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小心思

淮南王府。

刘陵下了车,提起裙摆,雀跃着奔入堂中,娇声道:“父王,女儿回来了。”

淮南王刘安一手拿着一卷简册,一手提着一只蘸满朱砂的笔,正在认真校对,听到刘陵的声音,眼中浮现出掩饰不住的笑意。他放下书笔,站了起来,绕过摆满简册的书案,迎了上去。

“哈哈哈,我的女儿回来了,不知道给我带回来什么样的好消息啊?一去便是几个月,想必将江都国的英才都访遍了吧?”

“虽不中,亦不远矣。”刘陵笑盈盈的说着,对一旁参与校书的门客们颌首致意,又让侍女取来秋千模型,放在刘安面前。“父王,各位贤能,陵有一个小小的问题,要与诸君商榷。”

刘安一听,顿时来了兴趣。他招呼着门客们聚了过来,要听听刘陵这次出使带回来的问题。刘安是公认的贤王,才学出众。这些亲近的门客同样是一方才俊,都有点眼高于顶,目中无人的气势。刘陵虽然聪明,他们却还没有放在眼里。

他们对刘陵这么热情,不过是出于礼仪,一谈到学术问题,他们就没什么好谦让的了。作为刚刚参与编著一部煌煌巨著的他们来说,天底下还有什么样的问题能难住他们,还是什么东西是他们不知道的?

成功的挑起了众人的兴趣和傲气之后,刘陵亮出了梁啸的那个问题。

她知道这些人都是人才,学问渊博,但是她相信这个问题能难住他们。只有难住了他们,才能凸显出梁啸的高明。只有凸显了梁啸的高明,才能让桓远的拒绝显得自然。能教出这么高明的弟子,桓远有足够的资格摆谱,否则,淮南王府的面子往哪里摆,又怎么平衡这些人的心情?

听完刘陵的问题,绝大部分人都和刘陵一样,根据常识给出了答案。即使是那些有城府一点的,也有些不以为然。这什么问题嘛,拿这样的问题来讨论,太掉价了。

刘安有些不安。派刘陵出使,他是顶着不小压力的,如果刘陵不能圆满的完成任务,他就有任人唯亲,识人不明的嫌疑,对他的名声有损。

闻讯赶来的太子刘迁笑眯眯的不说话,看着刘陵怎么解释。对这个能干的妹妹,他也是颇有微词的。

刘陵不慌不忙,拨动铜制秋千模型,在众人的注视中,开始计时。

片刻之后,堂上响起一片惊讶的议论声。虽然这个问题只是一个不登大雅之堂的小术,但明显悖于常理的结果却让这些人很没面子。如果连这么简单的问题都犯了错,还有什么脸面说自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刘安也很意外,不过他更多的是松了一口气,心情愉快地和门客们讨论起来。

争论了半日,他们也没讨论出一个结果,只好来问刘陵。刘陵这时却谦虚起来,承认自己也只是一知半解,并没有真正搞明白其中的道理。正因为如此,她才要赶回淮南,向诸位贤能请教。

这时,门客伍被举荐了一个人。在淮南王府数以千计的门客中,有一个叫邓国斌的怪才,据说是墨家子弟,书读得不多,却善于计算,对各种实用技术非常感兴趣。他也许可以解答刘陵的疑问。

刘安立刻让人把邓国斌叫了来。邓国斌果然大感兴趣,不顾失礼,追着刘陵问关于梁啸的问题,然后抱着秋千模型,喜滋滋的去了。

刘安把刘陵叫到内室,父女俩坐下,刘安收起了笑容。

“桓远为何不来?”

“女儿不敢断言。”刘陵摇了摇头。“也许是记恨当年的事,也许是因为残疾,自惭形秽,生怕受辱。父王,他已经废了,不可能再统兵,将精力放在了教导弟子上。依女儿之见,不如着意笼络梁啸。”

“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就算是天才,又能强到哪儿去?”

“父王,桓远当年做将军的时候,也刚刚弱冠。难道父王还没有吴王的雅量吗?”

刘安沉吟不语。他想了很久,还是摇了摇头。刘濞当年任命桓远为将遭到了很多老将的反对。他如果任命梁啸为将,只怕阻力更大。因为梁啸一人得罪众多门客,这不是一个聪明人应该做的选择。

“陵儿,此事再议吧。天子无子,一旦不讳,我有很大机会顺利的继承皇位,未必需要大动干戈。名将不如名士,这梁啸又是如此年幼,恐怕当不得重任。”

“父王,天子才十七岁,就算无子,等他不讳,至少也有二三十年。二三十年,可能会发生很多事。”

“天子虽然才十七,可是他迎娶陈皇后却已经有好几年,至今未有消息。”刘迁从外面走了进来,顺手关上了门,笑眯眯的说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先帝诸子中,十七岁还没有子嗣的,可不多呢。”

刘陵没有吭声,她不愿意与太子发生直接冲突。不管她多么能干,毕竟是个女子,富贵系于父兄,与嗣君发生龌龊绝非明智。何况她也有她的小心思。她并不希望刘迁对梁啸感兴趣,她要将梁啸收入自己的府中,随侍自己左右。

也不知道这个姣童现在在干什么,胡来有没有找他麻烦。刘陵的心思有些飘忽。

……

胡来遇刺身亡,梁啸终于清静了几天,陪着桓远看完了都试,旁观了一次军事检阅。回到家后,他一边用心练习射艺,一边开始向桓远学习兵法,生活简单而充实。

桓远给梁啸口授了一部兵法。与梁啸知道的《孙子兵法》大不相同,这部兵法有一大半的篇幅是讲骑兵的应用,特别推崇骑兵的机动性。梁啸很奇怪,据他所知,骑兵的大量应用要在汉武帝讨伐匈奴之后,是天生名将霍去病首倡,而霍去病现在还在他娘怀里喝奶呢,怎么会有人对骑兵如此推崇?

桓远没说兵法的作者是谁,甚至不愿意过多的讲解,只是让梁啸死记硬背。

梁啸无奈,只得硬着头皮背。好在这部兵法并不长,也就两千多字,他只用了两天时间就背了下来,然后有事没事就开始琢磨这部兵法,希望从遣词造句能够找到一些线索。

这部兵法和他读过的汉代文章有些不同,里面有不少古字和吴楚俗语,有几分《楚辞》的味道。

第578章 拒绝第242章 乌兹刀、大宛马第9章 小心机第385章 群英会第145章 古风第254章 溃败第373章 黑锅第642章 初战第124章 援兵在哪里第367章 司马迁第532章 陈掌第380章 别来无恙第266章 欢喜第520章 大胜第78章 当年事第641章 长远规划第330章 言而有信第5章 非主流教育第592章 挑拨第321章 言语动人心第31章 养名与避祸第377章 偏袒第550章 影射第126章 遇袭第552章 伟业第567章 大狱第413章 火马阵第630章 半渡而击第383章 刘安出击第303章 蒲类王第24章 淮南第一剑客第402章 分光术第303章 蒲类王第474章 麻烦第256章 佣兵第309章 谁说我要逃?第51章 借刀杀人第340章 受挫第513章 练阵第535章 翻船第537章 选择第159章 免起鹘落第454章 高朋满座第81章 传承与进取第550章 影射第330章 言而有信第536章 老臣第283章 伤别离第460章 弄假成真第584章 调解第527章 水战第552章 伟业第582章 死敌第552章 伟业第483章 出使第394章 宿将与新贵第10章 手中无弓,心中有弓第134章 后羿营第167章 伏波里第124章 援兵在哪里第510章 首胜第237章 骑虎难下第289章 夜访第426章 知识改变命运第580章 归来第307章 秘法第508章 敌友第515章 余善第214章 迷路第15章 中计了第257章 下马威第297章 肌肉男的心机第611章 大夏重甲骑第193章 上林苑第410章 意气第233章 戳破牛皮第472章 制衡第372章 序幕第7章 藏龙卧虎第127章 僵持第515章 余善第156章 老虎和病猫第458章 主父偃第395章 后生可畏第154章 近朱者赤第478章 挖坑第331章 转战天山第454章 高朋满座第10章 手中无弓,心中有弓第265章 扬威第637章 转机第297章 肌肉男的心机第576章 同乐第499章 太子第38章 葡萄架下第509章 保姆第41章 又来了第565章 利器第618章 开战
第578章 拒绝第242章 乌兹刀、大宛马第9章 小心机第385章 群英会第145章 古风第254章 溃败第373章 黑锅第642章 初战第124章 援兵在哪里第367章 司马迁第532章 陈掌第380章 别来无恙第266章 欢喜第520章 大胜第78章 当年事第641章 长远规划第330章 言而有信第5章 非主流教育第592章 挑拨第321章 言语动人心第31章 养名与避祸第377章 偏袒第550章 影射第126章 遇袭第552章 伟业第567章 大狱第413章 火马阵第630章 半渡而击第383章 刘安出击第303章 蒲类王第24章 淮南第一剑客第402章 分光术第303章 蒲类王第474章 麻烦第256章 佣兵第309章 谁说我要逃?第51章 借刀杀人第340章 受挫第513章 练阵第535章 翻船第537章 选择第159章 免起鹘落第454章 高朋满座第81章 传承与进取第550章 影射第330章 言而有信第536章 老臣第283章 伤别离第460章 弄假成真第584章 调解第527章 水战第552章 伟业第582章 死敌第552章 伟业第483章 出使第394章 宿将与新贵第10章 手中无弓,心中有弓第134章 后羿营第167章 伏波里第124章 援兵在哪里第510章 首胜第237章 骑虎难下第289章 夜访第426章 知识改变命运第580章 归来第307章 秘法第508章 敌友第515章 余善第214章 迷路第15章 中计了第257章 下马威第297章 肌肉男的心机第611章 大夏重甲骑第193章 上林苑第410章 意气第233章 戳破牛皮第472章 制衡第372章 序幕第7章 藏龙卧虎第127章 僵持第515章 余善第156章 老虎和病猫第458章 主父偃第395章 后生可畏第154章 近朱者赤第478章 挖坑第331章 转战天山第454章 高朋满座第10章 手中无弓,心中有弓第265章 扬威第637章 转机第297章 肌肉男的心机第576章 同乐第499章 太子第38章 葡萄架下第509章 保姆第41章 又来了第565章 利器第618章 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