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泰晤士日报的专访

第159章 泰晤士日报的专访

“恭喜了,徐川。”

礼堂中,陈正平走了过来,笑着看向自己的这个学生。

“谢谢老师。”徐川笑着应道。

“质子的半径远比之前的实验要更小,你这个新发现会震惊整个物理界的。”

陈正平感叹道,他可真的没有想到,徐川真的能解决‘质子半径之谜’这个问题。

当初他提议建议徐川朝这方面探索研究,只不过是想着让他回归物理这条道路而已。

没想到这才几个月的时间,质子半径之谜这个问题就被他解决掉了。

这可是当前粒子物理界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徐川腼腆笑了笑,谦虚道:“还没有完全确定呢,后续还需要其他实验来进行验证,才能确定这个理论是否正确。”

“但数据是不会骗人的,验证你的理论和想法,只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

陈正平还未说话,另一道声音就在众人耳边响起,威腾和维尔泽克教授并肩走了过来。

和两人打了个招呼,徐川又替双方互相介绍了一下。

“南大是个很不错的高校,有机会可以多交流交流,陈院士你培育出来了一个很优秀的学生。”

在听到陈正平是徐川的大学导师后,威腾笑着伸出了手。

陈正平有些汗颜,笑道:“其实我并没有教他什么东西,这些东西都是他自己折腾出来的。”

威腾笑了笑,并没有在意,华国人就是这样的,一向都很谦虚。

对于一名学者来说,哪怕天赋再强,也是离不开导师的耐心指点和教导的。

就像他,如果没有戴维·格罗斯的带领,恐怕也无法在弦理论、规范场理论、超对称规范场论这些领域做出成绩。

大学时期,一名好的导师能帮助学生少走至少一半以上的弯路,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审核完成,确定收录的徐川解决质子半径之谜的论文资料后,CERN向外界召开了新闻发布会,迫不及待的公开了这一新的成就。

如果今年下半年没有其他更加重要的发现的话,那这将是整个物理界今年最重要的研究成果了。

质子的半径得到了精准的确定,找到了以前错误的地方,物理学界有了一个更加精准的数值。

毫无疑问,这项成果对于粒子物理的影响是重大的,如果质子的半径缩小0.8飞米以下,标准模型都将因此而改动。

因为电荷半径的大小关系的质子内部的强相互作用力,如果它超出标准值的话,那么最基本东西都将受到影响。

但幸运的是,现在的观测数据中,最小的数据也足足有0.831飞米。

尽管它比以前的0.879飞米足足少了0.05飞米之多,但还未能达到影响的标准模型的地步。

随着CERN的新闻发布会,质子半径之谜问题被解决迅速流传到整个物理界。

一部分对此感兴趣的媒体记者找到了还在CERN的徐川,试图对其进行采访。

不过徐川对这些东西并不怎么感兴趣,基本都推掉了。

而这愈发引起了新闻媒体记者的好奇,日不落国的泰晤士日报甚至找到了爱德华·威腾,请他帮忙牵桥搭线。

对于导师威腾的牵线,徐川没法拒绝。

毕竟这次能这么快就解决质子的半径之谜,有很大一部分功劳在于威腾替他申请到了CERN的质子加速器。

如果没有这个,或者说换成是其他实验室的加速器,都不一定能解决这个问题。

毕竟大部分实验室或者科研机构中的质子加速器等设备根本就达不到取消金属容器直接将氢原子云放入加速管道中的要求。

挑了个时间,徐川在CERN的一间办公室接受了泰晤士日报的采访。

“伱好,徐川先生,听说您这次解决了质子半径之谜这个困扰了物理界数年的难题,请问您能详细介绍一下吗?”

办公室中,拿着黑色话筒的记者小姐将话筒递到了徐川嘴边。

“当然可以,质子半径之谜是.”

徐川简洁且正规的介绍了一下这个问题。

泰唔士报是日不落国一张综合性全国发行的日报,隶属于鲁伯特·默多克的新闻集团,是一张对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发挥着巨大影响的报纸,长期以来一致被认为是日不落国的第一主流大报。

虽然不清楚为什么对方会对自己感兴趣,但被这样的一家报社采访,言行举止方面肯定得注意点。

一不小心被对方坑了一把,到时候可能丢人的就不是他一个人了。

这些西方媒体,是很乐意直接将个人身份直接上升到国家高度的,特别是在面对华国的时候。

以前就有不少人被这些无良媒体坑过,断章取义的截取一些采访,完全扭曲了被采访者的意思。

“原来如此。”泰晤士日报的记者小姐姐也不知道是听懂了还是没有听懂,点了点头后接着提问。

“徐川先生,听说您现在是CERN的一名正式研究员?”

“是的。”

徐川点头回道,这个问题在CERN公布的正式名单上能查到,他都没法否认。

记者小姐迅速紧跟着提问:“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您加入CERN还不到三个月的样子,这个时间点,别的研究员基本都是实习生,您就已经成为了正式研究员,请问您是有什么特别的诀窍吗?”

听到这个问题,徐川心中一跳,想了想后回道:“并没有的特别的窍门,我是按照CERN的正常规章制度进行申请的。”

听到这个回答,记者小姐的眼眸中闪过了一丝失望。

他们在来之前就看过了这个年轻人的资料,十八岁的年龄相当年轻,面对这种采访的次数肯定不多,说不定他们能挖掘到一些有意思的东西。

但可惜,这个年轻人似乎比较老辣,面对他们的问题根本就不上套。

花了半个多小时接受完泰晤士日报的采访后,徐川便回到了酒店。

对于泰晤士日报会如何发布这次采访,他不知道,不过他已经尽量注意了在采访中的措辞用语了,希望没有被对方抓到什么漏洞。

这种非自然科学类的报刊的采访,还是少接点为妙。

天知道这些媒体记者会怎么评价他,亦或者怎样断章取义的截图一段采访内容,或者当一个标题党。

比如《华国年轻学者证实小质子半径,标准模型或将受到严重影响》这一类类似国内营销号的标题,以国外这些媒体的尿性,绝对是干得出来的。

反正不要太高估了这些媒体记者的良心,他们有没有这东西都说不定。

在泰晤士日报完成采访后,第二天就他们将的采访内容发布了出来。

可能是没有在采访中抓到什么有意思的漏洞,也有可能是良心发现?反正第二天泰晤士日报的刊登内容并没有出现断章取义之类的话语,而是将重点放到了徐川的年龄上。

“.在CERN解决质子半径之谜的研究人员,是一名来自普林斯顿的十八岁学生.”

在报刊上,泰晤士日报将重点放到了徐川的年龄上,而非质子半径之谜这个问题上。

不得不说,这一做法的确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

对于看热闹的普通百姓来说,一个看不懂的问题的解决,远不如解决这个问题的人才十八岁这个点更有争议性。

毕竟这个年龄实在太让人惊讶了。

伴随着热度和流量,其他媒体也纷纷开始跟进。

毕竟涉及到东方那个国家的新闻,在西方向来都比较吃香。

而随着其他媒体的跟进与挖掘,有关徐川的更多信息也暴露出来。

《震惊,解决了质子半径之谜,发现新质子半径的年轻学者,竟然是一个数学家。》

《解决了Weyl-Berry猜想这个世界级的数学难题后,他竟然将手伸向了》

《数学物理双开花,来自华国的十八岁少年竟然在一年的时间解决掉两个超级难题。》

众多媒体记者的报道,一下子将新闻的热度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十八岁的年龄解决掉一个物理难题这本身就已经够让人震惊了。

而在此之前,这个来自华国的少年竟然还解决了一个世界级的数学难题,这更让人难以相信。

物理常用的交流论坛和网站上,物理学家和物理学生的议论不断:

【不可思议,质子的半径之谜被解决了?】

【看CERN的的新闻发布会,好像是的。】

【因为金属容器对高能电子束的散射干扰吗?过去的物理界怎么就没有一个人注意到这方面的问题。】

【我们学校刚准备重启质子半径的观察实验,听到这个消息,马上就暂停了。】

【听说解决这个问题的人,好像是一个十八岁的少年。】

【真的假的,十八岁,这也太年轻了吧?】

【没错,他的确才十八岁,现在在普林斯顿读博,导师是爱德华·威腾。更厉害的是,今年上半年他才在数学界解决了一个世界级的数学猜想,下半年又在物理领域解决了一个新的的难题。】

【不可思议,一年的时间分别在数学和物理领域都解决了一个重大问题,然后你现在告诉我他还是个学生,是我疯了还是这个世界疯了?】

【这是我们仰望都看不到背影的超级学霸。】

【下一个爱因斯坦?亦或者下一个牛顿?】

网上的热议徐川并不知道,此刻他已经回到了酒店中,正在赶写自己的论文。

CERN虽然已经完成了对报告会的审核,但还需要他将论文和材料编写好提交上去。

毕竟是借助CERN的设备完成的实验,CERN有权收录和使用这些东西。

当然,这也并不影响徐川将其再投稿出去,投稿给其他物理期刊。

因为期刊的公布和收录和CERN这样的组织是不一样的,前者能被人浏览和引用,而后者,基本仅限于CERN的内部人员查看。

不过有了CERN的收录,有关质子半径之谜的论文再投稿出去,审核流程会洁简很多。

首先是已经被收录的论文会被第一时间接受,然后审核编辑会找CERN的工作人员核对,只要核对无误,确认没有问题,那么论文就能正式登刊。

在流程和花费的时间上,要比普通的论文审核少很多。

不过这也能理解,毕竟是已经被CERN审核过一遍的论文,就没必要再重复进行审核了。重复审核也太浪费时间了,CERN的名声还是有保障的。

花费了一些时间,将原本就已经编写出来的东西做了一个初步的整理后,徐川站起身伸了个懒腰。

关于质子半径之谜的论文,投稿对象早就已经选好了,米国物理学会出版发行的《物理评论D》。

在此前,他已经投稿给对方一篇有关‘质子半径之谜’的计算方法论文,再投一篇论文过去也不是什么事情。

这种对整个物理界都相当重要的论文,没有哪个物理期刊会拒绝。

处理好资料后,徐川起身洗了把脸,然后下楼吃饭。

电梯间,他撞到了正好同样准备下楼的陈正平。

“下楼吃饭?一起?”陈正平笑着问道。

徐川点了点头,跟着陈正平一起来到了一楼的餐厅。

“准备什么时候回普林斯顿?”餐厅中,陈正平端着个金属餐盘一边挑选食物一边问道。

徐川想了想,道:“老师您那边的工作进展的怎么样了?还需要人手帮忙吗?”

这次来CERN,是跟随的陈正平过来的,机票,住宿,吃饭什么的报销,也都是走的这位老师的路线。

现在自己的事情忙完了,他准备看看陈正平这边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没有。

毕竟以他的能力,还是能做点什么的。

闻言,陈正平停下了脚步,问道:“你这边的工作不是已经完成了吗?不准备的回普林斯顿继续学习?”

徐川:“我这边还在整理论文和资料,还要一段时间。”

“另外这次过来,名义上来说是参与的老师您的项目,报销什么的都是走的您这边,我总归还是要做点什么的。”

“而且我对希格斯粒子很感兴趣,如果能参与进项目的话,我也能多一份经验,多学点东西。”

陈正平点了点头,道:“如果不影响你的话,随时欢迎你来我的项目组。”

(本章完)

第139章 新的征程!第273章 突破性的成果!第42章 奇怪的问题和奇怪的答案第43章 邀请第543章 徐川:我成计量单位了?第723章 锂空气电池第520章 不知道我是总负责人么?第419章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第193章 普林斯顿的双职位邀请第36章 回家过年第216章 人之往也~第454章 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交流会第573章 史无前例的第二枚‘菲尔兹奖’!第6章 来,先做个题第407章 乱成一锅粥的世界第429章 破晓!第582章 这弄得,还不如要钱呢第596章 空天发动机完成!第334章 徐川:我懂的其实并不是很多第61章 新的征程(三更求月票求追读!)第171章 重启对撞实验第485章 难以形容的震撼第428章 听听,这是人话吗?第410章 可控核聚变的问题(为书友4786大佬第270章 邱成桐的赞叹第733章 NASA宇航局的到访第55章 猎鹰!第144章 欧洲原子能实验室的机遇第665章 快速搭建月面基地的方法第180章 米尔扎哈尼教授遗留的信件第275章 数学界的狂热第157章 CERN的发布会第557章 国士无双!第766章 超前的理论第414章 老人的到来第219章 回国前的最后安排第190章 征服全世界数学家第228章 川海材料研究所第207章 PPPL实验室的邀请第674章 PNP?第585章 生产追不上理论应用的发展第639章 超音速扰流难题第365章 亦如爱因斯坦,或牛顿第241章 再次前往斯德哥尔摩第573章 史无前例的第二枚‘菲尔兹奖’!第406章 示范堆建堆!第636章 不能种菜的月球不是好月球第593章 你找我来,是为了炫耀这些成果吗?第276章 核能项目中的问题(二更求月票)第168章 上梁不正下梁歪第7章 集训第707章 新的研究方向:量子化学!第403章 高能级中子辐照实验第734章 真正的大佬都是装于无形中的第469章 那才是材料界最伟大的成果!第194章 让人意外的消息第276章 核能项目中的问题(二更求月票)第281章 走不通的道路第765章 金陵时代之照!第55章 猎鹰!第118章 学姐的请客第217章 Xu-Weyl-Berry定理与高维空间第659章 无法拒绝的阳谋第37章 论文刊登第611章 支援点经费吧第406章 示范堆建堆!第250章 核能研发的第二阶段第3章 IMO与IPHO第587章 不愧是传说中的那个人第447章 星海研究院成立第718章 ‘时空洞’与‘引力子’第657章 徐川:让我瞄两眼就行第230章 诺奖的抉择第324章 拿两次菲尔兹奖?第418章 其实也算不上很难第101章 如何解决范德华力造成的坍缩卷叠(第695章 来自全世界顶尖数学家的挑战!第71章 Weyl-Berry猜想第105章 数学家中的隐藏NPC第534章 国际高能物理大会第756章 期刊:《希望》第239章 资本家的心,果然都是黑的第436章 南大学子:过年了?第764章 引力的真正来源第119章 晨星数学奖第666章 欢迎回家!第25章 练习短跑第234章 开启核辐射对抗实验第111章 见证奇迹单章第705章 绝望的特里萨阿奇尔教授第579章 弗拉基米尔大帝第134章 找不到审稿人员的天文物理期刊第66章 高中生涯结束与安排未来单章第368章 不同的选择第591章 时代的局限与发展第553章 神秘的会议第174章 瑞典皇家科学院的来电
第139章 新的征程!第273章 突破性的成果!第42章 奇怪的问题和奇怪的答案第43章 邀请第543章 徐川:我成计量单位了?第723章 锂空气电池第520章 不知道我是总负责人么?第419章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第193章 普林斯顿的双职位邀请第36章 回家过年第216章 人之往也~第454章 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交流会第573章 史无前例的第二枚‘菲尔兹奖’!第6章 来,先做个题第407章 乱成一锅粥的世界第429章 破晓!第582章 这弄得,还不如要钱呢第596章 空天发动机完成!第334章 徐川:我懂的其实并不是很多第61章 新的征程(三更求月票求追读!)第171章 重启对撞实验第485章 难以形容的震撼第428章 听听,这是人话吗?第410章 可控核聚变的问题(为书友4786大佬第270章 邱成桐的赞叹第733章 NASA宇航局的到访第55章 猎鹰!第144章 欧洲原子能实验室的机遇第665章 快速搭建月面基地的方法第180章 米尔扎哈尼教授遗留的信件第275章 数学界的狂热第157章 CERN的发布会第557章 国士无双!第766章 超前的理论第414章 老人的到来第219章 回国前的最后安排第190章 征服全世界数学家第228章 川海材料研究所第207章 PPPL实验室的邀请第674章 PNP?第585章 生产追不上理论应用的发展第639章 超音速扰流难题第365章 亦如爱因斯坦,或牛顿第241章 再次前往斯德哥尔摩第573章 史无前例的第二枚‘菲尔兹奖’!第406章 示范堆建堆!第636章 不能种菜的月球不是好月球第593章 你找我来,是为了炫耀这些成果吗?第276章 核能项目中的问题(二更求月票)第168章 上梁不正下梁歪第7章 集训第707章 新的研究方向:量子化学!第403章 高能级中子辐照实验第734章 真正的大佬都是装于无形中的第469章 那才是材料界最伟大的成果!第194章 让人意外的消息第276章 核能项目中的问题(二更求月票)第281章 走不通的道路第765章 金陵时代之照!第55章 猎鹰!第118章 学姐的请客第217章 Xu-Weyl-Berry定理与高维空间第659章 无法拒绝的阳谋第37章 论文刊登第611章 支援点经费吧第406章 示范堆建堆!第250章 核能研发的第二阶段第3章 IMO与IPHO第587章 不愧是传说中的那个人第447章 星海研究院成立第718章 ‘时空洞’与‘引力子’第657章 徐川:让我瞄两眼就行第230章 诺奖的抉择第324章 拿两次菲尔兹奖?第418章 其实也算不上很难第101章 如何解决范德华力造成的坍缩卷叠(第695章 来自全世界顶尖数学家的挑战!第71章 Weyl-Berry猜想第105章 数学家中的隐藏NPC第534章 国际高能物理大会第756章 期刊:《希望》第239章 资本家的心,果然都是黑的第436章 南大学子:过年了?第764章 引力的真正来源第119章 晨星数学奖第666章 欢迎回家!第25章 练习短跑第234章 开启核辐射对抗实验第111章 见证奇迹单章第705章 绝望的特里萨阿奇尔教授第579章 弗拉基米尔大帝第134章 找不到审稿人员的天文物理期刊第66章 高中生涯结束与安排未来单章第368章 不同的选择第591章 时代的局限与发展第553章 神秘的会议第174章 瑞典皇家科学院的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