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真·风水学:季风与洋流

第110章 真·风水学:季风与洋流

“骤降的温度和极大的昼夜温度差,让蒙古人活不下去,所以蒙古人只有南下,也只能南下!”朱高炽喃喃说道。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夏原吉的目光有些复杂,原本,他只是以为姜师懂政治懂经济,还会弄化肥仙丹,可他怎么也没想到,姜师竟然是全才!

真正意义上的全才,天文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无所不通。

如果姜星火告诉他这只是后世人人都会普及的基础教育,所有普通人的孩子学个十几年就都会学习,也不知道夏原吉会不会无语凝噎。

而到了这个时候,张宇初张天师的心情也很复杂就是了。

如果说一开始的时候,张天师是觉得姜星火提出的“小冰河期会导致大明灭亡”是危言耸听,是故意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举动。

那么随着姜星火讲课进度的深入,从头带着他们进入华夏的历史,回顾了气温导致的降水线移动,以及降水线移动对南北朝、隋唐、吐蕃、西域诸国的影响。

张宇初不得不承认,气温确实对一个国家的形式是有影响的。

毕竟,气温是实实在在地影响粮食产量,而粮食产量又影响了人口、税收和国家稳定。

“你们不用太过担心的,大明未来也不是一直气温下降,不出意外的话,中间还会有一段时间的抬升,最后才会如同元朝那样掉头猛降。”

秉持着“不懂就问”的良好习惯,铁憨憨开口说出了他心中的疑惑。

毕竟,在这个没有出现地理大发现,没有前赴后继的航海家用生命探索出全球的洋流走向和季风情况,确实不可能有“凡人”掌握全世界的风与水。

朱高煦兴奋说道:“正是因为先有了山,所以南北温度不同,降水量不同,形成了一条无形的降水量分界线,导致了山南适合农耕,山北适合游牧秦始皇才会根据这个情况,再加上山势险峻利于防守,所以修筑了长城!”

听到朱高煦的话语,李景隆一时也有些不确定了起来,毕竟,这也只是他的推测。

答案已经被他们说出来了!

按照姜星火教给他们的地理理论,正是因为气温影响了降水,越热的状态降水越多,越冷的状态降水越少。

姜星火略一思量,明朝的营造尺等于现代的32厘米,四百毫米就是0.4米,也就是一又四分之一尺。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朱高炽马上发现了自己的错误之处。

刚说完这句话,朱高煦和李景隆便惊讶地对视了一样。

更遑论,在所有已知的、未知的天下里,周游一圈呢?

结果也只是延缓了一百年不到而已,小冰河期气温的持续下降,还是造成了天下大乱。

按照姜星火的意思,便是其实是先有了山,才影响了降雨,继而因降水量不同,山的南北两侧形成了农耕-游牧之分。

南下往占城跑?

大明无处可逃,唯有硬抗。

朱高炽的表情严肃起来,沉声问道:“那时候,若是儿孙到了地下,我恐怕无法原谅自己今天的视而不见。”

姜星火笑道:“当然不是,实际上这些雨水,并非是按落到耕田上算,而是整个平原地面为基础,累积的降雨量高度.因此,绝大部分的雨水都会流入河流、湖泊、地下水,换了一种方式储存起来,等到农人们需要使用的时候,才会从这些储水的地方抽取出来。”

这世间,是真的存在一门学问,可以看清天下的风水,不局限于一城一地,甚至不局限于一国一朝!

而这门学问,才是真正的“风水学”。

而这个天下,绝不仅仅局限于大明!

虽然经过师徒传承,风水师和道士们,可以根据前人积累的经验进行风水判断,甚至能改变风水。

可是今天,张宇初的心中,却忽然有了一个大胆到有些可怕的想法。

张天师的黑脸也变得凝重了起来,这次不是装的,是真的凝重。

之前朱高炽之所以那么乐观,便是一开始觉得,所谓的“小冰河期”可能只是持续个数年、最多了不起十几年嘛,朝廷只需要像是隋朝那样广建仓储积蓄粮食,遇到了连续的灾年,勒紧裤腰带还能撑过去。

姜星火的话语还在继续。

见两人想不通,姜星火接过话来:“巧合的地方在于,两条线确实基本重合的,不是巧合的地方在于,恰恰是因为有这些山,所以降雨量才会在南北两侧形成差别。”

“事实上,一又四分之一尺的降水量线,不仅是农耕和游牧的降水量分界线,也是划分‘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的界限。”

“那中国北方的风一般都是哪吹来的?”

“这件事,我亲自来做。”

别说病人家属情绪不稳定了,病人马上都要情绪崩溃了。

“不止如此吗?”李景隆略微诧异,他还以为只有这一个解释呢。

给人看宅邸,给人选墓地。

“什么?”李景隆有些惊讶。

姜星火笑着说道:“其实【风】的作用,绝不仅仅局限于东西走向的山脉阻挡冷风,继而导致南北地形的气温、降水差异。”

李景隆和朱高煦点了点头,露出了不忍回忆的表情。

可是现在,姜星火却亲口说了出来!

难道?

激动的地方在于,他极有可能,马上就要听到仙人讲道!

仙人亲口叙述,到底什么是真正的“风水学”!

而不是道士们修习的一鳞半爪的“风水术”!

出乎张宇初的预料,姜星火的解释很简短,却很不简单。

“其实风水的意思,通俗地解释,便是季风这个【风】的方向和冷热,直接影响了降水量、洋流等【水】的作用。”

李景隆若有所思地问道:“那也就是说,长城的修筑位置跟降水线的重合,其实不是巧合,就是为了保护耕地?”

所以,张宇初认为,这门所谓真正的“风水学”,根本就不是凡人所能够掌握的。

朱高煦想都没想地说道:“如果吹得的是冷风,那定然是迎风坡冷,宿营都要躲在背风坡的,靠着山来挡风。”

姜星火竟然真的提到了“风水”!

这本来只是他无意间听姜星火讲课时,联想到的典籍上的故事。

什么叫不用太担心?

怎么听起来就跟医生对伱说:“别担心,虽然是绝症,但是还会有几个月回光返照的,回光返照完了,才会急速恶化。”

这便是“术”与“道”的关系。

“对。”

“殿下稍安勿躁。”夏原吉立刻劝慰道,“臣刚才提过了,这种事,需要慢慢筹划,即便是这是姜师的讲的,我们也是要回去翻史书、查资料,然后召集有识之士,共同论证是否是正确的。”

“姜先生,刚才您说的‘农耕-游牧降水分界线’的概念俺知道了,但是原理其实并没有听懂,只是一知半解。”

朱高炽点点头,他说道:“我会让内阁的几位学士详细查阅过去所有朝代的历史典籍,看看气温和降水的变化,在史书上的记载和姜先生说的是否相符。”

“所以姜先生的意思是说,大明现在面对的气温下降,其实从南宋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李景隆有些沮丧地问道。

一个在天上看,一个在地上看,如何能比?

等到了姜星火提出了“比热容”概念,把跟他认知完全不同的情况,给解释清楚以后,张宇初忽然想起了一件事情。

而在后世则完全不同,不仅有已经总结好的资料,详实而简单易懂的图画,更是有挂在天上的卫星作为“天眼”,时时刻刻地监视着风云变幻与洋流动态。

曾经,张宇初认为这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为什么呢?

这话听得两人一副司马脸。

——风水术!

“确实不多。”姜星火承认,“但这就是长城一线一年的降水总量。”

或者说,所谓寻龙定脉,闻风望水,其实不就是这个道理吗?

可风水术传承了上千年,无论是谁写的书,都是晦涩无比,让人难以看懂。

话说回来,这也是张宇初张天师在心里偶然升起的猜测罢了,并没有确凿的证据,毕竟,姜星火讲的东西虽然沾边,但他还需要更多的证据,来证明姜星火所讲的东西,就是传说中的“风水学”。

难道,姜星火正在讲述的,便是这门传说中只有仙人能掌握的学问?

事实上,张宇初有这样的想法并不奇怪。

什么都不能!

至于世间流传的东西,不过是其皮毛而已,充其量,只能称作“风水术”。

密室里朱高炽的神情,同样变得极为凝重,甚至感觉浑身冰冷——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已不能回头。

除了这个理由,怎么解释,姜星火在如此巧合的情况下,说出了这句话?

忐忑的地方在于,龙虎山一脉修仙一千年,却从未见过真仙。

难道袁珙和道衍,计算的是正确的?

这个名叫姜星火的人,真的是谪仙人?

因为以现在对世界认知的程度,以及移动的速度,根本不可能有人真正地能看透整个天下的风水,光是在大明仔细地走一圈,就要花费不知道多少年的时间和何等恐怖的精力。

“俺觉得不对。”朱高煦反驳道:“从军事上来说,长城只能建在山上,肯定不能建在平原上,跟你说的应该关系不大。”

“是巧合,也不是巧合。”

张宇初张天师猛然睁大了眼睛!

什么?!

然而,张宇初却曾经在龙虎山的典籍里,看到过一段不知真假的记录。

“当然是从漠北。”

朱高煦看着地上的那副简易的文字地图,还是有些费解。

“大明的未来,真的会这样吗?”

姜星火问道:“你是带兵打过仗的人,还是刚才那个问题,以山区来举例,不过略有不同.你说说,在山区是迎风坡冷还是背风坡冷?”

“当然不止如此。”

“你们知道,风水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吗?”

“一又四分之一尺。”

再进一步讲,即便是周游了真正的天下,可又真的能掌握吗?

所以,唯有仙人!

蒙古人在草原上的时候,缺乏比热容大的水体,所以被迫南下西出征服世界,可即便是他们获得了靠近比热容大的水体的土地,没有了气温差的折磨,还是要面对气温这个巨大的难题。

而此刻,姜星火给出的结果,令人难以接受。

“每年,就下这么多点的水吗?是不是有些太少了,恐怕膝盖都没不过吧?”

朱高炽沉默了一阵子,抬头看向众人。

隔壁,新歪脖子树下。

张宇初的内心变得既忐忑又激动。

“我明白了!”

可是,可是。

在那本典籍里,记录了这门真正的“风水学”,只掌握在仙人的手里!

因为只有高高在上的仙人,才可以俯瞰天下。

朱高煦还是有疑问,他说道:“那光靠这点雨水,就够农业耕地灌溉的吗?”

可不管怎么说,蒙古人确实从草原上跑出来了。

隔壁密室。

也只有仙人!

仙人高高在上,于天上垂钓人间气运,自然对人间的所有山川河流,风向流向了如指掌。

姜星火认同了他的话语,但又补充道:“当然了,气温也不是一直下降的,中间会有一段时期,譬如元朝建立和南宋灭亡的那段时间,气温其实是转头上升了一阵子,只不过随后又掉头继续下降了而已。”

朱高煦用手略微比量了一下,感到有些不可思议。

“确实不是巧合。”李景隆亦是说道。

百姓的数量跟藩王不一样,百姓是越多越好!

可现在姜星火已经真真切切地说明了蒙古人的例子。

这么一说,朱高煦大略想通了。

“之前你们都玩过模拟元朝的游戏,在这里我就不赘述了,你们应该很清楚,连续的自然灾害会给国家的财政和国运带来多大的影响。”

甚至不局限于什么朝鲜、日本、占城、安南,而是包括了更远、更广阔的区域。

换谁,谁都接受不了。

那么北方的山脉既然阻挡了冷风,就意味着阻挡了寒冷状态的南下,也就意味着南方的气温没有北方低,更加热的天气必然带来更多的降水!

而姜星火的化肥和其他办法,固然可以增加农业产出,也必然带来人口增长的问题,人口越多,到时候就意味着需要填饱肚子、嗷嗷待哺的嘴越多,容易揭竿而起的人也就越多。

朱高煦指着地图上陇西-河套-山西-河北这一线说道:“刚才您说,这里有个什么.四百毫米等降水量线?俺对您说的没概念,您说的四百毫米,到底是多高?”

“术”学的再透,练的再明白,用的再熟练,也不过是凡夫俗子罢了。

除此以外,真的能改变什么吗?

而大明跟蒙古人还不一样,以后遇到小冰河期,还能往哪跑?

可这算什么能耐?

这门风水术,顶天了,也就是给皇帝老儿找龙脉选陵墓。

痛,实在是太痛了!

“未来几十年内。”朱高炽沉声说道,“或者说,最晚一百年之内,大明必须要想办法解决掉这个问题。我们当然可以把事情留给儿孙辈,但若儿孙辈也无法克服小冰河期的危机,大明的国运,便会彻底终止,再也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其实心里并不确定。

而真正的“道”,才是能让人质变的东西!

姜星火能在这个时代,说出这些话语,被张宇初认为有可能是真正掌握着“风水学”,也就不足为奇了。

而后来,朱高炽虽然听姜星火说小冰河期会持续数百年,可由于他当时没转过弯来,认为化肥和姜星火要讲的能让供养人口上限增加三成的办法,加在一起是可以抵御小冰河期的。

姜星火问道:“你仔细想想,除了毛毛春雨,夏天的几场雷阵雨,北方的降雨,是不是主要依靠秋雨?若是这般想来,你觉得一年的水,能累积多高?”

但哪怕讲到楼兰灭亡的时候,张宇初都没有什么动容的神色。

所以,大明该怎么办呢?

而这些曾经在真实历史上发生过的事情,又曾经由他们身临其境经历过的抉择,其实无不说明了,元朝的短命,跟气温的持续下降,一定是有关系的。

这跟风水术太像了!

但是李景隆的这个推测,在他自己看来,也是有问题的。

一旦粮食产量增加,以及可供养的人口上限增加,就必然会导致人口猛增!

若是大明未来面对的,是一个持续的温暖期,这种情况倒还好说,反而会极大地增强大明的国力,毕竟如今大明初年,面对的实际情况其实是人多地少。

蒙古人为了躲避气温差的折磨,快要把整个世界都打下来了除了三打占城而不成的镇南王拖了后腿。

“当然了,这只是【风】在历史和地理上一个非常直观的例子而已。”

就仿佛.先射箭再画靶子。

姜星火说道:“你们可知道,大明这么庞大的国家,到底有多少种【风】的流向?”

李景隆和朱高煦面面相觑。

而隔壁密室的张天师,此时激动的大腿都掐肿了!

发的晚了,实在抱歉!

(本章完)

第309章 升官第7章 肯定不会被降维打击了第289章 飞天第233章 马三保的故事【求月票!】第374章 于谦【七月求月票!】第173章 仙人竟是我自己?第560章 北上第65章 不顾身第378章 反转第313章 云涌第368章 派系第155章 王安石都做不到的事情第421章 开战第118章 殖民第一步,藩王海外建国第326章 暴毙第449章 调研第265章 墙塌【求月票!】第391章 光明第275章 这日不落,我大明就做不得?【求月第306章 酷刑第120章 新狱友注意出厂时机第424章 破关第33章 朱棣与姜星火的初见第267章 朱棣,我曾无数次在史书上见过你【第103章 建文帝,回不来喽第50章 道衍疯了第222章 黄宗羲定律【求月票!】第283章 血誓【求月票!】第212章 朱棣:把荀子抬回圣人该有的位置【第197章 有请卡文迪许【求月票!】第232章 为什么大明与新大陆无缘?【求月票第196章 树叶为什么不往上落第147章 我这俩学生到底什么身份?第5章 黑衣宰相第312章 风起第410章 地球【感谢金主“暖阳1314”的白银第310章 俱备第214章 朱瞻基:我想拜姜先生为师【求月票第117章 天竺 吕宋很近啊!第313章 云涌第225章 是时候苦一苦官老爷们了【求月票!第227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求月票!】第222章 黄宗羲定律【求月票!】第299章 发聩第479章 钢材第57章 免苏松嘉湖的赋税?第532章 深意第193章 如何推动近代科学的产生第280章 悟道【求月票!】第92章 姜星火:我谢谢你啊!第177章 吃煤的铁马第466章 吕宋第110章 真·风水学:季风与洋流第108章 气温对华夏历史的惊人影响第475章 比较第47章 摊役入亩第238章 团结一致的内阁【求月票!】第157章 皇权下乡的终极武器第74章 上架感言第40章 于谦分鱼,称量天下第426章 神速第11章 郑和开航母第221章 朱棣:爹,你的制度又漏了【求月票第495章 黄河第168章 大事不妙了!第54章 我已开悟,立地成佛!第61章 白银货币化第27章 臣有办法第89章 姜星火的绝笔诗第219章 鸭城风云:黄五郎和王麻子【求月票第564章 屈服第53章 公平与平等第162章 一起改变世界吧,夏尚书!第255章 千古难题,绝不可能有解!【求月票第101章 大军出动,扫清江南第332章 登楼第568章 京都第408章 红日【万字求月票!】第351章 战后【7K二合一求月票!】第2章 大明国运短一截第376章 求荣第262章 屠龙刀【求月票!】第489章 捆绑第208章 自有道衍为姜圣辩经【求月票!】第431章 济养第37章 无耻到李景隆自愧不如第204章 替姜圣消灾解难【求月票!】第543章 场区第2章 大明国运短一截第204章 替姜圣消灾解难【求月票!】第497章 除夕第372章 对手第70章 二皇子怎么看?第547章 市舶第437章 会审第374章 于谦【七月求月票!】第238章 团结一致的内阁【求月票!】第369章 时代第322章 民心第438章 私盐
第309章 升官第7章 肯定不会被降维打击了第289章 飞天第233章 马三保的故事【求月票!】第374章 于谦【七月求月票!】第173章 仙人竟是我自己?第560章 北上第65章 不顾身第378章 反转第313章 云涌第368章 派系第155章 王安石都做不到的事情第421章 开战第118章 殖民第一步,藩王海外建国第326章 暴毙第449章 调研第265章 墙塌【求月票!】第391章 光明第275章 这日不落,我大明就做不得?【求月第306章 酷刑第120章 新狱友注意出厂时机第424章 破关第33章 朱棣与姜星火的初见第267章 朱棣,我曾无数次在史书上见过你【第103章 建文帝,回不来喽第50章 道衍疯了第222章 黄宗羲定律【求月票!】第283章 血誓【求月票!】第212章 朱棣:把荀子抬回圣人该有的位置【第197章 有请卡文迪许【求月票!】第232章 为什么大明与新大陆无缘?【求月票第196章 树叶为什么不往上落第147章 我这俩学生到底什么身份?第5章 黑衣宰相第312章 风起第410章 地球【感谢金主“暖阳1314”的白银第310章 俱备第214章 朱瞻基:我想拜姜先生为师【求月票第117章 天竺 吕宋很近啊!第313章 云涌第225章 是时候苦一苦官老爷们了【求月票!第227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求月票!】第222章 黄宗羲定律【求月票!】第299章 发聩第479章 钢材第57章 免苏松嘉湖的赋税?第532章 深意第193章 如何推动近代科学的产生第280章 悟道【求月票!】第92章 姜星火:我谢谢你啊!第177章 吃煤的铁马第466章 吕宋第110章 真·风水学:季风与洋流第108章 气温对华夏历史的惊人影响第475章 比较第47章 摊役入亩第238章 团结一致的内阁【求月票!】第157章 皇权下乡的终极武器第74章 上架感言第40章 于谦分鱼,称量天下第426章 神速第11章 郑和开航母第221章 朱棣:爹,你的制度又漏了【求月票第495章 黄河第168章 大事不妙了!第54章 我已开悟,立地成佛!第61章 白银货币化第27章 臣有办法第89章 姜星火的绝笔诗第219章 鸭城风云:黄五郎和王麻子【求月票第564章 屈服第53章 公平与平等第162章 一起改变世界吧,夏尚书!第255章 千古难题,绝不可能有解!【求月票第101章 大军出动,扫清江南第332章 登楼第568章 京都第408章 红日【万字求月票!】第351章 战后【7K二合一求月票!】第2章 大明国运短一截第376章 求荣第262章 屠龙刀【求月票!】第489章 捆绑第208章 自有道衍为姜圣辩经【求月票!】第431章 济养第37章 无耻到李景隆自愧不如第204章 替姜圣消灾解难【求月票!】第543章 场区第2章 大明国运短一截第204章 替姜圣消灾解难【求月票!】第497章 除夕第372章 对手第70章 二皇子怎么看?第547章 市舶第437章 会审第374章 于谦【七月求月票!】第238章 团结一致的内阁【求月票!】第369章 时代第322章 民心第438章 私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