南人说,大明主要是担心如果大明在跟法国激战的时候,越南朝廷出现阮文祥那样的奸佞投降法国,会置大明于进退失据的境地。

越南使者则表示,大明出师援越,越南怎能出卖大明。

之后双方也不进行正式谈判了,而是由苏杰生直接觐见越南皇帝,当着重臣的面,提出了几条建议。

第一,大明和越南结成兄弟之盟,互相约为兄弟之国,守望相助,永不相背。

第二,此次战争期间,大明与越南组成联军,由大明兵部与越南兵部组成联合统帅部,对两国軍队统一指挥,方便协同作战。

第三,大明軍队在越南期间的粮草供应由越南筹集,而联军的武器装备则由大明供给,双方不计一时之得失,一切以大局为重。

这三条提出之后,越南君臣松了口气,当场盛赞大明真乃仁义之国,礼仪大邦,一切皆是堂堂大国风度,不像法夷张口利益,闭口得失,以分毫之损益也要梗脖相争,实在可笑。

显然苏杰生的外交态度,让文官士大夫出身的越南官员十分适应,这才是东方式的外交礼仪。

但之后越南朝堂讨论却不能接受,倒不是出于利益之争,而是礼仪之争。越南大臣认为,大明兴仁义之师援救越南,导致本国也陷入战火,对越南有大恩。且大明是大国,越南是小国,岂敢跟大明互称兄弟。

苏杰生认为,当今世界讲究平等,大明愿与东方友邦结为平等之盟国,既然平等,当是兄弟。

越南大臣则说,大明天子年长,越南君主年幼,叙齿越南君主也不敢跟大明天子互称兄弟,在多番虚来虚往之后,苏杰生接受了越南人提出的互相以叔侄相称,后代君主则依旧叙齿。

其实最后达成的,跟当年南宋赵构与金国达成的协议差不多,不过当时的南宋任金国皇帝为叔父,后世叙齿,也就是看年龄和辈分。

苏杰生最后提出,为了加强两国之亲厚,替大明太子求取一越南公主,这更是让越南君臣感到莫大的幸事,只可惜由于皇帝和个别大臣逃出顺化,越南宗室大多陷于法国人之手,一切只能夺回顺化之后才能决定,但越南人一口答应了这门亲事。

之后两国共同焚表祭天,签订盟约,走完所有的程序后,通告列国。

东方各国第一时间就明白这是什么盟约,不过是先秦时期盛行的会盟之约罢了,只不过是临时性的,一旦结束某件事,就等于作废,没准两国过几年相互掐起来都不奇怪,至于婚姻嫁娶,女人嘛谁会当回事,满清的公主格格一堆堆的往蒙古塞,不过是怀柔罢了。

西方人则消化了一番后,认定这是一份军事同盟条约,大明跟越南结盟,事实上就是大明给越南提供了军事担保,以后想欺负越南,恐怕得问问大明同不同意。西方人倒是认为这是一份永久性的条约,因为他们从字里行间没有看到时间限制。

只是西方人很奇怪,条约中大明并没有索取到足够的利益,为什么肯为越南做这种军事担保。

条约签订之后,大明的第一个大型军事行动很快就展开了,不是发动顺化战役,而是打算攻取越南北方的海防。这里是法国建设的军事和商业两用的北部湾最大港口,各种设施都齐全。

大明攻占这里,不但能将法国的海上力量从这里驱逐出去,解除法军对北部湾大明沿海的威胁,还能以这里为基地,向南驰援顺化,可以说这里应该算作是顺化会战的附属战役。

第四百三十九节 金融战第六百四十六节 借师复国第三百八十九节 登基第三百四十四节 定国号和出兵第七百三十一节 大明的财团时代第六百六十节 大明财阀第三百八十节 蓄发易服第六百二十九节 求新自强图存卫道第五十节 被挖出来了第五百八十六节 争夺云南大铁路第一百二十四节 招募炮兵第三百五十八节 大任务第七百一十八节 富商和国王第四百一十五节 巴黎世博会第四百二十三节 北欧之行第六百五十九节 工业革命的冲击第六百四十八节 整装待发第四百零一节 遗留问题第一百六十七节 收获民心第五百四十七节 登高必跌重第八百一十九节 用的只是这个身份第一百六十一节 派遣使团第三百五十四节 忠王九千岁第七百一十三节 湄公河三角洲之谋第四百四十二节 另一条铁路的命运第四百一十二节 曾国藩南下事件第三百三十五节 开科举第一百四十八节 以新会为大本营第七百二十节 头痛的铁路问题第四百三十五节 兵工厂的大生意第六百八十五节 大明政变第七百三十一节 大明的财团时代第五百七十节 大危机和北伐第一客卿第一百九十七节 他们还在观望第七百七十一节 休斯敦大会战 1第八十三节 皆惊第八百零八节 步入世界的中心第三百四十五节 楔形冲击第一百八十八节 兵变第一百八十六节 闹饷第五百七十四节 美国人在背后第二百九十三节 发兵肇庆第七百三十七节 战前的外交准备 1第三百五十节 一群传教士第二十三节 墨琴第七十九节 短兵相接第七百八十三节 日本狮子大开口第两百零一节 主心骨楔子第一节 广州陷落第三百七十一节 劳务输出及移民公司第三节 千总之家第七百九十九节 新都城和新国名第六百五十一节 留给日本的时间不多了第六百五十六节 战争财第一百九十九节 成亲第六百六十七节 铁路扯动的政局第七百一十一节 北极熊的冲击第四百三十八节 曾国藩立道第十七节 取信(1)第五百七十八节 大事件之台湾问题 1第三百八十七节 婚姻介绍所第一百二十九节 瞒天过海第四百一十八节 给日本人贷款第六百五十六节 战争财第五百五十九节 普法战争红利第四百四十八节 趁乱发财第五百五十三节 军火买卖第二百九十四节 收服八旗将军第四百二十八节 锦纶堂第七百三十二节 巨人的落幕第五百四十九节 统一教育第六百九十五节 王师南征第一百七十八节 投机第一百一十六节 求才若渴第三百四十八节 挖天国的墙角第一百五十九节 城下之盟第六百零九节 制衡第七百零九节 新加坡谈判第四百零二节 皇帝的鸭子楔子第四百节 贸易谈判 2第八百零五节 不可避免的战争第六百六十八节 唐郝合作第三百六十三节 常捷军的末日第七百九十四节 让电老虎去撕咬第二百零四节 招募八旗军第一百四十四节 美丽的误会第七百二十六节 复杂的南洋问题 1第五百八十三节 改革的实质第九十七节 围魏救赵第四百三十五节 兵工厂的大生意第七百九十六节 后发国家的工业化路径第六百九十七节 明越兄弟同盟条约第七百四十四节 得意时要知进退第七百四十八节 大明的盟友第三百四十七节 好一个天王第七百零九节 新加坡谈判
第四百三十九节 金融战第六百四十六节 借师复国第三百八十九节 登基第三百四十四节 定国号和出兵第七百三十一节 大明的财团时代第六百六十节 大明财阀第三百八十节 蓄发易服第六百二十九节 求新自强图存卫道第五十节 被挖出来了第五百八十六节 争夺云南大铁路第一百二十四节 招募炮兵第三百五十八节 大任务第七百一十八节 富商和国王第四百一十五节 巴黎世博会第四百二十三节 北欧之行第六百五十九节 工业革命的冲击第六百四十八节 整装待发第四百零一节 遗留问题第一百六十七节 收获民心第五百四十七节 登高必跌重第八百一十九节 用的只是这个身份第一百六十一节 派遣使团第三百五十四节 忠王九千岁第七百一十三节 湄公河三角洲之谋第四百四十二节 另一条铁路的命运第四百一十二节 曾国藩南下事件第三百三十五节 开科举第一百四十八节 以新会为大本营第七百二十节 头痛的铁路问题第四百三十五节 兵工厂的大生意第六百八十五节 大明政变第七百三十一节 大明的财团时代第五百七十节 大危机和北伐第一客卿第一百九十七节 他们还在观望第七百七十一节 休斯敦大会战 1第八十三节 皆惊第八百零八节 步入世界的中心第三百四十五节 楔形冲击第一百八十八节 兵变第一百八十六节 闹饷第五百七十四节 美国人在背后第二百九十三节 发兵肇庆第七百三十七节 战前的外交准备 1第三百五十节 一群传教士第二十三节 墨琴第七十九节 短兵相接第七百八十三节 日本狮子大开口第两百零一节 主心骨楔子第一节 广州陷落第三百七十一节 劳务输出及移民公司第三节 千总之家第七百九十九节 新都城和新国名第六百五十一节 留给日本的时间不多了第六百五十六节 战争财第一百九十九节 成亲第六百六十七节 铁路扯动的政局第七百一十一节 北极熊的冲击第四百三十八节 曾国藩立道第十七节 取信(1)第五百七十八节 大事件之台湾问题 1第三百八十七节 婚姻介绍所第一百二十九节 瞒天过海第四百一十八节 给日本人贷款第六百五十六节 战争财第五百五十九节 普法战争红利第四百四十八节 趁乱发财第五百五十三节 军火买卖第二百九十四节 收服八旗将军第四百二十八节 锦纶堂第七百三十二节 巨人的落幕第五百四十九节 统一教育第六百九十五节 王师南征第一百七十八节 投机第一百一十六节 求才若渴第三百四十八节 挖天国的墙角第一百五十九节 城下之盟第六百零九节 制衡第七百零九节 新加坡谈判第四百零二节 皇帝的鸭子楔子第四百节 贸易谈判 2第八百零五节 不可避免的战争第六百六十八节 唐郝合作第三百六十三节 常捷军的末日第七百九十四节 让电老虎去撕咬第二百零四节 招募八旗军第一百四十四节 美丽的误会第七百二十六节 复杂的南洋问题 1第五百八十三节 改革的实质第九十七节 围魏救赵第四百三十五节 兵工厂的大生意第七百九十六节 后发国家的工业化路径第六百九十七节 明越兄弟同盟条约第七百四十四节 得意时要知进退第七百四十八节 大明的盟友第三百四十七节 好一个天王第七百零九节 新加坡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