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自负盈亏

“那皇弟觉得特权应该被取缔吗?”

天色渐晚,在干清宫内外,点起无数火烛与灯笼,黑暗被驱散,相较于气氛紧张的文华殿,东暖阁却显得很轻松。

彼时的内阁,那场阁议还没有结束,崔呈秀联名呈递的追责问责疏,被再度拎出来进行商议,意见很大,分歧很多,尽管朱由校知晓此事,却没有做任何举动,任由内阁诸臣争辩探讨。

“应该取缔!”

坐在罗汉床上的朱由检,放下手里的碗筷,表情严肃道:“如若特权不除,则国朝秩序就没有安稳一说,似这等例子数不胜数。”

“那该如何取缔呢?”

朱由校面露笑意,伸手拿起汤匙,给自己盛一碗莲子羹,边盛边说道:“总不能就下道旨意,言明今后在大明治下,将没有一应特权,谁要是敢张口特权,闭口特权,一律严惩不贷?”

“那肯定不行。”

朱由检摇摇头,开口道:“如若皇兄真这样做,恐将与天下的文人士大夫为敌,到时天下将出各种问题和麻烦。”

“有长进。”

朱由校放下汤匙,笑着看了眼朱由检,“不像先前那样莽撞了,不错,知道回答问题前要多考虑别的,看来朕的努力没有白费。”

朱由检笑笑,被自家皇兄这样夸赞,他内心是高兴的,每天忙于各种课业,其实对朱由检而言,他最期许的,就是跟皇兄独处进膳的时候。

“这份驿传改制疏,皇弟先看看。”

朱由校一手端着瓷碗,一手抽出一份奏疏,递到朱由检的面前,“看完以后,谈谈你是怎样想的。”

朱由检忙探身接过。

朱由校喝着莲子羹。

对责任内阁这种体制改革,朱由校是很满意的,有责任内阁的存在,就相当于在皇权与臣权之间,多了一道无形的屏障,可以有效避免直接冲突,防止因冲突导致的朝局动荡,继而影响到天下安稳。

尽管现在的责任内阁,距离朱由校内心深处所想,还存在有不小的差距,不过现在既然有了,那距离完善还会远吗?

“皇兄,这不就是您先前讲的那些吗?”

看完这封奏疏的朱由检,眉头微挑,抬头看向朱由校,“臣弟记得皇兄还曾说过,涉及到驿传方面,可择机增设民用一环,由有司制作邮票,在民间进行售卖,在不影响军国大事的前提下,积极开辟财源,实现驿传层面的自负盈亏,积极为朝廷减去负担和压力。”

“如若此事可成,则涉及驿传的部分马政,也可以对应得到纾解,甚至改变过去那种……”

“不聊这些。”

朱由校出言打断道:“就聊这封驿传改制疏,你觉得王象干这位兵部尚书,就大明驿传的困局,进行整改的核心是什么?期间是否牵扯到取缔特权呢?”

嗯?

朱由检低头再看所持这封奏疏,陷入到深深的沉思之中。

朱由校见状也不心急,继续吃着晚膳,这忙碌了一天,肚子早已空空,要忙的事情就算再多,也没有身体健康重要。

“皇兄,王象干所谋不小啊。”

不知过了多久,朱由检抬起头来,“臣弟是这样想的,要是有不对之处,还请皇兄能指明。”

“说吧。”

朱由校端起茶盏,随口回了句,便喝了口清茶。

“王象干谋划的驿传改制,是想裁撤掉非必要职能,有效保留驿传主干,隔绝地方对驿传的干扰,增强中枢对驿传的掌控。”

朱由检眉头微挑,略显兴奋的说道:“姜还是老的辣啊,此前朝廷所设驿传,尽管统归于兵部直辖,属车驾清吏司职权范畴,但不可否认的一点,各地驿传颇有各自为政之意,想要查明一些情况,难度是极大的存在。”

“但是将各地驿传,按各承宣布政使司为界,转隶到按察使司监管,这个性质就不同了,那句话咋说的来者,自此驿传就有了亲娘。”

“而王象干最狠的一手,莫过于将官驿划归给地方,你不是好官驿私用吗?好啊,那就直归伱地方管辖,朝廷今后就管驿传,今后存在任何亏空,让你们连腾挪的地方都没有,这件事要能办成,那不少棘手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朱由校笑笑。

“至于皇兄过去提到的增设民用,制售邮票,王象干没有过多提及,恐是想要留个后手啊。”

朱由检继续说道:“倒不是说王象干藏了什么心思,而是时机还没有到,毕竟真要在各地按察使司,新设控辖急递铺、递运所、水马驿的驿传衙署,恐没有一年半载的梳理,甚至更久的时间,各地驿传就不可能稳当下来。”

“在这等态势下,贸然跟进这一良政的话,必然会被一些人玩坏,如此非但不能增加驿传财源,甚至还会搞坏驿传秩序。”

“不过综上种种猜想,最让臣弟佩服的,莫过于王象干想将官驿的迎来送往,直接从驿传中剥离出来,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废除钻空子的特权啊,避免各地官府,拿着官家的银子来做人情,够狠,够老辣!”

“基本思路是正确的,有些细节想的有偏差,不过也情有可原。”

第209章 敲打与拉拢第339章 尽诛之第228章 驾帖遍京城第75章 京营(2)第35章 只争朝夕第299章 集约发展(4)第234章 来而不往非礼也第61章 君臣做戏第291章 朱由校的教育第288章 民心民意第53章 案中案!那就杀吧!第133章 风起第2章 朝会暗涌第336章 农业是国之根本第303章 反对!第243章 惊满朝第26章 来而不往非礼也第90章 杀一儆第217章 白杆扬威第87章 另起炉灶第269章 剑指内阁第174章 风起辽西第211章 魏忠贤怕了第240章 八仙过海第93章 剑指京营第139章 铁案第74章 京营(1)第54章 朝野惊第61章 君臣做戏第243章 惊满朝第28章 大朝会(2)第278章 崔呈秀点火第239章 后宫(2)第241章 各显神通第207章 天子大婚第42章 态(2)第147章 西苑聚将第57章 西缉事厂第27章 大朝会(1)第172章 将军抽车第127章 天启(7)第66章 天津兵备道第3章 且听龙吟第157章 意外惊喜第92章 二个极端第271章 问责追责第1章 帝国的黎明第147章 西苑聚将第264章 辽东新局第96章 立威第93章 剑指京营第218章 明威第204章 风骨第274章 内阁首议第175章 拔脓第18章 广撒网,聚英贤第226章 五虎之威第288章 民心民意第36章 都是朕的钱!第5章 骆思恭第98章 白杆抄家,威武之师第354章 帝党崛起第306章 这招够狠第172章 将军抽车第158章 户部没钱?朕就有了!?第16章 大明勋贵!与国同休否?第80章 思变(4)第146章 黑!真黑!!第283章 京城之变第108章 廷推(2)第19章 召川浙兵进京第251章 祖制?那就辩法吧!第324章 衣冠禽兽第236章 康庄大道第250章 国本,断不可动摇第101章 武威第189章 展望第234章 来而不往非礼也第301章 国贫民富第233章 再议海河第317章 直隶之乱(3)第99章 罪卒营第135章 午门叩阙第86章 辽局(3)第218章 明威第332章 重大变革第225章 叶向高进京第175章 拔脓第208章 再杀第252章 奸佞录第239章 后宫(2)第345章 诸院第269章 剑指内阁第22章 召见第18章 广撒网,聚英贤第339章 尽诛之第75章 京营(2)第358章 盐改受阻第235章 撞击式燧发枪第82章 文与武(1)
第209章 敲打与拉拢第339章 尽诛之第228章 驾帖遍京城第75章 京营(2)第35章 只争朝夕第299章 集约发展(4)第234章 来而不往非礼也第61章 君臣做戏第291章 朱由校的教育第288章 民心民意第53章 案中案!那就杀吧!第133章 风起第2章 朝会暗涌第336章 农业是国之根本第303章 反对!第243章 惊满朝第26章 来而不往非礼也第90章 杀一儆第217章 白杆扬威第87章 另起炉灶第269章 剑指内阁第174章 风起辽西第211章 魏忠贤怕了第240章 八仙过海第93章 剑指京营第139章 铁案第74章 京营(1)第54章 朝野惊第61章 君臣做戏第243章 惊满朝第28章 大朝会(2)第278章 崔呈秀点火第239章 后宫(2)第241章 各显神通第207章 天子大婚第42章 态(2)第147章 西苑聚将第57章 西缉事厂第27章 大朝会(1)第172章 将军抽车第127章 天启(7)第66章 天津兵备道第3章 且听龙吟第157章 意外惊喜第92章 二个极端第271章 问责追责第1章 帝国的黎明第147章 西苑聚将第264章 辽东新局第96章 立威第93章 剑指京营第218章 明威第204章 风骨第274章 内阁首议第175章 拔脓第18章 广撒网,聚英贤第226章 五虎之威第288章 民心民意第36章 都是朕的钱!第5章 骆思恭第98章 白杆抄家,威武之师第354章 帝党崛起第306章 这招够狠第172章 将军抽车第158章 户部没钱?朕就有了!?第16章 大明勋贵!与国同休否?第80章 思变(4)第146章 黑!真黑!!第283章 京城之变第108章 廷推(2)第19章 召川浙兵进京第251章 祖制?那就辩法吧!第324章 衣冠禽兽第236章 康庄大道第250章 国本,断不可动摇第101章 武威第189章 展望第234章 来而不往非礼也第301章 国贫民富第233章 再议海河第317章 直隶之乱(3)第99章 罪卒营第135章 午门叩阙第86章 辽局(3)第218章 明威第332章 重大变革第225章 叶向高进京第175章 拔脓第208章 再杀第252章 奸佞录第239章 后宫(2)第345章 诸院第269章 剑指内阁第22章 召见第18章 广撒网,聚英贤第339章 尽诛之第75章 京营(2)第358章 盐改受阻第235章 撞击式燧发枪第82章 文与武(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