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天津口岸

第250章 天津口岸

“皇兄,在京的这些勋贵,会掏出这么多银子吗?”

看着离去的诸勋贵背影,一直沉默的朱由检,此刻表情复杂,“天津十三行的半数银股份额,合算下来就是2600万两,这都抵国库数年所得。”

“当初在皇兄大婚时,通政使钱谦益在朝搞捐银,是筹得数十万两银子,可这些勋贵多是哭穷,也就英国公、惠安伯他们……”

“必然会掏。”

朱由校笑着摆摆手道:“即便银子存有缺额,也可以拿土地进行置换,朕要将他们在天津三卫的土地,悉数整合进天津十三行。

丝绸、瓷器、茶叶等物的专卖权,恩准天津三卫对外停靠通商,恩准天津十三行对朝鲜、东倭等地行海贸,他们就不会放弃这一机会。

至于说钱谦益先前搞的捐银,在京的勋贵多是哭穷,这在正常不过了。

毕竟明眼人都能瞧出,钱谦益是想借此事捞好处,银子让文官拿走,来给朕示好,旁人赔本赚吆喝,别说是勋贵了,这事儿要搁在朕身上,那也不愿意。”

对文官群体和勋贵群体,彼此间存有的矛盾和问题,朱由校心知肚明,倘若这两个群体的人眉来眼去,那朱由校就该睡不着了。

有矛盾,就代表能分化。

有问题,就代表能对立。

作为大明的皇帝,在考虑任何问题时,都要站在通盘的高度去想,不能仅仅局限于某一点,那样太过小家子气,也不利于王朝统治。

阶级是永远不可能被取缔的,除非没有王朝,否则想要安稳统治,就必须要允许阶级的存在。

而朱由校要做的就是逐步淘汰旧派,扶持新派,并且形成一个规矩,谁要是触碰到底线,僭越律法,那么谁就要为此付出代价!

何为新?

何为旧?

新就一直能新?

旧就一直是旧?

这一轮调倘若摊开了讲,除了会浪费时间外,再没有其他任何用处。

“只是皇兄,臣弟有些担心。”

朱由检犹豫刹那,抬头看向自家皇兄,讲出心中所忧,“原本这些勋贵,臣弟只论在京的,不说留守南京的那些,就他们享有的相应特权,且在过去,汤逆这些奸佞就不顾社稷之安稳,为一己私利而做那等丧心病狂之事。

现在皇兄要筹设天津十三行,让在京的这些勋贵持银购股,为了安抚他们,还许诺了种种特权。

臣弟就有些担心,要是他们借着这些特权,背地里做什么龌龊之事,那损害的是我大明社稷啊。”

朱由校笑道:“难道朕不这样做,他们之中的一些人,就不会做什么龌龊事了?就不会损害我大明社稷了?”

“皇弟所忧,朕先前就想到过。”

“不过想要破局,尤其牵扯的还是海贸私运,朝廷想要化被动为主动,就必须要借助一批人的力量,来跟把持该领域的既得利益群体斗法。”

“至于说为何不撇开勋贵,直接从民间去遴选一批商贾,这样更方便掌控,一个是过于分散了,不便于天津十三行快速发展,一个是商贾再有钱,也斗不过官员手里的权。”

“所以这个群体只能是勋贵,因为唯有勋贵,才有可能敢跟他们去斗,去争。”

“士农工商,特权最多的是士,规模最大的事农,至于工商,前者付出很多,但地位却最低,后者看似地位低,却掌着财。”

“朕筹设天津十三行啊,就是想要在短期内就见到成效,这样围绕着天津三卫,围绕着北直隶治下,才能迅速出现一批工坊,有了工坊,就需要大批的人,如此那些破产的群体,就能靠双手养家糊口。

朱由检嘴巴微张,他没有想到自家皇兄要筹设天津十三行,竟然还藏着这么多的设想。

“当然朕也知道,这些群体参与其中,想要保证自身利益,必然会从别处找补回来。”

朱由校撩了撩袍袖,继续道:“比如盘剥最底层的群体,狠狠的压榨他们,但这些事情眼下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其一北直隶下辖的皇庄,能够接纳的群体终究是有限的,其二少府是能筹建工坊,包括在北直隶兴建海河体系,的确可以聚拢不少人,不过也凸显出一项隐患,粮食保障,这要是敢出任何纰漏,那绝对是大麻烦,大问题,不消除这一隐患,敢叫这么多人饿肚子,北直隶必将遍地暴乱。”

“所以朕打算在天津开海,朕打算筹设天津十三行,其中有一重要目的,即拓宽海上粮食贸易,不再单纯依赖漕运。”

哪怕是发展集约型手工业,与原始工业化毫不沾边,更别提什么蒸汽工业时代,粮食保障都必须考虑好,统筹好,明确好。

随着脱产群体不断地增加,从事农业生产的群体就对应减少,那么粮食总产量必然受到影响。

第206章 国事,家事第269章 剑指内阁第332章 重大变革第322章 裂变第249章 天津口岸第292章 体统能当饭吃?第270章 帝王心术第73章 皇明时报第284章 惠政第249章 天津口岸第245章 诸巡河御史第171章 锦衣之动第41章 态(1)第300章 抢购潮第155章 富可敌国第287章 兴工第280章 诸事(2)第152章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第300章 抢购潮第268章 展望第209章 敲打与拉拢第233章 再议海河第184章 老奴的野望第174章 风起辽西第164章 给朕查!第162章 漕粮也敢动?第323章 颤抖吧!第260章 辽左奏捷第134章 那就抓!第125章 天启(5)第143章 陛下何故造反第61章 君臣做戏第7章 豪赌第51章 知罪否?第8章 人人皆处大势下第188章 农政第339章 尽诛之第32章 孙承宗第123章 天启(3)第79章 思变(3)第256章 诸党(4)第293章 围杀第225章 叶向高进京第282章 自负盈亏第162章 漕粮也敢动?第244章 干清宫廷议第10章 国事堪忧第67章 对辽战略第256章 诸党(4)第290章 争议第145章 传奉官!官场大震第79章 思变(3)第157章 意外惊喜第109章 大明财相第6章 增扩锦衣卫旗校第174章 风起辽西第342章 万民歌颂第32章 孙承宗第119章 功是功,过是过第92章 二个极端第325章 太黑第262章 敕爵厚赏第193章 一场大火第177章 卒要有卒的觉悟第272章 袁世振第170章 打蛇七寸第251章 祖制?那就辩法吧!第297章 集约发展(2)第304章 政治是博弈第45章 上医医国第42章 态(2)第53章 案中案!那就杀吧!第214章 行路难(3)第241章 各显神通第303章 反对!第59章 蓄势第328章 无题第281章 驿传第170章 打蛇七寸第158章 户部没钱?朕就有了!?第34章 谏臣杨涟第37章 绣春刀!斩尽魑魅魍魉第22章 召见第102章 重整陵卫第58章 银号第45章 上医医国第134章 那就抓!第260章 辽左奏捷第42章 态(2)第126章 天启(6)第202章 怒第43章 态(3)第289章 预热第3章 且听龙吟第227章 大明之耻第252章 奸佞录第11章 提督京营戎政第172章 将军抽车第73章 皇明时报第305章 杀手锏
第206章 国事,家事第269章 剑指内阁第332章 重大变革第322章 裂变第249章 天津口岸第292章 体统能当饭吃?第270章 帝王心术第73章 皇明时报第284章 惠政第249章 天津口岸第245章 诸巡河御史第171章 锦衣之动第41章 态(1)第300章 抢购潮第155章 富可敌国第287章 兴工第280章 诸事(2)第152章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第300章 抢购潮第268章 展望第209章 敲打与拉拢第233章 再议海河第184章 老奴的野望第174章 风起辽西第164章 给朕查!第162章 漕粮也敢动?第323章 颤抖吧!第260章 辽左奏捷第134章 那就抓!第125章 天启(5)第143章 陛下何故造反第61章 君臣做戏第7章 豪赌第51章 知罪否?第8章 人人皆处大势下第188章 农政第339章 尽诛之第32章 孙承宗第123章 天启(3)第79章 思变(3)第256章 诸党(4)第293章 围杀第225章 叶向高进京第282章 自负盈亏第162章 漕粮也敢动?第244章 干清宫廷议第10章 国事堪忧第67章 对辽战略第256章 诸党(4)第290章 争议第145章 传奉官!官场大震第79章 思变(3)第157章 意外惊喜第109章 大明财相第6章 增扩锦衣卫旗校第174章 风起辽西第342章 万民歌颂第32章 孙承宗第119章 功是功,过是过第92章 二个极端第325章 太黑第262章 敕爵厚赏第193章 一场大火第177章 卒要有卒的觉悟第272章 袁世振第170章 打蛇七寸第251章 祖制?那就辩法吧!第297章 集约发展(2)第304章 政治是博弈第45章 上医医国第42章 态(2)第53章 案中案!那就杀吧!第214章 行路难(3)第241章 各显神通第303章 反对!第59章 蓄势第328章 无题第281章 驿传第170章 打蛇七寸第158章 户部没钱?朕就有了!?第34章 谏臣杨涟第37章 绣春刀!斩尽魑魅魍魉第22章 召见第102章 重整陵卫第58章 银号第45章 上医医国第134章 那就抓!第260章 辽左奏捷第42章 态(2)第126章 天启(6)第202章 怒第43章 态(3)第289章 预热第3章 且听龙吟第227章 大明之耻第252章 奸佞录第11章 提督京营戎政第172章 将军抽车第73章 皇明时报第305章 杀手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