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十台蒸汽机

如果没有这些手艺精湛的匠人打造机械,只能拿着一张张设计图纸,干瞪眼。

朱舜举荐幺弟朱玉担任火枪厂掌厂,中间发生了不少的波折,毕竟工部现在掌握在东林党手里。

好在凭借和王承恩的关系,最后办成了这件事,让朱舜松了一口气。

掌厂朱玉身上穿的衣服换成了皂边圆领袄、皂绦软巾垂带,本来就长得唇红齿白,换上这一身吏服,更显的有了几分气度。

掌厂朱玉推开柴门,走进了篱笆小院:“哥,匠人都给带过来了,全是王恭局里手艺最好的那一批。”

朱舜点了点头,带着掌厂朱玉走出了篱笆小院,来到了只有一层积雪的永定河岸边。

光秃秃的岸边不知道什么时候立了九块牌子,朱舜指着那九块牌子说道:“让匠人分开,每五个人一队,在在牌子标记的位置打造图纸上的东西。”

“等到他们干完了,告诉匠人们,招募他们做朱家的工匠,愿意干的就给八钱银子,另外还有提成。”

“愿意留下的就留下,不愿意留下的就让他们回王恭局,你再从王恭局里招人,招够三十人为止。”

掌厂朱玉重重点头,离开了这里,安排匠人们开始干活。

没过多久,匠人们分好了队,开始沿着永定河岸边建造蒸汽机。

朱舜看着永定河岸边热火朝天的一幕,心情极好:“要不了多长时间,这里就会有十台蒸汽机。”

“拔地而起。”

立春,雨水,惊蛰。

崇祯四年一天一天的过去,雨水时节应该下的春雨,一直到惊蛰时节还是没有下。

春分,清明,谷雨。

从立春到谷雨时节,已经过去一季了,没有几天就要立夏了,北直隶还是迟迟没有下雨。

三月是上紧耕耘和播种的季节,在雨水的滋润下,四月就要开始长出田苗了。

但是已经一季没有下雨了,再不下雨的话,田地里播种的稻种,可都要干枯死了,北直隶所有的下田都将颗粒无收。

民间为了求雨,各个县乡的老百姓开始了一场场祭祀龙王爷的求雨活动。

天气转暖,朱舜身上的紫花布棉袄,换上了天青色盘领衣,四带巾,腰上系着一条镶着银线的条带,骑着小毛驴走在光秃秃的旷野上,前往京城。

四月立夏以后,就要开始收割麻、麦,依照崇祯四年的这个情况,又是一个大灾年,官僚乡绅和商贾们提前收割了冬麦,运往了城郊的庄子囤起来。

朱舜吹着温暖的春风,骑行在官道上,身边全是一队队的马帮,从没有受灾的州府,驮来了大量的冬麦。

朱舜身边不断有短衣脚夫经过,拦住了一位看起来是管事模样的人问道:“这位员外是从哪里来的。”

管事快速打量了一眼朱舜,穿戴不俗,气度更是不俗,说的还是京话,赶紧拱手:“见过这位先生。”

“可不敢说员外,俺只是陈家的一名小管事。”

朱舜的小毛驴走的比较慢,陈家管事赶紧让马夫放慢粮车的速度,恭敬问道:“先生有啥事?”

朱舜笑了笑,摆出一副平和的样子:“今年的收成怎么样?”

提到田里的收成,陈家管事就忍不住叹了一口气,愁眉苦脸的说道:“别提了,庄子里的那些下田,每年都能收割一石左右的冬麦。”

“今年突然发生了旱灾,从立春开始就没怎么下雨,冬麦长势不好,一亩地最多收割六七斗粮食。”

“刨去粮种,还有那些伴工的口粮,基本上挣不了什么钱了。”

听到六七斗,朱舜大致算出了北直隶所有下田的冬麦产量,心里有数了。

现在的北直隶已经成了屋漏偏逢连夜雨,好不容易熬过了冬天,又来了一场大旱,只要半个月内还不下雨,到了立秋,北直隶又得面临一场大饥荒。

朱舜拱了拱手,加快速度离开了这里,从高大的门洞进入了京城。

来到繁华的京城,牵着小毛驴拐进了一条污水遍地的破烂巷子,顺着坑坑洼洼的道路,绕过聚集着大量乞丐的蜡烛寺。

来到了要找的地方,西法党人租赁的院子。

朱舜来到门口,刚要扣动响器,就听见院子里发出了‘轰’的一声巨响,正中间茅草屋的房顶瞬间就被掀翻了,冒出了一股股浓烟。

朱舜扯了扯嘴角,看来孙元化的火药提纯又失败了,伸出手掌扣动了响器。

开门的还是张大使,现在应该叫张主事了,看见门口那人是朱舜,黑着的一张脸立刻变成了笑脸:“十朋来了,赶紧进来。”

“要是找老孙可得等一会儿,这家伙去扒拉火药渣了。”

朱舜走进铺着青砖的院子,把小毛驴拴在附近的一棵柿子树上,笑道:“今天不找孙郎中,是来找张世叔的。”

张焘邀着朱舜走进自己的茅草屋,倒了一杯清茶:“贤侄请讲。”

朱舜抿了一口,放下茶杯,平静的说道:“我有办法治理旱灾。”

治理旱灾?

张焘抬起茶杯的手臂,僵在了半空,皱着眉头看向了满脸平静的朱舜:“贤侄,有些话可不能乱说。”

“尤其是以你现在的敏感身份,你现在可是东林党和晋商的眼中钉肉中刺,他们正在发愁找不到整治你的借口。”

“这句话万一被东林党人听到了,肯定会想办法的让皇上赦封你主治旱灾。”

“现在的情况你也看到了,都快四个月没有下雨了,京杭大运河、永定河这样的主要河流,水位骤降。”

“你家的朱氏纺纱厂都因为缺水,停止纺纱了吧。”

朱舜知道张焘在担心什么,以永定河和京杭大运河现在的水位,任何用来排水的水力机械都用不了。

这件事不好解释,解释了张焘也理解不了,蒸汽机已经远远超出了这些明末发明家的认知。

朱舜想了想,这件事还是让张焘孙元化徐光启等人亲眼见证,才会相信自己说的话:“张世叔,这句话可不是我空口无凭的胡说。”

“这样吧,今天正好休沐,张世叔叫上孙郎中和徐侍郎去一趟京师大学堂,到了那里,张世叔就明白了。”

张焘见他这么热心治理旱灾,也就没说什么,全当是去永定河附近视察灾情了:“好,我现在就去请徐侍郎。”

第一百一十章 活神仙第五百四十七章 土改发源地第四百零二章 孙传庭的危机第二百零三章 一百火箭齐射第二百零八章 机械锯齿打造成功第七十章 世界级天才第五十七章 工业化的必要条件第一百九十一章 朝廷的封赏第五百三十一章 权贵们的反应第三百五十七章 活着的县治第五百八十九章 军费开支第三十一章 各方反应第三百零五章 眼馋朱舜的皇太极第三百章 标准化+炮表的威力第二百五十二章 温度计第三百一十三章 孙传庭的小改变第四百七十一章 延绥机械院的院长六百一十二章 工作岗位第四百一十五章 前所未有的大胜第三百五十四章 幺弟朱玉的改变第二百一十七章 新宁伯卖的木材第三百零一章 工业之城的防御问题第四百七十八章 机械学院的人才第五百九十四章 各大机械局第三百八十五章 争夺一期第八十一章 机械匠第一百八十章 推广土豆第一百三十九章 瑰宝级的明末科学家第一百四十一章 纺纱机换侍郎第二百八十四章 杀皇帝的胆气第二百二十七章 顺圣川的出路第五百四十六章 批判大会第四百四十五章 晋商又要赚钱了(元宵快乐,加更)第二百五十四章 制造玻璃的前置条件第四百零二章 孙传庭的危机第九十九章 宋士慧的新方向第四百六十五章 工业化对辽东的影响第五百九十五章 钢铁工业第五百五十章 密云官绅的对策第四十六章 卖田卖地第五百一十章 工业革命对战争形势的改变第一百九十章 工业魔改成功第一百二十二章 欢腾的京城第二百二十五章 挖的一手好坑第四百一十五章 前所未有的大胜六百零七章 十万工业学子第一百五十六章 狙击小队第五百五十七章 求着被弹劾第一百八十三章 朝堂说土豆第三百三十章 挖的再深一些第五百四十五章 全部杀光第三百五十二章 倒霉的大宗药材商第五十九章 挑选铺子第二百一十三章 见到了机械锯床第二百四十三章 三处六署第五百四十二章 土改开端第三百八十九章 实弹测试第二十二章 建立军工线第一百六十四章 压力水井第四百一十三章 步炮协同的开始第五百零四章 京师大学堂开始丰收第二百五十九章 宣传署署政第三百零九章 参观工业之城第二百九十章 批准建立军火公司第八十章 高炉水塔第四百三十三章 买卖煤窑第二百四十九章 远征西伯利亚第三百五十六章 稻种基因库第一百四十八章 北平机械局第四百七十九章 造纸工厂的教化大功第一百八十四章 坑死东林党第二百七十三章 火箭燃烧弹的威力第二百四十章 廉价瓷器买卖第二百零六章 第五名弟子第二百九十六章 福王世子的颜良文丑第一百七十七章 纺织协会第三百六十三章 朝堂争密云第一百八十九章 开始羞辱东林党第一百九十四章 工业革命对于大明的初步影响第六百一十七章 东林党的好人卡第四百章 作战系统工程第四十九章 第一波红利第五百三十八章 捡漏第二百一十三章 见到了机械锯床第三百二十八章 工业派第五百三十七章 磨死几万汉八旗第一百三十六章 蒸汽机的作用第四百一十三章 步炮协同的开始第三百八十九章 实弹测试六百零七章 专利法第二百九十六章 福王世子的颜良文丑第二百六十八章 请军直插女真腹地第二十七章 第一家近代纺纱厂第二百五十八章 丧失的铸币权第三百二十五章 全球剪羊毛计划第二百二十七章 顺圣川的出路第二百一十七章 新宁伯卖的木材第三百四十章 科学实验和节操哪个更重要第四百七十三章 铅室法第一百五十一章 烧水泥
第一百一十章 活神仙第五百四十七章 土改发源地第四百零二章 孙传庭的危机第二百零三章 一百火箭齐射第二百零八章 机械锯齿打造成功第七十章 世界级天才第五十七章 工业化的必要条件第一百九十一章 朝廷的封赏第五百三十一章 权贵们的反应第三百五十七章 活着的县治第五百八十九章 军费开支第三十一章 各方反应第三百零五章 眼馋朱舜的皇太极第三百章 标准化+炮表的威力第二百五十二章 温度计第三百一十三章 孙传庭的小改变第四百七十一章 延绥机械院的院长六百一十二章 工作岗位第四百一十五章 前所未有的大胜第三百五十四章 幺弟朱玉的改变第二百一十七章 新宁伯卖的木材第三百零一章 工业之城的防御问题第四百七十八章 机械学院的人才第五百九十四章 各大机械局第三百八十五章 争夺一期第八十一章 机械匠第一百八十章 推广土豆第一百三十九章 瑰宝级的明末科学家第一百四十一章 纺纱机换侍郎第二百八十四章 杀皇帝的胆气第二百二十七章 顺圣川的出路第五百四十六章 批判大会第四百四十五章 晋商又要赚钱了(元宵快乐,加更)第二百五十四章 制造玻璃的前置条件第四百零二章 孙传庭的危机第九十九章 宋士慧的新方向第四百六十五章 工业化对辽东的影响第五百九十五章 钢铁工业第五百五十章 密云官绅的对策第四十六章 卖田卖地第五百一十章 工业革命对战争形势的改变第一百九十章 工业魔改成功第一百二十二章 欢腾的京城第二百二十五章 挖的一手好坑第四百一十五章 前所未有的大胜六百零七章 十万工业学子第一百五十六章 狙击小队第五百五十七章 求着被弹劾第一百八十三章 朝堂说土豆第三百三十章 挖的再深一些第五百四十五章 全部杀光第三百五十二章 倒霉的大宗药材商第五十九章 挑选铺子第二百一十三章 见到了机械锯床第二百四十三章 三处六署第五百四十二章 土改开端第三百八十九章 实弹测试第二十二章 建立军工线第一百六十四章 压力水井第四百一十三章 步炮协同的开始第五百零四章 京师大学堂开始丰收第二百五十九章 宣传署署政第三百零九章 参观工业之城第二百九十章 批准建立军火公司第八十章 高炉水塔第四百三十三章 买卖煤窑第二百四十九章 远征西伯利亚第三百五十六章 稻种基因库第一百四十八章 北平机械局第四百七十九章 造纸工厂的教化大功第一百八十四章 坑死东林党第二百七十三章 火箭燃烧弹的威力第二百四十章 廉价瓷器买卖第二百零六章 第五名弟子第二百九十六章 福王世子的颜良文丑第一百七十七章 纺织协会第三百六十三章 朝堂争密云第一百八十九章 开始羞辱东林党第一百九十四章 工业革命对于大明的初步影响第六百一十七章 东林党的好人卡第四百章 作战系统工程第四十九章 第一波红利第五百三十八章 捡漏第二百一十三章 见到了机械锯床第三百二十八章 工业派第五百三十七章 磨死几万汉八旗第一百三十六章 蒸汽机的作用第四百一十三章 步炮协同的开始第三百八十九章 实弹测试六百零七章 专利法第二百九十六章 福王世子的颜良文丑第二百六十八章 请军直插女真腹地第二十七章 第一家近代纺纱厂第二百五十八章 丧失的铸币权第三百二十五章 全球剪羊毛计划第二百二十七章 顺圣川的出路第二百一十七章 新宁伯卖的木材第三百四十章 科学实验和节操哪个更重要第四百七十三章 铅室法第一百五十一章 烧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