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召见

红丸与移宫两案,是天启朝绕不开的政治事件,一个牵扯大行皇帝朱常洛,一个牵扯新君朱由校,继而让更多的群体涉及其中。

天启朝初期的庙堂乱象,就是由上述两案引发的,且伴随风波的不断扩大,将这股政治乱斗带到地方有司。

其中最具标志性的影响事件,莫过于楚党巨擘熊廷弼倒台,袁应泰接替辽东经略,继而引发辽左前线崩溃,使得大明丢掉沈阳、辽阳等重镇疆土,折损大批武将,戍边军队损失惨重,建虏八旗窃据辽地,双方彻底攻守易势!

原本朱由校心中以为,凭借午门廷杖一事,遏制住哕鸾宫走水风波,介入王安炮制的内廷盗宝小案,以午门杖毙王安、清扫内廷、特设皇家近卫都督府的既定事实,可以暂时压住这股风潮。

然万历朝传承的复杂朝局,几起几落的东林党,大明特有的科道体系,就注定了事情简单不了。

左都御史张问达递交规谏奏疏,直指皇家近卫都督府,言明国朝无此先例。

兵科都给事中杨涟递交规谏奏疏,直指新君罢朝追思期已至,当召开常朝。

廷臣张泼递交弹劾奏疏,直指锦衣卫和东厂之弊。

工科都给事中惠世扬递交弹劾奏疏,再度弹劾内阁首辅方从哲。

御史左光斗递交规谏奏疏,直指经筵制度。

御史方震孺递交弹劾奏疏,直指魏忠贤进谗言,意有祸乱内廷之举。

朱由校将这些奏疏御览完,就知晓是怎么回事了,他做的事情,让外朝不少大臣心慌了。

特别是惠世扬那封弹劾奏疏,就让朱由校清楚的知道,红丸案不能再拖了,不然该事争议加大,必被在朝东林党抓住,继而向方从哲发动猛攻!

那样就被动了。

朱由校明确颁布的中旨,一经在内阁宣读就引起轩然大波,更在最短的时间,于外朝有司传递开,一时间各种说法满天飞。

夜幕之下,干清宫灯火通明,殿外所聚太监、宦官、大汉将军分立各处,东暖阁内静悄悄的。

朱由校盘坐在罗汉床上,聚精会神的伏案书写,服侍在旁的刘若愚,宛若雕塑般站在原地。

站了一个多时辰,刘若愚双腿酸胀难忍,然却不敢乱动,从那道中旨在内阁颁布,到知晓一些外朝的反应,自家皇爷就坐在罗汉床上忙碌。

“臣…刑部员外郎洪承畴,拜见陛下!”

刘若愚走神之际,一道人影从他眼前闪过,听到响动的刘若愚心下一惊,忙皱眉看了过去。

就见一身材伟岸的年轻官员,恭敬的朝着天子作揖行礼。

“洪卿来了,无需多礼。”

朱由校露出笑意,看向眼前的洪承畴,“给洪卿赐座斟茶,刘若愚,快去着人安排。”

“奴婢遵旨。”

听到这些的洪承畴,心跳不由加快,他就是一小小的员外郎,却被天子召进宫来,尽管在京为官数载,洪承畴还是很紧张。

朱由校打量着洪承畴,身材伟岸,棱角分明的五官,剑眉星目,穿着一身带白鹇补子的官服,外罩素服,腰系麻绖,国丧尚未结束期间,在京官员的标配就是这些,涉及礼仪容不得半点马虎。

“洪卿在刑部为官有几载了?”

朱由校端起手边茶盏,呷了一口,看向坐在锦凳上,身体微微前倾的洪承畴。

“禀陛下~”

洪承畴闻言,忙起身作揖道。

“大规矩就免了。

朱由校摆手打断道:“洪卿坐下说吧。”

“臣遵旨。”

洪承畴面露迟疑道,想了想,还是作揖禀道:“臣是万历四十四年丙辰科殿试二甲,派往刑部观政,期满初授刑部江西清吏司主事,后迁员外郎,臣在刑部为官四载有余。”

言罢,洪承畴朝着朱由校再拜,低首坐于锦凳上。

“四载有余。”

朱由校开口道:“那洪卿对刑部诸事也算了然于心?”

“是。”

洪承畴觉察到异样,瞬时就联想到一些事情,眉宇间流露出些许踌躇。

“朕有桩要案,牵扯重大,非忠于社稷之贤良亲审,朕心不安。”

朱由校打量着洪承畴,语气平静道:“洪卿,你可愿为朕分忧?”

果然!

此刻的洪承畴,听完天子所讲,笃定心中所想,天子召他进宫,是为了红丸一事,想到其中厉害的洪承畴,一时间不知该说些什么。

见洪承畴不言,朱由校没有催促。

红丸案牵扯众多,倘若想要掌握主动,就必须紧抓起来,控制该政治事件的影响,让东林党不能插手。

唯有做到这一步,才能避免方从哲的倒台。

对于内阁首辅方从哲,朱由校没有任何喜恶可言,之所以不想让方从哲倒台,纯粹是不想让叶向高出任该职,不然朝堂降温就是妄想。

东林党的势起才刚开始,待到那批赴京的东林党人,纷纷赶至京城任职,东林党的疯狂才正式开始。

“臣……”

洪承畴从锦凳上起身,顺势就朝朱由校行跪拜之礼。

“洪卿有顾虑?”

朱由校见状,眉头微挑道。

“臣~”

洪承畴面露犹豫,话到了嘴边,不知该讲些什么,汗顺着脸颊流下。

在刑部为官这几载,洪承畴见到的太多事情,曾经他内心深处也看不惯,特别是朝中各派的争斗,然有些事情不是你想,就能有所改变的。

身处在这等大环境下,个人显得是那般微不足道。

洪承畴在朝没有背景,能升任员外郎实属不易,倘若掺和到党争之下,那纯粹就是炮灰。

“洪卿有顾虑,实属正常。”

朱由校没有气恼,起身朝洪承畴走来,弯腰搀起,“红丸一事在朝野间众说纷纭,更涉及到朕的皇考,皇考山陵崩一事,朕不敢多想,每每想起皇考即皇帝位时,龙体康硕,然御极不过一月,竟出现那等……”

“陛下!!”

洪承畴听到这里,顺势就跪倒在地上,“臣愿为君分忧。”

朱由校话说到这份上,洪承畴作为大明的臣子,他还能说些什么?

更何况洪承畴也藏有私心。

被新君召进宫,没说别的,就是言红丸一事,倘若他能将此事处理好,那在新君的地位和分量就不一样。

只是这事不好办啊。

“洪卿真乃大明肱股,朕之贤臣啊。”

朱由校搀扶起洪承畴,“洪卿愿为朕分忧,朕很欣慰,此事洪卿不必有顾虑,真相究竟如何,需要一步步地审查,朕有足够的耐心, 等着洪卿去查明,至于别的,洪卿不必过多理会。

另外红丸一案,朕会让锦衣卫和东厂配合洪卿,既然朝野间议论此案者如云,那朕就要彻底查明!”

洪承畴脸色微变,厂卫也要涉足其中,那事情就不那么简单了。

天子想要的彻底查明,果真就是字面意义那么简单吗?

一时间洪承畴生出很多想法。

事实上挑选在朝还比较透明的洪承畴,来具体负责红丸案,是朱由校经过深思熟虑才决定的。

或许在原有的历史轨迹上,此人背叛了大明,更成为鞑清的带路党,手上沾满了鲜血。

但现在毕竟不是崇祯朝时期,而他更不是那崇祯皇帝。

所谓忠诚,本就是一个有待商榷的命题。

处在当下的境遇,朱由校需要做的事情就是破局,一切可以为他所用的人才,在合适的时候,合适的契机,朱由校都要尝试着去用。

朱由校要做一个局,一个可以将东林党逐步瓦解,能让沸腾的朝堂降温,唯有实现这一战略,方能逐步制衡住朝堂,稳定住时局,并有效干涉和避免某些不好的事情发生。

时下的大明朝堂,除了势起的东林党,势颓的齐楚浙党等派,还有着其他文官群体,要是能在这部分群体里,挑选一批有能力的大臣纳进帝党,有些事情反而好办了。

洪承畴很聪明,这是朱由校看重的首要条件。

当洪承畴携一批案牍离开东暖阁,望着洪承畴的背影,负手而立的朱由校露出一抹笑意,好戏才刚刚拉开帷幕!

第51章 知罪否?第62章 魏忠贤红眼了第207章 天子大婚第344章 秋闱第45章 上医医国第323章 颤抖吧!第202章 怒第103章 明君与暴君(1)第272章 袁世振第307章 盐改第273章 盐法侍郎第31章 天子挥拳!浓疮就要拔第190章 愿天下大同第211章 魏忠贤怕了第54章 朝野惊第123章 天启(3)第287章 兴工第357章 宗藩进京第233章 再议海河第159章 清查亏空第225章 叶向高进京第135章 午门叩阙第200章 辽南血第33章 诏修实录!翰林诸官第272章 袁世振第124章 天启(4)第8章 人人皆处大势下第332章 重大变革第90章 杀一儆第159章 清查亏空第221章 浑河血战(1)第288章 民心民意第167章 众生相(2)第324章 衣冠禽兽第164章 给朕查!第113章 魏忠贤归京第108章 廷推(2)第51章 知罪否?第249章 天津口岸第253章 诸党(1)第75章 京营(2)第235章 撞击式燧发枪第256章 诸党(4)第358章 盐改受阻第49章 如此顾命第190章 愿天下大同第211章 魏忠贤怕了第326章 风波之后第316章 直隶之乱(2)第195章 东林决断第138章 一出好戏第196章 搅吧,搅吧!第215章 赫图阿拉第87章 另起炉灶第260章 辽左奏捷第118章 大明之擎天柱!第231章 国子监之辩(2)第256章 诸党(4)第326章 风波之后第143章 陛下何故造反第222章 浑河血战(2)第261章 这不可能第184章 老奴的野望第93章 剑指京营第231章 国子监之辩(2)第115章 选秀?那就选吧第200章 辽南血第70章 丰台与西山第292章 体统能当饭吃?第347章 新世界(2)第71章 书生意气第164章 给朕查!第62章 魏忠贤红眼了第365章 东江镇第336章 农业是国之根本第78章 思变(2)第126章 天启(6)第56章 罢职夺籍!第93章 剑指京营第24章 天家无亲情第168章 抽丝剥茧第83章 文与武(2)第343章 大破大立第249章 天津口岸第365章 东江镇第312章 津门变局(3)第186章 毕其功于一役第182章 试探第227章 大明之耻第21章 想玩?那朕陪你们玩!第284章 惠政第57章 西缉事厂第314章 浓疮就要挤破第94章 勋卫扬威第39章 紫禁之巅(1)第196章 搅吧,搅吧!第100章 巡视丰台第158章 户部没钱?朕就有了!?第100章 巡视丰台
第51章 知罪否?第62章 魏忠贤红眼了第207章 天子大婚第344章 秋闱第45章 上医医国第323章 颤抖吧!第202章 怒第103章 明君与暴君(1)第272章 袁世振第307章 盐改第273章 盐法侍郎第31章 天子挥拳!浓疮就要拔第190章 愿天下大同第211章 魏忠贤怕了第54章 朝野惊第123章 天启(3)第287章 兴工第357章 宗藩进京第233章 再议海河第159章 清查亏空第225章 叶向高进京第135章 午门叩阙第200章 辽南血第33章 诏修实录!翰林诸官第272章 袁世振第124章 天启(4)第8章 人人皆处大势下第332章 重大变革第90章 杀一儆第159章 清查亏空第221章 浑河血战(1)第288章 民心民意第167章 众生相(2)第324章 衣冠禽兽第164章 给朕查!第113章 魏忠贤归京第108章 廷推(2)第51章 知罪否?第249章 天津口岸第253章 诸党(1)第75章 京营(2)第235章 撞击式燧发枪第256章 诸党(4)第358章 盐改受阻第49章 如此顾命第190章 愿天下大同第211章 魏忠贤怕了第326章 风波之后第316章 直隶之乱(2)第195章 东林决断第138章 一出好戏第196章 搅吧,搅吧!第215章 赫图阿拉第87章 另起炉灶第260章 辽左奏捷第118章 大明之擎天柱!第231章 国子监之辩(2)第256章 诸党(4)第326章 风波之后第143章 陛下何故造反第222章 浑河血战(2)第261章 这不可能第184章 老奴的野望第93章 剑指京营第231章 国子监之辩(2)第115章 选秀?那就选吧第200章 辽南血第70章 丰台与西山第292章 体统能当饭吃?第347章 新世界(2)第71章 书生意气第164章 给朕查!第62章 魏忠贤红眼了第365章 东江镇第336章 农业是国之根本第78章 思变(2)第126章 天启(6)第56章 罢职夺籍!第93章 剑指京营第24章 天家无亲情第168章 抽丝剥茧第83章 文与武(2)第343章 大破大立第249章 天津口岸第365章 东江镇第312章 津门变局(3)第186章 毕其功于一役第182章 试探第227章 大明之耻第21章 想玩?那朕陪你们玩!第284章 惠政第57章 西缉事厂第314章 浓疮就要挤破第94章 勋卫扬威第39章 紫禁之巅(1)第196章 搅吧,搅吧!第100章 巡视丰台第158章 户部没钱?朕就有了!?第100章 巡视丰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