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 只要产品好就有人掏钱

几年前,冯飞到京城去出差,跟冯啸辰说起东翔厂位于大山沟里,物资供应紧张,职工的生活条件很差,但那时候他所表现出来的情绪还是非常积极的,带着一些献身国防事业的自豪感。那一次,冯飞还曾说过,厂里有些人因为不愿意吃苦,托关系走后门调动到条件更好的单位去,这些人在厂子里是被人瞧不起的,大家都视他们为逃兵。

可这一回,情况完全变了。冯啸辰在厂里走动的时候,经常听到有人谈论调动工作的事情。对于那些找到了门路的人,大家都不无羡慕,再没有过去那种鄙夷的心态。要说起来,其实东翔厂的生活条件比前几年已经大有改观了,建了不少新房子,周围也兴起了几个农贸市场,买肉不再成为一件难事。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家反而没有了热情,这就不能不让人深思了。

“过去,大家有理想,觉得自己是在为国家做贡献,虽然生活苦一点,但内心是很自豪的。这一年多来,厂领导向大家传达的精神是军工要为经济建设让路,给人的感觉是国家不再需要我们了,大家的气也就泄了,人心思动,也就是难免的了。”

顾建华说道,他是对着冯啸辰说这番话的,但冯啸辰却能够感觉到,他似乎是在说给董老听的。

果然,不等冯啸辰回应,董老先接过顾建华的话头,说道:“谁说国家不需要军工了?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咱们不能没有独立自主的国防工业。三线企业目前需要进行一些调整,这不假,但要说我们国家就彻底不搞军工了,我第一个就不答应。”

“有这种观点的人可不少呢。”冯啸辰道,“有些人不单是认为中国不需要搞军工,甚至觉得中国根本就不需要搞重工业,搞搞出口加工业,像香港、台湾那样搞‘大进大出’,就完全可以了。我们重装办的工作,也同样面临着危机呢。”

“这就是矫枉过正了。”董老评价道,“咱们过去一味重视军工,一味发展重工业,忽视了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忽视了轻工业具有积累资金的作用,这当然是不对的。可一下子来个180度的大转弯,说军工就不搞了,甚至重工业都不搞了,这就是要打白旗投降了。在这个世界上,你没有自己的军事工业,没有自己的重工业,说话就没有底气,就只能是任人宰割。”

冯飞道:“可是,董老,顾老,国家的调整政策是已经确定下来的,光凭咱们这几个人,恐怕也改变不了吧?另外,国家提出暂时压缩军工,保障经济建设,我个人觉得这个策略也是有道理的。就像刚才啸辰说的,咱们东翔机械厂的装备条件这么好,比地方上的企业要好得多。如果这些装备能够用在国家的经济建设上,对提高咱们国家的经济实力,也应当是很有帮助的吧。”

董老点点头道:“压缩军工的决策是中央做出的,这个决策并没有错。但具体到如何压缩,像东翔厂这样的三线企业应当如何转型,是一个复杂的课题,中央也是鼓励各部门积极探索的。这不,咱们这里还有社科院的硕士呢,小冯硕士,你能不能给我们大家说说看,你是如何看待这件事情的。”

见董老直接点了自己的名字,冯啸辰微微一笑,说道:“我现在还没有一个很成熟的想法,只有这些天在厂里调研产生的一些感受,在这里向董老和顾老汇报一下吧。

首先,我赞成董老以及我二叔的意见,压缩军工这个决策,本身是没有错的。苏联就是把过多的资源投入到了军工生产上,导致国内的消费品供应紧张,人民群众有很大的怨言。当前的美苏争霸,看起来苏联是略占上风,但从民心来看,苏联百姓对政府很不满意,国内崇拜西方的风气很盛,这种状况如果不能有效地扭转,发生演变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小冯硕士这个观点很有价值。中央领导同志在内部会议上也谈到过这一点,指出如果我们不能改善人民生活,人民是会抛弃我们的。”董老用沉重的语气说道。

冯啸辰汗了一个,看来这位董老真不是普通人啊,随随便便就能够引用内部会议上的话,估计也是有一定级别的领导吧?董老没有透露自己的姓名,冯啸辰一时也难以对得上号,不知道董老到底是何许人也。不过,从董老的言谈中,冯啸辰能够感觉得出,他是一个头脑很清楚、思想颇为开放的老人,在他面前,冯啸辰是不用隐瞒什么的。

“其实,我也认为像咱们这么大的一个国家,尤其是与西方还存在着意识形态上的差异,没有独立自主的国防工业,是非常危险和被动的。所以,我觉得像东翔厂这样的三线企业,不能放弃军工主业,哪怕是现在没有订货,科研和生产能力还是要继续保留下去的。一种军事装备的研制,可能需要十年、二十年的时间,如果现在不进行研究,等到世界形势发生变化,我们面临战争威胁的时候,再进行研究就来不及了。”

“说得好!”顾建华拍手称道,“我现在最担心的,也是我们厂把武器研制的事情荒废了。现在郑利生他们一天到晚想的就是转产民品,对武器研制毫无兴趣,技术处那边的工作也都放弃了。这样扔上几年,我们过去几十年形成的技术积累,就完全付之东流了。”

“现在厂里的技术力量如何?”董老问道。

冯飞回答道:“目前还好,不过青黄不接的情况比较严重,另外就是有一些技术人员正在联系调动,准备调到地方企业去,或者到学校去教书。如果这些人走了,厂里的研制体系就要出现短板了。”

“这是绝对不能允许的。”董老霸气地说道,这口气可丝毫不像是一个已经离休的老人,倒像是仍然在职的某一级领导一般。

冯啸辰道:“我倒是觉得,有些人不愿意留下来,我们强迫他们留下,也是没用的,强拧的瓜不甜。咱们国家的政策肯定是越来越开放的,我们拿行政命令卡着人家不让离开,这不符合时代要求。”

“可是,我们技术处的人员是有分工的,有搞炮管的,有搞炮闩的,有搞弹道的,各人分管一摊。如果某个领域的几个人都离开了,我们的技术体系就不完整了。”冯飞解释道。

冯啸辰道:“二叔,你说的这个情况,我前两天去技术处调研的时候,也了解过了。这两年,因为国家的军工订货少,技术处这边已经没有太多的事情做了,有些技术人员想离开,也是觉得自己的专长无法发挥。我想,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重新启动研究项目,通过项目来聚拢人心,也通过项目来培养年轻人才。这就叫作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通过项目来培养人,这是一个好办法。可是,现在国家中断了军工科研项目,我们想通过项目来培养人也做不到啊。”顾建华道。

冯啸辰道:“这就需要东翔厂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自筹资金来进行研究。”

冯飞道:“啸辰,你越说越想当然了。现在我们厂连自身生存都成问题,你还想着让厂里自筹资金来搞武器研制,这不是异想天开吗?”

冯啸辰道:“二叔,这并不矛盾啊。东翔厂的自身生存问题肯定是要解决的,而这个解决方案不能仅仅满足于让东翔厂能够生存下去,还应当让东翔厂获得发展的能力。否则,仅仅是维持生计,是无法唤起全厂职工的信心和热情的。东翔厂是军工企业,主业必须是军工装备。

此外,武器研制本身也是能够产生出效益的,我和厂里的一些技术人员谈过,咱们厂的产品已经严重老化了,这也是订货不足的重要原因。如果我们能够开发出新的,有竞争力的拳头产品,又何愁没有订货呢?”

冯飞道:“啸辰,这个问题你就不懂了。国家提出让军队忍耐,近期内肯定不会让军队大规模换装的。就算咱们有了拳头产品,军队没有钱,怎么可能有订货呢?”

“谁说咱们的产品一定要卖给国内呢?”冯啸辰笑呵呵地反问道。

“……”冯飞一下子就哑了,他看着冯啸辰,不知说啥好了。

还是董老见多识广,听冯啸辰说出那句话,他眉毛一扬,说道:“怎么,小冯硕士,你是说咱们可以向国外卖火炮吗?”

冯啸辰点点头,道:“正是如此。咱们国家目前在压缩军备,但世界上正在打仗或者准备打仗的国家还有很多,而且其中不乏中东的油霸国家。只要咱们的产品好,还愁他们不掏钱吗?”

“这倒是一个不错的主意。”董老道,他转头向顾建华问道:“老顾,你觉得呢?”

顾建华皱了皱眉头,说道:“前两年,倒是有几个中东国家的代表到厂里来走过,也表示了想从中国购买火炮的意思。但他们在看过我们的产品之后,就没有继续谈下去了。说到底,还是我们的产品太过于陈旧了。刚才小冯硕士说只要产品好,就不愁别人不掏钱。可是,要开发一个好产品,实在是有难度啊。”

第六百八十九章 拿错剧本了第七百七十七章 阮福根的烦恼第八百六十三章 辩论第七百六十三章 现在补救来得及吗第四百九十六章 人形自走炮兵雷达第三百一十三章 长江后浪推前浪第三百三十九章 工资的难题第八百零一章 卖了吧第三百二十三章 投鼠忌器第八十九章 出乎意料的毛遂自荐第七百五十七章 不愧对这个时代第三百零五章 入乡随俗第四章 必须推倒重来第八十四章 大年初一的紧急会议第二十五章 来了就别回去第五百七十三章 四级工的水平第四百九十五章 到阵地上看看第五百六十四章 榆北是只老母鸡第五百一十六章 又见临时工第五百四十四章 适当干预一下第二百三十一章 看看谁来了(今日四更虐狗)第四百六十章 我们是带着友谊前来的第四百二十二章 正直的坏人第五百四十六章 事情越闹越大第三百四十七章 不应当向您隐瞒第六百八十三章 能不能派上用场第一百六十三章 拯救天才女焊工第四百六十五章 价格高了一点第二百五十六章 只能屈服了第三十八章 不知道图个啥第三百零二章 阿瓦雷项目的变故第五百九十四章 事先列出清单为好第五百七十章 一个锅俩人背第一百四十章 服不服排行榜第一百四十六章 我焊过省体育馆的大梁第三百三十九章 工资的难题第七百零二章 你没跟我开玩笑吧第六百七十七章 夹道相迎第三百五十八章 调配资源第二百二十六章 国家工业实验室第二百零八章 社员联营企业第一百六十三章 拯救天才女焊工第二百三十八章 签字画押第四百六十一章 让他们尝到甜头第一百六十四章 那惊艳的一脚第二百五十九章 老资格第六百二十四章 天下苦秦久矣第三百四十八章 让全校都知道第九百章 期待和冯会长见见第三百五十四章 总得有人去做的第九百章 期待和冯会长见见第三百零八章 熙熙攘攘皆为名利第四百八十五章 独立自主永不过时第八百六十八章 我要对欧洲负责第三百一十四章 乐城乙烯第七百八十一章 远大理想第三百三十一章 基金招标开始第二百六十一章 饱汉不知饿汉饥第七百八十一章 远大理想第六百二十五章 倾销第四百六十五章 价格高了一点第二百六十六章 捋一捋老虎胡须第五百九十六章 一点不值钱的礼物第一百一十四章 时间是个大问题第五百九十六章 一点不值钱的礼物第二百零一章 领导视察来了第二百九十一章 信息也能卖钱第二百八十七章 骗子一条街第一百零七章 佩曼是个好员工第七百六十二章 他们会慢慢适应的第三百一十九章 韩科长第八百六十五章 一个重要的窗口期第三十六章 困油第五百六十八章 罗冶的人来了第五百零一章 咱们自己做第九十二章 工业试验第六百八十七章 千万别惹冯啸辰第六百零九章 不容你们撒野第六百四十七章 好机会第四章 必须推倒重来第四十九章 有热闹看了第五百九十八章 财产的来源第三百三十三章 所谓的论资排辈第八百一十五章 胖子重操旧业第四百四十一章 我没有否定高老师的观点第二百七十四章 起一个掌舵的作用第二十五章 来了就别回去第二百一十三章 来了个掮客第二百一十七章 中国人没这样的能力第一百八十六章 欢迎回娘家第八百七十九章 资深掮客在行动第二百四十六章 先听听兄弟单位的意思第二百四十一章 量力而行第八百一十一章 我们不是在威胁第二百三十章 他乡遇故知第五百六十章 种菜种成百万富翁第二百九十九章 该有个女主人了第五百二十四章 太嚣张了第六百八十四章 他可以不用来了第一百三十四章 你们敢签字吗
第六百八十九章 拿错剧本了第七百七十七章 阮福根的烦恼第八百六十三章 辩论第七百六十三章 现在补救来得及吗第四百九十六章 人形自走炮兵雷达第三百一十三章 长江后浪推前浪第三百三十九章 工资的难题第八百零一章 卖了吧第三百二十三章 投鼠忌器第八十九章 出乎意料的毛遂自荐第七百五十七章 不愧对这个时代第三百零五章 入乡随俗第四章 必须推倒重来第八十四章 大年初一的紧急会议第二十五章 来了就别回去第五百七十三章 四级工的水平第四百九十五章 到阵地上看看第五百六十四章 榆北是只老母鸡第五百一十六章 又见临时工第五百四十四章 适当干预一下第二百三十一章 看看谁来了(今日四更虐狗)第四百六十章 我们是带着友谊前来的第四百二十二章 正直的坏人第五百四十六章 事情越闹越大第三百四十七章 不应当向您隐瞒第六百八十三章 能不能派上用场第一百六十三章 拯救天才女焊工第四百六十五章 价格高了一点第二百五十六章 只能屈服了第三十八章 不知道图个啥第三百零二章 阿瓦雷项目的变故第五百九十四章 事先列出清单为好第五百七十章 一个锅俩人背第一百四十章 服不服排行榜第一百四十六章 我焊过省体育馆的大梁第三百三十九章 工资的难题第七百零二章 你没跟我开玩笑吧第六百七十七章 夹道相迎第三百五十八章 调配资源第二百二十六章 国家工业实验室第二百零八章 社员联营企业第一百六十三章 拯救天才女焊工第二百三十八章 签字画押第四百六十一章 让他们尝到甜头第一百六十四章 那惊艳的一脚第二百五十九章 老资格第六百二十四章 天下苦秦久矣第三百四十八章 让全校都知道第九百章 期待和冯会长见见第三百五十四章 总得有人去做的第九百章 期待和冯会长见见第三百零八章 熙熙攘攘皆为名利第四百八十五章 独立自主永不过时第八百六十八章 我要对欧洲负责第三百一十四章 乐城乙烯第七百八十一章 远大理想第三百三十一章 基金招标开始第二百六十一章 饱汉不知饿汉饥第七百八十一章 远大理想第六百二十五章 倾销第四百六十五章 价格高了一点第二百六十六章 捋一捋老虎胡须第五百九十六章 一点不值钱的礼物第一百一十四章 时间是个大问题第五百九十六章 一点不值钱的礼物第二百零一章 领导视察来了第二百九十一章 信息也能卖钱第二百八十七章 骗子一条街第一百零七章 佩曼是个好员工第七百六十二章 他们会慢慢适应的第三百一十九章 韩科长第八百六十五章 一个重要的窗口期第三十六章 困油第五百六十八章 罗冶的人来了第五百零一章 咱们自己做第九十二章 工业试验第六百八十七章 千万别惹冯啸辰第六百零九章 不容你们撒野第六百四十七章 好机会第四章 必须推倒重来第四十九章 有热闹看了第五百九十八章 财产的来源第三百三十三章 所谓的论资排辈第八百一十五章 胖子重操旧业第四百四十一章 我没有否定高老师的观点第二百七十四章 起一个掌舵的作用第二十五章 来了就别回去第二百一十三章 来了个掮客第二百一十七章 中国人没这样的能力第一百八十六章 欢迎回娘家第八百七十九章 资深掮客在行动第二百四十六章 先听听兄弟单位的意思第二百四十一章 量力而行第八百一十一章 我们不是在威胁第二百三十章 他乡遇故知第五百六十章 种菜种成百万富翁第二百九十九章 该有个女主人了第五百二十四章 太嚣张了第六百八十四章 他可以不用来了第一百三十四章 你们敢签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