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鹿死谁手 第十七节

八月二十六日,上午,太傅府。

洛阳城经过一夜的血雨腥风,已经逐渐安静下来。南宫在数千名虎贲羽林的清理下也逐渐恢复了正常。整个洛阳城除了烧成灰烬的朱雀门和四处巡值的步骑士卒,再也看不到一丝大乱的喧嚣和血腥。大街上冷冷清清的没有人迹,往日的繁华荡然无存。

尚书令卢植进入北宫德阳殿觐见天子,并和胁持天子的中常侍张让、段珪等人商议解决的办法。卢植说,如今大将军死了,何苗也死了,诸位大人想想自己的出路吧?如果你们现在就把天子送回长秋宫,还可以说是护驾有功,不至于身首异处,太后也会看在昔日的情份上网开一面。张让一听何苗死了,顿时绝望了,最后一点生存希望也彻底破灭了。

“你们把何苗杀了?”张让气急败坏地说道,“你们以为这样就能独掌权柄?太后就能放过你们?”

“杀何苗的是大将军手下,和我们无关。”卢植冷笑道,“立即放了天子和陈留王,你们就能活着。”

张让和段珪两人根本不相信卢植的话。如果何苗还活着,还控制着北军,何太后考虑到自己临朝主政的需要和多年的交情,很可能会赦免他们的罪责。但现在何苗死了,北军兵权落到了太傅袁隗的手里,那太后和天子也就失去了最后的倚仗,这对孤儿寡母在将来的日子里,也只能任由太傅大人和朝中的一帮士族大臣们任意宰割了。至于现在这帮走投无路的中官,除了死路已经别无他途了。

张让想了很久,提出了一个让卢植目瞪口呆的要求。他要带着天子和陈留王到幽州去投太尉刘虞。

卢植和张让互相怒视着,大殿内的气氛霎时紧张到了极点。段珪猛地抽出长剑,怒不可遏地指着卢植说道:“快去,去给陛下准备好车驾,我们要离开洛阳。”

卢植冷哼一声,拂袖而去。

段珪望着卢植匆匆而去的背影,十分疑惑地问道:“为什么要去幽州?刘虞虽然为人忠厚不至于杀了我们,但刘虞还是要护驾回京的,我们将来怎么办?”

“将来?我们还有将来吗?”张让叹道,“现在不仅仅是我们生机尽绝,太后和天子也是一样,难道你看不出来?大将军死了,何苗被袁隗借机杀了,北军被袁隗控制了,这洛阳已经是袁隗和士人们的天下了。”

“你是说,袁隗要废黜少帝?”段珪蓦然醒悟。

“袁隗纵容逆贼攻打皇宫,焚烧朱雀门,诛杀何苗,已经犯了弥天大罪。”张让说道,“何进虽然是我们杀的,但造成今天这种局面的罪魁祸首却是袁隗,太后难道不知道?所以袁隗和那帮士人要想活下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杀了太后和天子。”

“我们已经完了,家人亲族估计都已给袁隗杀了,但临死之前,此仇岂能不报?只要我们把天子和陈留王带到幽州,袁隗就不敢杀太后,更无法废黜少帝,重立新君。”张让咬牙切齿地说道,“我们到了幽州后,立即逼迫太尉刘虞联合车骑大将军李弘的力量护驾回京。只要天子回到了京城,袁隗和那帮党人就等着去死吧。”

段珪担忧地说道:“李弘手上有先帝遗诏,假如他趁机废黜了天子,拥立陈留王为帝……”

“不管谁做皇帝,刘虞和李弘都要把天子送回京城。”张让冷笑道,“刘虞和李弘如果护少帝回京,他们还会让袁隗活着吗?而刘虞和李弘如果废黜了少帝,袁隗又怎会让刘虞和李弘回京?他正愁没有机会诛杀李弘。如果双方因此而大打出手,你想是李弘赢还是袁隗赢?”

段珪摇摇头,“李弘现在正在远征大漠,需要袁隗帮助他稳定洛阳,给他提供粮草辎重,他怎会在这个时候和袁隗翻脸?”

张让笑道:“洛阳已经大乱,车骑大将军的远征已经结束了。”

由于张让和段珪拒绝放出天子,太傅袁隗和卢植等大臣紧急磋商之后,决定暂时放弃营救天子,先集中精力把北军控制在手。

这时,最先赶到平乐观的执金吾丁原和河内太守王匡派人送来急书,说董卓的大军已经进驻北军大营,控制了五万北军。

太傅袁隗和卢植等大臣相顾失色,难以置信。

袁隗命令各路大军包围平乐观的军令是在凌晨送出去的,就算董卓一刻不耽误,他也无法在中午赶到北军大营,显然董卓是在更早时候得到了洛阳巨变的消息。但问题是,他既没有圣旨也没有符节,他怎能控制五万北军?但丁原和王匡不可能无中生有,这个消息不会有错。

袁隗和卢植感到局势失控了,他们立即召集大臣到太傅府议事,同时命令朱俊、刘博和周慎三人携带太后懿旨火速赶到北军大营查探虚实。

平乐观距离洛阳城只有十里,消息传递非常快。当大臣们还在太傅府争论不休,彷徨无计的时候,丁原再次派人送来消息,说董卓的大军正从函谷关急速而来,北军大营里只有数千西凉铁骑。丁原问袁隗,是不是立即发动攻击把董卓赶出北军大营。

多数大臣赞同攻击。袁绍说,现在董卓兵力不足,如果发动突袭,定能迅速击败董卓。董卓没有圣旨符节,他即使控制了北军,也是使用了血腥手段,北军将士不会甘心服从。尚书何颙说,如果让董卓掌控了北军,洛阳的形势将愈发复杂,还是当机立断把他赶出京畿为好。

卢植和尚书许靖等人却坚决反对。现在情况不明,谁都不知道董卓是不是已经完全控制了北军,是用什么办法控制的北军。如果双方发生激烈冲突,军心不稳的五万北军因此而大乱,洛阳局势将一发不可收拾。卢植说,只要北军不乱,洛阳就能迅速稳定,这是重中之重,所以目前不管谁控制了北军都是一件好事。

许靖说,董卓是本朝重镇将军,资历深威望高,由他暂时掌控北军并无什么不妥。洛阳稳定后,进京兵马都要各回州郡,董卓作为凉州牧也是要回去的。

“他如果不回去呢?”尚书郑泰问道。

“长安有左将军皇甫嵩,河东有车骑大将军府临汾行辕的李玮,京师还有各路兵马,董卓如果明智的话,还是趁早离开的好。”许靖说道。

袁隗不想放弃对北军的控制,在他看来董卓根本没有控制北军的可能。如果自己不能控制北军,就不能控制洛阳的局势,将来洛阳的事也就无法按照自己的设想一步步地走下去,所以他迫切希望拿回北军的控制权。虽然北军的段煨和滞留在北军大营的鲍鸿可能会帮助董卓暂时镇制他们的部下,但其他北军将领呢?难道也会屈从于董卓的威势?

“传令丁原大人,立即挥军逼近北军大营。”袁隗说道,“如果董卓拿出了天子命令他节制北军的圣旨和符节,那就算了,如果没有,把他请出北军大营。”

中午,朱俊、刘博和周慎三人飞马而回。

“怎么回事?”袁隗急忙迎上去问道。

“那是天子给何苗的圣旨。”朱俊脸显怒意,忿忿不平地说道,“虽然那圣旨上血迹斑斑,几乎看不到字迹了。但印玺却非常清晰。董卓胆子太大了,这种事他都敢做。”

“给何苗的圣旨?”袁隗霍然醒悟,“原来奉车都尉董旻骗了我们。那董卓又怎么骗过了北军诸将?”

“不知道他在圣旨上做了什么手脚。”朱俊说道,“我私下问了一下北军中侯张辽,那圣旨北军诸将都仔细核验了,确实是真的。越骑校尉伍孚好象对圣旨的真伪有怀疑,结果被董卓杀了。现在曹操、鲍鸿,还有原西园军几十名军官都被董卓说服了,正在帮他稳定军心。北军已经被董卓尽数控制了。”

袁隗沉吟不语,心内惊骇不已。

“朱大人看到北军将士对董卓大人统领北军的事深信不疑,随即打消了宣读太后懿旨的念头。”刘博说道,“朱大人谎称奉太傅大人的命令到北军大营安抚军心,和董卓大人随意说了几句话后就告辞回来了。”

“大人,现在我们急需的是稳定洛阳,不宜再生变故。”朱俊躬身说道,“下官自作主张,愿受责罚。”

“公伟处置得当,何罪之有?”袁隗笑道,“你们先回去休息吧。”

书房内,袁隗和卢植相视苦笑。

“让董旻去杀何苗,本意是想坚定董卓的废黜之心,谁知道却出了这么一个岔子。”袁隗摇头道,“早知道出这事就不让董旻去了。”

“董卓控制北军,并不影响我们的废黜之计,相反,他实力强劲了,会更有决心废黜天子重立新帝。这也许并不是一件坏事。”卢植说道,“只是,我们的计策要重新修改,否则将来很难把董卓逼出京城。”

“你是说,征调车骑大将军的军队?”袁隗皱眉问道。

“等到董卓完全控制了洛阳,他手上至少有十万大军。目前除了车骑大将军,已经无人可以抗衡董卓。”卢植叹道,“两天之内,竟然发生了这么多惊天动地的事,谁能想到?京畿形势发展太快,根本不是我们所能控制,也不是我们所能预测和想象的。”

“现在看来,先帝是对的,如果没有车骑大将军,我们将来怎么办?我亲自北上,先到晋阳见见赵岐、蔡邕和许劭,然后到幽州和刘虞谈谈。”

“子干,如果我们逼走了董卓,又来了李弘,那就更头痛了。”袁隗犹豫不决地说道。

“太傅大人,李弘为什么率兵南下?为什么在这么困难的情况下还要远征大漠?这些事我们过去探讨的很透彻,我们知道是北疆越来越严重的危机逼得李弘不得不南下威逼朝廷,北上远征大漠。”卢植说道,“我不知道你注意到没有,李弘如果远征大漠成功,虽然可以让北疆暂时摆脱危机,却也把他自己拖进了一个更大的危机,那就是即将筹建的汉北郡。”

“我们可以预见到远征大漠的胜利,因为李弘只想占据北部鲜卑和弹汗山的疆域,只想在北疆边郡以北开拓一块巨大的缓冲地以保护内郡,他劳师远征两千里的可能已经非常小了。但李弘为了守住这块巨大的疆域,他至少需要二十万大军,需要数不清的钱粮,他在未来的十年内,已经无法对京畿形成很大的威胁了。”

“现在我不是担心李弘南下威胁京畿,而是担心他无力南下支援我们。他带着大军南下了,那汉北郡和北疆边郡的安全怎么办?”卢植捋须叹道,“将来,董卓不愿意走,而李弘也未必愿意南下啊。这正是我打算亲自北上的原因。我必须在适当的时候督请李弘南下,然后我还要保证他在逼退董卓后,能够迅速返回北疆。”

袁隗想了很久,问道:“你什么时候回来?”

卢植笑道:“最迟今年冬天。”

袁隗点点头,“那你看,我们现在是不是要围住平乐观?”

“当然要围住他。不围住他,他还以为我们怕了他,以为我们不知道他是怎么欺骗北军诸将夺取统兵大权的。”卢植说道,“围住他,让他感到岌岌可危,我们才好和他谈。”

“谁去谈合适?”袁隗问道,“本初怎么样?”

“本初不行,他身份特殊,容易暴露大人的意图,我看还是让伯求去吧。”卢植说道,“至于本初,你还是按照原来的办法让他尽早离开京城。”

袁隗站起来说道:“那好,就这么办吧。要快一点,洛阳越早稳定越好。”

执金吾是诸卿之一,其职权就是统领北军,所以丁原理直气壮,要率军进驻北军大营,要核验董卓手中圣旨的真伪。董卓不睬他,也不同意他进驻大营。现在北军归他节制,北军大营谁都不让进。丁原大怒,指挥士兵强行冲撞辕门。双方士兵随即发生冲突,都尉吕布一马当先,把前来阻挡的北军士兵打得狼狈逃窜,连紧闭的辕门都给他撞开了。

董卓在北军诸将的簇拥下,远远看着围在辕门附近大打出手的双方士卒,指着勇猛无敌的吕布问道:“那是谁?”

张辽躬身回道:“此人是丁原丁大人手下的都尉吕布吕奉先,下官在雁门关的时候,曾经和他并肩杀敌,是一员猛将。”

董卓连连点头,大为赞赏。

“文远,你和他很熟吗?”

“何止是熟。”张辽笑道,“下官这条命还是他救的。”

董卓笑道:“那好,晚上你去拜访他一下,和他约个时间,我要见见他。”

不久,丁原接到了太傅袁隗的军令。袁隗命令他后退五里,和王匡、桥瑁、鲍信,还有刚刚率部出城的袁绍、王允一起围住平乐观。

黄昏时分,牛辅、胡轸等西凉将领率领一万大军赶到了平乐观。他们被袁绍挡住,只好于显阳苑附近扎营休息。

天黑后,尚书何颙在十几个卫兵的护卫下,飞马赶到了平乐观。

董卓虽然用假圣旨控制了北军兵权,但他心里忐忑不安。他倒不是惧怕包围平乐观的几路兵马,而是天子。上午,朱俊刘博和周慎带人来到大营的时候,他就紧张了很长时间。如果朱俊当时拿出了节制北军的圣旨和符节,他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杀了朱俊,要么老老实实地把到手的兵权交出去。北军将士可不是自己的西凉兵,他们绝对忠诚于天子。即使是老朋友段煨,他也只认圣旨不认人,所以董卓只有杀朱俊。还好,朱俊随便看了看那道血迹斑斑的圣旨后掉头就走了。

董卓和李儒因此认定洛阳城内的动乱还没有结束,天子和太后还在奸阉手里。

董卓大喜,随即整顿北军。他大力收买西园军将领,让他们统领各部,并把北军十几个军司马全部征调到自己的大帐内暂时任职参军事。五万北军将士有四万是原来的西园军,这些西园军里又有十几个军司马、军候原来就是董卓的手下,他们都是去年跟随董旻到京参加西园军的西凉军官。一番大调动之后,董卓感觉心里踏实多了。

何颙的到来证实了董卓和李儒的猜想。何颙直言不讳,把洛阳的局势详细解说了一下,然后说道:“大人虽然用非正当的手段控制了北军,但太傅大人还是非常感激大人能够及时予以援手,只是大人想过天子脱困之后的事吗?”

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一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四十三节第2章 燕赵风云 第二十九节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十四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五十四节第18章 何如霍去病第11章 长河落日 第五十六节第11章 长河落日 第五十七节第9章 风卷残云 第六节第12章 日蚀苍黄 第二十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三十五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四十三节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二节转一些关于弩与元戎弩的资料第1章 危机四伏 第三十节第1章 危机四伏 第二十六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四十二节(上)第5章 风云突变 第三十二节第3章 狂风暴雨 第十六节第5章 势如破竹 第十六节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四节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十二节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五节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六节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四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四十二节第4章 立马横枪 第五节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十八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三十四节(下)第2章 如临深渊 第二十一节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二十三节第19章 飞骑入赤谷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十二节第10章 风雨如晦 第二十三节第7章 风雷激荡 第三十二节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十四节第7章 风雷激荡 第四节第12章 日蚀苍黄 第三节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三十一节之人物传记诸生传八第11章 鹿死谁手 第二十九节第11章 鹿死谁手 第二十六节第10章 风雨如晦 第七节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十三节第11章 鹿死谁手 第三十八节第12章 日蚀苍黄 第六节第2章 如临深渊 第二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二十四节第9章 风卷残云 第二十四节第6章 风云再起 第十六节第5章 势如破竹 第二节第1章 朝阳初升 第二十九节第5章 势如破竹 第九节第2章 如临深渊 第一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十二节第2章 如临深渊 第十九节第2章 燕赵风云 第六十二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二十节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作者钱穆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六节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十三节起点浪子书友的书评第3章 风起云涌 第三十三节(下)第7章 山雨欲来 第十四节第4章 立马横枪 第十四节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二十四节西汉的官职表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十七节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七节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三十一节第7章 风雷激荡 第十七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四十四节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五节湖湘蛮夷书友提供的营法第7章 山雨欲来 第十五节第5章 风云突变 第十五节书友闲聊文人和武人第3章 风起云涌 第十五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十四节汉简中所见物价考释第6章 风云再起 第五节第7章 风雷激荡 第三十一节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十八节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十八节第2章 如临深渊 第二十五节第11章 鹿死谁手 第三十五节第8章 剑拔弩张 第十八节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十九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二十三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三十八节(上)第5章 风云突变 第十五节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十五节第3章 狂风暴雨 第十三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八节第7章 风雷激荡 第十六节青梅煮酒董卓进京述论第11章 鹿死谁手 第八节第5章 势如破竹 第二十一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三十二节第12章 日蚀苍黄 第十九节
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一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四十三节第2章 燕赵风云 第二十九节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十四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五十四节第18章 何如霍去病第11章 长河落日 第五十六节第11章 长河落日 第五十七节第9章 风卷残云 第六节第12章 日蚀苍黄 第二十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三十五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四十三节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二节转一些关于弩与元戎弩的资料第1章 危机四伏 第三十节第1章 危机四伏 第二十六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四十二节(上)第5章 风云突变 第三十二节第3章 狂风暴雨 第十六节第5章 势如破竹 第十六节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四节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十二节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五节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六节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四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四十二节第4章 立马横枪 第五节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十八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三十四节(下)第2章 如临深渊 第二十一节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二十三节第19章 飞骑入赤谷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十二节第10章 风雨如晦 第二十三节第7章 风雷激荡 第三十二节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十四节第7章 风雷激荡 第四节第12章 日蚀苍黄 第三节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三十一节之人物传记诸生传八第11章 鹿死谁手 第二十九节第11章 鹿死谁手 第二十六节第10章 风雨如晦 第七节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十三节第11章 鹿死谁手 第三十八节第12章 日蚀苍黄 第六节第2章 如临深渊 第二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二十四节第9章 风卷残云 第二十四节第6章 风云再起 第十六节第5章 势如破竹 第二节第1章 朝阳初升 第二十九节第5章 势如破竹 第九节第2章 如临深渊 第一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十二节第2章 如临深渊 第十九节第2章 燕赵风云 第六十二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二十节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作者钱穆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六节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十三节起点浪子书友的书评第3章 风起云涌 第三十三节(下)第7章 山雨欲来 第十四节第4章 立马横枪 第十四节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二十四节西汉的官职表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十七节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七节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三十一节第7章 风雷激荡 第十七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四十四节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五节湖湘蛮夷书友提供的营法第7章 山雨欲来 第十五节第5章 风云突变 第十五节书友闲聊文人和武人第3章 风起云涌 第十五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十四节汉简中所见物价考释第6章 风云再起 第五节第7章 风雷激荡 第三十一节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十八节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十八节第2章 如临深渊 第二十五节第11章 鹿死谁手 第三十五节第8章 剑拔弩张 第十八节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十九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二十三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三十八节(上)第5章 风云突变 第十五节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十五节第3章 狂风暴雨 第十三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八节第7章 风雷激荡 第十六节青梅煮酒董卓进京述论第11章 鹿死谁手 第八节第5章 势如破竹 第二十一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三十二节第12章 日蚀苍黄 第十九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