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论功行赏

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对于一个幅员辽阔的中央集权王朝而言,维系国朝安稳的绝不止文治一项,更应兼顾武略震慑,真正的和平稳定,不是靠嘴皮子讲出来的,而是要靠武力震慑出来的,毕竟外部势力所忌惮的,永远都是你亮出来的肌肉,而不是富饶!!

干清宫。

东暖阁。

“今日朕召诸卿过来,开这场御前廷议,是有些事情要明确。”

朱由校坐在宝座上,环视殿内所聚诸臣,表情严肃道:“距辽左奏捷已过去数月,关于战后赏赐一事,朕一直都压着没提,此前只明确要修建忠烈碑、忠烈庙,时下这两处大工还在营建中。”

终究是要来了啊。

朱国祚、钱谦益、孙如游、毕自严、王象干等一众阁臣廷臣京卿,在听到天子所讲之言后,心中无不生出各异的想法,当初辽左奏捷一事抵京,可谓在朝引起极大的反响,而修建忠烈碑、忠烈庙一事,更是在朝掀起不少反对和争议。

其实对文官群体而言,天子厚待与倚重武将并非什么好事,毕竟武将所掌权力过重,难免会导致藩镇割据或尾大不掉的局面,一旦在大明出现这种情况,那势必会威胁到社稷稳定啊。

奈何天子干纲独断惯了,做任何事情都喜欢独断,这也导致所谓封赏一事,一直都被拖到现在。

“启奏陛下。”

孙如游走上前作揖道:“涉及辽左大捷赏赐一事,臣以为暂由兵部进行决意,明确诸将各部战功,着兵部谴派人手赴辽督审,待一应事宜明确下来后,再进行具体商榷为好,毕竟此事……”

“何须这般麻烦。”

朱由校却摆摆手打断道:“在过去这段时间内,朕已谴派人手进行督审,今日这场御前廷议,朕就是要明确诸将各部的赏赐,此事不能再拖下去了,再拖下去的话,只会寒了我大明健儿的心。”

果然。

一些大臣听到此言,心里暗道了一句,跟天子接触的时间久了,时下在朝的那帮文官们都知天子脾性。

“陛下要行赏赐一事,此乃朝廷必做之事,毕竟辽左能取得大捷,这对朝廷而言非同寻常。”

毕自严走上前,面朝御前作揖拜道:“不过臣有一言要讲,当下国库纾解尚未取得应有成效,恐涉及到银钱赏赐一项,户部恐拿不出太多的银子,来落实涉及到后续的奖赏,还请陛下能考虑在内。”

“臣附议。”

内阁次辅钱谦益紧随其后道:“臣觉得涉及辽左大捷封赏一事,当以晋职为主,朝廷眼下面临的难关还很多,若是将国库仅有的那点银子,全都拿出来赏赐给立功将士,恐会使朝廷陷入被动。”

毕自严讲这些话,朱由校还可以理解,毕竟是大明的财相嘛,考虑问题不止涉及奖赏一项,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在内,其想表达的真实意图,是希望国库能出一部分,内帑能拨一部分,继而将此事妥善的解决好。

不赏赐肯定是不行的。

说到底大明在辽左打了胜仗,将进犯明疆的建虏叛逆击退,不过在前线参战各部的损失也不小,倘若朝廷战后不进行赏赐,只怕会滋生很大的不满,如此今后再遇到这种战事,谁还会拼死去战呢?

但钱谦益这话讲的,多少就有些不负责了,什么叫以晋职为主,这潜在意思不就是想要表达,只对统兵打仗的将领进行赏赐,至于底层将士多少给予些就行,毕竟真要厚赏的话那朝廷还过不过了?

这就是典型的文官骄纵思维!

从不拿底层将士当人看!!

朱由校若是真按毕自严的路数来,那就别搞什么军改了,不把底层将士当人看,人家凭什么效忠于你?

扯淡!

“赏赐所涉及到的金银一事,诸卿就不必过多考虑了,朕已在内帑划了一笔金银,专司赏赐所用。”

朱由校撩了撩袍袖,神情自若道:“此外朕先前给熊廷弼颁了道旨意,让其在辽东划了400万亩军属勋田,用来赏赐给参战获功的大明健儿们,所以涉及到金银赏赐所需,其实没那么大的需求。”

“!!!”

一言激起千层浪。

涉及到军属勋田一事,在京的这帮文官根本不知情,一个是朱由校让熊廷弼他们注意保密,一个是清算卫所时直接逮捕不少人,这让跟京中有联系者根本没有机会传递,一个是实发军属勋田时是以清查卫所屯田的名义,一个是此前京城有很多事情,这让在京的很多群体注意都没投向辽东,种种原因之下吧,才导致这一特殊情况的存在。

交通条件落后,也绝非是没有好处的。

朱由校很多次都是利用这一情况,以快打慢先做后说,继而使得朝中的文官们,往往是后知后觉的。

“陛下这不妥吧!”

孙如游眉头紧皱道:“400万亩被划为军属勋田,这要从何处进行划拨,朝廷对这些土地又该怎样征收赋税?”

朱由校双眼微眯道:“军属勋田都实发下去了,难道依着卿家之意,是要将这些土地都收回来,待你提的这些问题解决了,再发给立功的将士们?”

都发下去了?!

听到这话的诸臣,不少都露出惊愕的神情,在他们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辽东有司竟敢将这等大事就做了?

这怎么能行啊!!

“陛下赏发军属勋田的标准是什么?”

在这等态势下,内阁首辅朱国祚上前道:“400万亩的军属勋田,又是从哪些地方挤出来的,熊廷弼作为辽东经略,为何在做这些事情时,没有向兵部递条陈言明?陛下,这些可都不是小事啊!!”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规矩是不能随便破坏的。

站在文官的角度来说,朝廷是有宗法和礼制的,做任何事情都要按制办事,哪怕天子能随心所欲,但底下的官员却不能,若谁都能绕开中枢做事的话,时间久了那还了得?那还要中枢做什么?

其实朱由校也理解这一想法,不过这次他必须要这样做,若没有绕开中枢有司, 将400万亩军属勋田实发下去,就不可能将辽东所辖诸卫所清查一遍。

毕竟想削弱辽东将门势力,必须要分而破之,这就必须要将卫所跟驻军剥离开。

唯有先将卫所弊政解决掉,同时拿实实在在的勋田赏赐去安抚更多的底层将士,从而趁着建虏无力再战之际,先粗略的将辽东筛一遍,后面才能通过多次的对虏作战,逐步去剔除所谓辽将自重问题。

建虏这块磨刀石,朱由校必须要发挥到极致,不可能砸下所有家底,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镇压叛乱,这反而是对大明最不划算的做法。

就慢慢的打嘛,在打的这个过程中,逐步调整和完善大明军制,逐步治理和发展辽东,将损失降到最低才核算。

更何况这次划的军属勋田,朱由校还有一项重要举措,他要在辽东地界推动引水种稻,革新种植水稻技术,辽东有那么肥沃的黑土地,哪怕气候寒冷些,可不该就这样荒废着啊,这在朱由校的眼里,简直是莫大的浪费!!

要是这项政策能够推行起来,用个三到五年的时间逐步推广,加之试种红薯、土豆、玉米等高产作物,朱由校不觉得跟建虏持续作战,会对大明造成多大负担,一个核心群体不过百万的游猎区域势力,在朱由校眼里都不能被称之为政权,真要等大明调整过来,能是大明的对手?

“这些的确不是小事。”

想到这里的朱由校,眼神坚毅的看向诸臣,“可那时候的朝局,允许朕找谁去进行商榷吗?那时谁的心思放到这上面了?现在讲这些有什么意义?”

第323章 颤抖吧!第217章 白杆扬威第159章 清查亏空第284章 惠政第346章 新世界(1)第355章 风起于川第328章 无题第36章 都是朕的钱!第266章 滔天恨意第315章 直隶之乱(1)第222章 浑河血战(2)第122章 天启(2)第348章 新世界(3)第76章 福王进京第339章 尽诛之第188章 农政第159章 清查亏空第17章 权力洗牌!天子怎能孤行第276章 不!是集权第72章 尊儒,不代表崇儒!第98章 白杆抄家,威武之师第127章 天启(7)第275章 放权第62章 魏忠贤红眼了第92章 二个极端第253章 诸党(1)第295章 差事第216章 杀!杀!杀!第207章 天子大婚第125章 天启(5)第170章 打蛇七寸第302章 财相出手第186章 毕其功于一役第280章 诸事(2)第11章 提督京营戎政第89章 敢为天下先第149章 一种可能第103章 明君与暴君(1)第328章 无题第190章 愿天下大同第171章 锦衣之动第226章 五虎之威第160章 度量衡厘定第200章 辽南血第364章 廉政蓄势第110章 水太凉!第51章 知罪否?第76章 福王进京第78章 思变(2)第73章 皇明时报第261章 这不可能第94章 勋卫扬威第188章 农政第160章 度量衡厘定第84章 辽局(1)第7章 豪赌第67章 对辽战略第219章 溃了第93章 剑指京营第183章 血洗沈阳!第235章 撞击式燧发枪第273章 盐法侍郎第256章 诸党(4)第75章 京营(2)第319章 粉墨登场第126章 天启(6)第15章 新君之威第213章 行路难(2)第298章 集约发展(3)第164章 给朕查!第309章 杨涟之怒第231章 国子监之辩(2)第72章 尊儒,不代表崇儒!第335章 粮食丰产第162章 漕粮也敢动?第269章 剑指内阁第303章 反对!第247章 天津一十三行(1)第208章 再杀第334章 技高一筹第256章 诸党(4)第182章 试探第203章 人活着,总要做点什么第29章 大朝会(3)第288章 民心民意第348章 新世界(3)第207章 天子大婚第262章 敕爵厚赏第95章 杀!硕鼠当诛!第223章 剑指鸦鹘关第288章 民心民意第362章 治辽策第70章 丰台与西山第362章 治辽策第89章 敢为天下先第43章 态(3)第186章 毕其功于一役第137章 粉墨登场第346章 新世界(1)第121章 天启(1)
第323章 颤抖吧!第217章 白杆扬威第159章 清查亏空第284章 惠政第346章 新世界(1)第355章 风起于川第328章 无题第36章 都是朕的钱!第266章 滔天恨意第315章 直隶之乱(1)第222章 浑河血战(2)第122章 天启(2)第348章 新世界(3)第76章 福王进京第339章 尽诛之第188章 农政第159章 清查亏空第17章 权力洗牌!天子怎能孤行第276章 不!是集权第72章 尊儒,不代表崇儒!第98章 白杆抄家,威武之师第127章 天启(7)第275章 放权第62章 魏忠贤红眼了第92章 二个极端第253章 诸党(1)第295章 差事第216章 杀!杀!杀!第207章 天子大婚第125章 天启(5)第170章 打蛇七寸第302章 财相出手第186章 毕其功于一役第280章 诸事(2)第11章 提督京营戎政第89章 敢为天下先第149章 一种可能第103章 明君与暴君(1)第328章 无题第190章 愿天下大同第171章 锦衣之动第226章 五虎之威第160章 度量衡厘定第200章 辽南血第364章 廉政蓄势第110章 水太凉!第51章 知罪否?第76章 福王进京第78章 思变(2)第73章 皇明时报第261章 这不可能第94章 勋卫扬威第188章 农政第160章 度量衡厘定第84章 辽局(1)第7章 豪赌第67章 对辽战略第219章 溃了第93章 剑指京营第183章 血洗沈阳!第235章 撞击式燧发枪第273章 盐法侍郎第256章 诸党(4)第75章 京营(2)第319章 粉墨登场第126章 天启(6)第15章 新君之威第213章 行路难(2)第298章 集约发展(3)第164章 给朕查!第309章 杨涟之怒第231章 国子监之辩(2)第72章 尊儒,不代表崇儒!第335章 粮食丰产第162章 漕粮也敢动?第269章 剑指内阁第303章 反对!第247章 天津一十三行(1)第208章 再杀第334章 技高一筹第256章 诸党(4)第182章 试探第203章 人活着,总要做点什么第29章 大朝会(3)第288章 民心民意第348章 新世界(3)第207章 天子大婚第262章 敕爵厚赏第95章 杀!硕鼠当诛!第223章 剑指鸦鹘关第288章 民心民意第362章 治辽策第70章 丰台与西山第362章 治辽策第89章 敢为天下先第43章 态(3)第186章 毕其功于一役第137章 粉墨登场第346章 新世界(1)第121章 天启(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