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 首功

匈奴人在一点准备也没有的情况下,被李敢等十余骑透阵而过,杀死杀伤百余人。很多人只知道发生了变故,却不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正是疑神疑鬼之时,见汉军开始攻击,不免有些心慌意乱。

调虽更是如此。他还没来得及搞清楚整件事的经过,只看到一些汉骑从左边杀了进去,又从右边杀了出去,中军阵势大乱,人心惶惶,心里像揣了一个十五只老鼠,七上八下。看到汉军发起攻击,他很自然的选择了避让。

他下令左翼的骑兵出击,迎战李广。

在匈奴人的习惯中,即使是骑兵对冲,也不是短兵相接的近身格斗,而是骑射,双方相隔数十步,对面奔驰,用弓箭进行远程攻击。反复几次,等其中一方被射乱了阵型,露出破绽,另一方才会趁隙而入,利用战马的速度和力量进行冲撞。既然是骑射,那就会很默契的选择将敌人置于自己的左侧。

能左右双射的人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人都习惯左射,既然是匈奴人也不例外。

以左翼骑兵出击,可以护住中军的正面,对调虽来说,这是再自然不过的选择,也是每一个将领都会采用的常规战法。

号角声响起,左翼的三千骑开始冲锋。

双方相隔千余步,都有足够的加速距离。看到匈奴人以左翼骑兵迎战,李广率领的汉军骑士也默契的拨转马头,向右前方出击,与匈奴人形成相隔数十步,以弓箭互相攻击的局面。

战马奔腾,蹄声隆隆,马蹄踩烂了渐黄的牧草,踢起被踩碎的泥土,卷起滚滚烟尘,急驰而去。

双方交错,射出了密集的箭雨。箭矢在空中交错,瞬即又分开,扑向对方。

互相之间的空地为之一暗。

“嗖嗖嗖!”箭矢破空之风不绝于耳。

“噗噗噗!”一枝枝利箭射中身体,血花四溅。

“扑通!扑通!”不断有将士中箭落马,滚落尘埃,惨叫声,惊呼声不绝于耳。

双方看似势均力敌,可实际上,匈奴人却吃了大亏。

论攻击能力,汉军的比匈奴人强,不仅有制式战弓,还配备了一些臂张弩。这些弩的弓力都在三石、四石左右,即使是有马背上,也能轻方便的上箭、射击,射程比匈奴人用的弓远出一半,还能瞄准,命中率大大提高,弥补了射速不足的弊端。

论防护能力,汉军的制式札甲全部由精铁打造。虽然只是半身甲,手臂和腿都没有防护,但躯干的重要部位都在保护之下。更重要的是汉军戴着铁制头盔,对头部的防护更为严密,比匈奴人更有优势。

虽然不少将士被匈奴人的箭射中,受了伤,但是因此失去战斗力的人却非常有限。可是匈奴人则不同,他们防护有限,不少人穿的还是皮甲,面对汉军射出的强劲箭矢,他们受到了重创,直面汉军的骑士有三分之一失去了战斗力,更有为数不少的骑士直接丧命。

两军交错,没有人顾得上考虑这些,所有人都只知道全力射击,尽可能在中箭落马之前射出更多的箭矢,同时祈祷自己命大,不要被对方的箭射中,至少不要重伤致残。

可是,身为将领,李广却时刻在注意这些细节。他甚至没有像往常一样全神贯注的投入战斗,弓握在手里,箭也射了一些,但他的大部分注意力却在观察双方落马的人数。

虽然不能得到确切的统计,但至少可以看出孰多孰少。

一看之下,李广松了一口气。汉军在攻击和防护方面都有足够的优势,这一战并不是势均力敌的战斗,汉军牢牢的占据了上风,剩下的就是双方将领的指挥能力了。

在这一方面,李广有绝对的信心。

双方错身而过,留在一地的尸体,粗粗看去,也能知道身穿皮甲的匈奴人吃了不小的亏。然而,汉军将士却没时间欢呼,在最后一个匈奴人从他们眼前消失之后,他们拨转马头,改变了冲锋的方向,悍然向匈奴人的中军左翼杀了过去。

左翼的骑兵已经冲出了战阵,离中军至少有千步远,匈奴人的中军左翼暴露在汉军骑士面前,就像敞开了怀抱,欢迎汉军骑士的到来,汉军骑士又岂能放过这个机会。

匈奴人也不是一点准备也没有。得知左翼迎战,中军左侧的骑士就张弓搭箭,做好了射击的准备。但是他们万万没想到,李广这次不是骑射,而是直接冲阵,就像李敢等人一样,直接发动了攻击。

这不符合匈奴人的作战习惯,即使是汉军也非常少见。一来在对方尚未露出败相的情况下冲阵很容易陷在阵中,一旦骑兵失去速度,优势会变成劣势,容易蒙受重大损失。二来在以往的战斗中,汉军骑兵的数量往往少于匈奴人,骑术又不如匈奴人,短兵相接,剧烈冲撞,汉军骑士更容易落马。

可是现在情况不同了。汉军装备了马镫,弥补了骑术上的劣势,即使是近身肉搏也不比匈奴人差,而汉军精良的武器装备让他们在近身格斗时拥有更多的优势。在双方兵力相距不大的情况下,汉军已经占据了上风。

更何况,汉军还拥有速度优势,匈奴人静立于原地,根本来不及加速,面对冲杀而来的汉骑,他们毫无还手之力。特别是李敢等人闯阵成功,全身而退,对双方士气造成了完全不同的影响。汉军无所畏惧,人人争先,匈奴人却心生惧意,未战先怯。

在一次看似中规中矩的骑射之后,李广再一次采用了出人意料的战术,打了匈奴人一个措手不及。他用实际行动表明,在将领的指挥能力上,他同样能将调虽甩出一条长安大街。

三千汉军冲入匈奴人中军,狠狠切下了一角。

匈奴人大吃一惊,报警的号角声四起,左后方的阵势出现了不可遏制的慌乱。

听到警报,调虽汗如雨下。李广的战术不循常规,战斗一开始就陷入了被动,接连受挫。他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今天可能要面对一场苦战。

调虽来不及多想,立刻命令后军准备夹击汉军,将汉军挤出去。

后军将领不敢怠慢,立刻吹响号角,准备出战。

李广听到匈奴人的号角声,立刻下令,加速冲锋。汉军骑士在切下了匈奴人中军一个角之后,加速冲向匈奴人的后军。临走之前,不忘洒下一阵箭雨,将调虽中军的后部射倒一片。

很快,李广与匈奴人后军接战,双方搅杀在一起。

在接连与匈奴人的左翼、中军接战之后,汉军骑士的速度有所下降,李广没有恋战,稍一接触就下令脱离,汉军骑士纷纷拨马而走,又恢复了且驰且射的常规战法。匈奴人松了一口气,也拨转马头,调整方向,准备再战。他们前面就是调虽的中军,没有足够的空间转向,一时间人喊马嘶,乱作一团。

李广在远处调头,稍作体整,很快又加速杀了回来,再次冲向匈奴人的后方。

匈奴人没有选择,被迫迎战。

见匈奴人的阵势被李广搅乱,左翼、中军、后军都陷入苦战,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左侧,王恢适时的下达了出击的命令,率领三千精骑,冲出了山谷,扑向匈奴人的右翼。

调虽无计可施,只得命令右翼的骑士出战。

七千多汉骑,左右夹击,硬是将一万五千多匈奴人的战阵撬动。虽然兵力不占优势,却牢牢的掌握了战场主动权,体力、装备、士气的优势结合在一起,让他们越战越勇,号呼酣战,不仅不落下风,反将匈奴人打得狼狈不堪。

双方往来冲突,鏖战半日,匈奴人渐渐露出了败相。他们追了五天,一直没能好好休息,体力已经消耗殆尽。原本想凭借兵力的优势以多取胜,现在看来,汉军远比他们估计的强悍。再战下去,不仅取胜无望,还可能遭受惨败。

调虽犹豫了很久,觉得还是保存实力为上。如果损失太大,他以后更没地位。他下令撤退,中军率先撤先战场,向西北方向逃窜。

调虽被李广打懵了,一直在疲于应付,他忘了一件至关重要的事:到目前为止,汉军还没有全部出动,战场上只有李广和王恢率领的七千多汉军,还有三千多汉军一直没有露面。

当他看到李椒率领三千精骑出现在山坡上,呼啸而下的时候,调虽如梦初醒,这才知道刚才都是预演,真正的噩梦刚刚开始。

匈奴人苦战半日,早就耗尽了力气,士气也衰落到了极点。看到汉军骑士突然杀出,仅存的士气瞬间崩溃,即使调虽接连下令,也控制不住局面,大多数骑士开始四散逃命,再也顾不上调虽的命令。

树倒猢狲散,调虽身边只剩下了千余人。

李椒等了半天,就是等这么一个机会,而且这个机会是父亲和弟弟不惜性命换来的,他岂肯放弃。他拔出战刀,站在马背上,举刀狂啸:“斩将”

“夺旗!”汉军骑士轰然应喏,打马狂奔。

“斩将!”

“夺旗!”

在震耳欲聋的吼声中,热血沸腾的汉军骑士如下山猛虎,入水蛟龙,势如破竹的冲向调虽。

匈奴人肝胆俱碎,无一人敢迎战,谁也顾不上谁,拼命逃窜。调虽见状,知道大势已去,也放弃了最后的努力,带着仅存的百余亲卫骑逃命。

李椒死死的盯着调虽,猛追不舍。

调虽的亲卫骑虽然鼓起勇气迎战,想挡住汉军,为调虽争取逃命的时间,可是在人如虎,马如龙的汉军骑士面前,他们就像一块小小的石头,瞬间就被卷起了,连一点水花都没有。

李椒追上调虽,手起刀落,一刀枭首。

调虽的无头尸体轰然落地,随即被纷乱的马蹄踩成肉泥。

靳季飞马而过,抡圆了战斧,一斧砍断了调虽的大纛。大纛落下,随即被撕走了战旗。

汉军骑士如同一群恶狼,所到之处,哭喊声四起。

轻而易举的斩杀了调虽之后,李椒随即率部投入主战场,哪里匈奴人多,他们就往哪里冲。休息了一天,攥了一天的力气,此刻全部释放出来。战场上,不论是匈奴人还是汉军,都已经打累了,匈奴人更是从精神到*都面临着崩溃的边缘,哪里禁得住他们的冲杀。一看到他们,匈奴人掉头就跑。

李椒等人来回奔驰,将匈奴人彻底击垮,所向披靡。

他在战场上找到了李广。李广的坐骑中了箭,李敢正在拔箭,李广坐在一旁,正在喘气,看到李椒,他首先瞟了一眼李椒的马鞍。李椒举起调虽的头盔晃了晃,又拍拍马鞍上的首级,乐不可支。

李广抚着胡须,眉飞色舞,哈哈大笑。“孺子可教,孺子可教啊。”

夜幕低垂,战斗结束,方圆十余里的战场上到处都是尸体,鲜血横流。汉军开始打扫战场,统计伤亡。王恢赶了过来,老远就大声笑道:“李将军,你这可不厚道啊。搞了半天,你把最好的机会还是留给了你儿子。你说,怎么补偿我?”

李广起身相迎,有些不好意思的解释道:“大行令,这话说的,你我是主将,不以斩首计功。小儿斩杀调虽,也有你的功劳嘛。你放心,功劳簿上,绝不会少了你大行令的。”

“这还差不多。”王恢笑道。他自然知道,虽然调虽是李椒斩杀的,但是他和李广是统兵将领,只要这一仗打赢了,哪怕他一个人都没杀,他也有功。若非如此,他也不可能和李广这么客气。“到时候令郎封侯,可不能忘了请我喝酒。”

“放心,放心,你是贵客,我怎么敢忘。”李广亲热的拍拍王恢的肩膀。“不过,若要封侯,恐怕你大行令还要抢在前面,到时候可不要小家子气哟。”

王恢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悦,开怀大笑。虽然最终统计数据还没出来,他也知道这一战功劳不小,斩杀、俘虏匈奴人近万,缴获的马匹、牛羊更是数不胜数,足以支撑他们再战一个月,少了不能少,天子也要封七八千户,他王恢肯定是要分一杯羹的。

多年的夙愿,这一次终于达成了。

王恢感慨的说道:“李将军,说实话,要论功,恐怕这次首功既不是你父子,也不是我王恢,而是冠军侯梁啸。没有他减兵的建议,我们很难取得如此骄人的战绩。”

李广深有同感,同时又欣慰不已。梁啸曾经是他的部下,王恢夸奖梁啸,他自然面上有光——

第254章 溃败第589章 诱饵第541章 误差第52章 小心思第21章 少年第572章 选择第463章 灌夫第454章 高朋满座第569章 盟友第147章 民情第159章 免起鹘落第571章 进谏第290章 侠义第589章 诱饵第76章 李当户第5章 非主流教育第291章 受挫第622章 诱敌第198章 见面礼第223章 他乡遇故知第280章 心有灵犀第154章 近朱者赤第638章 饶你一死第254章 溃败第347章 差距第136章 人比人,气死人第495章 镜子第128章 里应外合第63章 阴魂不散第204章 少年荒唐第164章 丝帕第472章 制衡第232章 大宛明珠第597章 猎骄靡的发现第460章 弄假成真第516章 冲阵第216章 激战第211章 逼供第505章 双喜第125章 磨砺第20章 布局第630章 半渡而击第233章 戳破牛皮第476章 面对第638章 饶你一死第147章 民情第102章 坐地起价第398章 一鼓作气第206章 不速之客第572章 选择第522章 神迹第286章 危险和机遇第281章 意义第522章 神迹第643章 群策群力第133章 见识第15章 中计了第645章 养寇自重第453章 书生第308章 各怀鬼胎第89章 吃硬不吃软第616章 塞人少年第431章 大计划第62章 毒箭第135章 优越感第457章 同路人第375章 董仲舒第293章 人的名,树的影第575章 争榜第467章 宝山第230章 大宛公主第138章 心有灵犀第429章 旧情第304章 对手第207章 方略第547章 被动第182章 船帆第352章 换人第307章 秘法第644章 神兵天降第363章 赛马第536章 老臣第67章 喜忧参半第328章 等弓鸣第205章 草原人第180章 醉酒第309章 谁说我要逃?第534章 喜怒第308章 各怀鬼胎第98章 完美的逆转第354章 东方朔脱困第401章 乘马步卒第117章 江都王第121章 猜谜第422章 不孕不育第250章 指点江山第561章 冲阵第285章 计穷第426章 知识改变命运第466章 借势
第254章 溃败第589章 诱饵第541章 误差第52章 小心思第21章 少年第572章 选择第463章 灌夫第454章 高朋满座第569章 盟友第147章 民情第159章 免起鹘落第571章 进谏第290章 侠义第589章 诱饵第76章 李当户第5章 非主流教育第291章 受挫第622章 诱敌第198章 见面礼第223章 他乡遇故知第280章 心有灵犀第154章 近朱者赤第638章 饶你一死第254章 溃败第347章 差距第136章 人比人,气死人第495章 镜子第128章 里应外合第63章 阴魂不散第204章 少年荒唐第164章 丝帕第472章 制衡第232章 大宛明珠第597章 猎骄靡的发现第460章 弄假成真第516章 冲阵第216章 激战第211章 逼供第505章 双喜第125章 磨砺第20章 布局第630章 半渡而击第233章 戳破牛皮第476章 面对第638章 饶你一死第147章 民情第102章 坐地起价第398章 一鼓作气第206章 不速之客第572章 选择第522章 神迹第286章 危险和机遇第281章 意义第522章 神迹第643章 群策群力第133章 见识第15章 中计了第645章 养寇自重第453章 书生第308章 各怀鬼胎第89章 吃硬不吃软第616章 塞人少年第431章 大计划第62章 毒箭第135章 优越感第457章 同路人第375章 董仲舒第293章 人的名,树的影第575章 争榜第467章 宝山第230章 大宛公主第138章 心有灵犀第429章 旧情第304章 对手第207章 方略第547章 被动第182章 船帆第352章 换人第307章 秘法第644章 神兵天降第363章 赛马第536章 老臣第67章 喜忧参半第328章 等弓鸣第205章 草原人第180章 醉酒第309章 谁说我要逃?第534章 喜怒第308章 各怀鬼胎第98章 完美的逆转第354章 东方朔脱困第401章 乘马步卒第117章 江都王第121章 猜谜第422章 不孕不育第250章 指点江山第561章 冲阵第285章 计穷第426章 知识改变命运第466章 借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