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迁徙朔方

十一月初,太尉府。

“他们是首批从关中迁向朔方郡的居民,安排定居点是重任就交给你来负责,我们都知道北方边患峻急,朔方郡又是边境最危险的地区,定居点的重要性尤为关键,务必要把安置工作落到实处,保证关中子民在朔方郡生活的安安心心。”

治粟都尉赵禹一身戎装眼睛盯着脚上的牛皮快靴沉默无语,耐心的听着太尉田蚡交代事宜,车骑将军曹时赠予他的若干礼物中最喜欢这双牛皮快靴,据说是匈奴小牛皮特制的靴子,冬天穿上保暖防冻效果拔群,在整个长安城只有少数勋贵有资格能得到。

田蚡主持的会议总是很无聊,南北二军的都尉们无精打采的坐着,在场的军人几乎没有乐意坐在这儿听废话,按照朝廷律令规定太尉是主掌军政大权的三公,可以召集两军高层商讨日常军务事宜,但是太尉是无权下达军事安排的,任何军事安排要么是朝廷下令,要么是朝廷人们的将军处理,太尉无权对军队安排动手脚。

恶心就恶心在田蚡拿着鸡毛当令箭,自以为太尉有权干预军政大事,凡是都要求必须上报太尉府,私底下还干预朝廷的军政安排,仗着皇帝的舅舅欺上瞒下大搞小动作,都尉们对田蚡瞎搞非常不满,投诉到朝廷又被三公挡下来,理由是天子不想让太尉太难堪。

“什么狗屁理由,无非是惧怕田王两家的淫威。田王两家还是够猖狂,连吃南北二军的主官。以后难有咱们好日子过。”

赵禹左侧的青年都尉还在愤愤不平的抱怨,奈何新任中尉和新任卫尉听的津津有味,都尉们再不情愿也得装作很老实的样子安心听训。

几天前朝会出现意外情况,天子下令调换九卿职务,北军中尉樊它广调任大农令,南军卫尉庄青翟调任少府,原大农令王信调任北军中尉,原少府韩安国调任南军卫尉

。南北二军的主官瞬间改成主掌经济的高官,虽说地位没有降低分毫,但其后的政治意义毋庸置疑。

天子借着推动军改的名义,把勋贵列侯集团的势力逐步排挤出南北二军,天子还不忘照顾勋贵列侯的颜面,选择一个“出自”平阳侯曹时引荐的韩安国担任卫尉,企图用此手段安抚功勋列侯那颗充满躁动的心。

樊它广从北军大将转换成负责经济税收的大农令。从他的角度来看亏的非常大,皇帝不会永远把中尉丢在长安城管理治安,呆在中尉的宝座上早晚是有功劳可以拿,调任大农令整个人被限制在长安城的府衙中直接受到丞相的约束,大农令府内的职业官僚也很难拉拢,新任期注定非常艰难。

庄青翟更亏一点。平定闽越国他有战功和益封,按道理他晋升九卿中的顺位跃升至九卿之首的太常,实际情况是立下战功没有升职,继续当他的南军卫尉,雁门发生的大战并没有参加。天子很干脆让他与樊它广负责“留守”长安稳定人心。

若非曹时的车骑将军雷打不动,他的怨气早就该冲破长安城闹的满城风雨。曹时有那么大的功劳就是没升大将军,不通军事指挥的窦婴也在战时当过大将军,唯独曹时立下大把功劳朝廷磨磨蹭蹭就是不愿意给大将军,最初在朝廷赏格公布出来的时候就闹的舆论哗然。

最后朝廷给出个不算理由的理由,不算理由是因为这个理由非常可笑,竟然说大将军与太尉同时存在容易产生军务矛盾不利于汉军指挥,合着那潜意思是太尉田蚡仍然要指挥汉军,曹时突然跳出来当个大将军会和田蚡争权,闹出双头政治不利于汉军指挥。

曹时到对此没有做出评价,反倒是长安城的市民都炸开了锅,车骑将军、平阳侯曹时是朝廷的大功臣,从南平三越到北击匈奴做出的贡献不比汉初开国的大将差太多,灌婴、郦商或周勃之流也就和他半斤八两,不让当朝最大的功臣当大将军,只能说是天子的个人私心作祟。

消息传到军中,在曹时手下当过兵的南北二军士兵更不高兴了,从漠南退下来的南北二军人人受到嘉奖赏赐,一场战争让普通士兵变成中高级军官者大有人在,唯独领军击败匈奴的汉军车骑将军曹时,并没有任何升官的赏赐。

天子就是不提封官许愿,朝廷也只能陪着皇帝装傻充愣,大家心照不宣把此事按下不表,吃亏的只有平阳侯曹时个人的利益,车骑将军曹时尚且如此,摊在庄青翟身上完全没有办法,只能收拾行李灰溜溜的离开南军大营,跑到少府履行新职。

“于是南北二军的主官来个大翻天,不通军务的盖侯王信执掌北军大印,善于投机的梁王旧臣韩安国掌握南军大印,圣天子是要掌握汉军的控制权,我们是变成城门失火里的池鱼。”

“我早就不想再北军混日子了,以前是舞阳侯当中尉不好意思神情退出北军,现在换了个一文不名的外戚,我也没有心理负担了。”

七嘴八舌的讨论非常激烈,以至于太尉田蚡几次向这个角落投以视线关注,当事人的几个都尉丝毫不觉得很过分,依然我行我素的低声闲聊着,有人竟然自称愿意去朔方郡居住,宁愿去边郡当个都尉也不想呆在北军体系里慢慢烂掉。

赵禹听的眉头紧皱,南北二军的牢骚怨言比想象中的更多,其实他本人也不太懂军务,主掌汉军的军粮前往朔方郡做前期准备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责任重大,稍有不慎就要为此付出惨痛代价,幸好他并不是独自行动,两任丞相府长史田仁是他的副职。

开完会,赵禹马不停蹄的道长安城东与田仁汇合,灞水与渭水相交的码头人来人往,登上准备好的快船驶向河东郡

“首批十万人昨天上路,少府提前准备的三千艘船还不够用,又临时征辟两千艘勉强够用,主要是装载越冬的粮草和各种杂物比较占空间。”

“粮食够不够?”

“三百万石粮食,还有朔方郡内留着的五百万头牲畜,口粮应该不会有问题。”

赵禹摇摇头,北部边郡还有六万郡国兵守在冰天雪地里,此外被看押着三十万匈奴牧民也要吃饭,仅仅只靠几场战争搜罗的部分牛羊作为本钱是不够的,即便关中百姓前往朔方郡的第一个冬天住在毡帐而不用自己盖房,想要养活近七十万人口至少需要一百万石粮食,五百万头牛羊还要吃些干草和陈粮,若是照顾不周饿死一部分,来年春天放牧的牛羊就不够分配了。

“这样吧!河套平原两岸照例划好定居点,把黄河沿岸最丰茂的土地站住,阴山附近的河流好像叫弱水,就在这条河两岸划好定居点,匈奴牧民也住在定居点里的闾里,齐民编户不得疏漏一分一毫,事先我向朝廷请了一道对匈奴人便宜行事的特旨,针对匈奴降服的牧民暂时恢复夷三族、连坐制。”

田仁惊讶道:“夷三族和连坐制?”

“是的,匈奴人归顺汉家就变成汉人,但是有些匈奴人心存抗拒不愿汉化为民,朝廷严厉打击的恰恰是此等心存侥幸之辈,齐民编户的匈奴闾里必须经过改名换姓、束发易服、移风易俗三个步骤,倘若有匈奴人不配合,或者暂时配合暗地里搞阴谋串联吃里扒外,就把他的同党全部抓起来处死,依照罪行的严重性从杀一人到夷三族,从只问首犯胁从不问到闾里连坐被诛。”

赵禹熟悉律法,随便拉出律法都可以侃侃而谈,法家秉承战国时代乱世思想,讲究乱世当用重典治国,坚信严惩和酷刑会有效震慑人心,虽然最近几年不怎么谈论法家学说,但并不意味着赵禹已经遗忘掉老本行。

二人称作快船沿着黄河、汾水一路北上到太原郡,继续往北就必须弃船步行进入雁门郡,考虑到匈奴的边患影响,军事防卫措施历来是边郡的重头戏,盗匪猖獗的地区基本与边郡无关,就比方说河东巨盗张次公之流在边郡很难有生存空间,与之相反的是边郡有很多马贼。

他们二人奉命北上,沿途护送的郡国兵是接力的形式保护两人,才刚走过云中郡留下防卫空当还没过多久,车队就被突然出现的马队拦住去路。

“二位朝廷使者请出来说话,我们是奉命来接引二位去朔方郡治窳浑。”

车队里的人挑开布帘打量那支黑甲骑兵,边郡行走的商旅对各类消息非常敏感,立刻就意识到马队的身份,很快更多的人联想到纵横漠南的那支黑甲马贼,同样有黑甲装备的汉军骑兵有如神助般击溃匈奴人。

赵禹跳下马车:“我是搜粟都尉赵禹,你是什么人?”

卫步广掀开狰狞的面具道:“我们是车骑将军的亲卫,奉命接引两位使者,田先生没有一起来?”

“我在这,我认识你们,赵都尉请放下心来,他们的身份很可靠。”田仁向卫步广点头示意,谁又会想到这个鸟不拉屎的偏远地区就握着一群惊人骑兵,天子最宠爱的卫夫人之兄弟就在朔方郡猫着。

第222章 人心思变第266章 鏖战双王第296章 匈奴通公孙贺第198章 突如其来第304章 金蝉脱壳第52章 天大的礼物第161章 特别的欢迎礼第26章 天子之索第155章 故楚残党?第192章 将军、神话与神驹第280章 寒冬的对峙第256章 田蚡失态第290章 名垂青史的婚变第244章 作死者必死第147章 羽林骑第97章 太子的羞愧第15章 霍仲孺第305章 公输武第208章 惊人的战争红利第88章 天子归来第138章 善后分赃第76章 太庙奠基第310章 田蚡的绝境第258章 直捣黄龙?第6章 收买人心第229章 回长安第117章 安得治世法第117章 安得治世法第332章 欺骗第329章 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第152章 贵妇热捧第301章 做忠臣良将难第243章 韩嫣在作死第57章 太子的野心第38章 太子刘彻第290章 名垂青史的婚变第216章 献俘太庙第276章 困兽第277章 匈奴太子第243章 韩嫣在作死第105章 儒贼第151章 热销全城第150章 莫非是……第141章 儒家内争起第68章 价比千金第231章 京师的动静第223章 不速之客第161章 特别的欢迎礼第277章 匈奴太子第4章 卫氏长女第196章 凛冬的雪第207章 你们是汉军!第76章 太庙奠基第290章 名垂青史的婚变第44章 韩嫣与王臧第283章 种子第181章 扶棺入阳陵第267章 压箱底本领第147章 羽林骑第33章 天子赏赐第237章 国事与家事第69章 复封废侯第7章 议归期第42章 重归于好第54章 磨刀霍霍第19章 阳信为妻第168章 沉重的打击第106章 你还不服?第231章 京师的动静第67章 列侯的交易第332章 欺骗第126章 杀机四溢第233章 列侯之怒第304章 金蝉脱壳第172章 陈家兄弟之死第75章 百万大徭役第320章 行军与春雨第202章 向西向北第267章 压箱底本领第30章 名声鹊起第58章 窦太后的愤怒第89章 位列九卿第4章 卫氏长女第102章 名篇诞生第224章 永结盟好?第30章 名声鹊起第168章 沉重的打击第175章 受伤最多第293章 皇帝传令第327章 匈奴的阴影第87章 赵涉入王庭第106章 你还不服?第6章 收买人心第24章 走着瞧第59章 惊人的建筑第89章 位列九卿第264章 司马迁第224章 永结盟好?第202章 向西向北第262章 回师西进
第222章 人心思变第266章 鏖战双王第296章 匈奴通公孙贺第198章 突如其来第304章 金蝉脱壳第52章 天大的礼物第161章 特别的欢迎礼第26章 天子之索第155章 故楚残党?第192章 将军、神话与神驹第280章 寒冬的对峙第256章 田蚡失态第290章 名垂青史的婚变第244章 作死者必死第147章 羽林骑第97章 太子的羞愧第15章 霍仲孺第305章 公输武第208章 惊人的战争红利第88章 天子归来第138章 善后分赃第76章 太庙奠基第310章 田蚡的绝境第258章 直捣黄龙?第6章 收买人心第229章 回长安第117章 安得治世法第117章 安得治世法第332章 欺骗第329章 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第152章 贵妇热捧第301章 做忠臣良将难第243章 韩嫣在作死第57章 太子的野心第38章 太子刘彻第290章 名垂青史的婚变第216章 献俘太庙第276章 困兽第277章 匈奴太子第243章 韩嫣在作死第105章 儒贼第151章 热销全城第150章 莫非是……第141章 儒家内争起第68章 价比千金第231章 京师的动静第223章 不速之客第161章 特别的欢迎礼第277章 匈奴太子第4章 卫氏长女第196章 凛冬的雪第207章 你们是汉军!第76章 太庙奠基第290章 名垂青史的婚变第44章 韩嫣与王臧第283章 种子第181章 扶棺入阳陵第267章 压箱底本领第147章 羽林骑第33章 天子赏赐第237章 国事与家事第69章 复封废侯第7章 议归期第42章 重归于好第54章 磨刀霍霍第19章 阳信为妻第168章 沉重的打击第106章 你还不服?第231章 京师的动静第67章 列侯的交易第332章 欺骗第126章 杀机四溢第233章 列侯之怒第304章 金蝉脱壳第172章 陈家兄弟之死第75章 百万大徭役第320章 行军与春雨第202章 向西向北第267章 压箱底本领第30章 名声鹊起第58章 窦太后的愤怒第89章 位列九卿第4章 卫氏长女第102章 名篇诞生第224章 永结盟好?第30章 名声鹊起第168章 沉重的打击第175章 受伤最多第293章 皇帝传令第327章 匈奴的阴影第87章 赵涉入王庭第106章 你还不服?第6章 收买人心第24章 走着瞧第59章 惊人的建筑第89章 位列九卿第264章 司马迁第224章 永结盟好?第202章 向西向北第262章 回师西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