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帝国的黎明

泰昌元年,九月初十。

一抹红霞在天际出现,金光徐徐驱散黑暗,接着红霞的范围越来越大,黑与白的界限,随着朝阳渐升愈发分明,刺眼的朝阳开始照耀大地,反射金光的琉璃瓦,像血一样的宫墙,一眼看不到尽头的巍峨建筑群,随处可见的白,衬托出紫禁城的厚重和悲痛。

“这穿越有意思!”

东暖阁内,那张龙椅上,内穿团龙明黄袍、外着孝服、腰系麻绖的青年,打量着暖阁布局,神情看不出喜悲。

青年有些感慨。

回顾他的前半生,不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不是外人眼中的好孩子,给父母惹下不少麻烦,伴随年龄增长,经历社会摔打,面对残酷现实,这些都没有击败他,那颗不服输的心支撑他前行。

其父常言的一段话,被他牢记于心。

好与坏是最不该被定义的,什么是好?什么叫坏?每个人要走的路不同,不要活在别人的眼光下,你认为对的事情,只要不触犯做人的底线和良知,就要敢于大胆尝试,不要害怕失败,毕竟每个人的一生,都不可能一帆风顺。

也恰恰是这段话,影响了他的一生。

让他经历很多次失败都没自暴自弃,最终打拼出来小有成就,让父母过上好日子,身边出现很多赞许声,那一刻他释然了。

可命运却和他开了个玩笑。

他穿越了,成了史书上褒贬不一的木匠皇帝,年仅十五岁即皇帝位,颁即位诏,大赦天下,定年号天启……

“皇爷~”

紧闭的殿门被推开,一道声音响起,让朱由校心生烦躁。

“滚出去!”

朱由校眼神凌厉,看向擅进暖阁的老太监,厉声道:“朕说的话,不管用是吧?”

“皇爷恕罪。”

穿着素服,腰系麻绖,手持拂尘的王安,立时跪倒在地上。

适才朱由校凌厉的眼眸,让他心生颤意,这是他先前从没有见过的。

“老奴不敢忤逆皇爷旨意,然外朝阁臣、廷臣、京卿于干清门……”

“叫他们给朕等着!”

见跪地的王安解释起来,朱由校冷冷的盯着王安。

这个与东林党有密切联系的大太监,忘了眼下紫禁城的主人,早已不再是大行皇帝朱常洛!

红丸案发生了,移宫案闹出了,懵懂间御极登基,内廷漏的像筛子,外朝诸党林立,这就是朱由校面对的现实,他穿越过来不过两日,却已经感受到来自各方压力。

大明一月驾崩两位皇帝,这是绝无仅有的事情,泰昌帝临朝的那个月,可谓让朝堂变得复杂无比。

过去屡遭打压的东林党,凭借一直坚守的政治行动,终随万历皇帝驾崩,朱常洛顺利克继大统,宣告押宝功成,大批东林党人起复,得以重回大明权力中枢,这对在朝的齐楚浙党等派,绝不是什么好消息。

一个红丸案,不是驾崩一位皇帝那么简单,背后究竟掺杂多少阴谋和利益,到底涉及多少群体和算计,是谁都说不清道不明的。

大明皇帝不知从何时开始,居然会变得这般脆弱,这般高危,动辄就会骤然驾崩,叫人觉得不可思议。

‘色字头上一把刀,朱常洛啊朱常洛,你说说你,做太子憋屈那么久,好不容易御极登基了,成了大明天子,克制些难道不好吗?’

看着王安低首退出暖阁,朱由校心里忍不住吐槽,‘你穿上天子衮服,眼睛一闭躺进梓宫里,

算是什么事都不用劳心费神了,大明的这副烂摊子,被你折腾一番,变得更烂了!

你咋不多吃几颗红丸啊!说不定就可以九世轮回,叫你长生不死。

东林党就这么好吗?

人家一个个前仆后继,替你发声,为你摇旗,帮你稳住太子之位,难道就只是图的礼制吗?

凭什么?

独凭你惧内?

做了大明皇帝,连后宫都没摆弄明白,初登天子大宝,就折腾这么多事情,你可真是迷之自信啊。

天下有多少人,知晓大明换天子了?

连朝堂制衡都没有琢磨明白,你就敢让这么多东林党人进朝为官,你是真厉害,是真了不起,生怕大明还不够乱,不愧是东林党的大明皇帝啊!’

朱由校的心情很差。

知晓万历帝的遗诏,泰昌帝的即位诏和遗诏,自己前身的即位诏,这短短一个多月,从眼前这座紫禁城中,先后向天下颁布的两封遗诏和即位诏,其中暗藏玄机的特殊内容,让朱由校对大明文官群体刷新了认知。

政治是讲势的。

政治是趋利的。

政治是避害的。

政治是无情的。

万历皇帝龙驭宾天之际,与泰昌皇帝龙驭宾天之际,大明朝局的形势,从齐楚浙党等派占优,渐变过渡到东林党占优。

一桩红丸案,一件移宫案。

让东林党人捧住大杀器,得以掌握政治先机,约束和钳制住内阁首辅的方从哲,继而明确泰昌帝的遗诏,新君的即位诏,将短暂的泰昌朝明确下来的人事调整、政策方针形成既定事实。

【皇考登极诏书所载用人、行政、奖诫、兴厘务须遵承举行;不得以‘时宜’为名任意更改祖宗旧制;新君继位前官吏军民犯罪,除十恶至死罪及永远充军人犯不赦外,皆得赦免……】

单单是代表新君正统的即位诏,里面明确的部分内容,就注定天启朝的党争内耗,是无论如何都避免不了的。

大明文官群体中有坏人。

东林党、浙党、齐党、楚党、宣党、昆党……

这些现存的党派,为了争权夺利,他们党同伐异,想限制皇权,想增强臣权,一桩移宫案,看起来是匡扶社稷,将李选侍‘请’出干清宫,维护大明正统,实则背后掺杂的算计太多!

朱常洛是九月初一驾崩,遗诏皇长子即皇帝位,移宫案风波于九月初二掀起,李选侍于九月初五移居哕鸾宫,朱由校九月初六日登基,颁诏大赦,以明年为天启元年。

短短六天发生了很多事情,牵扯到很多人,李选侍,司礼监太监王安,内阁首辅方从哲,英国公张维贤,都给事中杨涟,御史左光斗……

‘人心经不起考验,即位诏颁布天下,制约皇权的枷锁已成,大明祖制不知从何时起,成了牵绊后继之君的制度,大明文官群体的文字游戏,玩的实在是太高明了。’

朱由校眼神冷厉,知晓自己的处境后,心底燃起很强的斗志,‘御极登基的先手优势,算是被外朝的那帮文官破坏掉了,想巩固皇权,避免不好的事情发生,叫乱糟糟的朝局暂稳下来。

人事权,财权,事权皆掌握在诸党之手,科道就更不用提了。

既要给沸腾的朝堂泼冷水降温,确保朝局不会进一步混乱,还要干预东林党插手辽东人事,让楚党巨擘熊廷弼可以安心待在辽东,继而确保明岁爆发的辽左战役,不会让猖獗的建虏八旗逮住机会,先后夺占沈阳、辽阳等重镇。

这桩桩件件的紧迫性,使得自己都必须尽快掌握内廷,培植拱卫皇权的厂卫势力,以制衡住外朝诸党之争,王安啊王安,你这个亲近东林党的内廷大太监,必须死!你不死,朕就会被困死!!’

第73章 皇明时报第163章 哄抬粮价第30章 大朝会(4)第62章 魏忠贤红眼了第48章 新君VS顾命第21章 想玩?那朕陪你们玩!第311章 津门变局(2)第141章 白绫了恩仇第276章 不!是集权第346章 新世界(1)第226章 五虎之威第115章 选秀?那就选吧第67章 对辽战略第278章 崔呈秀点火第258章 文斗(2)第56章 罢职夺籍!第95章 杀!硕鼠当诛!第291章 朱由校的教育第55章 诸卿欲反乎?第213章 行路难(2)第51章 知罪否?第83章 文与武(2)第123章 天启(3)第305章 杀手锏第125章 天启(5)第140章 大明,是怎么了第142章 杨涟是把刀第267章 不安稳因素第333章 彻掌第275章 放权第262章 敕爵厚赏第231章 国子监之辩(2)第65章 这天下,朕先反了第257章 文斗(1)第259章 文斗(3)第331章 军务院第283章 京城之变第98章 白杆抄家,威武之师第312章 津门变局(3)第276章 不!是集权第139章 铁案第72章 尊儒,不代表崇儒!第205章 京城见闻第300章 抢购潮第249章 天津口岸第71章 书生意气第103章 明君与暴君(1)第64章 触目惊心第206章 国事,家事第71章 书生意气第316章 直隶之乱(2)第63章 想做方孝孺?你还差点!第245章 诸巡河御史第67章 对辽战略第31章 天子挥拳!浓疮就要拔第210章 保定风云第23章 吾弟由检第353章 武运昌隆第231章 国子监之辩(2)第119章 功是功,过是过第219章 溃了第92章 二个极端第256章 诸党(4)第22章 召见第169章 关门!放崔呈秀第294章 韩爌怕了第23章 吾弟由检第18章 广撒网,聚英贤第226章 五虎之威第36章 都是朕的钱!第55章 诸卿欲反乎?第155章 富可敌国第78章 思变(2)第297章 集约发展(2)第70章 丰台与西山第175章 拔脓第205章 京城见闻第356章 敢叛必镇!第95章 杀!硕鼠当诛!第17章 权力洗牌!天子怎能孤行第148章 议辽会晤第137章 粉墨登场第31章 天子挥拳!浓疮就要拔第232章 书生之见第56章 罢职夺籍!第280章 诸事(2)第106章 御前廷议第146章 黑!真黑!!第6章 增扩锦衣卫旗校第39章 紫禁之巅(1)第1章 帝国的黎明第1章 帝国的黎明第101章 武威第128章 天启(8)第153章 京城之动第268章 展望第215章 赫图阿拉第113章 魏忠贤归京第307章 盐改第80章 思变(4)
第73章 皇明时报第163章 哄抬粮价第30章 大朝会(4)第62章 魏忠贤红眼了第48章 新君VS顾命第21章 想玩?那朕陪你们玩!第311章 津门变局(2)第141章 白绫了恩仇第276章 不!是集权第346章 新世界(1)第226章 五虎之威第115章 选秀?那就选吧第67章 对辽战略第278章 崔呈秀点火第258章 文斗(2)第56章 罢职夺籍!第95章 杀!硕鼠当诛!第291章 朱由校的教育第55章 诸卿欲反乎?第213章 行路难(2)第51章 知罪否?第83章 文与武(2)第123章 天启(3)第305章 杀手锏第125章 天启(5)第140章 大明,是怎么了第142章 杨涟是把刀第267章 不安稳因素第333章 彻掌第275章 放权第262章 敕爵厚赏第231章 国子监之辩(2)第65章 这天下,朕先反了第257章 文斗(1)第259章 文斗(3)第331章 军务院第283章 京城之变第98章 白杆抄家,威武之师第312章 津门变局(3)第276章 不!是集权第139章 铁案第72章 尊儒,不代表崇儒!第205章 京城见闻第300章 抢购潮第249章 天津口岸第71章 书生意气第103章 明君与暴君(1)第64章 触目惊心第206章 国事,家事第71章 书生意气第316章 直隶之乱(2)第63章 想做方孝孺?你还差点!第245章 诸巡河御史第67章 对辽战略第31章 天子挥拳!浓疮就要拔第210章 保定风云第23章 吾弟由检第353章 武运昌隆第231章 国子监之辩(2)第119章 功是功,过是过第219章 溃了第92章 二个极端第256章 诸党(4)第22章 召见第169章 关门!放崔呈秀第294章 韩爌怕了第23章 吾弟由检第18章 广撒网,聚英贤第226章 五虎之威第36章 都是朕的钱!第55章 诸卿欲反乎?第155章 富可敌国第78章 思变(2)第297章 集约发展(2)第70章 丰台与西山第175章 拔脓第205章 京城见闻第356章 敢叛必镇!第95章 杀!硕鼠当诛!第17章 权力洗牌!天子怎能孤行第148章 议辽会晤第137章 粉墨登场第31章 天子挥拳!浓疮就要拔第232章 书生之见第56章 罢职夺籍!第280章 诸事(2)第106章 御前廷议第146章 黑!真黑!!第6章 增扩锦衣卫旗校第39章 紫禁之巅(1)第1章 帝国的黎明第1章 帝国的黎明第101章 武威第128章 天启(8)第153章 京城之动第268章 展望第215章 赫图阿拉第113章 魏忠贤归京第307章 盐改第80章 思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