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詹事府

历朝历代对太子的教导都相当重视,明朝也不例外,明太祖洪武初年,朱元璋就置大本堂以藏古今图籍,召四方名儒训导太子,不久,太子居于文华堂,诸儒轮班侍从,又选才俊之士入充伴读。

后面,太子东宫属官逐渐增多,除了太子少师、少傅、少保、宾客以外,还有左右詹事、同知詹事院事、副詹事、詹事丞、左右率府使、同知左右率府事、左右率府副使、谕德、赞善大夫,这些都以勋旧大臣兼领其职,还有文学、中舍、正字、侍正、洗马、庶子及赞读等属官,可谓人才济济。

后来,因东宫属官太多而无所统率,朱元璋特设詹事院以总之,到洪武二十五年又改名詹事府,至此,詹事府成为专门辅导太子的机构。

应该说朱元璋对太子的教导还是很上心的,他后面几代皇帝同样如此,所以,明朝前期的皇帝都还算比较厉害,大明是一个盛世接着一个盛世,很快便成为传说中的天朝上国。

但是,到了明朝中后期,几位皇帝也不知是考虑到詹事府官员对太子影响太大还是怎么了,竟然不再让詹事府负责教导太子,反而选用其他官员兼任,到了万历朝更是荒唐,神宗竟然因为国本之争没争赢而放弃对太子的教导,搞得后面光宗、天启、崇祯治国都一塌糊涂!

这会儿詹事府已经成为翰林的升转之阶,也就是翰林院所谓的储相熬资历,升品级的地方,像文震孟他这会儿就不是教太子的,他的主要工作是给崇祯讲经筵。

这经筵其实就是跟皇帝讲解四书五经或者其他古代典籍,有点类似于后世把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就是把深奥难懂的古文用白话讲解,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都有自己的理解,甚至水平高的还能将自己的思想渗入经筵中,引导听经筵的皇帝。

文震孟就有这才能,他想引导崇祯惩恶扬善来着,可惜,崇祯已经入了温体仁的套,他怎么讲都改变不了崇祯的想法。

张斌对他们这种光想靠嘴改变现实的想法很不以为然,有很多人,你光劝是没用的,必须用事实教育他们,如果事实都教育不了,那这个人基本就没救了。

他这会儿就是想用事实教育一下崇祯,看看他靠着温体仁、唐世济、王应熊这些奸臣能办成什么事,还一年之内消灭建奴、剿灭反贼,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崇祯既然让他负责教导太子,那他就好好教导太子,其他事,崇祯不让他管,他也不想管,倒看他们能玩出什么花样来。

跟崇祯汇报完教导太子的计划,他便放松心情,慢慢悠悠的往詹事府衙门走去。

詹事府衙门位于皇城东南边,离右长安门还有一里左右,出了右长安门,沿东长安街往东走半里,再沿校尉胡同往南走半里,就到了,这位置差不多跟张斌现在的府邸相对应,如果张斌把府邸买在东长安街南边,那詹事府衙门就在他府邸隔壁,可惜,他买的是西长安街南边,所以,詹事府衙门离他的府邸足有两里左右。

当然,这点距离并不算什么,反正他现在是无事一身轻,有的是时间,走了大约一刻钟,他终于来到了詹事府衙门外,这时候,竟然有个九品小吏在詹事府衙门的大门口等着,张斌自然不认识那小吏,但那小吏却认得他,因为大明朝规定有点操蛋九品官员都要参加早朝,那小吏自然也参加了,只是他一直关注着张斌,张斌却没有注意到他而已。

那小吏一见张斌过来,立马热情的迎上来,点头哈腰道:“张大人,您来了啊,文大人和孔大人让小的在这里等您,您还没来过詹事府衙门吧,请随小的来。”

说罢,他便做出个请的姿势,然后便慢慢往里走去。

张斌还真没进过詹事府衙门,他只是在过年期间没事干的时候围着左右长安门外的一堆衙门转了几圈,詹事府衙门怎么走他知道,但詹事府衙门里面是什么样子,他还真不清楚,甚至,他连自己的书房在哪里都不知道。

这一进詹事府衙门,他顿时被衙门的规模惊到了,这詹事府衙门最少占地两三百亩,里面到处都是亭台楼阁,花草树木,简直就跟个花园一般,那一排排书房掩映在花草树木之间,看上去是那么的精美,端的是一个休闲的好处所啊!

当然,这里不是休闲的,而是办公的,在这花草树木掩映的书房中间,有一栋高大的殿堂,看那面积怕不由两三百平,这里,应该就是自己的书房所在吧。

果然,那小吏指着中间的大殿介绍道:“大人,这里就是您和两位少詹事大人的书房所在了,里面还有府臣、主薄、录事和通事舍人各两名,小的就是通事舍人,您要有什么事,尽管招呼小的。”

张斌点了点头,亲切的问道:“你贵姓啊?”

那通事舍人连忙拱手道:“小的姓王,您叫我小王就行了。”

张斌再次点了点头,指着两边道:“这两边就是左春坊和右春坊吧?”

通事小王连忙点头道:“是的,您要有事,小的立马给您传唤左右春坊的大人过来。”

张斌摇头道:“暂时没什么事,不用去打搅他们,先带我去书房吧。”

通事小王连忙点头哈腰的领着他往大殿中走去,这大殿从外面看是一个整体,进去之后却别有洞天,一进门便是一个大殿,想来是用来升堂议事的地方,不过这时候大殿里面却是一个人都没有,大殿两边各有一个小门,进去之后便是一个横向的走道,他的书房正在大殿的正后方,也就是走道的正中间,他书房两边还有两个小点的书房,根据通事小王的介绍,那就是两个少詹事的办公地点了,走道对面还有两个与大堂并列的大房间,那里正是小王刚说的府臣、主薄、录事和通事舍人的办公地点。

张斌走进自己的书房之后并没有让小王去叫任何人,他只是挥了挥手让小王退下,随即便细细观察起自己的书房来,这书房大约六十平左右,正对房门是一排精美的木窗,左边是一个大书桌、两个书架和一把大靠背椅,右边是两套茶几和靠背椅,陈设十分简单,看上去却有一种大气之感,想必是专人设计出来的。

他仔细看了一圈之后,便来到自己书桌后面坐下来,书桌上笔墨纸砚都是现成的,甚至连墨水都磨好了半池,想必这是下面人为了讨好他,刻意为之。

他坐下来休息了片刻,干脆拿起一直最细的毛笔,沾了点墨水,又抽出一张稿纸,认真的画起画来!

很快,他便画出一个简单的太阳图形,不过他并没有停止,而是抽出一张新纸继续画起来,这次,他画的是一个月亮的简图。

紧接着,他抽出一张又一张的白纸,画出很多简图,什么山水木石,人口手目等等,不知道画了多久直到他书桌上都摆满了画好的简图他才停下来嘘了口气。

正在这事,外面有人朗声道:“大人,属下可以进来吗?”

竟然是文震孟的声音,他连忙朗声道:“请进。”

很快,文震孟便推开门走进来,他本来是想拱手给张斌见礼来着,但一看满桌子的简画,他不由愣住了。

这张大人真是好兴致啊,都被贬到这闲散衙门来了,竟然还有兴致练习画画。

他愣了一下,随即便拱手尴尬道:“大人,您这是?”

张斌一本正经的道:“准备明天教***用的东西啊。”

文震孟闻言,不由目瞪口呆,他以为张斌是被贬到这里来闲赋的,没想到,张斌还真要教太子读书识字!

他有点难以置信的道:“太子的教导一般不都是由六部尚书或者内阁大学士负责的吗?”

这会儿的确是这样,詹事府根本就没人被招去教导过太子,甚至,他们连太子长什么样都不知道!

张斌闻言,不由饶有兴致的问道:“噢,那你们平时做些什么?”

文震孟叹息道:“不瞒大人,我们平时基本没什么事,只是轮到谁讲经筵的时候便进宫去给皇上讲讲经筵,其他时候基本都是读书习字,当然也有跟大人一样练习画画的。这里跟翰林院其实没什么区别,只是翰林院有时候还要负责编修一下史书,詹事府却是史书都不用编修,大部分时间都无事可干!”

这的确是实情,詹事府自从万历朝以后基本等于废了,光剩下给翰林储相当升转之梯的功能,其他啥功能都没了。

张斌想了想,微笑着问道:“你们想找点事做吗?”

文震孟略带羞愧道:“谁不想找点事做啊,在这里待三年虽说资历有了,品阶也上去了,但实际上什么都没干,纯属浪费粮食啊!”

这话也就这二到爆炸的货能说出来,其他人绝对不会这么说自己。

张斌闻言,不由洒笑道:“那行,你好好看着,看完了我们再商讨怎么教导太子殿下。”

说罢,他有提起一直写字用的毛笔,拿起刚刚画好的简图,在下面写起来。

他在每幅图下面都写了两个大字,一个是象形文,一个是现在大明通行的汉子。

文震孟看了一会儿,脸上便露出恍然之色,原来,张斌的意思是通过图形,转化为象形文字,再转化为对应的汉字,这样一来,记忆就深刻了,稍微聪明点的,可能看一眼就记住了。

高,实在是高啊,他不由竖起大拇指,由衷赞许道:“大人果然高人一等,这种办法都能想出来,如果这样教***殿下,太子殿下的识起字来必然一日千里。”

张斌闻言,脸都有点红了,这哪是他想出来的,这就是后世幼儿园教小朋友识字用的图册,他只是照葫芦画瓢而已。

他不由谦虚道:“这只是微末小道,不足挂齿,不足挂齿,我说的事情就是这事,太子殿下今年要学习的是《三字经》和《千字文》,我是想,大家如果有空的话,不如将《三字经》和《千字文》都按这样式画出来,这样教起来速度就快了,太子殿下也不会觉得枯燥。”

文震孟闻言,不由拍手道:“好主意!”

不过,很快他又皱眉道:“大人,恕属下冒昧了,这象形字有很多都已经失传了,还有一部分复杂无比,要把《三字经》和《千字文》上所有字都画成这个样子恐怕有难度啊,而且,有些象形字过于复杂,太子殿下恐怕会越看越糊涂。”

张斌苦笑道:“我没说一定要配上象形字啊,简单的汉字可以配上象形字,复杂点的就不要配象形字了,直接配个图,写上汉字就行了,我们先从简单的来,等太子殿下把简单的字都学的差不多了,再教复杂的字,到那时候,太子殿下只要能把图形记住就差不多了,有没有象形字都没什么区别了。”

文震孟闻言,再次赞许道:“大人英明,如此循序渐进,相信太子殿下很快就能习完《三字经》和《千字文》。”

张斌再次苦笑道:“好了,别一个劲夸我了,就按这个样子,把《三字经》和《千字文》所有的字都配上图,简单的就配上象形字,复杂的直接配个图,有难度没?”

文震孟不由爽朗的笑道:“这有何难,擅长画画的詹事府一抓一大把,《三字经》和《千字文》分别交给左右春坊,一个月之内绝对能画出来。”

张斌闻言,点头道:“那好,你把这事安排下去,画好之后都拿来给我看看,我们边画边教,另外,画完之后最好能装订成册,以方便太子殿下查阅,这个没问题吧?”

文震孟毫不犹豫的点头道:“没问题,司经局的洗马、校书、正字就是干这个的,他们怕都要闲出病来了,有这等好事,他们自然求之不得。”

张斌欣慰的道:“那就好,你去把孔大人也叫过来,从今天开始,你负责左春坊,孔大人负责右春坊,我们齐心协力,尽快把《三字经》和《千字文》的图册编辑出来。”

文震孟闻言,兴奋的道:“好嘞,大人,您就等着验收吧。”

第十九章 葡萄牙人遭殃了第二六七章 租借镇远巡洋舰第十一章 落荒而逃第七十二章 动手第六十三章 准备开战第五章 反贼也懂兵法第八十六章 入阁为相第二三九章 推广经济作物第一章 筹备归京第五十五章 箭矢百万第十章 陷害忠良第八十三章 接连落马第四十一章 门牙给你敲掉第一〇七章 皇太极也傻眼了第一三八章 突如其来的尽头第十五章 戚家军威武(上)第七十七章 还是打洋人收获大第二六五章 远洋生意不好做第三十二章 兑换第一九五章 气势汹汹来吃个瘪第四十四章 大手大脚第三一一章 平安南第四十九章 选拔第二六七章 租借镇远巡洋舰第二十五章 自保第二十九章 皇太极跑路第七十九章 东番九卫第二九〇章 争霸与保命第二四三章 向北延伸的铁路第二九六章 英荷终低头第二十四章 人情味第二十九章 权欲熏天第一二〇章 重组关宁铁骑第四十二章 丰收第十七章 海战无敌俞家军第六十八章 斥候小队第十九章 助纣为虐第五十一章 养伤第五章 赐猛将两员第五十五章 海军上将第十二章 偷鸡不成蚀把米第一三三章 唯有求和第四章 糊弄第八十七章 危机四伏第二九五章 谁的拳头大第四十一章 奔逃第五十章 火车第八十九章 迁移饥民第九章 先装个怂第八十八章 未雨绸缪第五十一章 一日之内连下两城第三十八章 辽河之谋第二八四章 无奈的国王第三十七章 各自布局第五十五章 暗夜偷袭第四章 造反就是要当皇帝第二八七章 封地和联姻第四十章 中了建奴的奸计第二四八章 都想当包工头第三十章 推广问题第十四章 王承恩回京第十五章 毕自严告状第三章 一步登天第六十六章 属国琉球被欺负了第二四七章 好日子与穷亲戚第一八〇章 红颜祸水第二十章 恐怖的土地兼并第三十八章 雄关破第二章 京城告急第十五章 葡萄牙服软第九章 又玩海盗劫掠第六十六章 这里是大明的领土第二章 门生第九十二章 灾情蔓延第四十六章 只为伊人第二九七章 被盟友抛弃第一四七章 死磕第一九二章 一面之词第二四七章 好日子与穷亲戚第二二五章 东瀛被打到集体自闭第一〇九章 围点打援第六十一章 见鬼了第五章 赐猛将两员第三十九章 孙元化来投第一四一章 兄弟干架第一七八章 表明立场第四十一章 奔逃第六章 东番特战营(下)第二十四章 推广中成药第二五〇章 这钱还是不够用第十三章 嚣张无比第二十五章 鸿门宴(下)第二十一章 京城内鬼(上)第二卷 第四十章 风流才子第二二九章 东瀛最后的希望第八十二章 全部拉进东盛堂第二十五章 蕲州李氏第二六五章 远洋生意不好做第四十五章 蒸汽动力第八十三章 平衡之术
第十九章 葡萄牙人遭殃了第二六七章 租借镇远巡洋舰第十一章 落荒而逃第七十二章 动手第六十三章 准备开战第五章 反贼也懂兵法第八十六章 入阁为相第二三九章 推广经济作物第一章 筹备归京第五十五章 箭矢百万第十章 陷害忠良第八十三章 接连落马第四十一章 门牙给你敲掉第一〇七章 皇太极也傻眼了第一三八章 突如其来的尽头第十五章 戚家军威武(上)第七十七章 还是打洋人收获大第二六五章 远洋生意不好做第三十二章 兑换第一九五章 气势汹汹来吃个瘪第四十四章 大手大脚第三一一章 平安南第四十九章 选拔第二六七章 租借镇远巡洋舰第二十五章 自保第二十九章 皇太极跑路第七十九章 东番九卫第二九〇章 争霸与保命第二四三章 向北延伸的铁路第二九六章 英荷终低头第二十四章 人情味第二十九章 权欲熏天第一二〇章 重组关宁铁骑第四十二章 丰收第十七章 海战无敌俞家军第六十八章 斥候小队第十九章 助纣为虐第五十一章 养伤第五章 赐猛将两员第五十五章 海军上将第十二章 偷鸡不成蚀把米第一三三章 唯有求和第四章 糊弄第八十七章 危机四伏第二九五章 谁的拳头大第四十一章 奔逃第五十章 火车第八十九章 迁移饥民第九章 先装个怂第八十八章 未雨绸缪第五十一章 一日之内连下两城第三十八章 辽河之谋第二八四章 无奈的国王第三十七章 各自布局第五十五章 暗夜偷袭第四章 造反就是要当皇帝第二八七章 封地和联姻第四十章 中了建奴的奸计第二四八章 都想当包工头第三十章 推广问题第十四章 王承恩回京第十五章 毕自严告状第三章 一步登天第六十六章 属国琉球被欺负了第二四七章 好日子与穷亲戚第一八〇章 红颜祸水第二十章 恐怖的土地兼并第三十八章 雄关破第二章 京城告急第十五章 葡萄牙服软第九章 又玩海盗劫掠第六十六章 这里是大明的领土第二章 门生第九十二章 灾情蔓延第四十六章 只为伊人第二九七章 被盟友抛弃第一四七章 死磕第一九二章 一面之词第二四七章 好日子与穷亲戚第二二五章 东瀛被打到集体自闭第一〇九章 围点打援第六十一章 见鬼了第五章 赐猛将两员第三十九章 孙元化来投第一四一章 兄弟干架第一七八章 表明立场第四十一章 奔逃第六章 东番特战营(下)第二十四章 推广中成药第二五〇章 这钱还是不够用第十三章 嚣张无比第二十五章 鸿门宴(下)第二十一章 京城内鬼(上)第二卷 第四十章 风流才子第二二九章 东瀛最后的希望第八十二章 全部拉进东盛堂第二十五章 蕲州李氏第二六五章 远洋生意不好做第四十五章 蒸汽动力第八十三章 平衡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