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 马玉的抉择

060 马玉的抉择

“哎呀,是改之来了,怎么不早通告一声,老夫也好扫榻相迎啊。”

看到苏昊来到书院,教谕吴之诚大呼小叫地迎上前来,那份热情,简直像是看到孔圣人穿越过来了一般。吴老夫子一向是一个极其方正、极其讲究师道尊严的人,但在苏昊面前,却像换了个人一般,这或许就是所谓的礼贤下士了。

苏昊躬身向吴之诚行了个礼,笑道:“吴先生太客气了,学生何德何能,敢当得起先生亲自出来相迎?”

吴之诚道:“当得起,当得起。改之在乡下打井的事情,我都听学生们回来说过了。改之勘的井位,八成能够出水,实在是非常了不起。你不知道,这几日书院里的学生们谈论得最多的,都是你说的西方格物之道呢。”

“呵呵,不好意思,倒是学生有些妖言惑众,影响书院的教学了。”苏昊半开玩笑地说道。

吴之诚道:“哈哈,这哪里是什么妖言,分明也是圣贤之道嘛。”

两个人寒暄着走进了教谕署,在大堂上分宾主坐下。有仆人过来倒上了茶水,吴之诚一边招呼苏昊喝茶,一边问道:“改之,听说你昨天才回到县城,怎么今日就有工夫到敝书院来?”

苏昊道:“吴先生这就是明知故问了,我听一位故人传话,说是吴先生,要我必须亲自到书院来与吴先生当面说清楚,否则书院就要把我托付过来的学生程栋扫地出门了。”

“哪有此事,定然是传话之人曲解了老夫的意思。”吴之诚腆着老脸否认道。这些话的确是他亲口向方孟缙说的,又经韩倩之口传到了苏昊的耳朵里,但要让他当面承认曾经用这样的手段来要挟苏昊,他还有点不好意思。

苏昊知道老先生脸皮薄,对方又是长辈,稍稍开个玩笑倒也无妨,揪着不放就未免太煞风景了。他笑笑,说道:“即便先生没有说这话,学生从乡下回来,也得专程到书院来一趟,感谢先生收留程栋,这毕竟是学生欠下的人情,却麻烦先生来替学生还了。”

吴之诚曾经听方孟缙介绍过程家姐弟的事情,所以知道苏昊所指,他摆摆手道:“这件事也不是你的错,你不必耿耿于怀。这程栋天资聪颖,功底也扎实,我很是喜欢。即便没有改之你的推荐,我也会愿意把他收入书院来的。”

“那我就放心了。”苏昊道。

吴之诚交代完了程栋的事情,嘿嘿地笑了两声,对苏昊说道:“人我是收下了,不过,这束脩之资却是不能免。我听闻这程家姐弟家境贫寒,想必是付不起的,改之是不是好事做到底,就把这束脩给付了?”

所谓束脩,也就是学费了,据说是从孔子那里传下来的说法。当年孔子招收学生,让每名学生交10条腊肉作为学费,束脩二字,就是指捆在一起的腊肉条。这个词一直流传下来,成为读书人收取费用时候的雅称。比如韩文聘苏昊为师爷,每个月发给苏昊的工资,也称为束脩。

书院有县衙拨付的经费,当然不缺程栋的这点学费,吴之诚说让苏昊替程栋付学费,其实是另有所指。

苏昊早有准备,他从随身的包裹里取出三本小册子,交到吴之诚的面前,说道:“学生下乡期间,整理了一下所学的西学,现草拟出数学、物理、化学各一册,请吴先生过目。”

吴之诚眼睛一亮,站起身,伸出双手恭恭敬敬地接过那三本小册子,翻开一看,只见里面用蝇头小楷工工整整地写着一些各式定理,还有用阿拉伯数字和一些奇怪的符号所表示的公式。吴之诚贪婪地翻看着,一边看,一边啧啧连声,他虽然一时间还无法完全消化这些知识,但他知道,这些知识的价值都是不可估量的。

苏昊给吴之诚写的这些,差不多就是后世义务教育里的数理化知识了。他用了一种高度概括的方法,把每一科的知识都浓缩到一本小册子里去。他相信,凭着吴之诚的智慧,肯定能够将其中的奥妙悟出来,并且将其转化成更为详尽的文字。

苏昊倒不是有意要为难吴之诚,实在是他在乡下这段时间忙得很,没有工夫坐下来细细地撰写教材。再说,用毛笔来书写数学公式,也是麻烦之极,如果有可能,他还是宁可让其他人来做这样的事情。

吴之诚拿到了这三本小册子,就再也无心和苏昊闲聊了。他与苏昊敷衍了几句,便找了个借口,把苏昊打发出门了。苏昊前脚刚走,吴之诚便抱着这三本小册子一头钻进自己的书房,吩咐下人除了给他送饭之外,不许进去打搅,看来,这老爷子是打算闭关攻读了。

苏昊从吴之诚的教谕署出来,溜溜达达地在书院里闲逛。迎面走来的生员们大多认识这位曾经在书院里出过风头的年轻师爷,纷纷向他打招呼、行礼,苏昊便也向众人拱手还礼。还有一些是曾经随苏昊下乡去勘井,在此之前陆续回来的,见了苏昊自然更是亲切。

正走着,只听身后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苏昊回头一看,却是满面喜色的马玉。一见苏昊回头,马玉连忙招呼道:“改之兄,我还正打算到县衙去寻你的,结果听人说你到书院来了。如果不忙的话,可否愿意与小弟到剑匣亭一叙?”

苏昊到书院来,其实也是有事要办的,本来打算与吴之诚聊得开心的时候,顺便提起来,谁知吴之诚拿到他写的几本教材,就翻脸不认人了,根本没有给苏昊留出谈事的时间。听到马玉主动邀请他去聊天,苏昊欣然道:“正好,小弟也正有事想和独文兄商量呢。”

“那太好了,来,改之兄,这边请。”马玉应道。

两个人穿过书院的花园,来到马玉所说的剑匣亭。这其实就是一个普通的八角亭子,只是中间供了一块上面带有凹槽的长条麻石。据说这块麻石当年是用来藏剑的,剑匣之称,因此而得名。剑匣亭位于花园的一角,周围树木苍翠,一向是生员们休闲和讨论诗书的场所。

苏昊和马玉进了亭子,在石凳上坐下,苏昊笑道:“适才独文兄说打算到县衙去寻我,可是对小弟有何指教?”

马玉摆手道:“改之兄这话让小弟好生惭愧,小弟岂敢对改之兄有何指教,小弟是有一些问题琢磨不清,想向改之兄请教呢。”

“哦?可是关于这地质学的事情?”苏昊问道。他知道,马玉是头一年县试的案首,文章功底比他要强出几条街。马玉说要向他请教,显然不可能是针对四书五经的事情,而只能是与地质勘探相关的知识了。

马玉点头道:“正是。此次下乡勘井,小弟从改之兄那里受教良多,越琢磨这西人之学越觉得深不可测。这些天,小弟整理出了一些想不清楚的问题,还望改之兄赐教。”

说到这里,他拿出一叠纸,递到苏昊的面前。苏昊接过来一看,不由得汗如雨下。只见这些纸上,密密麻麻地写着数十个问题,有关于三角函数的,有关于地质构造的,其中有些问题之难,找个后世地质专业的本科生都未必能够回答得圆满。

“独文兄,你琢磨的这些问题,也未免太艰深了吧?”苏昊说道。

马玉不好意思地说道:“是啊,我也觉得有些问题似乎是钻牛角尖了,可是小弟就有这样的毛病,越是想不明白的问题,就越想去搞明白。不怕改之兄笑话,这些天小弟在睡梦中想的都是这些问题呢。”

要不人家能当案首呢,光是这种求知欲望,就不是原来那个秀才苏昊能够比得上的。看着马玉那充满期待的目光,苏昊摇摇头道:“独文兄,你这些问题,我倒是能够回答得上。但其中有些问题的解答,可能需要一些其他的知识,这可不是三两天能够掌握的。如果你想搞明白这些问题,恐怕需要三五年的时间来学习这些预备知识,而这些时间,显然你是耽误不起的。”

“为什么耽误不起?”马玉瞪圆了眼睛问道,“改之兄,我今年才20岁,三五年时间对于我来说算得上什么?十年寒窗都熬过来了,别说三五年,就是再坐十年冷板凳,小弟也在所不惜。”

“不会吧?”苏昊道,“你是县试的案首,这次打井又出了很大的力,明年的乡试名额,韩大人肯定是要给你的,你不用温习功课吗?”

马玉坚定地说道:“改之兄,我已经想好了,明年的乡试,我不准备参加了。”

146 樵舍驿262 发配汝宁111 绣娘224 初见潘季驯223 国难财340 火器专家366 官商301 各使狠招362 内讧032 技术痴吴达012 丰城县城166 初入播州城410 二愣子的奋斗203 万历328 玻璃工厂256 实弹训练335 以静待动057 分钱190 万历的烦心事207 内阁次辅377 树倒猢狲散363 哱拜出逃380 归心208 工业的启蒙037 小意思386 混入大营153 拦截265 劫持人质130 始作俑者410 妖孽横行060 马玉的抉择388 谣言四起110 国本之争393 说服089 望远镜109 绿矾116 开荒089 望远镜047 指教274 低调行事064 斗殴229 无处对证116 开荒418 望风而逃231 周举人献计344 外援307 清者自清224 初见潘季驯407 水师总兵080 五十顷中田074 秃山无草木者024 迸发王八之气066 有杀人执照385 地雷260 丧尽天良344 外援278 故人229 无处对证032 技术痴吴达396 和谐草原141 好枪003 井位262 发配汝宁069 体制问题085 手艺人417 藩国的求助282 深入群众195 有恃无恐118 有文化的土匪395 摆平着力兔109 绿矾204 纵论朝政198 喜获豪宅202 搜身119 缠斗195 有恃无恐144 开拔131 当堂对质144 开拔303 意见领袖277 小乞丐130 始作俑者220 新任淮安知府420 老虎不发威001 大旱270 瘟疫019 下馆子358 困兽犹斗122 接骨387 火烧连营034 行政垄断019 下馆子069 体制问题383 运动战209 何为轻重430 大海战372 哈斯乌拉352 冲营429 六国联军034 行政垄断
146 樵舍驿262 发配汝宁111 绣娘224 初见潘季驯223 国难财340 火器专家366 官商301 各使狠招362 内讧032 技术痴吴达012 丰城县城166 初入播州城410 二愣子的奋斗203 万历328 玻璃工厂256 实弹训练335 以静待动057 分钱190 万历的烦心事207 内阁次辅377 树倒猢狲散363 哱拜出逃380 归心208 工业的启蒙037 小意思386 混入大营153 拦截265 劫持人质130 始作俑者410 妖孽横行060 马玉的抉择388 谣言四起110 国本之争393 说服089 望远镜109 绿矾116 开荒089 望远镜047 指教274 低调行事064 斗殴229 无处对证116 开荒418 望风而逃231 周举人献计344 外援307 清者自清224 初见潘季驯407 水师总兵080 五十顷中田074 秃山无草木者024 迸发王八之气066 有杀人执照385 地雷260 丧尽天良344 外援278 故人229 无处对证032 技术痴吴达396 和谐草原141 好枪003 井位262 发配汝宁069 体制问题085 手艺人417 藩国的求助282 深入群众195 有恃无恐118 有文化的土匪395 摆平着力兔109 绿矾204 纵论朝政198 喜获豪宅202 搜身119 缠斗195 有恃无恐144 开拔131 当堂对质144 开拔303 意见领袖277 小乞丐130 始作俑者220 新任淮安知府420 老虎不发威001 大旱270 瘟疫019 下馆子358 困兽犹斗122 接骨387 火烧连营034 行政垄断019 下馆子069 体制问题383 运动战209 何为轻重430 大海战372 哈斯乌拉352 冲营429 六国联军034 行政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