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九章 皇太极因为舆情要大宴群臣

复社成员们对于顾绛的愤然离去,感到十分的不理解,他们又不是白痴反而是各地读书人里面的佼佼者,要不然也不可能有资格加入名满天下的复社。

以复社成员的精明和才学,怎么可能去平白无故的得罪朱舜,对方可是勋贵阶层的一员还是一名侯爷。

平白无故的去得罪工业侯朱舜,岂不是给自己的仕途增添了障碍,他们这么卖力的辱骂工业侯还是公然辱骂,明摆着是想让别人知道。

显然不是想让工业侯知道,而是为了让东林党的高官们知道,希望得到这些东林党高官的垂青。

给自己以后的仕途找一个靠山,毕竟他们还是一群没有迈入仕途的读书人,读书不就为了功名利禄。

能有几个人可以做到为民请命,一心为公,在复社成员的眼里这个愤然离去的顾绛,也不是什么真正忠君爱国之人。

不过是因为他在复社内部并不起眼,存了转投朱舜的心思,说不定会得到工业侯朱舜的重视。

顾绛要是知道自己被复社成员这么误会,不会有半点的愤懑和委屈,他的拳拳报国之心和内心的一片赤诚,没必要给这些小人解释。

顾绛走了出去,离开了这个彻底令他失望的复社,几乎等于自绝了他的仕途之路。

几名同窗好友赶紧拦了出去:“顾兄留步,赶紧留步。”

顾绛转过身来,郑重拱手:“秦兄、郑兄、李兄的好意,在下心领了,不要因为在下原因影响了各位的仕途,各位还是赶快回去吧。”

“另外以后莫叫顾某顾绛了,在下准备改名了。”

改名?几年同窗好友不明白顾绛这是什么意思,一个人的姓名是在出生时候,根据生辰八字起的,关乎一个人的风水福运。

名字的好坏可是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改名字就像迁祖坟一样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改,不到万不得已,一般没有人会去轻易改名字。

何况顾绛再不怎么出名,也写了不少的文章,也算是小有名气了。

只要改了名字这些名气将会荡然无存,相当于多年的苦工毁于一旦。

几名同窗好友忍不住想劝解顾绛,不要意气用事,不要因为了一点小事就离开复社这棵大树,更不要轻易更改自己的名字。

顾降不等这些同窗好友开口劝说,反问了一句:“各位可知道文天祥。”

文天祥的大名谁不知道,就算是没读过书的人也知道,誓死不降不详元蒙的汉家臣子。

宋朝靖康之后,一百多年的青史总共出了两个男人。

武有岳飞,文有文天祥。

顾绛说完这句话,脸上出现了一丝心生神往:“从今以后在下决定改名炎武。”

顾炎武。

说完这句话,顾炎武大步走出了这座天下读书人人人向往的复社。

在他眼里,一文不值。

朱舜不知道因为自己的原因,提前让顾炎武离开了复社,并且改名为炎武。

但他很清楚造纸工厂造成八大晋商范家的覆灭,应该会让满清的权贵们气急败坏了。

盛京。

苑林内。

皇太极在这里大宴群臣,这么多年来他不管遇到什么事,始终保持着面色如常,保持着君王威严。

今天不知道怎么了,皇太极脸上始终都带着一丝笑意,就算是见了几位不受待见的贝勒,也是破天荒的夸赞了两句,询问他们旗内最近的情况。

这就让满朝文武看不懂了,皇太极占领了贝海儿湖也没见他有这种的好心情,今天怎么会这么的反常。

难不成要学汉人皇帝来一次杯酒释兵权,收走各位亲王贝勒贝子手里的兵权。

贝勒贝子们看着眼前的宴席,确实比以前多了许多的山珍海味,更让他们坚定了内心的猜测。

一些从大清国边关赶来的贝勒贝子,很长时间没吃好东西了,本来还是满嘴的口水现在却没了半点食欲。

这哪里是一顿宴席,分明是断头饭。

皇太极对于手底下的贝勒贝子们怎么想不清楚,就算知道也不会在意,反而会感到欣慰。

本来只是一场酒宴,反而加深了边关贝勒贝子们对于皇权的畏惧,正好一举两得了。

皇太极收敛笑容看了过去,本来十分不错的心情,突然变得有些不怎么愉悦了,他已经交代了这场宴席办的尽量妥善一些。

但是苑林内的桌椅五花八门,有紫檀的,有黄花梨的,对还有一些不值钱的松木,实在是有损大清国的国威。

皇太极也没想去责怪负责这次酒宴的官员们,他也知道官员们已经尽了全力了,不是他们不想找过来清一色的黄花梨桌椅甚至是紫檀座椅,实在是大清国找不到这么多的黄花梨或是紫檀桌椅。

大清国现在不缺粮食不愁吃,但他们终究还是明廷嘴里的蛮夷,不事生产,缺乏积累,能找来这么多紫檀黄花梨桌椅就已经很不错了。

如果真想凑齐足够文武大臣们使用的桌椅板凳,也能凑齐,只不过需要去各大亲王贝勒贝子的府内借了。

但这样实在是过于有损国威了,想他堂堂大清国的皇帝举办一场宴席,居然还要去臣子家里去借些座椅板凳。

这话说出去了岂不是会被笑掉大牙,不过等到范家掌握了明廷的舆情,情况就会好转了。

最多十年就能横扫中原,到时候还不是想要多少紫檀黄花梨就有多少,别说紫檀和黄花梨了就是金丝楠做的桌椅,他大清国皇帝都能凑出来几十套。

其中有一些贝勒贝子们还起了反心,只要皇太极敢违背祖宗规矩抢了他们手里的兵权,就纠集旗内兵马起来造反。

第四百五十六章 工业化造祥瑞第五十九章 挑选铺子第五百零四章 京师大学堂开始丰收第一百四十五章 启动十台蒸汽机第六十二章 第三台珍妮机第二百八十五章 建造自来水厂第六章 珍妮纺纱机第一百一十五章 巴结黄永发第二百四十四章 军队编制第一百八十章 推广土豆第九十八章 新式织机诞生了第五百四十二章 土改开端第一百三十章 爱因斯坦级第一百四十四章 存量的博弈第二百二十二章 缺木材的新宁伯第五百五十章 密云官绅的对策第四百零五章 嚣张的逃兵第三百六十五章 清廉的东林党第二百九十四章 汤若望的新发明第四百二十四章 气死东林党第三百一十六章 超级大国计划第三百六十五章 清廉的东林党第三百零六章 真敢抢水泥?第六十二章 第三台珍妮机第三百八十二章 小伟人计划第一百九十五章 京师大学堂的对联第四百九十八章 欢腾的京城第一百零九章 大明没走完的路第二百六十五章 我要建州城第五十九章 挑选铺子第四百九十六章 范家的家破人亡第一百五十三章 汽缸的旋转问题第三百九十一章 技术突破口!第五百九十章 良种公司第一百二十六章 对赌的影响第一百五十四章 棉纺织工业化的第三步第二百九十八章 和兰舰队来袭第十五章 挑选厂房的地点第三百五十七章 活着的县治第四百八十三章 掌握化工体系第三百七十章 实业家的气节第三十章 弹劾朱舜?第二百零三章 一百火箭齐射第三百四十六章 股息制度第四百二十九章 洗煤厂第九十四章 瘟疫四起第四百二十章 有人要割裂国土第十八章 搬迁王恭厂第五百一十一章 打下工业之城的办法第三百零七章 胜券在握是东林第三百章 标准化+炮表的威力第四百五十一章 工人票号扎根乡野第一百六十七章 我是演员第十一章 双喜临门第三百三十五章 硫酸亚铁的颜色第三百八十七章 泥膜浇铸第四百五十章 三期学员的班长第六百一十八章 叶初春的结局第五百一十章 细菌和巫蛊之术第九十四章 瘟疫四起第二百五十章 国运之战第三百九十八章 陆军讲武堂的概况第二百二十七章 顺圣川的出路第四百四十七章 工人票号的推广第四百二十四章 气死东林党第五十七章 工业化的必要条件第三百八十章 军校第三百八十七章 泥膜浇铸第三百四十二章 大明的金融体系第一百零三章 飞梭织布机的效率第五百一十七章 人才辈出的陆军讲武堂第四百二十五章 满清要攻西北第四百六十三章 汉奸三人组的美梦第二百四十八章 炮表第四十九章 第一波红利第六十一章 大明第一家火器局第一百四十八章 北平机械局第五百零四章 京师大学堂开始丰收第五百八十六章 大明机械学院第五百六十一章 水库的第二作用第一百九十二章 工业革命的根据地第七章 科研流程第四百九十一章 范家的第二个图谋第八章 科学研究太费钱第二百五十五章 崇祯六年的总结大会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枪爆头第六百二十五章 火热的耐火砖第三百五十五章 农学院的情况第五十四章 抢劫庄子第五百九十四章 各大机械局第四百六十六章 洗煤厂对孙传庭的影响第三章 家里的骄傲第一百五十一章 烧水泥第六百二十五章 火热的耐火砖第一百五十七章 三国系列·关羽第十九章 一排水力钻床第三百三十五章 硫酸亚铁的颜色第五十五章西法党人的狂笑第二百九十一章 火药工厂第四百八十五章 纸张控制舆情
第四百五十六章 工业化造祥瑞第五十九章 挑选铺子第五百零四章 京师大学堂开始丰收第一百四十五章 启动十台蒸汽机第六十二章 第三台珍妮机第二百八十五章 建造自来水厂第六章 珍妮纺纱机第一百一十五章 巴结黄永发第二百四十四章 军队编制第一百八十章 推广土豆第九十八章 新式织机诞生了第五百四十二章 土改开端第一百三十章 爱因斯坦级第一百四十四章 存量的博弈第二百二十二章 缺木材的新宁伯第五百五十章 密云官绅的对策第四百零五章 嚣张的逃兵第三百六十五章 清廉的东林党第二百九十四章 汤若望的新发明第四百二十四章 气死东林党第三百一十六章 超级大国计划第三百六十五章 清廉的东林党第三百零六章 真敢抢水泥?第六十二章 第三台珍妮机第三百八十二章 小伟人计划第一百九十五章 京师大学堂的对联第四百九十八章 欢腾的京城第一百零九章 大明没走完的路第二百六十五章 我要建州城第五十九章 挑选铺子第四百九十六章 范家的家破人亡第一百五十三章 汽缸的旋转问题第三百九十一章 技术突破口!第五百九十章 良种公司第一百二十六章 对赌的影响第一百五十四章 棉纺织工业化的第三步第二百九十八章 和兰舰队来袭第十五章 挑选厂房的地点第三百五十七章 活着的县治第四百八十三章 掌握化工体系第三百七十章 实业家的气节第三十章 弹劾朱舜?第二百零三章 一百火箭齐射第三百四十六章 股息制度第四百二十九章 洗煤厂第九十四章 瘟疫四起第四百二十章 有人要割裂国土第十八章 搬迁王恭厂第五百一十一章 打下工业之城的办法第三百零七章 胜券在握是东林第三百章 标准化+炮表的威力第四百五十一章 工人票号扎根乡野第一百六十七章 我是演员第十一章 双喜临门第三百三十五章 硫酸亚铁的颜色第三百八十七章 泥膜浇铸第四百五十章 三期学员的班长第六百一十八章 叶初春的结局第五百一十章 细菌和巫蛊之术第九十四章 瘟疫四起第二百五十章 国运之战第三百九十八章 陆军讲武堂的概况第二百二十七章 顺圣川的出路第四百四十七章 工人票号的推广第四百二十四章 气死东林党第五十七章 工业化的必要条件第三百八十章 军校第三百八十七章 泥膜浇铸第三百四十二章 大明的金融体系第一百零三章 飞梭织布机的效率第五百一十七章 人才辈出的陆军讲武堂第四百二十五章 满清要攻西北第四百六十三章 汉奸三人组的美梦第二百四十八章 炮表第四十九章 第一波红利第六十一章 大明第一家火器局第一百四十八章 北平机械局第五百零四章 京师大学堂开始丰收第五百八十六章 大明机械学院第五百六十一章 水库的第二作用第一百九十二章 工业革命的根据地第七章 科研流程第四百九十一章 范家的第二个图谋第八章 科学研究太费钱第二百五十五章 崇祯六年的总结大会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枪爆头第六百二十五章 火热的耐火砖第三百五十五章 农学院的情况第五十四章 抢劫庄子第五百九十四章 各大机械局第四百六十六章 洗煤厂对孙传庭的影响第三章 家里的骄傲第一百五十一章 烧水泥第六百二十五章 火热的耐火砖第一百五十七章 三国系列·关羽第十九章 一排水力钻床第三百三十五章 硫酸亚铁的颜色第五十五章西法党人的狂笑第二百九十一章 火药工厂第四百八十五章 纸张控制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