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儒贼

ps:??4000字大章,求订阅!

曹时笑了,昂扬着脑袋仰天长笑,那笑声传遍宫廷的每个角落,便是躲在边角的宫女们也好奇的伸出脑袋一探究竟。

刘彻正恼火着这群不识抬举的儒生把他搅和的心情烦躁,看到姊夫没有一点慌张的样子反而大笑出声,顿时放心坐着继续看戏。

孔安国脸色发青:“你这奸贼,何故当庭发笑!难道不晓得汉家礼仪法度森严吗?左右还不把他拿下治罪。”

郎卫用目光瞥了言端坐不动的太子,连腿都没动继续保持雕像状态。

你孔博士架子大的像皇帝,喊一嗓子左右把他拿下治罪,小小讲经博士下令抓朝廷重臣的上卿,合着他们这群郎官不是给天子当护卫,而是给孔博士当私兵的。

百官公卿们闷声不吭,城府浅的捂着嘴巴哼哼唧唧的偷笑,大部分官僚面无表情好似在发呆,刚才笑几声就被儒生骂的狗血淋头,差点就要拉出去免官治罪,现在大家不敢笑了,就等着看笑话总可以了吧!

官僚中不乏没有军功爵的豪强,他们也很反对曹时提出的迁徙陵邑改革,可无论无论反对也没有儒家的事,黄老道家各大派系吵翻天也是自家事,轮不到让这群不识好歹的儒生来说三道四的。

朝中主流始终是黄老,少数几个有儒家背景的官僚被边缘化,蓼侯孔臧贵为功勋列侯地位很高,只因为他是鲁国孔家的支脉持儒家观点。一大把年纪现在还在比二千石之间晃荡着,始终不能再进一步进入真二千石的行列。

此外掌经的博士到也有几个儒家的人。孔安国就属于其中之一,这种人就是皇帝养着的一群说书人。讲的是各家学术观点,有事没事就聚在一起打打嘴仗,别的本事还真不行。

孔安国被郎卫不甩,又被百官公卿们奚落,脸色顿时黑的像锅底,他忽然觉得朝廷里绝不是奸臣当道,而是蛇鼠一窝妖孽横行,怒声厉喝道:“难道还没有天理王法不成!放任此獠于殿堂之上肆意大笑,国体和太子的体面何在?百官公卿的颜面何存?天子禁卫还有什么脸面存在下去!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我儒家先贤不能入朝拜相。就是因为朝中有太多似你们这样尸位素餐的国之大蠹!”

我们是国之大蠹?

唰的一下,老实看戏的百官公卿的脸色都变了,我们连句话都没说就被骂了两顿,而且是一次比一次狠毒,这群儒生丧心病狂了吗?

郎卫的士卒都是有家底的良家子,白白被孔安国骂了个狗血淋头心里格外不爽,我们站在这做雕像也碍着眼,欺负我们不允许说话还是怎的?

太子恨不得给他两个大嘴巴,百官公卿全是国之大蠹。那他岂不是连昏君周幽王都不如,要不是他充当裁判等着看儒家笑话,早就把这个狂悖之徒给拿下治罪了。

孔安国实在太会嘲讽了,就连冷眼旁观的公羊寿和胡毋生也忍不住捂住脑袋。孔安国实在天生拉的一手好仇恨。

只可惜,孔安国完全不在乎他们的态度,大袖一摆躬身作揖道:“太子殿下明鉴。汉兴六十余年以来,虽然国势日渐鼎盛。然而朝中有乱臣贼子乱国,朝外有诸侯王毁律。此二贼霸占朝堂横行乡里,依仗特权欺辱平民,不惜制定出家资100万钱以上迁入关中的暴政,黎民百姓仍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臣恳请太子殿下诛曹时,免百官,罢黜百家,表彰六经,独尊儒术!”

罢黜百家,表彰六经,独尊儒术!

百官公卿脸色顿时青黑如铁,儒家最喜欢吹孔子著六经,只可惜无论怎么编都找不全六经,一本《诗三百》有几个版本,《礼记》也有多家学派,传闻中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尚书》只有只言片语的断章,最全面的恰恰是《春秋》,目前最流行的流派就要属《公羊春秋》。

六经是孔子所作,亦或是儒家集体创作尚不可知,但无论如何表彰六经的意图很明显,道家、法家、纵横家、名家、墨家全部滚蛋,天下是属于我们儒家的。

太子目瞪口呆不知所措,这十二个字他实在再熟悉不过了,想当初太子少傅王臧每天偷偷给他开小灶,吹嘘最多的就是这十二字真言,话里话外那意思无非是只要你听我的,搞出罢黜百家的决定,治理天下的事情放心交给我们儒生,不用多久大汉帝国就会变的河清海晏歌舞升平。

耳熟,太耳熟了。

感情儒家都是一条流水线出产的逻辑,只要你听我的国家必然大治,具体怎么治无非是跟我念“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上到皇帝下到百姓集齐以上优点,大汉帝国自然大治了。

曾经的刘彻听的如痴如醉,虽然不太明白,但是觉得儒家真的很厉害,现在跟着曹时言传身教见识增长,才知道儒家的逻辑真的非常扯淡,怪不得孔孟混了一辈子还是那么落魄。

这时候,曹时突然放声大笑。

“好一个罢黜百家,好一个表彰六经,好一个独尊儒术!真是可笑至极,竟然有这样的奇葩,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呀!”

孔安国自以为胜券在握,单手戟指着喝骂道:“逆贼曹时还有脸发笑!我从没见过像你这般厚颜无耻之辈,假若我换做是你此刻的处境,早就满面羞惭跪地伏法了,你还有脸在殿堂之上大笑!我奉劝你不要再挣扎了,尽快束手待毙吧!”

“我为什么不能笑?你看看你这尊容是不是很可笑?”

孔安国脸色大变:“你这是污蔑我!”

曹时大袖一挥大喝道:“孔博士!我观你言行,忽然明白孔丘渭河游学列国求出仕而不得用的原因,怪就怪你们儒家自己从一开始就错了!”

志得意满的儒生们俱是一愣。浑然不知这前言不搭后语的是何用意。

只见曹时走到廷中,高声说道:“儒家自创制以来经历数百年风吹雨打。早已跟不上时代变化的脚步,而你们这群迂腐的儒生守着几百年前的礼仪制度裹足不前。真是奇葩!以儒家的治国术为例,关于仁义礼仪煌煌大言谈的到是挺多,但是儒家上不能为国家社稷做贡献,下无法为黔首福祉做实事,论治国之才且不说朝堂上衮衮诸公,便是京师之内各府衙中的积年老吏,郡中属官小吏也比你们强百倍,抱着仁政礼仪夸夸其谈却不知自己早已沦为笑柄!

孔丘若是有治国之才又怎么会沦落到周游列国而不得重用,莫非列国诸公耳聋眼瞎。春秋晚期连个明君都没有?错!不但有明君,还是大有作为之君,奈何孔丘只谈仁政礼仪,大道理说的天花乱坠地涌金莲,可是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没有一个和孔丘有关,春秋战国前后五百年,数来数去没有一国用儒家治国,为什么不用儒家治国?莫非错的不是儒家,而是全天下?错不在己而在他人。何其荒谬也!

孔丘曾说吾一日三省吾身,既然一日三省为何省不出难得君王用的道理?孔丘一日三省却不能悟出的道理,你们这帮儒生一日三十省,三百省依然不可得出道理。得不出道理就怪君王有眼不识泰山,怪群臣排挤而不重用你们,如此偏执自私的念头始终盘踞在你们心头。这样的学派这样的人即便再有学识又怎么会得到重用呢?你们连自省都做不到就不要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因为你们永远治不了国。你们永远只是群皓首穷经的无用儒生!

再说礼仪,论礼仪制度的理解和运用比不得朝廷九卿之一的太常经验丰富。抱着一本抄袭《周礼》得来的《礼记》自以为掌握一切,简牍上的每一句话如天规神律,却忽视了任何礼制本身是为人服务,而人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动,上古之过方圆不过万里,人口不过百万,虞舜可以弹着琴垂拱治国,而今天下比上古大百倍,人口繁衍增长几十倍,古制早已不合时宜谈之无益,况且上古也有移风易俗之变,周人废商杀殉陪葬之礼,汉人废秦族诛连坐之刑,证明礼仪制度是不断变化的,在当今世上空谈几百年前过时的礼仪,只是重复不断歌颂上古多么伟大,批判当今的人多么无能无用,从春秋时代一直骂到现在,只是在不断的暴露你们的愚昧和傲慢。

你们若只是抱残守缺不懂变通到也就罢了,让人惊诧的是你们竟敢妄议太子殿下的行为品德,妄议百官公卿的过失,企图以黔首白身代替太常行礼法,代替主爵都尉免官爵,代替廷尉用刑律,尔等的行为到底符合忠孝仁义哪一条!君臣父子纲常伦理是你们最爱说的,那为何你们会作出违反君臣父子纲常伦理的悖逆之事,莫非尔等天生不受道德限制,不归汉律管理,可以堂而皇之直斥太子,恫吓百官不成?自以为自己是谦谦君子,言行举止却不切实际荒诞离奇,就这样还敢污蔑我是大奸大邪大恶之徒,简直滑天下之大稽!我觉得当今天下要论及无耻之人,莫过于殿上口出狂言的儒生,不,你们不配称作儒生,应该称之为儒贼!”

儒贼!

孔安国之觉得眼前一阵天旋地转,差点一头栽在大庭广众之下。

幸好旁边的儒生下意识的伸手扶住他,此刻他的脸色苍白的像一张纸,单手戟指着几步之遥的年轻人:“你……你狡辩!”

曹时怒目圆睁陡然喝道:“孔博士!想你也是孔子之后,怎是如此让人失望!孔子好言仁礼治国无用,可毕竟不失为一位道德高尚的真君子!对比一下再看你的尊容语态,你的言辞表现,你这是在伤害孔子留下的好名声!抱残守缺如食古不化的老朽,虚言伪饰,强词夺理,借古讽今,不识好歹,不知进退,竟然在未央宫前以儒生代表的身份大放厥词,真是让人惊讶,不解和不屑啊!你就是假借儒学行私利的儒贼!”

孔安国连退几步踉跄摔倒,颓然萎顿在地上,一脸的茫然和失落。

儒家最大的软肋莫过于治国术的短板,治国无能是儒生们不愿意承认也不敢承认的,他们只会重复的埋怨君王全都瞎了眼,那帮君王目不识贤,竟然放着居于乡野的大才不用,跑去用那些儒生们瞧不起的黄老道家,申韩法家,苏张纵横家,简直气煞那帮自命天高的儒生。

儒生们向来自高自大惯了,就算儒家不被春秋战国的霸主们所用,他们也看不屑的撇撇嘴骂那帮君主有眼无珠,你们看暴秦的始皇帝不用儒家而被灭国,贾谊的《过秦论》就是这么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说到底儒家才是最好的,春秋战国乱世几百年列国全灭亡了,连一统天下的暴秦也灭亡了,从侧面证明他们的灭亡是不用儒家的错。

好像很有道理,但是内在逻辑有很大的矛盾,春秋战国强者霸主各有各的强国缘由,灭国的诸侯却有类似的特点,君臣体系的无能无用或者整个体系陷入无可救药的崩坏,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都属于卿族膨胀太快,大到不可思议的卿族把原来的君主吞灭,六国被灭是因为君臣无能无用,起码对比更有作为的大秦帝国是无用的,所以更强的做了征服者,更弱的只有灭亡,大秦灭亡是制度体系无可救药的崩坏。

总结起来简略的说就是,君主和大臣不合格。

这与用不用儒家没有必然关系,用了儒家该灭国的不见得能挽狂澜于既倒,不用儒家该强国的照样国势鼎盛称霸天下。

秦汉法律制度是完整翻版,礼仪制度也是复刻使用的,汉比秦强的一点在于吸取秦灭的教训,不该犯的错误坚决不去触碰,即便近几十年皇帝有意废掉现有制度,大权独揽搞中央集权也不敢像秦二世胡亥那样胡作非为,无论皇帝与百官如何思考前进的方向,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这一切的一切都与儒家没有任何关系。

曹时在证明一点,这个时代不是属于儒家的时代,这个时代与儒家无关,儒家无关紧要。

半晌,宫殿内依然鸦雀无声,无论是百官公卿,功勋列侯,还是太子刘彻本人都在回味着刚才的辩论。

角落里唰唰的记录一刻不停的响动着,桑弘羊兴奋极了,曾几何时,他以为上次舌辩群儒已是旷古绝今的一次盛举,万万没想到时隔不到一年之间,见到的一场更加精彩的辩论,一言震百官,一言惊百儒,一言名垂青史!

第194章 冬练三九第22章 哀莫大于心死第14章 商队第234章 天子的忧虑第86章 列侯的节操第155章 故楚残党?第149章 我不甘心第314章 你看他如何?第301章 做忠臣良将难第276章 困兽第21章 列侯大宴第105章 儒贼第217章 追袭者第77章 宴请太子第141章 儒家内争起第4章 卫氏长女第47章 未央辩群儒第170章 公卿大换血第139章 我们是征服者第154章 列侯的行动第277章 匈奴太子第113章 装,继续装!第165章 先下手为强第256章 田蚡失态第49章 亡秦论第254章 再袭大营第52章 天大的礼物第122章 女魔头第231章 京师的动静第295章 田蚡的名声第287章 愤怒的太尉第197章 误中副车第249章 田蚡栽跟头第24章 走着瞧第299章 追与逃第140章 火种的传承第281章 打落牙齿活血吞第143章 宁成投靠第200章 人不见了第332章 欺骗第111章 匈奴的裂痕第201章 越人与占人第258章 直捣黄龙?第279章 嚣张气焰第188章 有备而来第261章 别开生面第269章 怎么是他第32章 长乐宫第20章 小别胜新婚第315章 又一年上巳节第181章 扶棺入阳陵第90章 陵邑制度第288章 鲜卑战败第73章 西行之始第212章 我家郎君天下无双第307章 惊闻噩耗第37章 桑皮纸第232章 君之视臣第74章 新长安计划第162章 史无前例赛马场第129章 贼心不死第15章 霍仲孺第251章 便宜行事第34章 边郡战云起第25章 绘图造物第37章 桑皮纸第224章 永结盟好?第191章 不同命运的孕妇第23章 长安两市第291章 落魄的皇帝第46章 大索京师第230章 宣室对策第166章 陈家完了第7章 议归期第43章 好男儿求封王第96章 马镫是什么第179章 新武器与新铠甲第108章 修筑赛马场第3章 必先利其器第54章 磨刀霍霍第62章 集权并不美好第64章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第251章 便宜行事第50章 赵涉现第200章 人不见了第103章 夫妻夜话第181章 扶棺入阳陵第252章 暴风骤雨第187章 纺织机的风波第116章 你是刘陵?第313章 威胁的动作第225章 心比天高第27章 祸从天降第58章 窦太后的愤怒第7章 议归期第9章 大宴启第142章 此恨绵绵无绝期第9章 大宴启第92章 矛盾与妥协第19章 阳信为妻
第194章 冬练三九第22章 哀莫大于心死第14章 商队第234章 天子的忧虑第86章 列侯的节操第155章 故楚残党?第149章 我不甘心第314章 你看他如何?第301章 做忠臣良将难第276章 困兽第21章 列侯大宴第105章 儒贼第217章 追袭者第77章 宴请太子第141章 儒家内争起第4章 卫氏长女第47章 未央辩群儒第170章 公卿大换血第139章 我们是征服者第154章 列侯的行动第277章 匈奴太子第113章 装,继续装!第165章 先下手为强第256章 田蚡失态第49章 亡秦论第254章 再袭大营第52章 天大的礼物第122章 女魔头第231章 京师的动静第295章 田蚡的名声第287章 愤怒的太尉第197章 误中副车第249章 田蚡栽跟头第24章 走着瞧第299章 追与逃第140章 火种的传承第281章 打落牙齿活血吞第143章 宁成投靠第200章 人不见了第332章 欺骗第111章 匈奴的裂痕第201章 越人与占人第258章 直捣黄龙?第279章 嚣张气焰第188章 有备而来第261章 别开生面第269章 怎么是他第32章 长乐宫第20章 小别胜新婚第315章 又一年上巳节第181章 扶棺入阳陵第90章 陵邑制度第288章 鲜卑战败第73章 西行之始第212章 我家郎君天下无双第307章 惊闻噩耗第37章 桑皮纸第232章 君之视臣第74章 新长安计划第162章 史无前例赛马场第129章 贼心不死第15章 霍仲孺第251章 便宜行事第34章 边郡战云起第25章 绘图造物第37章 桑皮纸第224章 永结盟好?第191章 不同命运的孕妇第23章 长安两市第291章 落魄的皇帝第46章 大索京师第230章 宣室对策第166章 陈家完了第7章 议归期第43章 好男儿求封王第96章 马镫是什么第179章 新武器与新铠甲第108章 修筑赛马场第3章 必先利其器第54章 磨刀霍霍第62章 集权并不美好第64章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第251章 便宜行事第50章 赵涉现第200章 人不见了第103章 夫妻夜话第181章 扶棺入阳陵第252章 暴风骤雨第187章 纺织机的风波第116章 你是刘陵?第313章 威胁的动作第225章 心比天高第27章 祸从天降第58章 窦太后的愤怒第7章 议归期第9章 大宴启第142章 此恨绵绵无绝期第9章 大宴启第92章 矛盾与妥协第19章 阳信为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