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广撒网,聚英贤

“皇爷,喝些茶吧。”

魏忠贤捧着茶盏,对伏案忙碌的朱由校低首道。

“什么时辰了?”

朱由校放下御笔,轻揉发胀的太阳穴。

“回皇爷,已至辰时三刻。”

魏忠贤将茶盏放到御案,踱步走上前,小心的替朱由校轻揉肩膀。

过得真快。

朱由校端起茶盏,眉头微皱,没有做多少事情,时间就悄然流逝了。

“宫禁解除后,外朝有何动静?”

朱由校喝了口茶,看着御案上所摆,向魏忠贤询问道。

为了将内廷清扫干净,紫禁城连续多日进行宫禁,朱由校不用多想,就知外朝必然人心浮动。

“禀皇爷,通政司堆积不少奏疏,司礼监已派人收取。”魏忠贤低首道:“其中有不少奏疏,是规谏……”

“留中。”

朱由校放下茶盏,“凡是涉及内廷的规谏奏疏,不必呈到御前。”

“喏。”

魏忠贤忙低首道。

做大明的皇帝不易,每天有批阅不完的奏疏,解决不完的军政,可就是这样,每当遇到事情时,就会有很多规谏奏疏涌来,翻来覆去的围绕某些核心论点,指明天子的过失,希望天子能够采纳改正。

朱由校可不想看这些规谏奏疏。

彻底清扫和掌控内廷,是他必须要做的事情,倘若内廷漏成筛子,什么事情外朝都能获悉,那他还有秘密可言?

“叫骆养性进来。”

“喏!”

看着魏忠贤离去的背影,朱由校神情有些凝重,这几日的经历,让他深刻体会到,想要做成些事情,必须要有人才行。

不管是在任何时期下,权力都是逐级递减的,即便他是大明天子,掌握着至尊权力,但想要越级做事,这是不现实的事情。

朱由校想过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他颁布的政令绕开外朝有司,离开京城派发地方,究竟有多少会真心遵循?

或许有,但很少。

甚至时下的大明,恐怕有不少地方,都不知国朝又换新君了,毕竟大明幅员辽阔,靠落后的驿传体系,想实现信息更迭是不现实的。

“臣骆养性,拜见陛下。”

“免礼吧。”

朱由校收敛心神,看着走进的骆养性。

“有件事情要卿家去办。”

朱由校拿起一封名单,“卿家从锦衣卫前所调派些人手,奉密谕离京,将朕所列名单上的人,悉数传召至京城来。”

“臣遵旨。”

骆养性忍着惊疑,忙作揖应道。

朱由校将名单递给魏忠贤,魏忠贤躬身接过,随后朝骆养性走去。

针对时下困境重重的局势,朱由校必须着手破局,且这个破局,不止局限于朝堂,更涉及到其他领域。

大明传承到现在,其实各种矛盾已经很尖锐,堵不如疏,想要延续明祚传承,就必须要解决核心问题。

这就需要有大批人才,能参与到朱由校的谋改中,一边博弈对抗,一边维新变法,唯有这样方能破局。

骆养性拿的那份名单,是当前大明在火器、天文、地理、农业、机械等领域,有着相应建树,却没有得到重用的人才。

宋应星、焦勖、孙元化、王征、徐霞客……

“对待这批人才,要给予绝对的礼遇。”

朱由校看向骆养性,语气严肃道:“要是敢叫朕知晓,期间有谁敢做什么,

那就休怪朕不客气!”

“臣明白。”

骆养性忙作揖应道。

朱由校越是这样说,骆养性越是好奇,天子要传召的这些人,到底都是什么来历,竟然天子这般重视。

“在这份名单的最后,是一批西洋传教士。”

朱由校继续说道:“卿家南下江南时,可派人去杭州、壕镜等地,将他们聚拢起来,秘密赶赴京城。”

“臣遵旨。”

骆养性再拜道,可心里却生出波澜,好端端的为何要找西洋传教士?

“下去吧。”

朱由校聚拢西洋传教士,就是想通过现有的西学体系,来有效拓宽东学体系,当然朱由校也清楚,该时期下的大明,在不少领域依旧保持领先,但是重儒的思潮,使得不少人才没有发挥才华的地方。

前来大明传教的那些传教士,除了想刺探大明的情报外,也通过民间交流吸取这些先进理念,并有效融入到他们的体系下,这就是欧罗巴各国最可怕的地方。

野蛮掠过加无耻剽窃,使得他们逐步通过大航海崛起。

朱由校要通过自己的方式,来开启一场思潮大解放,让大明可以实现百家争鸣的盛况,为今后踏足大航海夯基础!

“朕让司礼监拟的那些中旨, 都拟好了没有?”

朱由校收敛心神,看向魏忠贤说道。

“禀皇爷,都拟好了。”

魏忠贤忙低首道。

“挑选一批可靠的宦官,叫他们离京赶赴各地,颁布这些中旨。”朱由校神情严肃道:“另外离京的这批宦官,期间不能暴露身份,谁要是敢招摇撞市,在地方闹出民怨,一律凌迟!”

“奴婢明白。”

魏忠贤作揖行礼道。

“去落实此事吧。”

相较于骆养性负责的事宜,司礼监拟的那些中旨,针对的群体就更具针对性,像商丘知县孙传庭、洛阳知县陈奇瑜、南京兵部主事梁廷栋、历城县令吴阿衡等一批人才,朱由校要召进京来。

思潮大解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没有较长时间的沉淀,是无法看到成效的,但摆在朱由校面前的,是东林党势起、党争不断加剧、辽事危急、灾害频发、财政崩坏的复杂局面,更何况时下不少东林党人,正在赶赴京城。

想要有效干预和插手朝政,将党争有效压下去,朱由校必须要有人能用,朱由校是奉诏即皇帝位不假,但在朝堂,在地方,都没有属于他的帝党班底,这是一个很不好的现象。

倘若没有可倚重的人驱使,就算通过一次次博弈对抗,将一批批空谈误国的家伙干掉,那空缺的位置谁来填补?

“大明不能再继续乱了,必须要稳下来才行。”朱由校坐在龙椅上,深邃的眼眸闪烁着精芒,“想要让大明稳下来,权力构架就必须完善,内廷的事情解决了,接下来就要直面外朝了。”

第205章 京城见闻第323章 颤抖吧!第302章 财相出手第291章 朱由校的教育第196章 搅吧,搅吧!第205章 京城见闻第18章 广撒网,聚英贤第365章 东江镇第72章 尊儒,不代表崇儒!第267章 不安稳因素第44章 态(4)第91章 京城血第42章 态(2)第164章 给朕查!第156章 传教士第143章 陛下何故造反第117章 论道西南第366章 联合缉私第121章 天启(1)第296章 集约发展(1)第45章 上医医国第310章 津门变局(1)第174章 风起辽西第291章 朱由校的教育第140章 大明,是怎么了第257章 文斗(1)第142章 杨涟是把刀第152章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第190章 愿天下大同第301章 国贫民富第209章 敲打与拉拢第282章 自负盈亏第294章 韩爌怕了第260章 辽左奏捷第246章 密诏离京第300章 抢购潮第132章 山东巡抚第131章 钱公高见第16章 大明勋贵!与国同休否?第193章 一场大火第253章 诸党(1)第270章 帝王心术第24章 天家无亲情第311章 津门变局(2)第184章 老奴的野望第59章 蓄势第57章 西缉事厂第293章 围杀第82章 文与武(1)第116章 巾帼英雄第41章 态(1)第35章 只争朝夕第135章 午门叩阙第96章 立威第115章 选秀?那就选吧第256章 诸党(4)第227章 大明之耻第186章 毕其功于一役第39章 紫禁之巅(1)第113章 魏忠贤归京第25章 母族外戚第302章 财相出手第136章 这朝堂真黑第346章 新世界(1)第40章 紫禁之巅(2)第285章 茶馆议政第359章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第14章 朕的内廷,朕说的不算?!第69章 帝国军人,心胸如此狭隘?第129章 辽东无战事第219章 溃了第256章 诸党(4)第72章 尊儒,不代表崇儒!第297章 集约发展(2)第156章 传教士第77章 思变(1)第56章 罢职夺籍!第80章 思变(4)第248章 天津一十三行(2)第101章 武威第106章 御前廷议第346章 新世界(1)第62章 魏忠贤红眼了第123章 天启(3)第296章 集约发展(1)第320章 逼宫而已第26章 来而不往非礼也第278章 崔呈秀点火第307章 盐改第215章 赫图阿拉第242章 河患疏第292章 体统能当饭吃?第268章 展望第326章 风波之后第339章 尽诛之第46章 大明武夫第75章 京营(2)第286章 少府举债第70章 丰台与西山
第205章 京城见闻第323章 颤抖吧!第302章 财相出手第291章 朱由校的教育第196章 搅吧,搅吧!第205章 京城见闻第18章 广撒网,聚英贤第365章 东江镇第72章 尊儒,不代表崇儒!第267章 不安稳因素第44章 态(4)第91章 京城血第42章 态(2)第164章 给朕查!第156章 传教士第143章 陛下何故造反第117章 论道西南第366章 联合缉私第121章 天启(1)第296章 集约发展(1)第45章 上医医国第310章 津门变局(1)第174章 风起辽西第291章 朱由校的教育第140章 大明,是怎么了第257章 文斗(1)第142章 杨涟是把刀第152章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第190章 愿天下大同第301章 国贫民富第209章 敲打与拉拢第282章 自负盈亏第294章 韩爌怕了第260章 辽左奏捷第246章 密诏离京第300章 抢购潮第132章 山东巡抚第131章 钱公高见第16章 大明勋贵!与国同休否?第193章 一场大火第253章 诸党(1)第270章 帝王心术第24章 天家无亲情第311章 津门变局(2)第184章 老奴的野望第59章 蓄势第57章 西缉事厂第293章 围杀第82章 文与武(1)第116章 巾帼英雄第41章 态(1)第35章 只争朝夕第135章 午门叩阙第96章 立威第115章 选秀?那就选吧第256章 诸党(4)第227章 大明之耻第186章 毕其功于一役第39章 紫禁之巅(1)第113章 魏忠贤归京第25章 母族外戚第302章 财相出手第136章 这朝堂真黑第346章 新世界(1)第40章 紫禁之巅(2)第285章 茶馆议政第359章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第14章 朕的内廷,朕说的不算?!第69章 帝国军人,心胸如此狭隘?第129章 辽东无战事第219章 溃了第256章 诸党(4)第72章 尊儒,不代表崇儒!第297章 集约发展(2)第156章 传教士第77章 思变(1)第56章 罢职夺籍!第80章 思变(4)第248章 天津一十三行(2)第101章 武威第106章 御前廷议第346章 新世界(1)第62章 魏忠贤红眼了第123章 天启(3)第296章 集约发展(1)第320章 逼宫而已第26章 来而不往非礼也第278章 崔呈秀点火第307章 盐改第215章 赫图阿拉第242章 河患疏第292章 体统能当饭吃?第268章 展望第326章 风波之后第339章 尽诛之第46章 大明武夫第75章 京营(2)第286章 少府举债第70章 丰台与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