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伯鸣

刘安虽然与天子在理念上有分歧,但是到目前为止,他们之间并没有撕破脸。天子敬刘安为王叔,欣赏他的才学,刘安也表现得像一个循循善诱的长者,新书一出来,就忙不迭的给天子送来,就算是提意见也有礼有节,从不红脸。

今天刘安主动帮忙,天子更加高兴,两人说得亲热,旁边的人看得舒心。

刘安提到了刘陵改进琉璃的辛苦,当初还抱怨刘陵受人蛊惑,将大批的钱财浪费在琉璃这件事上,现在才意识到自己太书生气了。编了几十万字的书,花掉的钱不知是研制千里眼的多少倍,作用却不如千里眼实在。他决定转变观念,加入对道术研究的投入,争取多研制一些像千里眼这样实用的东西,助陛下一臂之力。

天子非常满意。考工室一个多月的研制,不知道浪费了多少钱,他正后悔呢。刘安愿意投入,等于给了他一个台阶下,他何乐而不为。听得刘安抱怨,他还着意安慰了几句。

刘安又说道,他现在有一个愿意,想结合淮南王府与宫里的藏书,互相比对,对世传的古书做一番甄别校雠。自从朝廷除挟书律之后,越来越多的古书出现,学者真伪难辨,各执已见,甚至有刻意伪造,托古人之名妖言惑众。他愿以余生校书,为世人留下一些可信的典籍,不至于为人所误。

天子沉吟了许久,没有立刻答应。他知道,刘安这是有所指,所谓刻意伪造,托古人之名妖言惑众,恐怕就是指董仲舒。不过,他也无法拒绝。一来刘安的理由很正当,二来刘安刚刚给他献了千里眼,他也不能不给刘安面子。

再说了,以刘安学术修养之深厚。以淮南王府藏书之丰富,就算天子不答应,他自己也能做。

天子含含糊糊的说再研究,便转换了话题。与刘安说起了黄白之术。刘安曾经献书天子,专门讲黄白之术。两人在这方面有共同语言。

谈了半天,送走了刘安,天子看着满满一箱子的千里眼,喜上眉梢。

“你们说。我应该答应淮南王校书的请求吗?”

严助、吾丘寿王各抒已见,有的赞成,有的反对,争论不下。梁啸一直没吭声,拿起千里眼,一一试验。这些千里眼应该是改进后的产品,比他手中的千里眼成像效果要好得多。虽然图像还是有一些变形,但基本能看清轮廓了。

“梁啸,你觉得呢?”

梁啸放下千里眼,拱手施礼。“陛下。臣觉得事是好事,不过,眼下不宜施行。”

天子很意外。在他看来,梁啸和淮南翁主走得那么近,他应该支持淮南王才对。“为何?”

“校书的确有助于辨别真伪,以正视听。不过,古人怎么说,终究只是一个参考,真正的学问还是要从实际出发。譬如臣……”

“哈哈……”天子忍不住笑了,转身严助等人说道:“又要拿他的射艺做比喻。”

严助也笑道:“陛下。梁君侯是武人,射艺是他建功立业的本事,自然要常提的。”

众人大笑。梁啸也不在乎,接着说道:“臣以为。习射的关键在持之以恒。若是观而不习,徒好文字,就算背得所有古人的射艺,又能如何?”

天子微微颌首。他明白了梁啸的意思。道固然重要,但是术更不可少。要解决实际的问题,还得把精力放在实处。校书是一项大事。也要耗费很多资源,在对匈战事即将拉开大幕的时候,的确不宜在这些事上耗费太多精力。

淮南王愿意做,那就让他做,朝廷可以让他来查书,却不能大张旗鼓的主持。

“你最近学问进展如何?”

“臣日夜苦练射艺,哪有时间读书。”梁啸挠挠头。“请陛下再给臣三五年时间,待击溃匈奴主力,打通西域,封万户侯,再回来读书。那时候臣尚未而立,还有大把的时间做学问。”

“你啊……”天子无可奈何的摇了摇头。“好吧,再给你三五年时间,希望到了那时,你不要再找别的理由来推脱。不读书,终究是一武夫,粗重少文,难当大任。”

梁啸大喜,连忙答应。“唯!”

——

天子虽然没有同意刘安校书的提议,刘安却依然干劲十足。他向诸王发出倡议,要求诸王潜心学问,力所能及的做一些事,为朝廷分忧。朝廷分封诸王的目的就是为朝廷分忧,藩卫皇室。在边的可以提供战士、武器,不在边的也可以做一些事,再不济,捐一些钱粮也是好的。

诸王反应不一。有自告奋勇,愿意亲率勇士,从军杀敌的,如江都王刘非;也有捐钱捐物的,如河间王刘德;但更多的却是装聋作哑,虚言应付。

不过,天子对刘安的态度非常满意,好感度直线上升。他下诏赏赐增邑,又赐几杖,格外恩宠。刘安风头一时无俩,淮南邸高朋满座,足以和广川邸抗衡。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开始。

从一开始,董仲舒就处于下风。论身份,他没有刘安尊贵。论实力,他只是一个书生,哪里能和实力雄厚的淮南王相比。论他最擅长的学问,他也没什么优势可言,最多是不相伯仲。

不过,让董仲舒感到庆幸的是刘安虽然声势很大,却在治国之道上一反常态,闭口不言。相反,他倒是大谈特谈一些具体而微的学问,比如算术,比如博物,甚至是测量一座楼的高度这样的小问题。

董仲舒听了,很是不以为然,可是架不住淮南王有钱任性,招待到位,美酒佳肴敞开供应,就连一些董仲舒的弟子都受不住诱惑,打着探听消息的名义,到淮南邸赴了几次会,打打牙祭。

一时间,董仲舒倍感冷落。

好在天子没有放弃他,经常召他入宫议事,一谈就是半天。还经常赏赐一些钱财,又接受他的推荐,召了几个他的弟子入宫为郎。仕途有望,董仲舒总算没有一败涂地。

——

三个月的时间一晃而过,天子下诏,拜董仲舒为江都相,即刻上任。

梁啸也因此摆脱了站岗的苦差事,回到宫里,参赞军事。

梁啸家在茂陵,往来不便。为了能让梁啸随时进宫,天子赏了一座宅第,就在未央宫北门对面。梁啸把全家人都搬了过来,原来的房子便给了荼恬夫妇。梁媌又忙了几天,将房子收拾出来。房子大了,人手不足,梁媌又买了一些奴婢。

乔迁新居,免不了热闹一番,又收了一回礼。

借着这个机会,梁媌给梁啸补行了冠礼,表示梁啸正式成年,并由师傅桓远取字曰伯鸣。

按梁啸的本意,啸这个名已经够张扬了,再取“鸣”为字,不太好,不如取个低调点的字对冲一下,比如子默什么的。不过,他的意见被梁媌和桓远否决了。他们说,大丈夫在世,就要声名远扬,默什么默,真要默,不如到山里做隐士去。不仅要鸣,而且要一鸣惊人,声震天下,这才够劲。

“伯”字既代表行辈居长,也通“霸”。梁啸是独子,排行没什么意义。所以梁啸觉得桓远给他取这个字一方面是有野心的表现,另一方面可能也是借机怀念霸王项羽。不管怎么说,他也算是项羽的再传弟子。

一个是老娘,一个是师傅,梁啸不敢反驳,只好认了。

回到宫里,梁啸将取字的事告诉了天子,天子推敲了半天,也觉得伯鸣好。他说,你正当少年,又是武人,以默为字,多少有些书生气,不如伯鸣来得响亮。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嘛,正合当前形势,是个好兆头。

天子也觉得这样好,梁啸只好认命,从此姓梁名啸,字伯鸣。

——

随着时间的推移,春天过去,夏天到来,长安的温度在不断的升高,宫里的气氛也变得越来越紧张。

汉军的调动虽然已经尽可能的隐蔽,匈奴人还是听到了风声。军臣单于也接到了汉朝拒绝和亲的消息,勃然大怒,多次发兵扰边。不过正值夏季,马还没有肥,匈奴人的战斗力大打折扣,示威的成份多于实际威胁,先后被汉军赶了出去。

借着这个机会,天子干脆撕开了伪装,正式宣布对匈奴人进行还击。

战争机器开动起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兵员征调、粮草转运。在天子刻意的宣传下,经过几个月的发酵,梁啸这个榜样带来的效应已经影响甚大,长安的游侠儿大受鼓舞,纷纷应募从军。外地的游侠儿也纷纷赶往京城,特别是江淮一带,江都王刘非一个人就送来了近万剑客、壮士。

得知江都国有这么多游侠儿,天子又惊又喜。惊的是刘非实力如此之强,喜的是刘非虽然粗猛,一心只想征战,却没什么心机,居然主动交出了这些力量。

与梁啸等人反复商议后,天子批准了刘非从征的请求,命他赶到长安,随御史大夫韩安国出征。接到诏书,刘非率领亲卫骑百余,昼夜兼程,只用了七天时间就赶到了长安。

七月末,梁啸接到命令,赶往陇西,作为李广禆将,协助李广进行战前准备。

-(。)

第384章 伯鸣第175章 箭不虚发第135章 优越感第236章 意外第421章 谁急?第642章 初战第423章 李广封侯第536章 老臣第430章 布局第259章 士别三日第338章 巧舌如簧谢赏及一些闲话第546章 白鹿第644章 神兵天降第422章 不孕不育第495章 镜子第205章 草原人第496章 往昔第114章 游泳池第607章 心计第135章 优越感第33章 桓君归来第20章 布局第206章 不速之客第530章 心机第203章 草原丝路第228章 贵山城第417章 君心难测第635章 脱钩第565章 利器第582章 死敌第67章 喜忧参半第11章 约斗第631章 生死第283章 伤别离第531章 师弟第535章 翻船第559章 启蒙第304章 对手第589章 诱饵第459章 天命第533章 闺女第141章 狩猎(中)第623章 打赌第32章 明枪暗箭第91章 出游第247章 一家亲第154章 近朱者赤第362章 门前冷落第268章 形势逆转第189章 移民镇边第116章 小伍长第500章 机会第243章 风起,蝶变第591章 逐射第132章 缓兵之计第411章 夜袭第176章 时不再来第625章 变阵第34章 授弓第45章 我要杀人第102章 坐地起价第417章 君心难测第12章 当头棒喝第3章 囚徒第103章 利令智昏第155章 机会第201章 纸上谈兵第521章 夜袭第148章 我命在我第354章 东方朔脱困第526章 打赌第267章 国难财第611章 大夏重甲骑第212章 劫尸第25章 逃生有术第635章 脱钩第138章 心有灵犀第319章 重逢第36章 射声士的耳力第165章 苦主第334章 操之过急第417章 君心难测第315章 小月氏第426章 知识改变命运第308章 各怀鬼胎第631章 生死第260章 机会第175章 箭不虚发第94章 一掷千金第476章 面对第600章 温柔杀阵(上)第589章 诱饵第460章 弄假成真第146章 斩首战术第522章 神迹第499章 太子第306章 小试身手第395章 后生可畏第336章 慢走,不送
第384章 伯鸣第175章 箭不虚发第135章 优越感第236章 意外第421章 谁急?第642章 初战第423章 李广封侯第536章 老臣第430章 布局第259章 士别三日第338章 巧舌如簧谢赏及一些闲话第546章 白鹿第644章 神兵天降第422章 不孕不育第495章 镜子第205章 草原人第496章 往昔第114章 游泳池第607章 心计第135章 优越感第33章 桓君归来第20章 布局第206章 不速之客第530章 心机第203章 草原丝路第228章 贵山城第417章 君心难测第635章 脱钩第565章 利器第582章 死敌第67章 喜忧参半第11章 约斗第631章 生死第283章 伤别离第531章 师弟第535章 翻船第559章 启蒙第304章 对手第589章 诱饵第459章 天命第533章 闺女第141章 狩猎(中)第623章 打赌第32章 明枪暗箭第91章 出游第247章 一家亲第154章 近朱者赤第362章 门前冷落第268章 形势逆转第189章 移民镇边第116章 小伍长第500章 机会第243章 风起,蝶变第591章 逐射第132章 缓兵之计第411章 夜袭第176章 时不再来第625章 变阵第34章 授弓第45章 我要杀人第102章 坐地起价第417章 君心难测第12章 当头棒喝第3章 囚徒第103章 利令智昏第155章 机会第201章 纸上谈兵第521章 夜袭第148章 我命在我第354章 东方朔脱困第526章 打赌第267章 国难财第611章 大夏重甲骑第212章 劫尸第25章 逃生有术第635章 脱钩第138章 心有灵犀第319章 重逢第36章 射声士的耳力第165章 苦主第334章 操之过急第417章 君心难测第315章 小月氏第426章 知识改变命运第308章 各怀鬼胎第631章 生死第260章 机会第175章 箭不虚发第94章 一掷千金第476章 面对第600章 温柔杀阵(上)第589章 诱饵第460章 弄假成真第146章 斩首战术第522章 神迹第499章 太子第306章 小试身手第395章 后生可畏第336章 慢走,不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