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不可能的事?

当崔可夫还在担忧自己的部队缺乏防空掩护,让纳粹德国夺去了战区制空权而无法实现预期的防守时间,然而,几乎与此同时,在共和国中亚战区司令部内,战区作战参谋长胡广少将已经就联席会议参谋部发来的最新命令展开最后的战前讨论会议,列席会议的主要成员基本是清一色的空军将领,只因此次在世界反法西斯多国首脑会议召开期间展开的军事行动,政治意义与军事意义均十分重大,然想要达成足够的突然性和毁灭性,唯有借助强而有力的空袭,单纯的地面军事行动显然在此阶段意义不大,准备时间也太长。{http:

友上传更新}

“目前,第二集团军第八机械化步兵师已经全装全要素抵达了乌拉尔待命,第二集团军其余各部也已经陆续向前线机动,从时间上来讲,最靠近战场的第八师参加苏联西南方面军防守萨马拉地区的战斗也需要至少两天左右的准备与展开时间,和苏联方面的接洽工作也才刚刚开始……”

胡广很快就当前的形势做了一下简单的介绍,当然这些情况自然也是空军乐于见到的,毕竟中亚战区本来就是陆空军的天下,陆军来不及干的事儿,自然得让空军来帮衬着做,更何况还是这么一个分量极大的任务,空军的部分将领已经是喜上眉梢了,所以胡广很快就不再罗嗦,而是将资料全数分发下来,让每一支参战部队的军事主官都能以最快的时间熟悉整个行动的背景、计划与目的等。

此次空袭行动并非谋求较大战果,接到命令后。中亚战区作战参谋长胡广第一时间就与战区司令薛殿川就行动规模大小、主要目的等展开了讨论,两人都非常同意将行动与支援苏联西南方面军联系在一起,即对德国陆军中央集团军群发起一次范围有限,但胜在目标明确的空袭行动。以最有效的方式起到迟滞德军进攻速度和减弱其对苏攻势的目的。

不仅仅是崔可夫,胡广也自然很清楚德国陆军中央集团军群的伎俩如何,此次德军对萨马拉地区、喀山地区发起的攻势很类似于一次大纵深的连续突击式作战,他们的目标很明确,那就是在战役初始阶段就对苏军造成极大的重创,使其能够从容的进攻苏军的其他正面而毫无后顾之忧,因而在这样一种行动思想下,德军的各种突击组合方式便始终围绕着夹击、合围、俘虏、消灭等而展开。不管是轮廓弯曲的正面进行,还是呈直线的正面进行,德军的行动都简单明了,而且声势浩大且力度不小。

胡广让助手将德国陆军中央集团军群的战役配置纵深形势图投影出来。很快所有人都清楚地看到,德军对正面的迂回、包围纵深相当之大,而且还有防御的战役配置纵深,纵深长度竟达到了30余公里,如此一看。就不难发现,德军的预定大规模实施的迂回,似乎不仅要直接席卷苏军的防御地带,而且要席卷崔可夫的整个预备队的整个正面。真要是如此,那么崔可夫的部队也就基本上一口气被包饺子了。所以在德军的两翼兵力配置中也很容易发现,他们集结了大部分的摩托化集团军和部分装甲集群兵力。在正面倒是集中了较多的步兵和炮兵。

德军的装甲兵力攻坚能力和突破能力都毋庸置疑,一直以来,德军在实施大纵深战役的时候,其迂回包抄部队、穿插分割部队等都尽量会避免与敌发生纠缠冲突,极力避免因为战斗而降低了自己的速度,然而敌人也不可能眼睁睁地看着德军高速突破快速机动,所以战斗自然是不可避免的,因而德军的两翼部队往往都很具有强大的攻击力和机动能力,坦克、步兵战车、自行火炮等武器装备配置也可看出他们并不害怕与敌人交火接触,因为他们相信他们有足够的实力,可以在较短的时间里,借助炮兵、航空兵乃至不需要额外帮助就能顺利摆脱纠缠,围绕战役目的而继续实施机动。(1_1)

当然,不管是德军的装甲部队也好,其步兵部队也罢,大量装配自动化武器的德军,结合其较高的战斗素质和纪律性,德军的高强度战斗持续时间很长,相比其他们已经战胜的西欧各队乃至正在竭力厮杀中的苏军,德军的战斗意志和战斗力都明显高出一筹,不过不可忽略的是,德军的战役每每都是建立在长久消耗单兵体力和装备性能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德军的战斗攻势往往像海水那样,一波接着一波,每一波都会消耗掉大量的人力资源及各种战斗物资、供应品,因而会特别的旺盛与强大,但是随着攻击波结束之后,在下一波到来之前,德军基本是不会有太大的动作,毕竟士兵需要休息、装备需要维护保养、物资需要补给、下一波作战计划需要拟定与完善等等。

德军的强大也就在于他们每一波的进攻攻势都超乎寻常的强大,如果抵抗部队脆弱,德军甚至只需要一波不太强大的攻势作战就能摧枯拉朽的赢得胜利,波兰就是在德国对其闪击之战中,第一波就倒下的例子,而苏联则因为地大物博和人力资源丰富,所以只能一波接着一波的硬抗住德军的进攻,直到丢掉了首都还要继续沦陷更多的土地,这才能依靠空间上的距离拉大,拉长了德军的后勤补给线,造成德军的攻势波次之间准备时间更长、单次进攻力度更弱,这才能够勉强坚持更长的时间。

而且,德国陆军中央集团军群绕过莫斯科地区向萨马拉地区展开进攻,从后勤运输角度来讲,兵力雄厚的该集团军群的物资补给困难,也随着其不断往东推进而越发严峻起来。以往的铁路线早就被苏军破坏得连铁轨、路基都看不到一根,路肩和桥梁隧洞等也都被严重破坏,随时随地都有可能触发苏军留下来的地雷陷阱,而单纯的依靠修建野战公路。利用越野军卡来输送物资,那显然问题就异常尴尬了。

以最低的标准来计算德军的物资需求,一个轻装化的步兵集团军一昼夜就需要消耗各种物资将近300吨,而德国陆军中央集团军群摆放在一线的部队显然不止一个步兵集团军,那么再加上其配置的炮兵、装甲兵等,那么一个辖5个步兵军、加强16个左右炮兵团与坦克营的作战集群单位,至少也需要20列单列30节的军列运输各种物资,其中大部分军列都需要用来运送弹药。还有一部分得用来运送坦克、航空兵和汽车等所需要的油料。

而如果考虑到德军不断进攻推进,需要许多的工程器材来铺路架桥、需要许多的医疗物资来医治伤患等,那么显然德军一个作战集群单位一昼夜的物资需求,显然用20列军列来运输是远远不够的。从共和情局反馈给中亚战区司令部的情报来推测,德军往往需要30列左右的军列来承担物资运输任务,而且还仅仅能够满足一昼夜的作战需求,可以想象,如果高强度的战斗持续一周乃至半月。那么德军的物资消耗需求何其之大?显然,离开了铁路线展开作战,单纯依靠运力小的卡车进行公路运输,德军的进攻强度会很低。因为他们的物资补给速度远不如在莫斯科作战之时。

更何况随着德军的向东推进,德军逐渐远离了自己的大本营。而苏军却越发的靠近自己的大后方,两者的后勤物资的能力真的出现了此消彼长的态势。德军前线的士兵往往需要开始节约弹药和粮食,生怕一旦公路运输补给线中断而要等上好几天才能重获补给,自动化武器装备都不敢贸然倾泻弹药,而反观苏军,他们的战场离其大后方很近,他们基本上可以源源不断的得到各种装备和但要补充,从德国陆军北方集团军群进攻下诺夫哥罗德之战的艰难性就足以看出苏军的优势所在,他们手中的ak47自动步枪可以不断地喷射出复仇的火焰,但德军却拿着自动步枪只能点射还击,生怕多浪费了几枚子弹。

苏军的优势还不仅仅是他们更靠近后方物资补给更为方便这一点,他们还有一个不可退却的生死线,莫斯科被德军的原子弹清洗之后,苏联人从老人到小孩就已经忘乎所以的要尽一切办法誓死复仇了,在他们眼里,没有什么能比消灭德军更为重要的事情,所以誓死赴难的苏军往往都有着不怕死的勇敢精神,单单是这样的玩命精神,就足以把德军的“欧洲第一”的霸气给压下去,再加上物资充足,苏军的火力也是超强旺盛,以至于在萨兰斯克保卫战中,苏军炮兵都敢于同德国炮兵叫板,双方一度进行了相当凶悍的炮战,但最终却是德军让步了,因为他们哪儿有那么多的炮弹来消耗在炮战中,苏军炮兵第一次在战争中吼出了最为粗犷的呐喊,猛烈而又持续的炮火是帮助萨兰斯克守军能一次又一次打退德军攻势的法宝利器。

还有一个问题不容忽略,那就是德军的战斗补充机制与苏军已经存在很大的区别,德意志军队有一个不成文的传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威廉皇帝的德军在持续一周左右的攻势作战中,如果出现了20左右的损失,那么这支部队还能继续顽强作战,然而只要损失达到了30,德军部队就会出现混乱,这其中的原因谁也解释不清,但显而易见的是,德军指挥将领们都非常忌讳这个传统,所以他们一旦知道某一支部队出现了近30的战损率,那么就会很快叫停这支部队,宁肯临时改变一下作战计划,也不会贸然将这支还未重新补充人员和装备的部队继续行动下去。

然而苏军却并非如此,自从在列宁格勒保卫战中苏联高层喊出了“战至最后一人也不许后撤一步”的口号后,在苏军内部就开始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一旦上峰下达了死守的命令。那么接到命令的部队也就等着被摘除编制,因为这一命令下达之后,这些部队也就基本上是名存实亡了,他们唯一要做的。就是在全军覆没之前尽量多杀死一些德军官兵,尽量多拖一些时间,让自己的牺牲显得更有价值和意义,仅此而已,没有什么狗屁兵力和物资补充,要做的就是死战到底。

所以,相比于苏军不要命似的折腾,德军还是存在很大的顾虑的。在下诺夫哥罗德、在萨兰斯克,德军的进攻都遭受到了很强大的阻击,由于情报所限,德军不知道苏联守军是兵力真的有限。还是故意藏拙,反正守军的阻击力度并不很大,但却总能让德军攻势功败垂成,而且苏军丝毫不畏惧德国空军的空袭和德国炮兵的炮击,因为苏联空军总能在关键时候杀出几架喷气式战斗机搅乱德国空军轰炸机或攻击机机群的对地支援行动。而德军炮兵实施火力准备或者是火力突袭,往往打出三分之一个基数的炮弹,苏联炮兵就敢于反击一个基数的炮弹,总之。以前是德军拥有绝对的制空权优势和火力优势,可如今。苏联人可以借助地面防空部队和空中歼击机部队扭转制空权劣势,在火力方面还不比德军差。甚至还更为凶狠猛烈。

尽管德军存在一些劣势和不足,而苏军也似乎在某些方面有很突出的优势,可总体而言,双方之间的实力对比还是很悬殊的,德军的暂时性进攻受挫也都是因为他们情报工作和物资准备不足所致,如果让其从容适应了苏联人的新节奏,那么又没有外界帮助,苏联人最终是难逃战败的。

在会议召开之前,胡广就让作战参谋处利用超级计算机进行了模拟,超级计算机分析了在没有外界帮助和支援的情况下,崔可夫的苏联西南方面军能够在德国中央与北方两大集团军群,坚守由下诺夫哥罗德经萨兰斯克至萨拉托夫的防线不超过一周,也就是说,德军很有可能在5月12日之前就彻底洞穿这条防线,然后完成分割包围,再等德军用掉不到六天左右的过渡性作战之后,德军极有可能在5月19日左右对完成包围的苏军发起最后的猛攻,在4日至7日之内,被分割包围的苏军基本就会荡然无存,而最终,所谓的攸关苏联国运的防线,也不过硬抗到5月26日左右罢了,等待苏联人的,仍将会是亡国。

计算机的分析结果因为分析的主体,也就是超级计算机本身上不具备智能逻辑功能的,它自然无法去思考人情与正义之类的客观性问题,然而这样的结果也极具说服力,因为真的没有什么帮助或援助的话,崔可夫的部队真的只能完蛋,创造不出任何奇迹,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如今的纳粹德国已经用了一枚原子弹,保不齐他们对某一座城市再一次久攻不下,再用一枚原子弹,那乐子可就大了,苏联人亡国速度可就更加突飞猛进,神仙转世也都就活不了北极熊了。

所以,苏联人不想亡国,自然就需要拼命的作战,多杀死一个是一个、多整死两个便是一双,而共和国也不可能眼睁睁的看着纳粹德国的铁蹄蹂躏北极熊悲惨死亡,东方巨龙如果再不出手,那北极熊可就彻底死翘翘了。

让助手换上新的一张投影图片,胡广拉长了指挥杆来到幕布前,指着投影出来的图表说道:“德军对下诺夫哥罗德和萨兰斯克的战斗如果从5月5日开始算起,那么持续一周的时间,也就是至5月12日为止,德国两大集团军群保持一周的战斗持续时间,和接下来六天许的过渡性作战期间,物资的消耗预估表便是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这样。”

“根据当前苏军的顽强抵抗程度,德军的进攻攻势明显会超过其预期估算30,因而在持续一周的战斗持续时间里,其单日消耗的弹药量要比过渡性作战期间的要整体高出60左右,因而我们对德军共计13日左右的作战物资消耗估算量进行了一个模拟的计算,整合成两周时间进行综合计算,德军两大集团军群需要至少15至18个基数的物资,估算德军参战部队战前自备了2至3个基数的弹药,前线近次纵深储备了2至3个基数的弹药,那么在这两周时间里,平均一昼夜,德军理应需要完成近1个基数的补给运输任务.”

“可德军两大集团军群都有将近300余公里的距离是没有铁路运输线的,尽管其铁道兵正在奋力向前线敷设铁路,但德军在作战期间,需要极大依赖于公路运输是不可避免的事实,相比于铁路运输,公路的运力十分小,单列30节车皮的军列可以运送将近2000吨物资,然而分给载重5吨的越野军卡运送,便需要400多辆次,因为还如此庞大的车队中自然而然还得配置一定的加油补给车和抢修车才行。”

胡广用指挥杆敲击了一下投影幕布,道:“德军单列军列就需要400多辆次的5吨载荷军卡参与运输任务,而其一昼夜的物资运送需求量达到了20列军列,换算下来就将近有8000辆次,而在越野军卡一昼夜以每小时30至60公里的时速行驶,除却装卸时间、中途让道等消耗时间,一昼夜一辆军卡顶多完成两个辆次的运输任务,所以德军至少得准备3000至4000辆军卡来完成物资输送任务,但这可能吗?”(未完待续。。)

第35章 平壤战役(上)第231章 登陆,向胜利出发!第190章 麻烦来了第166章 破盒行动第171章 破盒行动(下)第328章 焦躁的南亚战区第254章 一炸就燃第75章 针对第222章 战争先锋——空降猎兵第199章 消息第150章 找个好“演员”第91章 第二次贸易第19章 值得第132章 崛起之路第151章 展翅地中海第77章 中国经济论坛第212章 高兴得太早了第30章 东进第52章 平手?第120章 搞定小问题第168章 牛气的日本后裔第164章 战列舰,开炮!第47章 日本战车旅团第60章 过渡的“济州岛”第27章 没法较量的实力第64章 难过的国防部长第96章 无可奉告第140章 真东西,大家伙第93章 无言的结局?第346章 刚开始第77章 出发!第7章 利益,战争第196章 挂了没?第110章 暴力美学第265章 怒火第241章 伦敦保卫战(二)第142章 不打酱油的旁观者第159章 血战大西洋(中)第323章 猛袭第195章 又悲剧了?第153章 狠揍英国佬的机会来了第314章 主动出击(五)第213章 出击!第266章 国之大事第78章 演员第65章 又迟到的大事儿第300章 巅峰对决(三)第59章 军事观察团第316章 狼真来了第236章 另一边第12章 回家第74章 知道何去何从第78章 犯愁的戴笠第20章 埋葬第二舰队第41章 大洋洲风云(中)第36章 猴子的反击第48章 只争朝夕第289章 又见嚣张第278章 先守后攻第293章 “天皇”备战(三)第92章 牛叉的盖世太保第199章 消息第248章 难第145章 就等爆发第22章 焦点转向第60章 暂无答案第343章 空架势?第192章 帝国的“崛起”第348章 这算什么第122章 粉墨登场第6章 这些年第295章 形势使然第189章 操劳过度第95章 专注的德国人第211章 中亚战区(上)第110章 暴力美学第266章 被迫的选择第278章 先守后攻第287章 玩得转?第189章 操劳过度第275章 命途多舛第283章 黑色的夜第173章 笑得太早第86章 牛人当道第256章 首轮交锋第62章 雨转晴第二五一掌不爽的情人节第15章 不好惹的第72章 一路西去第84章 谁是传奇?第315章 死神獠牙第85章 有什么放心不下第63章 特种兵——出动第69章 争第345章 出击!第168章 牛气的日本后裔第86章 中航(续)第15章 日军动向第326章 将军的想法第314章 主动出击(五)
第35章 平壤战役(上)第231章 登陆,向胜利出发!第190章 麻烦来了第166章 破盒行动第171章 破盒行动(下)第328章 焦躁的南亚战区第254章 一炸就燃第75章 针对第222章 战争先锋——空降猎兵第199章 消息第150章 找个好“演员”第91章 第二次贸易第19章 值得第132章 崛起之路第151章 展翅地中海第77章 中国经济论坛第212章 高兴得太早了第30章 东进第52章 平手?第120章 搞定小问题第168章 牛气的日本后裔第164章 战列舰,开炮!第47章 日本战车旅团第60章 过渡的“济州岛”第27章 没法较量的实力第64章 难过的国防部长第96章 无可奉告第140章 真东西,大家伙第93章 无言的结局?第346章 刚开始第77章 出发!第7章 利益,战争第196章 挂了没?第110章 暴力美学第265章 怒火第241章 伦敦保卫战(二)第142章 不打酱油的旁观者第159章 血战大西洋(中)第323章 猛袭第195章 又悲剧了?第153章 狠揍英国佬的机会来了第314章 主动出击(五)第213章 出击!第266章 国之大事第78章 演员第65章 又迟到的大事儿第300章 巅峰对决(三)第59章 军事观察团第316章 狼真来了第236章 另一边第12章 回家第74章 知道何去何从第78章 犯愁的戴笠第20章 埋葬第二舰队第41章 大洋洲风云(中)第36章 猴子的反击第48章 只争朝夕第289章 又见嚣张第278章 先守后攻第293章 “天皇”备战(三)第92章 牛叉的盖世太保第199章 消息第248章 难第145章 就等爆发第22章 焦点转向第60章 暂无答案第343章 空架势?第192章 帝国的“崛起”第348章 这算什么第122章 粉墨登场第6章 这些年第295章 形势使然第189章 操劳过度第95章 专注的德国人第211章 中亚战区(上)第110章 暴力美学第266章 被迫的选择第278章 先守后攻第287章 玩得转?第189章 操劳过度第275章 命途多舛第283章 黑色的夜第173章 笑得太早第86章 牛人当道第256章 首轮交锋第62章 雨转晴第二五一掌不爽的情人节第15章 不好惹的第72章 一路西去第84章 谁是传奇?第315章 死神獠牙第85章 有什么放心不下第63章 特种兵——出动第69章 争第345章 出击!第168章 牛气的日本后裔第86章 中航(续)第15章 日军动向第326章 将军的想法第314章 主动出击(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