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百吨级中型运输机设计评审通过

特别是设计团队的每一位设计师,那心里激动得都跟考上名牌大学一样了,当然他们在内心,也特别感谢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李轶,要没有李轶提供的总体设计方案,在详细设计过程中,提供设计咨询,他们也不可能完成这样先进的百吨级中型战术运输机设计。

未来他们还将完成二百五十吨级战略运输机的设计,三百五十吨级战略运输机的设计研制工作,到时候兔子空军的运输机队,也将全面的补上短板,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战略运输力量。

当然安225这种运输机,现在已经没有需求了,所以兔子将来也不会研制这么大的运输机。

确实安二二五太大了,它的机身长度和翼展,都超过了两架运九中型战术运输机,最大起飞重量更是相当于五架运九中型战术运输机还多!

估计安二二五战略运输机创下的纪录,在未来二三十年内,都不可能被打破了。比如说安二二五运输机,内油转场航程就高达一万五千四百千米!装一百吨货物,仅靠内油就可以飞一万公里。

在安二二五之后,只有A380客机最为接近它,A380客机也堪称巨无霸,只不过它同样也是一款并不成功的机型,A380客机最大起飞重量五百七十五吨,最大载重一百五十吨,性能也很突出了,只不过它是客机,因为太大了,导致到它并不太受欢迎,因为将来宽体客机的发展趋势,是双发宽体客机,并不是这种巨无霸。

对于兔子空军来说,四百吨级战略运输机,也确实太大了点,所以三百五十吨就够了,不必照着搬安一二四战略运输机的设计指标。

运九中型战术运输机评审通过,这就意味着,原型机试制工作要开始了。

李轶这次也跟着陕飞公司的领导,来到了位于宝机的陕飞公司,现在中航也准备要在陕飞公司,建一条运九中型战术运输机的脉动式生产线。

这也是李轶提出来的,这次李轶就是来帮助陕飞公司做参谋的。

要知道现在陕飞公司,生产运八运输机,其实整体来看,设备和工艺,都是比较落后的,李轶在参观了陕飞公司的运八总装车间,还有各个加工车间后,也不由得暗自感叹,要全面的追上航空强国,还需要时间啊。

这些陈旧的设备,要全部换成先进的设备才行,当然了这次运九中型战术运输机,建设脉动式总装生产线,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当然了,中航要投入的资金也不少,但是收获却一定会很大。

李轶也在尽可能的,把那些先进的航空制造技术,传授给中航工业的各个飞机制造厂,要生产先进的飞机,没有先进的制造工艺技术可不行。

新机的制造工艺技术可是相当先进的,比如说金属零部件的热处理。

为使金属工件达到所需要的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除合理选用材料和各种成形工艺外,热处理工艺往往是必不可少的。

飞机钣金零件中常用的铝、镁、钛等金属及其合金都可以通过热处理改变其力学、物理和化学性能,以获得不同的使用性能。比如硬铝和超硬铝的热处理过程,要将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这个温度通常是好几百度,然后要保持一段时间,使合金组织发生恢复与再结晶,然后进行缓冷,使材料获得最软的稳定状态,即退火处理阶段。

淬火时将材料加热到特定温度,保温一定时间,使合金中可溶的强化相,向固溶体中充分溶解,然后进行骤冷,使材料强化。要达到强化需一定时间,这个过程如在室温下进行成为自然时效,如在一定温度下进行就是人工时效。

对于一些变形量很大的零件,如合金钢零件,往往需要进行多次热处理才能变形。为了消除冷作硬化和内应力,提高塑性,以利于继续成形,应安排中间退火。对可淬火强化的钢,淬火工序一般都安排在成形工序之后。铝合金淬火加热温度为950度左右,并在水中冷却,然后在500多度的温度下保温4到5时,进行人工时效。材料在时效过程中,弹性变形变成塑性变形,内应力消失,同时完成了成形后消除内应力的退火处理。

虽然运八运输机,在制造当中已经应用了像喷丸成型之类的技术,但仍然不够先进。

在陕飞公司,李轶把未来的运九中型战术运输机,脉动式总装生产线进行的初步的规划设计,一条运九脉动式总装线,分为5个工作区,分别是零号、一号、二号、三号和四号工作区,一个机位就是一个工作区。

零号工作区是预装配区,停放主要的大部件;一号工作区完成前机身,中机身,后机身。左、右机翼和尾段6大部件的对接总装配;二号工作区安装起落架、发动机等,还有地板、绝缘毯、次结构件安装及管路、液压系统的收尾工作;三号工作区主要工作是内装饰、辅助动力设置安装及动力装置的初步试验;四号工作区主要进行各种各样的测试工作,总装生产线的右侧,是装配支持人员的办公室区域,左侧安放着待安装的各种物件,如座椅、洗手间和厨房用具等。

如此一来,运九中型战术运输机将来的总装生产速度就会提高一倍以上,一年交付二三十架,问题不大。

脉动式总装生产线,现在诚飞公司已经开始使用了,歼七MF战斗机的总装线就是应用了李轶设计的脉动式生产线,速度相当的快。

将来歼十系列和歼十四战斗机,甚至是翼龙无人机,都将使用脉动式总装生产线,来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也能够提高总装的质量。

脉动式装配线,最早是波音公司开始应用的,在去年,波音公司就用脉动式生产线,开始生产阿帕奇重型武装直升机了。

脉动装配生产线改变了传统飞机的装配模式,整条生产线分工明确细致,工作量单一重复,生产效率比较高,生产线上配备了专业的设备和供给线,自动化程度明显提高,装配线过程流畅,不会产生挤压或脱节。

李轶设计的脉动式生产线,可以说比波音公司的更加先进,这让陕飞公司的高管们,也是激动不已,未来他们也将拥有先进的脉动式生产线!

搞定了运九中型战术运输机的脉动式生产线设计,李轶又回到了诚都。

现在极飞150轻型运动飞机,详细设计也完成了,公司也要准备开始制造原型机了。

这么重要的事情,李轶当然要亲自来指导了。

极飞150轻型运动飞机,大量采用复合材料,都是由飞天航空科技公司生产,当然有一些零部件,也是国内采购,总的来说它的国产化率,基本上就是百分之百了。

这可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对于极飞150这款飞机,极利集团也是相当的重视,吕薇薇每天都要把情况给吕舒服汇报。

现在极飞150轻型运动飞机,终于要迎来开工的日子了,吕舒服也要来参加开工仪式,这可是极利集团未来的重要版块,他当然要来了。

这次开工仪式,公司同样请来了不少的媒体记者,先把声势搞起来,将来就好卖了。

当然,将来极飞150也将采用脉动式生产线进行总装,李轶估摸着极飞150这样的轻型飞机,将来的销量不会低于两千架,因为它还将销往国外,不止是国内使用。

极飞150轻型飞机的制造工艺技术,也是非常先进的,这都是李轶亲自做的设计,工艺装备一次性选择分批制造,将大批生产用的全部工艺装备分三批提供给生产车间,即分为零批,一批和二批。

零批工艺装备是保证产品质量所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工艺装备,用它就可以进行首批生产。这个零批工艺装备占到了全套工艺装备的百分之五十,这样就可以保证首批生产飞机的质量,然后迅速转入批量试生产。

一批工艺装备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扩大工作面,使产品达到互换要求所需要的一部分工艺装备,两批合起来就构成了成批生产的全套工艺装备。

二批生产工艺装备,则是达到最高产量时需要进一步补充的工艺装备,这就要看订单而定了。

李轶设计的脉动式总装线也好,零部件制造工艺也好,都是相当先进的,比如说制造零部件和组装成组合件与板件,然后再装配为复杂的段件和部件,整个过程,都采用高度自动化的设备,这样对工人来说,劳动条件也大为改善,劳动生产率也上来了。

不过公司投入的资金也是巨大的,这一点李轶也不用担心,有极利集团的注资,这一切都不成问题。

白露这次也来了,她可是听说,李轶的公司有两个美女高管,她可不放心呢。

路上,白露有些幽怨地道:“李轶,我知道你在外面,肯定会有很多女人喜欢,可是我就是放不下心,你不会跟那些成功男人一样,到处沾花惹草吧?”

第三百八十四章 涡扇十五大推进展第一百三十三章 二手战斗机对歼七MF的威胁第二百八十五章 歼轰七B多用途战斗机立项第一百八十五章 齿轮传动风扇技术第四百四十九章 一机两型-通用加反潜第三百一十二章 歼14战斗机详细设计评审第二百九十六章 为国家做贡献再苦再累也值得第四百五十四章 打破波音空客垄断的C919客机第三百九十六章 涡扇300发动机第二百五十二章 第三届株海航展第三百六十章 天行者系列喷气式公务机第二百零二章 给航空发动机也来个脉动式总装第二百一十二章 巴空军要求其实不算高第三百五十六章 远程巡航导弹动力第三十三章 西川选拔赛第一名第四百一十九章 空空导弹远中近结合的发展规划第二百五十一章 峡飞公司考察第三百一十章 歼七MF战斗机的功臣第一百九十二章 成为中国的雷神第六十章 从达索公司虎口夺食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型无人机关键技术第二百三十二章 中航工业满载而归第三百五十章 先进的综合液压机械传动系统要跟上第三百零六章 全面超过F119发动机第二百三十七章 先进运输机设计制造技术第四十九章 歼七MF战斗机将参加航展第六章?? 歼十进气道设计不好?第六十六章 国产飞机心脏病第三百四十二章 战略轰炸机旋转发射挂架第九十七章 打败专家们的感觉一定很棒第四百三十一章 C909也有军事用途第二百六十九章 新太行发动机很行第六十三章 大国空军的尴尬第八十六章 最大航程二千六百公里第四百五十九章 庞大的直升机家族第一百五十三章 全机静力试验第三百零三章 武直十必须超过阿帕奇第二十二章 设计制造一体化第三百九十一章 航发集团与航空工业集团成立第三百三十七章 战略运输机的动力涡扇20第二十三章 大国工匠第九十一章 突破音障第四百二十四章 干掉棒子的金鹰教练机第六十三章 大国空军的尴尬第二百七十六章 设计方案遭到反对第三百八十五章 超越F119和F135发动机第五十八章 航展焦点第四百三十一章 C909也有军事用途第二百八十三章 枭龙拳打鹰狮脚踢LCA第四百零七章 海盘子和舰载直升机第二百九十章 引领喷气支线客机潮流第三百七十章 三人行第三百七十一章 这儿风景独好第一百零九章 先进中推有希望了第一百五十一章 正式下线第二百二十二章 加装保形油箱的战斗机第四百章 战略合作第九十八章 “潜入”沈飞内部第二百四十五章 功率世界第三的涡桨十九发动机第二十一章 宋老心想捡到宝了第二百章 涡扇19发动机总装第四百五十六章 贴心照顾第二百四十七章 涡桨涡轴系列全面布局第一百三十四章 歼七MF战斗机PK二手F16第九十一章 突破音障第二百八十七章 双中推成本更低第一百一十四章 脉动式总装线的关键技术第四百七十九章 出口枭龙战斗机技术第七十章 歼七MF战斗机要参加军方评审第二百零七章 是时候搞国产喷气式公务机和客机了第三百一十九章 运九中型战术运输机设计评审第一百六十一章 发动机脉动式生产线第四百六十九章 直通甲板还是?第二百一十五章 无孔不入的间谍第一百五十六章 察打一体无人机第四百七十四章 猎鹰教练机完成设计第二十一章 宋老心想捡到宝了第二百六十四章 曙光女神和C9X9系列客机第十五章? ??问题可能出在刀具上第一百七十八章 合作研制发动机第三百六十二章 插上翅膀的99式测试车第三百六十九章 涡桨16发动机第二百七十七章 捡别人的东西永远没出路第二百三十八章 综合性能超过E3和费尔康第二百二十四章 X32和X35也来了第三百二十四章 航空技术是高科技第九十一章 突破音障第二十一章 宋老心想捡到宝了第三百三十六章 西工大的优秀毕业生第四十五章 航空报国梦第三百七十二章 运九是个大飞机发个单章求支持!第一百七十五章 30MW级大功率舰用燃气轮机第一百六十六章 飞行品质接近三代机第三百一十四章 未来战略轰炸机之争第二百零四章 创造航发研制最快速度第三百一十二章 歼14战斗机详细设计评审第二百一十八章 涡扇十A装上苏二七第三百八十章 国宝级专家第四百六十六章 航空复材预浸料技术
第三百八十四章 涡扇十五大推进展第一百三十三章 二手战斗机对歼七MF的威胁第二百八十五章 歼轰七B多用途战斗机立项第一百八十五章 齿轮传动风扇技术第四百四十九章 一机两型-通用加反潜第三百一十二章 歼14战斗机详细设计评审第二百九十六章 为国家做贡献再苦再累也值得第四百五十四章 打破波音空客垄断的C919客机第三百九十六章 涡扇300发动机第二百五十二章 第三届株海航展第三百六十章 天行者系列喷气式公务机第二百零二章 给航空发动机也来个脉动式总装第二百一十二章 巴空军要求其实不算高第三百五十六章 远程巡航导弹动力第三十三章 西川选拔赛第一名第四百一十九章 空空导弹远中近结合的发展规划第二百五十一章 峡飞公司考察第三百一十章 歼七MF战斗机的功臣第一百九十二章 成为中国的雷神第六十章 从达索公司虎口夺食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型无人机关键技术第二百三十二章 中航工业满载而归第三百五十章 先进的综合液压机械传动系统要跟上第三百零六章 全面超过F119发动机第二百三十七章 先进运输机设计制造技术第四十九章 歼七MF战斗机将参加航展第六章?? 歼十进气道设计不好?第六十六章 国产飞机心脏病第三百四十二章 战略轰炸机旋转发射挂架第九十七章 打败专家们的感觉一定很棒第四百三十一章 C909也有军事用途第二百六十九章 新太行发动机很行第六十三章 大国空军的尴尬第八十六章 最大航程二千六百公里第四百五十九章 庞大的直升机家族第一百五十三章 全机静力试验第三百零三章 武直十必须超过阿帕奇第二十二章 设计制造一体化第三百九十一章 航发集团与航空工业集团成立第三百三十七章 战略运输机的动力涡扇20第二十三章 大国工匠第九十一章 突破音障第四百二十四章 干掉棒子的金鹰教练机第六十三章 大国空军的尴尬第二百七十六章 设计方案遭到反对第三百八十五章 超越F119和F135发动机第五十八章 航展焦点第四百三十一章 C909也有军事用途第二百八十三章 枭龙拳打鹰狮脚踢LCA第四百零七章 海盘子和舰载直升机第二百九十章 引领喷气支线客机潮流第三百七十章 三人行第三百七十一章 这儿风景独好第一百零九章 先进中推有希望了第一百五十一章 正式下线第二百二十二章 加装保形油箱的战斗机第四百章 战略合作第九十八章 “潜入”沈飞内部第二百四十五章 功率世界第三的涡桨十九发动机第二十一章 宋老心想捡到宝了第二百章 涡扇19发动机总装第四百五十六章 贴心照顾第二百四十七章 涡桨涡轴系列全面布局第一百三十四章 歼七MF战斗机PK二手F16第九十一章 突破音障第二百八十七章 双中推成本更低第一百一十四章 脉动式总装线的关键技术第四百七十九章 出口枭龙战斗机技术第七十章 歼七MF战斗机要参加军方评审第二百零七章 是时候搞国产喷气式公务机和客机了第三百一十九章 运九中型战术运输机设计评审第一百六十一章 发动机脉动式生产线第四百六十九章 直通甲板还是?第二百一十五章 无孔不入的间谍第一百五十六章 察打一体无人机第四百七十四章 猎鹰教练机完成设计第二十一章 宋老心想捡到宝了第二百六十四章 曙光女神和C9X9系列客机第十五章? ??问题可能出在刀具上第一百七十八章 合作研制发动机第三百六十二章 插上翅膀的99式测试车第三百六十九章 涡桨16发动机第二百七十七章 捡别人的东西永远没出路第二百三十八章 综合性能超过E3和费尔康第二百二十四章 X32和X35也来了第三百二十四章 航空技术是高科技第九十一章 突破音障第二十一章 宋老心想捡到宝了第三百三十六章 西工大的优秀毕业生第四十五章 航空报国梦第三百七十二章 运九是个大飞机发个单章求支持!第一百七十五章 30MW级大功率舰用燃气轮机第一百六十六章 飞行品质接近三代机第三百一十四章 未来战略轰炸机之争第二百零四章 创造航发研制最快速度第三百一十二章 歼14战斗机详细设计评审第二百一十八章 涡扇十A装上苏二七第三百八十章 国宝级专家第四百六十六章 航空复材预浸料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