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治辽策

“那到底是资历重要呢?还是能力重要呢?”

面对这样的情况,朱由校不急不躁,倚着软垫环视眼前群臣,讲出心中所想,“谁能为朕答疑解惑呢?”

这……

朱由校提出来的问题,让在场众人皆是一愣,可若真细细思索一番,却发现这个问题根本无法回答。

资历与能力是能放到一起的吗?

真要以此来展开的话,那事情就真大发了。

“看来诸卿都有顾虑嘛,好,既然是这样的话,那朕便先讲讲。”

朱由校扫视一圈,见没人站出来说,遂向前探探身道。“当初辽局何等凶险,何等激变,朕不多说想必诸卿还没有忘吧?”

这如何能忘掉呢。

御前所站的这帮大臣,表情都变得复杂起来,尽管在今年,在辽左前线,打了一场大胜仗,重挫了进犯的建虏八旗,可在此之前的辽局,岂是用一个凶险,一个激变,就能简单概述的呢?

“在朕没有克继大统前,朕的皇祖父,朕的皇考,皆为凶险异常的辽局忧心忡忡,想要镇压建虏叛乱,以彰显我大明雄威。”

朱由校撩了撩袍袖,神情自若的继续说道:“奈何天不遂人愿,辽局变化之快,辽地暗涌之多,是谁都没有想到的,曾几何时,一个小小的建虏,昔日大明的奴从,竟敢这般肆无忌惮了?”

东暖阁的气氛悄然而变。

朱由校讲这么多,为的不是熊廷弼,相较于辽东总督一职,再或蓟辽总督之职,彼此间存在的职权冲突,其都想好怎样解决了。

朱由校之所以讲这些,就是为扶持洪承畴上位,因为只有洪承畴做辽东巡抚,那他所明确的治辽策,才能平稳的推行落实,从而帮着中枢朝堂,帮着熊廷弼减轻军费开支,逐步将辽东建设起来。

恰恰是洪承畴年轻,恰恰是洪承畴资历不够,如若其做了辽东巡抚,那他就必须拿出实打实的政绩,来堵住某些人的嘴,来给自己增添一笔。

但凡是换一个人,去就任辽东巡抚的话,那不仅朱由校的谋划可能会落空,甚至会想着抢夺权力,继而将辽东搞的乌烟瘴气,这绝非朱由校所想看到的。

就熊廷弼那等火爆脾气,或许现在有所改变吧,但不找个对脾气的人搭伙共事,迟早是会出大问题的。

按着朱由校对辽构想,今后辽东总督府将常驻于辽前,辽东巡抚府将常驻广宁,形成一前一后的格局。

如此总督府总揽平虏诸事,而巡抚府总揽地方民政。

唯有辽东地方职权划分明确,方能减少不必要的损耗,形成多点发力的总基调,确保对外征伐,对内治理,才确保到天启五年之际,辽东能实现翻天覆地的改变,同时为今后进一步发展蓄势!

“臣以为陛下说的没错。”

在此等态势下,钱谦益上前拜道:“就事实情况来论,仅限于辽东一地,臣以为能力要比资历重要。”

老狐狸!!

钱谦益这话刚讲出来,不止是朱由校,还有其他大臣,无不在心里暗道一句,特别是对朱由校而言,其可谓是强忍笑意。

到底是所站位置不同,所考虑的角度就会不同。

尽管钱谦益在这件事上表了态,可却也划清了界限,仅限于时下的辽东局势,并不扩大相应范畴。

“让洪承畴就任辽东巡抚, 臣以为是英明的,而不叫其提督军务,变相也是对其的一种鞭策。”

钱谦益仿佛没看到一般,继续自顾自的说道:“且不提洪承畴先前奉旨督办红丸移宫两案,就说洪承畴奉诏赴辽督办辽前军需,那时朝中尚不知辽前变局,是陛下英明神武,洞察到建虏的勃勃野心。”

“这点是谁都不能遗忘的。”

“而事实上,待辽左前线局势陡变时,辽东其他地方也暗潮汹涌啊,别的不说,就建虏潜藏的暗桩,可是都渗透进我京畿腹地来了,面对这样一种情况,洪承畴不仅能确保辽左前线军需供应,还能安抚好辽南诸卫,令熊廷弼能心无旁骛的镇守辽左,跟来犯之建虏展开攻势,这些都是抹杀不掉的吧?”

“不错。”

王象干听闻此言,点点头说道:“所谓辽左大捷,绝非辽左一地之功,这与其他人在别地的努力,也都是密不可分的。”

“除了洪承畴在辽南,王在晋在蓟辽总督署,陈奇瑜在天津三卫,袁可立在山东,甚至陛下所谴内廷内臣,这些在各地做各自本职,方能确保辽左那场终胜。”

第285章 茶馆议政第75章 京营(2)第272章 袁世振第159章 清查亏空第300章 抢购潮第302章 财相出手第78章 思变(2)第44章 态(4)第70章 丰台与西山第330章 惊满堂第274章 内阁首议第36章 都是朕的钱!第245章 诸巡河御史第214章 行路难(3)第6章 增扩锦衣卫旗校第160章 度量衡厘定第122章 天启(2)第337章 在变革中求发展第7章 豪赌第225章 叶向高进京第106章 御前廷议第327章 大明军魂第353章 武运昌隆第54章 朝野惊第187章 励精图治第25章 母族外戚第313章 爆!爆!爆!第81章 骡马化第57章 西缉事厂第188章 农政第97章 君威第311章 津门变局(2)第349章 新世界(4)第353章 武运昌隆第22章 召见第143章 陛下何故造反第20章 外朝风起第338章 财源滚滚第276章 不!是集权第325章 太黑第132章 山东巡抚第87章 另起炉灶第273章 盐法侍郎第32章 孙承宗第276章 不!是集权第289章 预热第273章 盐法侍郎第65章 这天下,朕先反了第84章 辽局(1)第287章 兴工第165章 魑魅魍魉第8章 人人皆处大势下第80章 思变(4)第248章 天津一十三行(2)第147章 西苑聚将第157章 意外惊喜第198章 这就是政治第128章 天启(8)第363章 巡按第297章 集约发展(2)第260章 辽左奏捷第163章 哄抬粮价第175章 拔脓第255章 诸党(3)第242章 河患疏第15章 新君之威第334章 技高一筹第73章 皇明时报第298章 集约发展(3)第36章 都是朕的钱!第356章 敢叛必镇!第366章 联合缉私第115章 选秀?那就选吧第75章 京营(2)第350章 一封密信第293章 围杀第160章 度量衡厘定第351章 查!第183章 血洗沈阳!第274章 内阁首议第193章 一场大火第204章 风骨第289章 预热第367章 暗涌(1)第190章 愿天下大同第359章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第89章 敢为天下先第260章 辽左奏捷第54章 朝野惊第199章 勋贵楷模第144章 新朝新气象第98章 白杆抄家,威武之师第254章 诸党(2)第198章 这就是政治第47章 帝王心术第203章 人活着,总要做点什么第42章 态(2)第206章 国事,家事第340章 暴君当道第196章 搅吧,搅吧!
第285章 茶馆议政第75章 京营(2)第272章 袁世振第159章 清查亏空第300章 抢购潮第302章 财相出手第78章 思变(2)第44章 态(4)第70章 丰台与西山第330章 惊满堂第274章 内阁首议第36章 都是朕的钱!第245章 诸巡河御史第214章 行路难(3)第6章 增扩锦衣卫旗校第160章 度量衡厘定第122章 天启(2)第337章 在变革中求发展第7章 豪赌第225章 叶向高进京第106章 御前廷议第327章 大明军魂第353章 武运昌隆第54章 朝野惊第187章 励精图治第25章 母族外戚第313章 爆!爆!爆!第81章 骡马化第57章 西缉事厂第188章 农政第97章 君威第311章 津门变局(2)第349章 新世界(4)第353章 武运昌隆第22章 召见第143章 陛下何故造反第20章 外朝风起第338章 财源滚滚第276章 不!是集权第325章 太黑第132章 山东巡抚第87章 另起炉灶第273章 盐法侍郎第32章 孙承宗第276章 不!是集权第289章 预热第273章 盐法侍郎第65章 这天下,朕先反了第84章 辽局(1)第287章 兴工第165章 魑魅魍魉第8章 人人皆处大势下第80章 思变(4)第248章 天津一十三行(2)第147章 西苑聚将第157章 意外惊喜第198章 这就是政治第128章 天启(8)第363章 巡按第297章 集约发展(2)第260章 辽左奏捷第163章 哄抬粮价第175章 拔脓第255章 诸党(3)第242章 河患疏第15章 新君之威第334章 技高一筹第73章 皇明时报第298章 集约发展(3)第36章 都是朕的钱!第356章 敢叛必镇!第366章 联合缉私第115章 选秀?那就选吧第75章 京营(2)第350章 一封密信第293章 围杀第160章 度量衡厘定第351章 查!第183章 血洗沈阳!第274章 内阁首议第193章 一场大火第204章 风骨第289章 预热第367章 暗涌(1)第190章 愿天下大同第359章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第89章 敢为天下先第260章 辽左奏捷第54章 朝野惊第199章 勋贵楷模第144章 新朝新气象第98章 白杆抄家,威武之师第254章 诸党(2)第198章 这就是政治第47章 帝王心术第203章 人活着,总要做点什么第42章 态(2)第206章 国事,家事第340章 暴君当道第196章 搅吧,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