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徐川:我成计量单位了?

红黄白各色规规整整的魔方安静的落在办公桌上,望着那刚好复原的小东西,徐川脑海中冥冥的灵感一闪而过,瞳孔中也带上了一丝明亮的色彩。

手中握着保温杯,他快步赶回了自己的小房间。

对于仿星器聚变装置而言,要想调整它的整体结构,难度就像是调整一个水库大坝的工程强度的一样。

如果说是往高强度完美的方向进行调整,还是有希望的。

但如果说你想削弱大坝的强度来换取施工的简易性,那后果注定会是惨烈的。

就像是某三哥修建的水电站大坝一样,强度不够的情况下,蓄水后一周都没撑过就坝毁人亡,导致下游被淹没了一大片。

而仿星器的结构,同样是预先就设计好的。

它通过扭曲的三维结构和三维外场线圈来引导里面的高温等离子体,让其平稳运行在腔室中。

利用的就是通过提升工程难度来换取等离子体的运行稳定性。

而如果对结构和外场线圈进行调整的话,会影响到约束磁场的强度和等离子体的运行,一个没弄好,反应堆腔室中运行的上亿度高温等离子体就失控了。

而后果,参考小岛国QST中聚变研究所的JT-60SA可控核聚变实验堆。

所以说要调整仿星器的结构,难度相当大。

不过这并不是没有办法的!

办公室中,徐川迅速从抽屉中摸出了稿纸,手中的签字笔迅速在稿纸上落下,他眼中闪烁出了兴奋的光芒。

魔方、拼图、重构!

在不改变磁场强度和方向的前提下,利用数学计算将磁铁绕组和1永磁体块的设计过程分解为逐个设计每一块永磁体,然后进行多次迭代以获得最优设计,迭代过程包括局部优化和全局优化两个部分,从而优化工程难度.

这一种方法,从理论上来说完全是可行的。

只是需要他针对仿星器的外场约束线圈进行一下重新计算就可以了,甚至,还有可能将原本三维结构的超导线圈优化一下形态的!

该死的!

之前的时候他怎么就没有想到这种方式呢?!

时间流逝的很快,

办公桌后,徐川瞳孔中带着一些血丝,脸上却充满了兴奋的神色。

笔尖在纸上轻轻点着,捏在他手中的圆珠笔,快速的在洁白的A4纸上写出来一个个的数学公式和计算基础理论。

仿星器是聚变三乘积参数仅次于托卡马克的磁约束核聚变途径,而且与托卡马克相比,仿星器具有稳态运行的优势,也避免了托卡马克的主要缺点,运行过程中等离子体会破裂的问题。

不过长期以来,仿星器并没有作为聚变堆技术路线的首选的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是传统仿星器磁场的波纹度比托卡马克大,导致其新经典输运水平和高能粒子损失水平高于托卡马克。

二是仿星器需要三维结构的线圈,结构复杂、制造难度大、成本高。

前者可以通过等离子体湍流的数控模型和高临界磁场的超导材料强行约束进行解决,而后者,他现在也找到了办法!

至少,从理论上来说,完全是可行的!

也不知道过去了多久的时间,安静的办公室中,一阵咕噜噜的声音响起。

徐川回过神来,摸了摸正在抗议已经饿到有些疼的肚子,忍不住咽了下口水。

抬起头,窗外的太阳已经落下,夜幕也暗淡了下来。

看了眼手机上的时间,居然快七点了,那不知不觉的,他竟然已经在办公室中坐了快四五个小时的时间。

呼~

长舒了口气,徐川从椅子上站起身,活动了下筋骨。

先吃饭!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慌。

尤其是他这种脑力活动,对精力的消耗可一点都不比体力活动小。

刚走出办公室,徐川迎面就撞上了郑海,手中还提着两个袋子。

“哟,教授,太阳落山了,你肯出来了?”看着走出门的徐川,郑海眼中闪过一丝惊讶,笑着开口打趣道。

这位做起研究来,是个完全不顾时间和身体的狠人啊。

徐川看了他一眼,目光落在了他提着的两个袋子好奇的问道:“你这提的什么?”

“伱的晚饭。”

郑海言简意赅说道,随即又补了一句:“唐思佳那边提醒的,说你一直都没出来,也没吃晚饭,这都快七点了,这样饿着肚子搞研究也不是个事。”

徐川‘哦’了一声,转身又进了办公室。

既然郑海给他带了晚饭,那就不用去食堂了。

随手解开塑料袋,取出餐盒,徐川看了一下晚饭,两层的餐盒中三菜一汤,油爆基围虾+葱爆牛肉+清炒小白菜,还有一份鸽子汤,安安静静的躺在那里。

这菜肴,比他自己去食堂吃的时候丰富多了。

不过对于吃的,他倒是没那么的在意,能填饱肚子就行。

“说起来,你这是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了?”

办公室中,郑海也拆开了自己的晚餐,一边掰开一次性筷子,一边顺口问了一句。

徐川抬头看了他一眼,笑问道:“你怎么知道的?”

郑海耸了耸肩,道:“如果没有找到思路的话,你一般很少在办公室中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

“嗯?”徐川好奇的看了过去。

郑海笑着说道:“跟着你的跑了几年了,一般情况下你是个闲不住的人,除非是对某个问题有研究思路的时候,才会在办公室或者家里窝着,其他时间,你比较喜欢出去跑一下。”

闻言,徐川仔细的想了想,发现郑海说的好像似乎是对的。

他闲不住,而且没事的时候也的确很少在房间里面一呆就是几天。

笑了笑,他开口问道:“你这观察挺仔细的啊,说起来,我好像一直都没问过你到底出自哪个蔀门来着,部队?武警?还是哪里?”

郑海扒拉一口饭菜,咽下去后回道:“都不是,我是guo安那边的。”

徐川点了点头,又想起了什么,好奇的问道:“你能一个人打几个?”

听到这个问题,郑海有些哭笑不得的问道:“你怎么突然对这个感兴趣了?”

“有点好奇,毕竟我一直都没见你出手过来着。”徐川思索了一下说道。

可能是国内的环境真的安全,反正郑海跟着他四年的时间了,一直都没出手过。郑海想了下,开口道:“普通人的话,比如教授你这样的,十来个应该没什么问题。”

听到这句话,徐川嘴角抽了抽,好嘛,他这是成为计量单位了?

只是这一个人打十个,真够夸张的。

不过他不知道的是,郑海这还是谦虚了。

毕竟他出来地方,是专门培养为保护首长领导级别重要人物的,十来个没有经过任何训练的普通人,只要不是在很是狭小的空间内被彻底给围死了,大概也就刚够热热身?

办公室中,两人闲聊着。

正在这时,徐川兜里的手机忽然响了起来。

摸出手机看了眼,是星海研究院那边的梁曲打过来的,手指在屏幕上划了一下,徐川接通了电话。

“喂,梁曲,怎么了?”

“徐院士,华星聚变装置的检测和调试已经完成了,请问什么时候开始第一次的运行工作?”电话中,梁曲恭敬的问道。

щшш★тт kán★℃ O

徐川:“相关的准备工作都做完了吗?”

梁曲点了点头,迅速回道:“已经完成了,随时可以开启华星的第一次运行工作。”

闻言,徐川略微思索了一下,开口道:“既然这样的话,宜早不宜迟,就明天上午吧,我这边会过去的。”

虽然手中的理论工作还没完成,西部超导那边的外场线圈也没完全生产出来,但这并不影响仿星器的试运行。

螺旋石-7X曾创造过两个半小时的运行时长记录,调试好的设备在更换了第一壁材料后进行模拟点火实验完全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而且他们也需要仿星器的实验运行数据,来对等离子体湍流的数控模型进行调整。

毕竟后者一开始是他根据托卡马克装置的数据建立起来的,虽然仿星器和托卡马克装置都是磁约束路线,但终究还是有区别的。

目前没有实际运行数据修改的数学模型,即便是在超算上进行模拟运行再完美,也只是模拟的数据,距离真实情况到底有多少偏差,谁也不知道。

所以第一次的试运行,宜早不宜迟。

梁曲点了点头,道:“没问题,既然这样的话,时间预定在明天早上十点如何?上午两个小时的时间,应该足够对华星进行一次全面的试运行检测了。”

徐川笑着说道:“这些东西你们安排就行,都是小事。”

电话对面,梁曲嘴唇动了动,欲言又止。

华国的第一台仿星器的第一次运行啊,而且还是关系到小型化可控核聚变技术的核心,这是小事?

徐川倒是没在意这个,在他看来,这的确是小事。

挂掉了电话,他迅速干掉了自己的晚餐,出门溜达了两圈消消食后又重新回到了办公室,继续完善着手中的理论。

这一份理论,如果真实可行的话,后续将为仿星器的优化,或者说小型化可控核聚变堆的制造,节省大量的时间和工程量。

翌日,清晨一早,徐川赶到了星海研究院。

由螺旋石-7X改造而来的华星聚变装置已经完成了所有的准备工作,正安安静静的矗立在核心实验室中等待着重新开启的时刻。

站在总控制室中,徐川透过硕大的监控屏幕俯瞰着安静卧在宽阔地面上的华星聚变装置,心中并没有太多的情绪波动。

仿星器的路,即便是有问题也不会是出现在今天。

至少在展开最终的点火发电运行前,仿星器是不会出现问题的,他有这个信心。

“徐院士,华星聚变装置的全面检查已经完成,所有设备均正常无问题,可以进行验收实验了。”

总控制台前,梁曲快步走上来汇报道。

徐川笑着开口道:“说好的,今天的实验你指挥就行,没必要请示我。”

对于他来说,没必要将这种东西都掌控在自己手上。

接着这个机会,多培养一批人才出来远比他亲自指挥一次必然会成功的实验更加重要。

梁曲点了点头,一脸严肃的看向了挂在墙上的圆钟,上面的时间正在滴滴答答的走着。

虽然对于眼前这位来说这只是一件小事,但对于他,对于能源研究所的众多研究员和工程师来说,这无疑是在华国土地上第一次点亮仿星器光芒的重要时刻,也是他们人生中的重要时刻。

十点整,梁曲深呼吸了一口后,沉稳的下达了指令:“各单位各小组请注意,开始通电运行!”

随着开始实验的命令下达,各组控制室的工作人员迅速忙碌了起来。

外部电流稳定的供应入华星聚变装置中,连接着液氮与液氦存储的管道阀门被打开,超低温的液氦与液氮通过不同的管道流向不同的区域。

一项项的工作稳定有序的进行着,对于星海研究院的众人来说,他们早就经历过了无数次这样的历程。

唯一不同的是,这一次,实验的目标从托卡马克装置替换成仿星器而已。

【稳态磁场强度达到41.73特斯拉,目标达成!】

【微调磁场已经按照指令完成修正,反应腔内磁场达到目标规划!外场线圈调整完毕!】

【.】

【氦三原料已注入!】

【ICRF加热天线启动完成,当前温度已抵达三千七百万摄氏度,预计三分钟后抵达六千万摄氏度!】

【氢气通入完成,模拟实验数据收集中!】

【.】

控制室中,一道道的清晰沉稳的汇报声不断的响起。

徐川看着总控制台屏幕上显示的数据满意的点了点头,在已经实现了可控核聚变技术的基础上,重新走仿星器的道路,一切都相当的顺利。

那些曾经在破晓装置上所遇到的问题,在星海研究院众多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下,已然别提前解决了。

不错意外的话,接下来应该就是最重要的一项了。

对反应堆腔室中的等离子体湍流进行高密度压缩,测试最小化的高密度等离子体虹膜大小极限。

这关系到在不同的外圈约束磁场强度下,反应堆到底能做多小!

第546章 换一种聚变方式!第89章 数学建模(三更求追读求月票)第98章 建模完成第471章 威腾:这怎么可能?!第742章 一篇论文掀起股市跳楼机第187章 暗流涌动的数学界第494章 论文中致命的缺陷第500章 改进型超导体的反常特性第426章 震惊世界的消息第684章 不出问题不就行了?第198章 坑哥的妹妹第317章 NS方程那一抹灵感的光第700章 破局的契机第195章 从今天开始当教授第359章 超导材料的再度突破第778章 100Tev的对撞实验!第90章 导师的请求第151章 失职的《自然》杂志第511章 提尔曼:祝你成功第449章 大载荷电磁推进系统的难题第751章 马斯克:你想要什么?第54章 建模与提示第672章 独一无二!第59章 损失惨重的第一区第309章 新的物理大厦第305章 爆炸的可控核聚变反应堆第474章 强关联电子体系的答案!第212章 史上最年轻的菲奖得主第100章 干得漂亮!(求首订)第739章 徐川:我整篇论文就好了第230章 诺奖的抉择第275章 数学界的狂热第199章 需要用一辈子来死磕的难题第540章 小型化可控核聚变的第一道关卡第750章 强电统一理论的延伸第557章 国士无双!第177章 克拉福德奖的颁奖典礼第556章 科研又双叒叕的背锅了?第22章 竞赛的危险第168章 上梁不正下梁歪第276章 核能项目中的问题(二更求月票)第666章 欢迎回家!第159章 泰晤士日报的专访第447章 星海研究院成立第414章 老人的到来第672章 独一无二!第106章 陶哲轩的邀请(求订阅)第700章 破局的契机第187章 暗流涌动的数学界第409章 最完美的发电应用第466章 让人惊艳的制备方式!第128章 更具价值的东西第269章 因为我没有时间第278章 不愧是徐教授!第80章 再上热搜第355章 条条大路通罗马第41章 做题(投资过一百加更,三更求票求追第420章 是时候给上面一个惊喜了第468章 为开发火星而准备的科技单章第292章 走在了世界的前沿第178章 斯德歌尔摩的颁奖典礼第187章 暗流涌动的数学界第336章 虚拟现实技术第253章 暗物质第195章 从今天开始当教授第425章 聚变之光!第257章 信中最重要的科技第365章 亦如爱因斯坦,或牛顿第241章 再次前往斯德哥尔摩第240章 化学的未来第658章 丢脸丢到全世界去了(感谢花南若大佬第494章 论文中致命的缺陷第484章 芯片突破的希望第465章 石墨烯的突破第211章 大会开幕(补更)第721章 来自学生的灵感!第144章 欧洲原子能实验室的机遇第144章 欧洲原子能实验室的机遇第673章 《大正整数因子分解具备多项式算法第506章 战忽直接变战恐第148章 威腾的要求第373章 我倒要看看你怎么打破记录!第234章 开启核辐射对抗实验第374章 毕竟他只是个晚辈!第614章 技术共享平台第535章 那停住的声音第308章 打破标准模型的粒子!第473章 最后的答案第26章 同时抢人第42章 奇怪的问题和奇怪的答案第100章 干得漂亮!(求首订)第145章 入学普林斯顿第595章 穷的就只剩下钱了第265章 震撼世界的成果!第488章 小型化可控核聚变与空天发动机的希第328章 送上门来的二次打脸!第778章 100Tev的对撞实验!第136章 毕业第286章 最好的选择
第546章 换一种聚变方式!第89章 数学建模(三更求追读求月票)第98章 建模完成第471章 威腾:这怎么可能?!第742章 一篇论文掀起股市跳楼机第187章 暗流涌动的数学界第494章 论文中致命的缺陷第500章 改进型超导体的反常特性第426章 震惊世界的消息第684章 不出问题不就行了?第198章 坑哥的妹妹第317章 NS方程那一抹灵感的光第700章 破局的契机第195章 从今天开始当教授第359章 超导材料的再度突破第778章 100Tev的对撞实验!第90章 导师的请求第151章 失职的《自然》杂志第511章 提尔曼:祝你成功第449章 大载荷电磁推进系统的难题第751章 马斯克:你想要什么?第54章 建模与提示第672章 独一无二!第59章 损失惨重的第一区第309章 新的物理大厦第305章 爆炸的可控核聚变反应堆第474章 强关联电子体系的答案!第212章 史上最年轻的菲奖得主第100章 干得漂亮!(求首订)第739章 徐川:我整篇论文就好了第230章 诺奖的抉择第275章 数学界的狂热第199章 需要用一辈子来死磕的难题第540章 小型化可控核聚变的第一道关卡第750章 强电统一理论的延伸第557章 国士无双!第177章 克拉福德奖的颁奖典礼第556章 科研又双叒叕的背锅了?第22章 竞赛的危险第168章 上梁不正下梁歪第276章 核能项目中的问题(二更求月票)第666章 欢迎回家!第159章 泰晤士日报的专访第447章 星海研究院成立第414章 老人的到来第672章 独一无二!第106章 陶哲轩的邀请(求订阅)第700章 破局的契机第187章 暗流涌动的数学界第409章 最完美的发电应用第466章 让人惊艳的制备方式!第128章 更具价值的东西第269章 因为我没有时间第278章 不愧是徐教授!第80章 再上热搜第355章 条条大路通罗马第41章 做题(投资过一百加更,三更求票求追第420章 是时候给上面一个惊喜了第468章 为开发火星而准备的科技单章第292章 走在了世界的前沿第178章 斯德歌尔摩的颁奖典礼第187章 暗流涌动的数学界第336章 虚拟现实技术第253章 暗物质第195章 从今天开始当教授第425章 聚变之光!第257章 信中最重要的科技第365章 亦如爱因斯坦,或牛顿第241章 再次前往斯德哥尔摩第240章 化学的未来第658章 丢脸丢到全世界去了(感谢花南若大佬第494章 论文中致命的缺陷第484章 芯片突破的希望第465章 石墨烯的突破第211章 大会开幕(补更)第721章 来自学生的灵感!第144章 欧洲原子能实验室的机遇第144章 欧洲原子能实验室的机遇第673章 《大正整数因子分解具备多项式算法第506章 战忽直接变战恐第148章 威腾的要求第373章 我倒要看看你怎么打破记录!第234章 开启核辐射对抗实验第374章 毕竟他只是个晚辈!第614章 技术共享平台第535章 那停住的声音第308章 打破标准模型的粒子!第473章 最后的答案第26章 同时抢人第42章 奇怪的问题和奇怪的答案第100章 干得漂亮!(求首订)第145章 入学普林斯顿第595章 穷的就只剩下钱了第265章 震撼世界的成果!第488章 小型化可控核聚变与空天发动机的希第328章 送上门来的二次打脸!第778章 100Tev的对撞实验!第136章 毕业第286章 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