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朱棣:司马懿都没他能熬!

第276章 朱棣:司马懿都没他能熬!

安南省,都司衙门。

大明征服西南以后,颁发《平安南诏》,设立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建立起府、州、县的直辖方式。而安南的省城,设立在了原交趾国都,位于清化府的西都城。

安南省的三司衙门,都设在了西都城中,但此刻的西都城,却被叛军所包围,犹如无根浮萍,与其他各府的连接皆被叛军所截断,整个安南省成了四分五裂的局面,一片混乱。

丰城侯李彬轻闭双目,用手指敲打扶手,思绪长远。

作为大明朝在安南省的都指挥使,其实一开始朱棣是想让李彬成为第二个沐英,能被皇帝如此重用,李彬自然也是一代大将之才。

如今棋差一筹,低估了那位在蓝山起义的平定王黎利,损失惨重,但这并不代表李彬打不过黎利。正相反,既是如今陷入逆境,李彬依然很有自信可以将黎利镇压。

“此时我已经没有回头的路了。”

李彬喃喃自语,“为了封锁消息,我清扫了安南境内的锦衣卫,与朝廷公然翻脸,虽说和那位皇太子殿下有些许的香火情,只不过如今太子定然不会再保我了,我已经成了弃子。”

与前任西南主将张辅不同的是,李彬与四位皇子都有些许交情,无论是哪个皇子上台,都对他没有影响。西南军中有不少都是英国公府的党羽,对于这些猫腻,李彬心知肚明,但却一直当做没看见。

他不想得罪当今的皇太子殿下。

李彬把人情世故玩明白了,可他也因为太懂人情世故跌了个大跟头。

本想顺水推舟送给监军马骐一个人情,未曾想到马骐竟如此不中用,反而连累了李彬自己。

“如今的我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等着朝廷问罪,要么……”

李彬眼神冷冽,“要么就把事情做绝,赖在安南省,当这个西南王!”

西南如此乱世,李彬自知已经没有退路了。

但他还可以孤注一掷,借助西南这与世隔绝的地势,裂土为王,将大明的安南省,变成自己的安南国!

李彬清楚,在西南这地方的限制下,大明纵然是派兵,也很难像上次南征那样派出几十万的军队,最多不到也就是调集不到十万的军队南征。

他不需要打垮朝廷的军队,只需要耗着拖垮这些明军,将朝廷的军队逼回去即可。等逼退了明军,以李彬的能力料理黎利这些王朝遗民可以说是手到擒来。

届时,他就是真正的西南王!

“啧,想要完成这些计划,还是得提前部署圆满。”

李彬的眸子深邃,“不如……先和黎利这些叛军贼寇联合起来,将朝廷的军队打回去,之后再策划着如何将西南纳入我的统治。”

……

大运河上,波光粼粼,江水滔滔不绝,拍打沿岸山石,两岸植被繁盛,生意昂扬。

船板上的朱高燨持鱼竿钓起一条肥硕鲜美的鲤鱼,扔进了桶中。

从顺天府到云南,朱高燨前半段路走的是水路,借漕粮之船虚掩过道,待抵达河南府以后再走陆路,而后过西安、汉中,一路南下,借道四川前往云南黔国公府。

此次出行,他只带了两个人,还有二百锦衣卫作为护卫。

这两个人,一个是英国公张辅,一个是锦衣卫千户官沈青玉。

“沈青玉。”

“臣在!”

模样清秀,身材高大的沈青云走过来屈膝行礼。

朱高燨悠悠的问道:“我听闻你是渔民出身?”

沈青玉答道:“回禀殿下,臣祖籍淮安,靠打渔为生,后迁至北平,家父在靖难时从军入伍,战后累功积为锦衣卫世袭百户。家父病逝后臣承袭为百户官,后履立功勋,升为锦衣卫千户官。”

朱高燨微微颔首:“我看你年纪轻轻,便有如此本事,不容易啊。”

虽说在大明朝子承父业承袭职务不是什么稀奇事,但这当中还是有些许猫腻可以玩弄的。上司可以在“子承父业”之间的这段空缺期,以各种理由搪塞过去,把自己的人顶上去,这种手段屡见不鲜。

所谓的世袭,那你也得有本事世袭才行。

而沈青玉年纪轻轻的却凭借自己的手段,不仅继承了父亲在锦衣卫里的职务,还立功当上了千户官,可谓出众。

沈青玉这个千户官,是正五品实权武职,而且还是锦衣卫十四个千户所之一的主官,含金量自然要比普通的千户所主官要高得多。

更何况,沈青玉如今在山东立了功,成了锦衣卫的红人,又和山东布政使宋叶集有过命的交情,只怕是日后只会节节高升。

“行,伱去把我钓上来的这条鲤鱼烧了吧,咱们几个今天加个餐。”

朱高燨用白巾擦了擦手上的水渍,对沈青玉说道。

“不知殿下想将这鲤鱼怎么个吃法?”

“随你,煲汤也行,烤了也行。”

朱高燨坐在了椅子上,旁边坐着的老岳父张辅静静的看着在烧鱼的沈青玉。

良久,张辅缓缓发声:“你想捧着小子上去?”

朱高燨随口问道:“何以见得?”

“据我对你的了解,你从来不会做无用功,你每下一步棋,都算好了这步棋在某一时刻会成为神之一手。”

朱高燨轻笑道:“岳父知我。”

张辅略带疑惑的问道:“我有些不解,此人有何特长,竟能让你加以青睐?” 朱高燨平静的说道:“这沈青玉,在我眼中和吕朝阳是一类人,有胆识,有魄力,不过他与老吕不同的是,此人的心智更加沉稳。沈青玉在山东时帮我镇压汉王有功,救下了山东布政使宋叶集,期间又岂是三言两语可以描述的清,稍有不慎就会把命丢了。经此一事,他已破了心中三贼。”

张辅微皱眉头,似乎有些困惑不解。

朱高燨想了想,说道:“坐中静,破焦虑之贼;舍中得,破欲望之贼;事上练,破犹豫之贼;三贼皆破,则万事可成。”

张辅恍然大悟,却再度陷入了沉思,越想越觉得玄奥,不由对朱高燨所言颇为钦佩,感慨道:“此言既出,你都快成圣人了。”

朱高燨轻笑不语。

他不是圣人,但说这话的,确实是唯一一位堪比孔夫子的圣人。

——心学鼻祖,王守仁。

王守仁,号阳明,进士出身,自刑部主事历任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接连平定南赣、两广盗乱及宸濠之乱,因功封爵,成为大明朝因军功封爵的三位文臣之一。

论为官,他的成就不如张居正。论带兵,他的成就不如于谦。但王守仁真正被称之为圣人的原因,是因为在龙场悟道之后,他的思想已经达到了超脱的境界,站在了一个不属于这个时代的高度。

心乱则愚起,心静则智生,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向内求,心即理。

张辅忽然问道:“你手底下这些人,如吕朝阳,如杨荣,如苏文苏武,如夏老尚书,再如现在这沈青玉,看上去可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把这些人全都捧上去以后,你还能驾驭的住他们吗?”

“有何不可?”

朱高燨平静的说道,“对我来说,都一样,我捧着他们才能上去,我能把他们捧上去,也能把他们弄下来。”

“可这些人,终究还是太年轻了啊。”

张辅叹息道,“这些人里,除了夏老尚书,剩下的人大都是十余岁二十岁,年龄稍大一些的杨荣也方才四十出头。这些人桀骜不驯,除你之外谁都不服,尤其是吕朝阳,此人看似沉默寡言,实则手段极其残忍,绝不会另择二主,在你之后,又有何人能驾驭他们?”

在张辅的眼中,朱高燨用人过于年轻有好有坏。

好处在于,这些人虽然年轻,但是天赋异禀可以弥补资历的不足,且年轻人血气方刚,做人做事横冲直撞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但坏处在于,他们太年轻,也太能活了。

如苏文苏武这两兄弟,少说也还有四五十年的政治生涯,朱高燨今年虽然也才不到三十岁,可自古皇帝多薄命,三四十岁就死了皇帝屡见不鲜,等朱高燨死后,这些桀骜不驯的部下,新帝如何降服?

最鲜明的莫过于吕朝阳,此人绝非郁郁久居人下之辈,其手段与心性皆为孤臣之命,除了朱高燨,老吕不会服从于任何人的命令。

难不成,朱高燨在晚年时要效仿朱元璋,来一次对功臣的血洗,以此来确保皇位能顺利的传承下去?

朱高燨摸了摸下巴:“我觉得,我应该能活很久,最起码……比他们都能活。”

张辅笑了:“这算是个什么理由。”

倘若让朱棣听到张辅所问,定然会不屑一笑。

比命长?

开什么玩笑!

模拟里说的的清清楚楚,祁武王朱高燨,年近八旬尚能上马作战,转战数千里平定各省叛乱,历经九朝风雨,熬死了七个皇帝!

司马懿都没他能熬!

命长的好处,在朱高燨的身上展现的淋漓尽致,司马懿熬死了曹操、曹丕、曹睿祖孙三代人,窃得曹氏气运。而祁武王朱高燨熬死了七个皇帝历经九朝,为祁王府夺得天下八斗气运,为日后的祁明帝国开创了基石。

……

云南,黔国公府。

沐晟阅过密函后,将其放在了火烛上炙烤,任由纸页燃烧化作飞舞的灰烬。

作为黔宁王沐英的次子,爵位传到沐晟手上的时候,也仅仅是个侯爵而已,他完全是凭借着自己在南征中的战功封的公爵,成为大明朝最显赫的勋戚之一,与寻常勋戚不同的是,沐晟是唯一一位有资格世袭继承一省兵权的公爵。

黔国公府年轻的世子沐俨询问道:“父亲,这密函上写的何事?”

作为未来的黔国公府继承人,沐俨自幼追随父亲征战,虽说年方不过二十,却已成了云南名将,深受黔国公宠爱,一心想要将沐俨培养成未来镇守云南的明主。

沐晟叹道:“李彬反了,折损了数万兵马以后担忧朝廷问罪,在安南省大肆屠戮锦衣卫,想要防止消息泄露。不过终究是纸包不住火,现在朝廷派人给我传话,说是要找我借兵南征。”

沐俨愣了一下:“李彬反了?”

云南省与安南省相隔并不算远,同属西南,不过黔国公府还真不知道安南省境内混乱的事。主要还是因为西南地形复杂的原因,消息传播并不方便,在李彬全力想要封锁消息的情况下,同样与世隔绝的云南便更加难以得知情况。

黔国公沐晟皱眉道:“说起来,我跟李彬倒也有些交际,永乐四年的时候,陛下命李彬与我一同捉拿南阳秔君山贼寇。同年七月,我佩征夷将军印,而李彬则是以参将的身份佩征夷副将军印,担任我的副将,共同讨伐胡朝。我对他的印象很深,打完胡朝以后,他充任总兵官,防备倭寇于海上,后辗转各地皆任要职,以战功封侯爵。”

沐俨闻言一惊,连忙说道:“父亲,这时候你可千万别犯糊涂啊。我们沐家对大明皇室忠心耿耿,您莫要因为和李彬的交情,就起了犹豫之心,忤逆陛下去帮这个反贼,这可万万使不得啊!”

“想什么呢你,我沐家人世代只认大明皇室,但凡悖逆于皇室者,我沐家皆杀之!”

沐晟笑骂道,“你这傻儿子,还教起你爹做事了。”

沐俨讪讪一笑,心中犯起了嘀咕。

倘若沐晟心中有了二心,沐俨会毫不犹豫的大义灭亲,向皇帝检举自己的父亲。

沐家人血管里流淌着的不仅是滚滚热血,还有对朱家人的一片忠心。

只要朱家人一声令下,沐家当即可以上刀山下火海,百死无悔!

沐晟皱眉道:“我只是怀疑,李彬兵败,是不是他故意所为之?”

沐俨笑道:“父亲,这怎么可能呢,李彬怎会故意将自己置于如此险境当中,他这个侯爵当得多滋润啊,傻子都知道这个世袭的丰城侯有多炙手可热,李彬他脑子里长蘑菇了吗?”

沐晟幽幽的说道:“是啊,如此一来,他虽然当不了世袭的丰城侯了,但是却有机会去当安南国的开国之君,割据一方的西南王!”

沐俨闻言,脸上的笑容逐渐收敛。

(本章完)

第382章 朱高燨:孤观鞑靼瓦剌,不过土鸡瓦第537章 外族联军!第442章 最后的准备,有人已经丧心病狂!第23章 马甲曝了看病,鸽一天第59章 尔见王驾,还不跪迎?第429章 孔家:你们放心,他朱高燨绝对不敢第520章 知府有问题!第169章 魏国公?定让你有来无回!(5k大章第426章 平定漠北 班师回朝!第93章 瓦剌?你在狗叫什么!第511章 我可是非常乐于助人的第420章 此地以明为尊 唯汉最大!第141章 夺命流水线第558章 美人心第295章 恒景帝:将帅可废,江山不可亡!第308章 朱高燨:汉王没反,我反了!第377章 谣言四起,商议出征!第524章 班师回朝第573章 来到雪原了第283章 恒景九年第120章 大汉将军,用人之道第577章 知道了怎么造,你也造不出来第406章 朱高燨:宜将剩勇追穷寇!第377章 谣言四起,商议出征!第297章 于谦:殿下若不弃,愿拜为先生!第500章 苏武乱我大明啊!请假一天第390章 诱敌深入,坐等鞑靼撞入埋伏圈!第257章 祁王:坑汉王,我是专业的第453章 今日朝会,孤只为三件事!第336章 朱高燨:你家许褚是虎候,我家赤戎第47章 祁王,大明之栋梁也!第173章 翻译翻译,什么叫惊喜!第540章 末将愿往第300章 阿弃:不要脸,呸!第113章 祁王真有呼风唤雨的本领?第20章 害怕的朱瞻基第383章 想要仗打得好,必先利其器!第468章 震怖!世家不安!第282章 白起:战必胜,攻必取第386章 万事俱备,战事开启!第363章 太子殿下到!谁敢造次?第132章 乌合之众,沉默之军第548章 土豆,无了!第521章 我蚌埠住了!第430章 再度刺杀?近乎疯狂的世家大族们!第125章 未央宫斩韩信,遮天!第117章 一国两帝?第42章 北镇抚司第217章 朱棣:祁王快叫爹第183章 祁王要当爹了!第560章 粮草未动,兵马先行。第68章 今日方知我是我!第79章 赵王爷最大的优点就是听劝,最大的缺第253章 朱棣:祁王是真土匪啊!第573章 来到雪原了第375章 汉王异动!第382章 朱高燨:孤观鞑靼瓦剌,不过土鸡瓦第160章 谁能与祁王相比?第189章 朱棣:我祖坟被刨了?第82章 瓦剌入侵?那就打!第270章 朱高燨:老三,我可没蒙你第103章 正德大皇帝跑路计划第304章 汉王:畜生!你能换个人坑吗!第569章 这样伟大的国家,你们上哪找去?第51章 洪灾!第511章 我可是非常乐于助人的第446章 轻而易举的反杀!第346章 于谦:吾师全知全能,赞美吾师第218章 第二次模拟祁王!第285章 恒景帝:于卿知朕第300章 阿弃:不要脸,呸!第126章 锦衣卫瘫痪,大战将起!第66章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第268章 朱元璋:这没道理啊第488章 峰回路转。第521章 我蚌埠住了!第311章 祁王:大侄子,你四叔来找你算账了第203章 石见银山,发财了!紧急事件第116章 发兵西南,讨伐祁王!第185章 王化东北,锦衣卫的恐怖底蕴!第316章 朱高燨:记住你无助的样子第466章 联手造反?他们有这个胆子吗!第138章 火铳?不,是AK!第382章 朱高燨:孤观鞑靼瓦剌,不过土鸡瓦第186章 朱元璋留下的布局!第80章 汉王脸都不要了!第157章 筑京观!建州省!第168章 这是要造反!第348章 《大明覆灭之后》第451章 仓皇如丧家之犬!第353章 朱高燨:豺狼虎豹,焉能为敌?第167章 祁王府全是疯子!第518章 娄大人到第9章 河流从不催促过河的人第68章 今日方知我是我!第169章 魏国公?定让你有来无回!(5k大章
第382章 朱高燨:孤观鞑靼瓦剌,不过土鸡瓦第537章 外族联军!第442章 最后的准备,有人已经丧心病狂!第23章 马甲曝了看病,鸽一天第59章 尔见王驾,还不跪迎?第429章 孔家:你们放心,他朱高燨绝对不敢第520章 知府有问题!第169章 魏国公?定让你有来无回!(5k大章第426章 平定漠北 班师回朝!第93章 瓦剌?你在狗叫什么!第511章 我可是非常乐于助人的第420章 此地以明为尊 唯汉最大!第141章 夺命流水线第558章 美人心第295章 恒景帝:将帅可废,江山不可亡!第308章 朱高燨:汉王没反,我反了!第377章 谣言四起,商议出征!第524章 班师回朝第573章 来到雪原了第283章 恒景九年第120章 大汉将军,用人之道第577章 知道了怎么造,你也造不出来第406章 朱高燨:宜将剩勇追穷寇!第377章 谣言四起,商议出征!第297章 于谦:殿下若不弃,愿拜为先生!第500章 苏武乱我大明啊!请假一天第390章 诱敌深入,坐等鞑靼撞入埋伏圈!第257章 祁王:坑汉王,我是专业的第453章 今日朝会,孤只为三件事!第336章 朱高燨:你家许褚是虎候,我家赤戎第47章 祁王,大明之栋梁也!第173章 翻译翻译,什么叫惊喜!第540章 末将愿往第300章 阿弃:不要脸,呸!第113章 祁王真有呼风唤雨的本领?第20章 害怕的朱瞻基第383章 想要仗打得好,必先利其器!第468章 震怖!世家不安!第282章 白起:战必胜,攻必取第386章 万事俱备,战事开启!第363章 太子殿下到!谁敢造次?第132章 乌合之众,沉默之军第548章 土豆,无了!第521章 我蚌埠住了!第430章 再度刺杀?近乎疯狂的世家大族们!第125章 未央宫斩韩信,遮天!第117章 一国两帝?第42章 北镇抚司第217章 朱棣:祁王快叫爹第183章 祁王要当爹了!第560章 粮草未动,兵马先行。第68章 今日方知我是我!第79章 赵王爷最大的优点就是听劝,最大的缺第253章 朱棣:祁王是真土匪啊!第573章 来到雪原了第375章 汉王异动!第382章 朱高燨:孤观鞑靼瓦剌,不过土鸡瓦第160章 谁能与祁王相比?第189章 朱棣:我祖坟被刨了?第82章 瓦剌入侵?那就打!第270章 朱高燨:老三,我可没蒙你第103章 正德大皇帝跑路计划第304章 汉王:畜生!你能换个人坑吗!第569章 这样伟大的国家,你们上哪找去?第51章 洪灾!第511章 我可是非常乐于助人的第446章 轻而易举的反杀!第346章 于谦:吾师全知全能,赞美吾师第218章 第二次模拟祁王!第285章 恒景帝:于卿知朕第300章 阿弃:不要脸,呸!第126章 锦衣卫瘫痪,大战将起!第66章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第268章 朱元璋:这没道理啊第488章 峰回路转。第521章 我蚌埠住了!第311章 祁王:大侄子,你四叔来找你算账了第203章 石见银山,发财了!紧急事件第116章 发兵西南,讨伐祁王!第185章 王化东北,锦衣卫的恐怖底蕴!第316章 朱高燨:记住你无助的样子第466章 联手造反?他们有这个胆子吗!第138章 火铳?不,是AK!第382章 朱高燨:孤观鞑靼瓦剌,不过土鸡瓦第186章 朱元璋留下的布局!第80章 汉王脸都不要了!第157章 筑京观!建州省!第168章 这是要造反!第348章 《大明覆灭之后》第451章 仓皇如丧家之犬!第353章 朱高燨:豺狼虎豹,焉能为敌?第167章 祁王府全是疯子!第518章 娄大人到第9章 河流从不催促过河的人第68章 今日方知我是我!第169章 魏国公?定让你有来无回!(5k大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