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 亡心(昨天章节错了)

城头上的人也终于发觉了不对,似乎这些舰船的船尾都有一门明显更加庞大和重实的火炮,黑洞洞的炮口似乎正对着城头。

每艘战船上都有穿着蓝色军服的人影在忙碌着,城头上的明军官兵和文武官员和勋贵们都在傻傻看着,这时他们也看到有相当多的蓝袍军人都走到了甲板上,还有一些商团军人在向着城头挥手。

“他们要做什么?”一个京营兵楞征着道:“难道火炮能打到这边城上来?”

“不可能罢,三里多地哩。”

“这可是三山门,他们打打江滩就算了,这里有神明护佑!”

京营兵们给彼此打着气,操江兵已经打散和跑光了,适才城头的文武官员对城上的京营兵进行了一轮弹压和警告,京营兵都吓的面色惨白浑身颤抖,可一时半会的没有人敢带头从城头逃跑。

三山门这里群山环绕道,江水如玉带一般在前方流淌,曾经有张士诚的兵马前来偷袭,结果被老朱派人在城门外江滩上伏击,杀伤甚多,所以有很多传言,比如冬季的晚间这里有鬼神呼啸哭泣云云。

当然就是江风在特定的环境里发出的声响,但在这个时代又有几个人能明白呢。

军舰在江面上又停住了,炮手们准备完毕,各舰纷纷打起旗号。

江风很冷,不过在没有军令约束之下,很多商团军人都跑到了船上来瞧尾炮轰击。

每门尾炮都是各舰上最大的火炮,这也是盖伦船的传统和最明智的做法。

重量的火炮在船尾最为合适,大同镇号的尾炮是一门四十二磅炮,其余各舰都是三十六磅炮。相对于和记铸炮工艺来说,目前已经到了极致。

可能几年之后会尝试铸五十磅炮,但还真的需要时间。

在得到军官的示意之后,炮长亲自点燃引信。

各舰也是在旗语指示下做出了差不多的动作,每艘船上都有尾炮引信在燃烧着。

士兵们都下意识的用手指把耳朵给压实了,巨大的轰鸣震响促不及防之下足够震聋人的耳朵……并没是没有这种事。

海上演练时军人们曾经打响过尾炮,四十二磅炮的装药量远比十八磅和二十四磅炮要大的多,发出的轰鸣声当然也是震耳欲聋。

这还是第一次把这般重炮用在实战,当然是攻击本土目标,且是大明太祖定鼎天下,驱走蒙元的南京,这叫人们在好奇之余,心中也并没有太多振奋之感。

最叫他们想用的,是把这样的重炮用在马尼拉城。

还好,时间不会太久,一个月内南下舰队会齐备,十几艘盖伦船战舰加上二十艘以上的武装商船,配合一万多和记商团军的陆战军人,预计在明春就去横扫马尼拉,将西班牙人彻底驱赶出去。

那一场战争台湾行军司得到了充份的授权,可以无限制使用火炮和士兵的威力。

无限制,这三个字会叫所有人满意。

以德报德,以直抱怨,每个和记商团军的士兵都知道怎么去施展手中的火器去复仇。

“预备,放……”

火炮震动时,整艘船好象都晃动了一下,尽管只是打放一门火炮,似乎跟的上整个右舷齐射的威力。

巨大的近四十斤重的炮弹飞了出去,发出剧烈的尖啸声,于此同时,对面的明军发出了惊骇的叫喊。

陈贞慧等人也在发了狂一般的叫喊起来,这种巨炮轰击的效果远远超过了刚刚的齐射,每个人都感觉到了巨大的威胁,而陈贞慧等人则是害怕城头被轰击伤害到城头上的陈于廷,在这一刻,每个人都感觉到了巨大的威胁和无力感。

当城头被火炮的炮弹击中,半个城楼被实心炮弹横扫,发出剧烈的震动和开始倒塌之后,整个城头的驻守兵马也开始溃逃了。

军官们弹压不住,大人物们自己也开始奔逃,第二颗第三颗炮弹都是呼啸而至,整个城头被实心弹打的碎石飞崩,到处都是烟雾和飞掠而过的被打成碎石的城砖,这种情形下无人能保持住冷静从容的姿态,第一声炮响过后,连赵之龙和刘孔昭都率先逃走了。

等整个舰队轰击过后,除了少数滞留江边的人之外,城外的阵地和城头的防御已经被一扫而空,现在的南京已经成了一座不设防的城市,军舰上只要派一个营下来就能顺利的接掌好几座城门,并且可以在舰队掩护下陆续将主力投放进去,舰队这一次有一个团的兵力,所有人都不认为一个团的陆军开进去,南京城里会组织起象样的抵抗。

如果再有一个团的兵力,近在咫尺的镇江和扬州府,包括淮安在内,这些地方可以迅速纳入掌握之中了。

可惜,这种临机一动的计划不可能得到军司的批准,也不会获得下一步的支持,所以不会有军官临时起意来做这样的事。

炮声逐渐停止了,郑芝龙没有下令舰尾大炮继续轰击,对准城头的轰击伤害极大,没有办法控制,可能打入城区之内造成无辜的百姓伤亡,收获的没有别的,只有不必要的仇恨而已。

舰队逐渐又摆开了,旗舰打出旗号,舰队顺流而下,尽管在南京使用了火炮,但整体来说,这一次阅舰行动相当成功。

当江风再度吹满风帆,大同镇号顺流而下的时候,没有几个人军官说话,只有士兵们发出阵阵欢呼声,笑声之中,所有人都是相当清楚和明白,当他们再度出现在长江之上时,南京,江南,浙江,湖广,两淮,将是唾手可得!

……

陈贞慧和吴应箕等人终于爬了起来,他们因为太贴近城墙被砖石崩了满身都是,不远处的茅元仪要从容许多,他的经验比这些书生丰富的多。

他就一直停留在远处的灌木从边上,打算真的有危险的时候就趴在灌木从里,所以当众人灰头土脸的时候,茅元仪要相对从容许多。

看着横亘在江面上的大船,茅元仪突然大笑起来,前仰后合,乐不可支,只是在大笑之时,两眼的泪水却是忍不住流了下来,这一刻,他知道大明亡国亡定了。

……

“父亲大人有险,我要赶紧回城。”陈贞慧是最害怕的一个,身为右都御史,陈于廷适才也是在城头上观看战事,这一轮对城头的炮击打的相当剧烈,令人神魂不安,陈贞慧担心父亲安危,也是颇有失魂落魄的模样。

“不急,无事的。”吴应箕苍白着脸安慰道:“适才我看了,军舰火炮多以轰击城墙为主,并未有意杀伤城头人群,所以死伤不重。陈老大人身边定有护卫,可能在火炮轰击前就下城去了,遇险的可能不大。”

“是么?这样便好。”陈贞慧并不能完全相信,但在此时此刻也唯有选择相信。

“不过我等也不必在城外耽搁了。”吴应箕回头看去,但只见一片凄凉,除了江心洲上无处可避的渔民,再也不见人迹踪影。

一场荒唐的闹剧,荒唐开始,悲剧结尾,人死的不多怕也有过百人了,这一笔帐不知道怎么去算?

吴应箕郁郁说道:“今晚南京城中,不知道有多少家人要凄惨号泣。”

有人闷声道:“不知道该怨和记,还是怨赵之龙,刘孔昭?”

大多数人当然是怨这两个勋贵,和记军舰一路前来无事,只在南京发生这样的事,那些希图保富贵权位的勋贵当然是最大的罪犯。

陈贞慧半响无语,与众人一起向城门处去。

沿途全是丢弃的兵器和死尸,众人相扶绕道跳跃而行,到了水关门前,陈贞慧自怀中掏出一本平时珍藏的诗集,俱是与诸友唱和时感觉可以留下来的佳作。

不远处有火焰燃烧升腾,那是被炮弹摩擦起火的枯干灌木在燃烧着。

陈贞慧顺手一扬,将诗集往火中一扔。

吴应箕惊道:“定生,这是做什么?”

“这东西,有用吗?”陈贞慧哈哈一笑,说道:“和记建新朝,我们的这些玩意,上不能登天子台,下不能有益民生,助长国势,连怡情也做不到了。看到了今日情形,我以后还怎么以为学问自书中来,怎么自视此前所学是天下至道,怎么敢认为我辈的学识穷究天人,远在众生之上?人家一通坚船利炮,我们狼狈如猪狗一般躲避,还有什么心思吟诗弄句?哈哈,过往全是笑话,荒唐,可笑!”

众人面色苍白,吴应箕道:“或者和记半年后再来,未必如今日这般无可抵御,可能朝廷派来九边精锐和新铸红夷大炮?”

多数人闻言都是摇头,陈贞慧面色惨然,对吴应箕道:“朝廷至今铸炮未超过百门,半年时间能运多少大炮,给多少火药,炮弹,修筑多少炮位,一条长江要多少大炮合适?朝廷,无此精力,也无此财力,更无人手效力了。”

南京城外,最少得三百门红夷大炮才勉强与现在的和记舰队势均力敌,而和记下一次再过来,可能就是千门大炮了。

并且相当可以肯定的就是,适才的船尾大炮,威力远在红夷大炮之上,射程更远,威力更大,这边炮位修好了,人家一轮重炮轰击过来,炮手怕就是跑了大半了,这仗还怎么打?

用屁股想想,朝廷也没有钱粮和兵力往江南派,最多是给江南一些募集地方军伍的钱粮,这银子怕是用不到正处,最多被带都督衔的勋贵们给瓜分了,凑数几万人出来,还是大炮一响,立刻跑散的结果。

和记的几轮火炮打放下来,已经击碎了江南士绅生员精英们最后的幻想,也把那些旧勋贵和官员们的幻想给粉碎了。

更是粉碎了普通士兵和百姓们的抵抗意志和些许侥幸,毕竟大明二百多年,此刻又不是崇祯末年天下失望的时候,人们就算认可和记的存在和实力,也未必会欣赏愿意改朝换代。可以说城头和江滩的将士还是愿意稍作抵抗,前提是要有抵抗的可能和胜利的希望。

刚刚几百门火炮发齐的壮观景像足以打破任何幻想,没有人会认为大明一方有获胜的可能了。

普通人未必知道力量对比的悬殊,只知道难以抵敌,而眼前这几位毕竟也是大明统治阶层的精英人物,适才的一切已经也是粉碎了他们心中微弱的抵抗意志,他们都是清楚明白的知道,半年之后,江南易手势不可免。

吴应箕苦笑道:“不知道滞留京师的黄太冲知道眼前的事,会说些什么?”

黄宗羲也会加入复社,众人在此之前商量讨论成立复社的事时都是踌躇满志,感觉天下大事尽在掌握之中,只要拱卫圣君徐图调治,大明中兴在望。

wWW⊕тт kдn⊕¢O

现在一切希望都灭绝了,只是黄宗羲等人怕是没有亲见眼前一切,未必能够相信他们的判断和眼前的事实。

“还有念台先生。”吴应箕又提起刘宗周道:“他在镇江,预备过江起复,这一次船行大江,未知他见到没有。”

如果说钱谦益是东林党首,海内文宗,那刘宗周就是以道德文章闻名于世的当世儒宗,其操守,品格,学问,都是纯之又纯,是标准的儒学宗师,很多知名的才智之士拜在刘宗周门下,其以通政司右通政之职上书请辞,被天启皇帝所恶,当时天启帝御笔批复:刘宗周藐视朝廷,矫情厌恶,好生恣放!着革了职,为民当差,追夺诰命!

自此之后,刘宗周在家讲学,门徒众多,名声越发响亮,此人也是清季理学的开派宗师,同时也算继承了阳明心学的一部份,其迂腐不堪之处很多,动辄辞职也成了其养望惯例,不管怎样,这人是当世儒学的一个代表人物,和在京城为官的黄道周齐名,只是刘始终未能进入实务阶层,比起黄道周的实务能力还差了许多。

陈贞慧喃喃道:“念台先生多半见了舰队。”

吴应箕道:“不知念台先生会有何举措?”

吴应箕这般问就是心中尚有希望和期盼,大儒存世就是人们心中的指路明灯,刘宗周的德行威望当然足以使江南士绅和生员们对他做这样的期盼。

“还能怎样?”陈贞慧道:“旧日的经验,学识,于如今之世已经毫无益处了。就说以人心而论,旧日一切,怕也很难引起人的共鸣了。”

“那念台先生会如何?”

“要么自尽以全令名,要么就退隐回乡从此不言实务,专心学问,不过……”陈贞慧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以我对刘起东的了解,他如果感觉儒学无问,学识无用,天下将有翻天覆地的反复,那么,他会自尽。”

“我亦是这般想。”吴应箕眼中含泪,简直悲不自抑。

后人可能难以想象刘宗周这样的学者在明末时的社会地位和威望,提起这一类的人,总以“腐儒”两个简而概之,似乎这些人只会空谈,对社会没有什么影响和左右。

其实大大不然。

王阳明就是一个改变时代和历史进程的学者,他的心学在清季成为显学,但并不是往好的方向发展,而是往坏的方向发展了。

而刘宗周被誉为明末第一大儒,宋明理学,大明心学的殿军,也是被称为华夏最后一个儒者,其对后来的浙东学派和清季显学儒家流派都有深广的影响,对这样的人以简简单单“腐儒”二字显然不足以正确的做盖棺定论,而其真正的深远影响,要以时间冲涮之下的效果来见证。

事实证明,其学术确实影响相当深广,而陈贞慧对其判断也相当准确。

历史上清军渡江之后,刘宗周既不能挽回宗庙,也无力于世道人心,对纷扰的局面一无所出,那是其为人和实务的能力不足,其只能绝食自杀,最少大节无亏,所以在后来被清朝统治者也追谥为忠介,也算完全了一生令名。

其学术则影响深远,不过,在本时空内,百花齐放的学术氛围之下,其保守,僵硬,无力的一面会充分暴露出来。

毕竟,推门打开一个新世界之后人们才会发觉在旧有的道场穷极文章,发掘真意,这样的做法已经毫无意义了。

“我要出家……”吴应箕惨然道:“眼下之事,不是要亡大明,不是亡国,是要亡天下!”

------

再谢大家这几天的支持,今天不发两章了,一个近五千字大章节。

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高阳第四百八十九章 时机第九百五十五章 重铳第六百四十八章 暗巷第六百一十五章 执念第五十五章 计较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发现第一百五十章 挑细作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急报第一百三十三章 重伤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超越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仓皇第九百九十一章 官庄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难返第九百二十一章 镇海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叔侄第四十七章 黄榜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见官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盛怒第八百九十三章 定律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求去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对阵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北途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夜商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冬夜第三百六十章 挑拨第七百八十一章 雨地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论制第五百八十二章 故地第七百六十六章 沙漠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岛上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碰壁第九百八十九章 新编第六百五十八章 重逢第一百三十七章 行行复行行第五百六十六章 布匹第六百五十五章 步战第八十三章 做局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 警告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窥关第六百一十一章 轮种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落雪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 脏活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接风第八百九十九章 移动第七百四十九章 上城第二百九十七章 整合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 照会第二百三十章 叮嘱第八百一十七章 灾难第一百零五章 离开第一千零八章 海事第四百一十九章 初阳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对峙第三百二十八章 开火第一千七百三十章 爱好第二十二章 逼迫第一千六十三章 规模第七百七十六 战兵第五百五十章 葬仪第二百三十九章 前窥第六百一十三章 逗弄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 舰队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公审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汗崩第七百二十六 沉思第六百七十七章 船场第八百三十六章 礼炮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全力第一千五百四十九 二周第六百八十二章 节点(修正)第三百八十一章 车队第六百二十八章 巡按第六十一章 中立第九百一十六章 经验第二十二章 逼迫第九百一十七章 打旗第九百零六章 游走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融入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后退第七百一十三章 援手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血花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行动第三百一十四章 樱桃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红包第五百一十五章 结缘第三百九十六章 船货第八百章 争位第三百八十七章 论船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王府第五百六十九章 体系第六百三十六章 道士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火光第一千二百章 火弹第七百八十二章 下山第五百八十三章 公司第四百三十二章 耗费第二百七十章 出海第六百三十三章 动摇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伤员
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高阳第四百八十九章 时机第九百五十五章 重铳第六百四十八章 暗巷第六百一十五章 执念第五十五章 计较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发现第一百五十章 挑细作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急报第一百三十三章 重伤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超越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仓皇第九百九十一章 官庄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难返第九百二十一章 镇海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叔侄第四十七章 黄榜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见官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盛怒第八百九十三章 定律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求去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对阵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北途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夜商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冬夜第三百六十章 挑拨第七百八十一章 雨地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论制第五百八十二章 故地第七百六十六章 沙漠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岛上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碰壁第九百八十九章 新编第六百五十八章 重逢第一百三十七章 行行复行行第五百六十六章 布匹第六百五十五章 步战第八十三章 做局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 警告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窥关第六百一十一章 轮种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落雪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 脏活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接风第八百九十九章 移动第七百四十九章 上城第二百九十七章 整合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 照会第二百三十章 叮嘱第八百一十七章 灾难第一百零五章 离开第一千零八章 海事第四百一十九章 初阳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对峙第三百二十八章 开火第一千七百三十章 爱好第二十二章 逼迫第一千六十三章 规模第七百七十六 战兵第五百五十章 葬仪第二百三十九章 前窥第六百一十三章 逗弄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 舰队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公审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汗崩第七百二十六 沉思第六百七十七章 船场第八百三十六章 礼炮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全力第一千五百四十九 二周第六百八十二章 节点(修正)第三百八十一章 车队第六百二十八章 巡按第六十一章 中立第九百一十六章 经验第二十二章 逼迫第九百一十七章 打旗第九百零六章 游走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融入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后退第七百一十三章 援手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血花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行动第三百一十四章 樱桃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红包第五百一十五章 结缘第三百九十六章 船货第八百章 争位第三百八十七章 论船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王府第五百六十九章 体系第六百三十六章 道士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火光第一千二百章 火弹第七百八十二章 下山第五百八十三章 公司第四百三十二章 耗费第二百七十章 出海第六百三十三章 动摇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伤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