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货币论

七月末八月初,朝廷上下忙成一锅粥,长安城内外的计税差点把大农令的属官给忙傻了,少府的属官也没功夫看笑话,依照惯例每年八月查税的当口,少府也必须审计厘清一年的皇家内库收入,每一笔钱的进出都有严格的上计,包括小吏们审查计算时耗费的笔墨纸张,点灯熬油的浪费都不能少。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火烧了仓储制度起到不错的效果,起码少府积存的两千亿钱重新点检过,根据不同质量品相的铜钱分门别类的串起来,再用涂上桐油晾干的牛皮纸包裹起来,一千钱为一缗,十缗包成一团恰好是一万钱,一百个油纸包装入竹箱里,一百箱恰好是一亿钱。

少府的仓库存放着二十万箱铜钱,经过称重和品相区别分门别类的存放,出自少府工匠之手的多层铁货架出现,减少了竹箱堆积过多所带来的倾塌威胁,人字梯让仓库管理者上下检查非常方便,钱库的贮存和管理效率因此大幅度提高。

内外三道大门六把钥匙才能打开钱库把防卫措施做的非常妥当,监守自盗的成本从一个人变成至少六个人,调换日夜分班制让六把钥匙不会同时出现在一起,除了每隔五天进行一次盘点时打开以外,钱库的大门始终是大门紧闭着。

没见过的管理制度和行为规范让人耳目一新,少府属官们看的眼花缭乱如痴如醉。再也没有人敢在背地里继续说他是来镀金混日子的贵公子。

“钱法太混乱了。”

曹时的面前摆着一大摞铜钱,大小不等规格形制乃至品相不尽相同,最轻可以飘在水面上的荚钱是连少府都不愿意收的。最重的半两钱重达7.5克,比起后世通宝钱还重许多,在期间有三铢钱,五铢钱,八铢钱等多种规格。

混乱的货币制度与缺铜有关系,更与汉初经济基础较差,皇帝为了刺激经济允许私筑前有直接关系。自春秋战国以来以铜为货币逐渐流行,此前铜钱做成任何形状都可以作为货币流通。秦统一六国而后推行新钱法,也就是眼前这些方孔圆形的铜钱。

秦灭之后汉初施行秦制,但是自战国时代以来的铜钱私铸之风屡禁不止,民间流通的铜钱虽然质量低劣。但胜在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在缺铜缺钱的汉初社会各阶层都需要铜钱作为法定货币流通的情况下,哪怕烂到可以飘在水面上的荚钱也有人要。

张汤眸中精光闪动:“少府想动一动钱法?”

“不是想动而是必须动,太子殿下志在灭匈奴平南越威加海内,如果不动钱法哪来无穷无尽的粮秣军饷为汉军所用?大军征战在外要吃饱饭保证军心,立功要封赏安人心,哪一样都离不开数不尽的钱粮支持,现行的钱法在非战时可以确保经济秩序健康运转,但是面对漫长的对匈奴战争是绝不可行的。”

“少府言下之意莫非是打匈奴耗时长久?”

曹时瞥了一眼无声的点点头。

张汤心里咯噔一下。身为法吏的他很清楚所谓汉承秦制,其含义是继承大秦的那一套严密的军事组织制度,秦汉严刑酷法的本意是把国家当作军队管理。正儿八经的古典军事国家体系。

黔首百姓以耕战为生,放下武器即为农夫,拿起武器即为战兵,不仅全国上下男丁皆为战兵,民间的风气也继承先秦战国的习俗,可战、能战。善战,乐战。

打仗对于汉民来说不是多么可怕的事。反而是军事帝国最渴望的行动,有战争才有军功,才有数之不尽的恩赏,封爵授田,光宗耀祖,名传千古都在战争中找的到。

但是汉人对打匈奴心里也没有底,匈奴人在草原上驰骋来去如风,茫茫大漠草原不同于中原腹地,找到匈奴的主力一战聚歼的难度何其之大,更不用说逼迫匈奴人降服内迁耗时长久,当年秦惠王灭义渠同化为秦人消耗三十多年,匈奴如此广阔的土地恐怕要用几个三十年来完成。

曹时沉吟道:“司马法曰,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我认为田穰苴这句说的不对,应该是国虽大忘战必亡,天下虽安好战必危,君不见秦孝公用商鞅变法治国而有秦灭六国,前后耗时长达百年之久,诺大的匈奴非朝夕可破,假如没有合理的财税制度能否支撑百年战争还是个大问题,更何况朝中三公九卿多半是反对匈奴的。”

朝中大臣知兵善战者很多,他们的态度都是反对出塞打击匈奴,哪怕今年春天左贤王的部落袭击雁门郡,逼迫雁门太守冯敬在善无县城内举火自烧,朝中依然不赞同大规模对匈奴抱负,究其原因现在不是撕破脸的最佳时刻,匈奴人也认为过分激怒汉人是很不合时宜的,所以边郡这几个月非常太平。

依照匈奴的尿性,三年之内不敢靠近边郡掠夺,过了三年那些小部落好了伤疤忘了疼,难保会不会固态萌发又来南下掠夺,到那时是战还是不战尚未可知,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太子和大臣们的矛盾会越来越大,直到双方的矛盾上升到顶峰,用强权来结束皇权与相权的碰撞。

曹时比本时代任何人都了解刘彻的性格,急功近利的太子一旦称帝,比如请按会大张旗鼓的做打匈奴的准备,满朝文武最多压制他几年,这还要窦太后帮忙弹压一二才行,他必须从现在就要为打匈奴做充足的准备,不能让刘彻一个人孤军奋战,习惯单独行动的人会渐渐变成独夫。

“自汉兴以来有过几次钱法变更,高后铸八铢钱不为世人所喜,通行没多久改回三铢钱和荚钱的制度,想改钱法不太容易。”张汤不无担忧的提醒道。

自从太祖高皇帝、孝惠皇帝、高后吕雉一直到太宗文皇帝以降,朝廷三令五申严禁民间私下铸钱,但是私铸钱的风气屡禁不止,上到诸侯王、列侯,中到朝中百官臣僚,下到贩夫走卒黔首百姓都在私下铸钱盈利,毕竟整个社会对铜钱的剧烈需求是无法用严刑酷法解决的。

所以汉初几朝天子时禁时许私下铸钱,到汉文帝时期索性就把钱法彻底打开,帝国上下百姓黎庶都可以凭自己本事铸钱,至于非官铸钱的好坏全靠商贾与市场自行分别,极具黄老学派色彩的政治制度一经推行立刻带来经济好转的奇效。

平头百姓也会想办法弄点铜料烧火熔铜,搞个泥土钱范胚浇铸出劣质铜钱,天下百姓获利颇多才会真心实意的称颂汉文帝是贤君,以至于太宗文皇帝所葬的灞陵成为天下富有盛名的地方,几百年后绿林赤眉的叛军掘空几大帝陵也不敢碰灞陵分毫,这就是威望的力量。

有好处自然也有坏处,直接坏处是造成诸如齐王、吴王以铸钱贩盐富甲天下为他们谋反积累足够本钱,吴楚七国之乱少了这些钱是很难起事的。

间接坏处是劣钱充斥市场难以管理,依靠民间的自行调节带来诸多管理不便,每年收税也变成最麻烦的事,堆积如山的各类铜钱必须一个个分检出来,辨别品相好坏作出相应的估值。

每个官吏估值都略有不同,估值偏高会让朝廷吃亏,估值偏低又会让黔首百姓吃亏,若是放在后世说不定会变成官吏上下其手捞钱的肥缺,但在汉初却是一等一的麻烦差事,少府属官与地方管税收的郡属吏经常为了某笔税款估值多寡发生争执,一方为公另一方为民,两边各执一词吵的不可开交。

人工评估早成的偏差只有依靠威望高,处事公正的积年老吏亲自出马重复估值,得到双方都能够接受的货币估值,如此情况几乎每天都反复出现几次,不但大幅度降低行政效率,还会影响属官吏的工作情绪,负气工作积累的负面情绪会带到下一次冲突中,反而会影响官吏们上下合作缴税的积极性。

曹时严肃地说道:“不改不行,少府堆积2000亿钱用不出去,任由这笔巨额财富留在府库里朽烂是个巨大的错误,货币长期不流通简直是在犯罪!”

“少府所言非常有道理,善谋者必须懂得未雨绸缪,但是钱法怎么改呢?”

“对呀!该从何处下手比较好呢?”曹时也很苦恼。

张汤摇头表示不知,法吏的本能首先想到以严刑酷法约束,仔细想想就知道知道苛法的建议不可行,要是严刑酷法管用就不会有屡禁不止的难题了,汉初的执法强度可是一点不逊色于现在。

从大汉开国以来,纯粹法吏没有上台的机会,叔孙通、晁错都是顶着儒家或黄老的帽子,就连他自己也在狂补《管子》增强理论知识,因为他的恩主简上司曹时,就是管仲的坚定支持者,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法家的人向来就是这样的没节操。

“放任钱法随意行止不利于国家,黄老无为绝不意味着放任自如,既然是法无禁止即可行,那我就立法约束钱法改变币制好了。”曹时当即拍板定下章程,下笔如流水不过片刻写下千言,题目是《货币论》三个大大的字。

“货币论!”张汤瞪大眼睛一瞬不瞬,生怕错过书上的每一个字。()

ps:一个小时后继续爆发!求订阅,

第58章 窦太后的愤怒第124章 庙号高宗第80章 你们害怕吗?第4章 卫氏长女第217章 追袭者第15章 霍仲孺第218章 曹家宿怨第48章 败退的儒生第242章 寒冬的隐患第196章 凛冬的雪第300章 咆哮与担心第48章 败退的儒生第289章 伸出援手第75章 百万大徭役第139章 我们是征服者第276章 困兽第212章 我家郎君天下无双第104章 再战群儒第100章 谆谆善诱第289章 伸出援手第211章 论功重赏第223章 不速之客第159章 廷外交锋第222章 人心思变第327章 匈奴的阴影第162章 史无前例赛马场第289章 伸出援手第106章 你还不服?第238章 还有三年第135章 进军高原计划第48章 败退的儒生第239章 寒冬袭长安第35章 八月税祀第330章 平阳侯靠你了第5章 卫家入彀第42章 重归于好第186章 搜捕和丰收第199章 阳信长公主第309章 葬礼众生相第173章 废侯复封第173章 废侯复封第112章 昆仑撑犁神像!第24章 走着瞧第217章 追袭者第329章 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第19章 阳信为妻第293章 皇帝传令第308章 窦婴的为难第55章 血本无归第269章 怎么是他第66章 为太子筹谋第26章 天子之索第74章 新长安计划第118章 难缠的女人第324章 能飞多远第170章 公卿大换血第201章 越人与占人第8章 蛇蝎谋第144章 小月氏之王第6章 收买人心第217章 追袭者第2章 吃饭难第168章 沉重的打击第76章 太庙奠基第58章 窦太后的愤怒第196章 凛冬的雪第206章 夜郎宣战第43章 好男儿求封王第108章 修筑赛马场第188章 有备而来第277章 匈奴太子第330章 平阳侯靠你了第303章 长平侯第55章 血本无归第161章 这就是长安第95章 出人意料第121章 太守灌夫第73章 西行之始第321章 不安的雨季第293章 皇帝传令第112章 昆仑撑犁神像!第263章 大粮仓第299章 追与逃第7章 议归期第33章 天子赏赐第80章 你们害怕吗?第249章 田蚡栽跟头第168章 沉重的打击第191章 不同命运的孕妇第212章 我家郎君天下无双第72章 威望提升第237章 国事与家事第84章 多神教第150章 莫非是……第106章 你还不服?第232章 君之视臣第52章 天大的礼物第81章 儒生的难堪第69章 复封废侯第164章 心中的答案
第58章 窦太后的愤怒第124章 庙号高宗第80章 你们害怕吗?第4章 卫氏长女第217章 追袭者第15章 霍仲孺第218章 曹家宿怨第48章 败退的儒生第242章 寒冬的隐患第196章 凛冬的雪第300章 咆哮与担心第48章 败退的儒生第289章 伸出援手第75章 百万大徭役第139章 我们是征服者第276章 困兽第212章 我家郎君天下无双第104章 再战群儒第100章 谆谆善诱第289章 伸出援手第211章 论功重赏第223章 不速之客第159章 廷外交锋第222章 人心思变第327章 匈奴的阴影第162章 史无前例赛马场第289章 伸出援手第106章 你还不服?第238章 还有三年第135章 进军高原计划第48章 败退的儒生第239章 寒冬袭长安第35章 八月税祀第330章 平阳侯靠你了第5章 卫家入彀第42章 重归于好第186章 搜捕和丰收第199章 阳信长公主第309章 葬礼众生相第173章 废侯复封第173章 废侯复封第112章 昆仑撑犁神像!第24章 走着瞧第217章 追袭者第329章 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第19章 阳信为妻第293章 皇帝传令第308章 窦婴的为难第55章 血本无归第269章 怎么是他第66章 为太子筹谋第26章 天子之索第74章 新长安计划第118章 难缠的女人第324章 能飞多远第170章 公卿大换血第201章 越人与占人第8章 蛇蝎谋第144章 小月氏之王第6章 收买人心第217章 追袭者第2章 吃饭难第168章 沉重的打击第76章 太庙奠基第58章 窦太后的愤怒第196章 凛冬的雪第206章 夜郎宣战第43章 好男儿求封王第108章 修筑赛马场第188章 有备而来第277章 匈奴太子第330章 平阳侯靠你了第303章 长平侯第55章 血本无归第161章 这就是长安第95章 出人意料第121章 太守灌夫第73章 西行之始第321章 不安的雨季第293章 皇帝传令第112章 昆仑撑犁神像!第263章 大粮仓第299章 追与逃第7章 议归期第33章 天子赏赐第80章 你们害怕吗?第249章 田蚡栽跟头第168章 沉重的打击第191章 不同命运的孕妇第212章 我家郎君天下无双第72章 威望提升第237章 国事与家事第84章 多神教第150章 莫非是……第106章 你还不服?第232章 君之视臣第52章 天大的礼物第81章 儒生的难堪第69章 复封废侯第164章 心中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