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盘点景泰朝,文臣武将排名(下)

“五十一,丘濬。”

“丘濬是景泰朝的圣人,而他的主要精力,都放在研究学说上面,其人在政治方面,声名不显。”

“但他是朕一手提拔出来的,并且也是朕,塑造他成圣的。”

“景泰朝早期,丘项之争,还是朕拉了偏架,才让丘濬胜过了项忠,从此之后,丘濬成为了圣人,而项忠成为了中流砥柱。”

“项忠也因此恨死了丘濬。”

“不过,项忠也陪祀孔庙,又能陪祀太庙,一生功绩足以被万世称道了。”

“赵辅向来不显山不露水的,但是,朕交给他的任务,他全都能够顺利完成,且不留手尾。”

“那是因为朕身边需要梁珤。”

“十七,神英。”

“二十八,陈韶。”

“杨信能排在这个位置,因为他活得久,经过的战争实在太多了,所以才排在如此高位。”

“而且,王越不骄不躁。”

“他谈不上惊艳之才,盖世名将。”

“他是进步最快的名将,到了晚年时,几乎已经能统帅大兵团战争了,在波斯战场上大放异彩。”

朱祁钰又惊又喜:“不过,比的只是臣子,又不比各国皇帝,你们就别算了。”

“也怪朕,让他从小兵直接变成了将军,培养出来他的骄傲的性情,其实是害了他。”

“但宋诚不一样,他从小就是名将种子,朕又着重培养他,所以他上了战场,很快就成为了名将。”

“总不能把姑父挤下来吧?”

“陈豫,打仗不行,但搞政治他比军中武将都厉害。”

“闵珪是个全能之臣,老四,你用好他,他就是你的胡濙,能最后给你兜底的。”

“也就碰上了朕,若换个人,都未必愿意用他。”

“二十四,周玺。”

“也是皇子的老师。”

“朕没少故意送给他战功,可陈韶从来不要,不该拿的,他分毫不取。”

“任礼的功劳,绝对没有神英大。”

“此人你一定要用好他,他未来前途不可估量。”

“他不是绝世名将,却善于打仗,懂得政治,平衡各国势力,做得很好。”

“直到范广凋零,杨信回京,寇深原杰相继去世之后,他继任咸海大都督,做得非常好。”

“二十六,陈豫。”

“用好他,他的前途不可限量。”

“不过,他的儿子陶鲁更加惊艳,两代人的功绩,足以封王啊。”

朱祁钰道:“而他的成名之战,是非洲打的,意大利也是他给灭的,一人灭六国,真是厉害。”

“就算把能征善战的李秉、韩雍、王越、年富、章懋、王宪、王琼等文官都算进来,王越也能排在第二。”

“孙原贞排这么远,主要是他晚年做了错事。”

“六十三,边永。”

“恰恰验证了朕所说的。”

“他写的诗,朕都读过。”

“他身上共计176道伤口,满身伤疤。”

“漠北文臣之功,当属于谦、李秉、王恕,而要论武将之功,首推李瑾,次推毛胜。”

“郭登不止会打仗,他也是最有诗才的名将。”

“第六十二,陈嘉猷。”

“李震打赢了一场南京保卫战,一战成名。”

“但他诠释了一个合格的名将,是什么样子的,任何事情交给他,都能让人感受到放心。”

这些人多得根本数不过来。

孙原贞也因为此事,郁郁而终。

“但是,朕最放心他,朕将任何事交给他,他都能完美的完成。”

朱祁钰笑道:“第六十四,闵珪。”

朱祁钰喝了口水,润润嗓子:“武将嘛。”

“他是勋贵,却是朕的侍卫头子。”

“练纲和左鼎,一对搭档啊。”

“景泰早期,梁珤名声不显,直到建设海军之后,梁珤成为大海上赫赫有名的强盗。”

“王宪年纪轻轻,就能跃居如此高位,未来前途不可限量啊。”

“朕当年对朱永网开一面,却换来了一个名将。”

“陈泰却再也没有回国。”

“不然以他的能力,可进前三十。”

“其实闵珪能往上排一排。”

“王越本是文官,若非断了一条腿,绝对不会变成武将的。”

朱祁钰对廖庄寄予厚望。

“不过,他的功劳在藩国居多,美洲很多藩国的中枢,都是闵珪帮着建立的,且打土著闵珪也居功至伟。”

“王福可谓是兢兢业业的人,他执掌顺天府,整个京畿都无大事发生。”

“二十一,陶瑾。”

“回朝之后,他一直在管鸿胪寺。”

“刘宁打仗着实惊艳,他和王信、王离都不一样,他打仗像是在雕琢一个艺术品。”

“他的功劳无法细数,大明朝所有功臣中,他保五争三,徐达第一,常遇春第二,无可厚非。”

朱祁钰笑道:“景泰朝武将第一,于谦!”

“二十三,宋诚。”

“否则,以范广的能力,提早封国公,绝对没问题。”

“后来朕将京营完全交给他,他也用忠诚回报了朕。”

“军中政纪清明,和他有直接关系。”

“杨守陈也是朕一手提拔锤炼出来的人物。”

“范广封国公很晚,那是因为朕最需要他,没有他,朕无法安寝,不能放他出京而已。”

“可于谦不在京中,就由杨信带他,后来又跟在李震身边,又随王越南征。”

朱祁钰道:“六十五,费宏。”

“第五十六,廖庄。”

朱祁钰道:“第五十五,杨守陈。”

朱祁钰对秦纮寄予厚望:“第六十,章懋。”

“第二十二,毛海。”

神英后人,就在景泰六十五年肃清中被除爵的。

朱永在景泰六十四年才死的。

“这二王你要用好喽,合璧就是韩雍,分开用就是李秉和项忠。”

“如今有他坐镇婆罗洲,朕十分放心。”

“王鏊现在还活着,朕觉得还能往上走一走。”

“商辂是中立派,在夺门之变时因为正统帝说话,所以被朕厌弃,但又饶他一命,放他去辽东。”

“而且,陈嘉猷一生都在出使的路上,最终死在了路上,求仁得仁。”

“景泰朝早期战争,朕最放心的就是用他统兵,他是文官出身,不善打仗,却善于带兵出塞。”

“第十三,毛胜。”

“若非朕看在他的功劳份上,没有杀他,他早就遗臭万年了。”

“五十八,陈泰。”

“第九,李震。”

“此人声名不显,因为过于低调。”

朱永也确实用忠诚回报了景泰帝。

“朕有时候都看不懂刘宁,他是在打仗啊,还是在搞艺术。”

“朕先提拔的费宏的爹,年幼的费宏便和皇子读书,你很清楚费宏吧?”

知道内情的人很少。

“他带回来的书籍,对大明而言实在太重要了,尤其是医书,可以说陈嘉猷开启了现代医学。”

“啧啧,朕的儿孙当中,帅才这么多?”

“所以,前些年督抚边陲之地,朕都愿意用赵辅。”

“早期皇权不在手中,任礼一直站在朕这边,忠心耿耿。”

“方瑛打仗水平是有的,只是纵情声马,过于堕落。”

“功劳都是用命换来的。”

朱祁钰不愿回忆起来:“孙原贞身为兵部尚书,却偷匿军器,这是杀头的大罪!”

大明设十京,每个京师都有国公镇戍。

“第四,方瑛。”

“他是所有外交官的楷模,可以说他开辟了大明外交官的先河,是开山祖师爷似的人物。”

“朕那般仰仗他,他依旧谦卑,从来没有纵兵抢掠,中饱私囊的事情发生,他镇戍京中时,很少露面,约束家人,不许欺压良善,品德、功绩当之无愧,位列第二,绝对够格。”

“还有很多很多人,都有资格进入紫薇阁。”

“景泰朝的能臣实在太多了。”

“第十二,蒋琬。”

“后来才外放出去,让他建功立业。”

“白昂排这么远,主要他的功绩过于单一,只有治水这一项功绩,而且,他死的太可惜了。”

“说实话,他统兵水平真的不行,但军中将士却愿意为他效力,因为他特别大方,赏罚分明,而且会将自己的俸禄拿出来,支援贫困的军士。”

“而且,廖庄不是朕的人,他曾为正统帝上疏,而被朕流放。”

“第五十四,孙原贞。”

“不过,蒋琬已经足够惊艳了。”

“辽宁大治,是他和李贤共同努力的结果,他在辽宁十年,辽宁富裕程度不低于中原省份。”

“他还擅长练兵,朕巡幸南京时,特意带着他,让他镇守浙江,为朕练兵。”

“他以忠心报朕,朕绝不辜负于他。”

朱祁钰摸着下巴上的白胡子:“你肯定能进去,你能进前五,魏王能,你的儿子赵王能,元王能,燕王能,夏王能。”

“五十三,商辂。”

“第六,欧信。”

“魏王继藩的时候,特意点他的将,要请他的筑城。”

“而他那条腿,是为朕断的。”

“这些年朕也在反思,之后也很少这样提拔人。”

“谁说沐王府的人不能打仗?”

“之后欧信为大明南征北战,功劳卓著。”

朱祁钰笑道:“第五十二,王鏊。”

“可,王鏊和丘濬一样,他的主要精力,在于和丘濬一起完善理论,如果丘濬是圣人,那么王鏊就是亚圣。”

“他只能靠后了,但并不意味着他能力差,能被朕点到名字的,都是万世名臣!”

“一刻都离不开梁珤,而且很多时候,梁珤都要藏起来,所以他名声不显。”

“朕始终认为,陈嘉猷的功劳,高于边永。”

“于谦肯定是第一,当之无愧。”

“而且,他珍视士卒,战争战果暂且不提,他麾下士卒是死亡最少的,所以士卒愿意为他卖命。”

“可惜了,周玺死在了藩国,不然他的排名还会靠前。”

“陶鲁要排在他爹的前面,父子俩一对名将,可歌可叹。”

“他小时候,朕就说他是盖世名将,把他交给于谦调教。”

“以文统武,廖庄能力卓著。”

“哦?”

“他告诉朕,和获得功名相比,身上受些痛苦算不得什么,主要是有地方立功,并能据实呈报上来,朝廷赏罚分明,就足够了。”

“朕让他去哪,哪怕再难,为了朕他也会去的。”

“秦纮的排名,不应该这么低,但他的潜力,并没有完全被开发出来,他时间还长,在你手上,会大放异彩的,未来很有机会进入前三十名。”

“有一次他在御前侍奉,朕问他,疼吗?”

“伱是马上皇帝,该知道带兵行军多难。”

孙原贞晚年时候,私匿军器。

“他也成为大明活着的王。”

“最后六十几岁,就死了。”

“毛胜塞北几战,战无不胜,大明能拿下蒙古省,他居功至伟。”

“六十八,左鼎。”

“陶成和欧信,是军中双煞,陶成排名靠后,主要原因陶成做事不密,总被言官弹劾,最终去职,屈死病榻之上。”

朱见漭苦笑道:“爹呀,商先生就教了儿子三个月,就病逝了,儿子都忘记他长什么样子了。”

朱祁钰笑着说。

“第二,王越!”

“别看毛胜和朕有姻亲,朕的排名很公正的。”

“陶瑾本来名声不显,是朕慧眼识珠,发现了他,让他随寇深坐镇西北,后来西北大战,他都有参与。”

朱见漭也佩服他爹的勇气,敢把京畿兵权完全交给朱永,真是厉害。

“他家是唯一一个,被赠送国公爵位的,从侯爵破格封为国公,景泰朝唯一一个。”

“朕一刻都离不开他,除了他朕谁都不信。”

“也是他自己作的。”

“练纲倒霉,死在广西,也是朕和他怄气,他嘴巴太臭了,朕就打发他去广西,结果他真的死了,是朕错了。”

“于谦最得意的学生,王信一生,从无败绩,十分罕见。”

主要是藏了十支火枪,充足的弹药。

“六十六,王宪。”

“后来朕让他从军,是给他战死沙场的机会,可他居然做出一番功绩,安南之战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在交趾统兵期间,几十次平定叛乱,功勋卓著。”

估计得超过二百人!

朱祁钰道:“第三,范广。”

“只是他入京的路上,遭遇刺杀,死的早啊,不然他可为兵部侍郎。”

“朕几次都想处死他们。”

“毛海是毛忠的侄子,他本身没爵位,却靠自己,荣封国公。”

“他也是使臣出身,安南之战中,他窃取了重要情报。”

“看在神英的面子上,饶了他们。”

“毛海最擅长打硬仗,打狠仗,打逆风仗。”

“章懋和秦纮一样,他的前景在未来。”

“继续说。”

周玺在南美,中了瘴气死亡了,年仅六十三岁。

“不用细数,当之无愧。”

“周玉性格暴戾偏激,做事不考虑后果。”

“平定广西之功,首在欧信,正因为平定了广西,朕才得到了狼兵,才能征服百越,才能征服世界,一切的起点,就从征服狼兵开始。”

朱祁钰道:“第十六,赵辅。”

“第二十,朱永。”

陶鲁现在还活着呢,目前还在镇戍地方。

“第十一,陶鲁。”

“仅此而已。”

“第五,杨信。”

“于谦之后,朝中最大的战争,朕全都要仰仗王越。”

“老四,你并不知道,李瑾是朕心腹中的心腹。”“夺门之变后,多少人盼着朕死,是李瑾紧紧护卫着朕,所以朕才活下来。”

“此人你是否觉得陌生?”

“结局并不理想。”

“第十,郭登。”

“只可惜,他流矢不长眼,他死在了战场上,不然他会更加大放异彩的。”

“大明军中有二周,周玺和周玉,反而年纪小的周玺最具名将之资,周玉因为性格原因,难以出众。”

“神英这辈子,败在了儿子身上,他那几个儿子,连朕都管不了。”

朱见漭咋舌,老爷子说的这些人物,都是名声显赫之辈,都可称一句名臣。

景泰朝整整七十年,涌现出来如此多的名臣,名臣之下的能臣干臣又有多少呢?

“是朕,饶了他一命,并授予的兵权,他最终用绝世战功,回报于朕。”

“王鏊的排名理应往前走一走。”

“第十四,王信。”

“真是天不佑大明啊,前有廖庄后有白昂,又有马瑾、马昂这些惊才绝艳之辈,死得太早了。”

“六十七,王琼。”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爹,武将您怎么排名?”朱见漭对武将更加感兴趣。

“而且他一定是第一个被封国公的,而不是方瑛。”

“左鼎,可是朕的笔杆子,朝中最重要的文书,一般都要由他草拟,朕最信任他的笔。”

“他的足迹遍布整个百越之地。”

“第五十九,秦纮。”

“陈韶排这般靠后,主要是朕耽搁了他。”

“此人筑城一绝,后为工部尚书,大明很多工程,都出于他的手。”

“他军旅生涯代表作很多,且擅长指挥中型兵团作战,是个低配帅才。”

“老四,你的书法可是商辂教的呀。”

“朱永,是正统帝的人。”

“中华江的功劳,应该都在白昂身上。”

“朕始终认为,项忠的圣人之道,纯属现学现卖,丘濬则是有圣人的潜质。”

“第六十一,张固。”

“第二十五,沐琮。”

“第二十七,周玉。”

“张固是景泰朝最会带兵的文官,他还不会打仗,但他带兵行军,军心就不会乱,万里行军都不怕。”

“归根结底,是朕信任他家。”

“他又娶了常德,算是朕的姐夫,是你的姑父。”

“这就是陈韶。”

“第七,李瑾。”

“他教导子孙的能力,真的很高明,他的族人很多进士,个个才华横溢。”

“二十九,刘宁。”

“神英挣下来的爵位没了,命也没了,神家算是彻底没落了,也是活该。”

“第五十七,白昂。”

“赵辅死后,朕很怀念他。”

“项忠老年时,想再冲击圣人。”

大明是禁枪的,他要干什么?

也就朱祁钰,念及旧情,并没有闹得人尽皆知,只是责罚他便是,也因为他儿子在朝鲜做得不错,有功。

“第十九,许泰。”

“这番话说得朕眼泪都快出来了。”

“如果把太祖、太宗皇帝算进去,于谦最多被挤到第五位。”

“可这几个家伙,胆大妄为,居然敢走私军火。”

“他这一生的成就,主要在书法上面,不过,他在中枢秉政时期,颇得朕心。”

朱祁钰道:“第八,梁珤。”

朱祁钰叹息一声:“陈泰病死魏国,卒于任上。”

“很长一段时间,军纪司都是他为朕掌管。”

“宋家没有名将,却个个都是军中中流砥柱。”

“他随王越在地方历练,最终独当一面,至今仍是朝中中流砥柱。”

“蒋琬的军旅生涯代表作不如陶鲁多,所以排在后面。”

“第十五,陶成。”

“他排名靠后,主要是他死的太早了,若非死的太早,他还会再往上走一走的。”

“第十八,任礼。”

“周玺的能力大于名声。”

“终于不负他祖父许贵、父亲许宁的栽培,成为盖世名将。”

“后入阁部,兢兢业业,为人称道。”

“朕觉得,陶鲁未来还可能往前进一步,进入前十序列,难道把郭登挤下来了?”

“朕觉得于谦,该占第三位,沐英、冯胜、张玉、朱能等都得往后靠一靠。”

“后来朕放他出去,梁珤就犹如鱼儿入了海,荣封国公,对他毫无难度。”

“六十九,王福。”

“朕打骂他多少次了,就是不听。”

“可他死在高原之上,呜呼哀哉。”

朱见漭笑道:“爹,要是把您的儿孙都算进去,您说说谁能进前十?”

史官也不会记录此事。

“沐琮甚类其祖,的确没有沐英那般惊艳,但沐琮出道以来,鲜有一败。”

第180章 先诛孔,再杀文人,定乾坤!第434章 世界历史的起源,大明,根就在大明第246章 断头台加超人飞拳,打到你脑溢血!第456章 至暗降临:朱祁镇的自白(完)第2章 你们逼朕做暴君!第241章 哟哟,这骂朕的怎么都是熟人呢?(第71章 俞士悦,朕给你做狗的机会,别不珍惜第484章 【番外二:谈允贤错乱时空,今夕何第139章 钦天监,今天不下雨,朕就下你的血第188章 大明变冷,疆域南推!朕被缺粮搞怕第390章 大明版最强大脑(元宵快乐)第128章 先别说话,剖了你的心尚且不死,咱第227章 吃这么多,都把自己吃吐了,还在吃第214章 朱祁镇:该死的老东西,这回完蛋了第64章 杀杀杀!血溅陈循一脸!一边说话一边第381章 文抄公,演义小说的盛世第292章 景泰九年大总结,君臣无时不在斗(第453章 至暗时刻:张太皇太后之谜(六)第423章 德法荷英:人口空心化和勇士们第39章 三根人参下肚,该吐真言了(求收藏)第352章 截流印度河,灌溉西域,千古第一大第20章 受命于天!朕朱祁钰才是皇帝!(近四第403章 唐国金国篇:大融合和议会第410章 崇国淮国代国随国鄂国篇:非洲风云第463章 明中六大奇案:第六案,溺水案第205章 不遵圣旨的后果,就是杀无赦!筑京第392章 魏国篇,用水挟制诸侯国的霸主国第337章 十三件大事第351章 画王八和外交论,武力征服到外交斡第266章 计划赶不上变化,边境向南推,开疆第186章 一天推平一个土司!第398章 郕国吴国篇:与死神共舞,毒物纵横第104章 掀起你的盖头来!纺织 刊刻皆可设厂第246章 断头台加超人飞拳,打到你脑溢血!第7章 掰开他的狗嘴,灌进去!第307章 明中六大奇案,汉宗案第374章 西欧风云,灭葡之战,牵羊礼永不过第253章 含山公主:太祖皇帝会不会掀开棺材第54章 上架感言!第200章 复盘土木堡,这叫打仗?干脆抹脖子第8章 仁寿宫前,凌迟处死!第447章 盘点景泰朝,文臣武将排名(上)第42章 陛下乃纯孝之君(求收藏!)第58章 清算开始!先剁手指头!再挖锦衣卫叛第143章 坐在周王身上,抡鞭子抽天下诸王!第252章 朝鲜大乱,出兵吞其民,放其地,当第351章 画王八和外交论,武力征服到外交斡第466章 大战再起:张居正发出时代的呐喊(第343章 大明速度,收回巴尔喀什湖第392章 魏国篇,用水挟制诸侯国的霸主国第140章 吐出一粒肉渣,朕就从你身上割一斤第107章 于谦的淡定,瓦剌来使!贪官如猪狗第451章 时光不可逆:朕和朕的后妃们(四)第238章 景泰九年第一场朝会,布局东南诸国第415章 鱼和熊掌想兼得的老皇帝第136章 你什么都不能做,趁早回家种田,别第365章 马翁和谈,感动大明杰出人物,过度第129章 太上皇降格漠北王,南宫的眼泪!第412章 收复倭国,大明最后一块拼图集齐,第228章 双帝会,仁道霸道之争,请漠北王执第35章 你要清名,朕给你!(求收藏!)第120章 把京营踢出京城!胡汉之分,打劫西第292章 景泰九年大总结,君臣无时不在斗(第331章 用刀劈出工业革命之路,强势开海,第465章 北方加高工程竣工第111章 请北孔移居捕鱼儿海!请南孔移居撒第240章 改革吏治,元宵赐蟒服!第97章 拿回皇权的第一把火!朕发财了!第10章 太子,万贞儿不错,留下侍寝吧第380章 景泰风云和洪武王朝,神化皇帝,圣第333章 狡诈凶残,才是明军的底色第331章 用刀劈出工业革命之路,强势开海,第389章 皇帝正在夺走孩子们的童年,历史最第62章 陈循站在第三层上!该死的商贾,敢欺第348章 大明有变废为宝 点石成金的能力,为第144章 太祖的子孙,怎么能都是废物呢?朕第326章 朱祁镇,爽死了!第146章 小产真相,钱王妃发疯,却把最温柔第352章 截流印度河,灌溉西域,千古第一大第126章 为大明立胆 立心 立魄 重塑金身!(第229章 既然漠北王无颜见先帝,就葬去倭国第144章 太祖的子孙,怎么能都是废物呢?朕第412章 收复倭国,大明最后一块拼图集齐,第163章 满都鲁诈死?是示敌以弱?还是天佑第464章 阳明心学,登天梯上的最后一个台阶第196章 排队伺候王妃!(月票加更)第286章 王越南下,星夜破城!银行的诞生第416章 以人为本的大明,大案频发第87章 你敢欺(轻)辱(bo)哀家?第46章 朕都替英国公蒙羞!第167章 火铳踹营,打崩鞑靼骑兵!新铳炸膛第426章 凤麟省沧海省聚窟省吕宋省篇:人口第293章 清理贵州,共管吐鲁番第42章 陛下乃纯孝之君(求收藏!)第236章 年夜饭杀器,麻辣火锅!第101章 宫中选美!查粮行动!粮食,好多粮第443章 给王守仁上上强度,新时代朱祁钰 朱第69章 送太妃去伺候先帝!太后,你听没听到第159章 谁能使大明变强,为朕所用,朕就允
第180章 先诛孔,再杀文人,定乾坤!第434章 世界历史的起源,大明,根就在大明第246章 断头台加超人飞拳,打到你脑溢血!第456章 至暗降临:朱祁镇的自白(完)第2章 你们逼朕做暴君!第241章 哟哟,这骂朕的怎么都是熟人呢?(第71章 俞士悦,朕给你做狗的机会,别不珍惜第484章 【番外二:谈允贤错乱时空,今夕何第139章 钦天监,今天不下雨,朕就下你的血第188章 大明变冷,疆域南推!朕被缺粮搞怕第390章 大明版最强大脑(元宵快乐)第128章 先别说话,剖了你的心尚且不死,咱第227章 吃这么多,都把自己吃吐了,还在吃第214章 朱祁镇:该死的老东西,这回完蛋了第64章 杀杀杀!血溅陈循一脸!一边说话一边第381章 文抄公,演义小说的盛世第292章 景泰九年大总结,君臣无时不在斗(第453章 至暗时刻:张太皇太后之谜(六)第423章 德法荷英:人口空心化和勇士们第39章 三根人参下肚,该吐真言了(求收藏)第352章 截流印度河,灌溉西域,千古第一大第20章 受命于天!朕朱祁钰才是皇帝!(近四第403章 唐国金国篇:大融合和议会第410章 崇国淮国代国随国鄂国篇:非洲风云第463章 明中六大奇案:第六案,溺水案第205章 不遵圣旨的后果,就是杀无赦!筑京第392章 魏国篇,用水挟制诸侯国的霸主国第337章 十三件大事第351章 画王八和外交论,武力征服到外交斡第266章 计划赶不上变化,边境向南推,开疆第186章 一天推平一个土司!第398章 郕国吴国篇:与死神共舞,毒物纵横第104章 掀起你的盖头来!纺织 刊刻皆可设厂第246章 断头台加超人飞拳,打到你脑溢血!第7章 掰开他的狗嘴,灌进去!第307章 明中六大奇案,汉宗案第374章 西欧风云,灭葡之战,牵羊礼永不过第253章 含山公主:太祖皇帝会不会掀开棺材第54章 上架感言!第200章 复盘土木堡,这叫打仗?干脆抹脖子第8章 仁寿宫前,凌迟处死!第447章 盘点景泰朝,文臣武将排名(上)第42章 陛下乃纯孝之君(求收藏!)第58章 清算开始!先剁手指头!再挖锦衣卫叛第143章 坐在周王身上,抡鞭子抽天下诸王!第252章 朝鲜大乱,出兵吞其民,放其地,当第351章 画王八和外交论,武力征服到外交斡第466章 大战再起:张居正发出时代的呐喊(第343章 大明速度,收回巴尔喀什湖第392章 魏国篇,用水挟制诸侯国的霸主国第140章 吐出一粒肉渣,朕就从你身上割一斤第107章 于谦的淡定,瓦剌来使!贪官如猪狗第451章 时光不可逆:朕和朕的后妃们(四)第238章 景泰九年第一场朝会,布局东南诸国第415章 鱼和熊掌想兼得的老皇帝第136章 你什么都不能做,趁早回家种田,别第365章 马翁和谈,感动大明杰出人物,过度第129章 太上皇降格漠北王,南宫的眼泪!第412章 收复倭国,大明最后一块拼图集齐,第228章 双帝会,仁道霸道之争,请漠北王执第35章 你要清名,朕给你!(求收藏!)第120章 把京营踢出京城!胡汉之分,打劫西第292章 景泰九年大总结,君臣无时不在斗(第331章 用刀劈出工业革命之路,强势开海,第465章 北方加高工程竣工第111章 请北孔移居捕鱼儿海!请南孔移居撒第240章 改革吏治,元宵赐蟒服!第97章 拿回皇权的第一把火!朕发财了!第10章 太子,万贞儿不错,留下侍寝吧第380章 景泰风云和洪武王朝,神化皇帝,圣第333章 狡诈凶残,才是明军的底色第331章 用刀劈出工业革命之路,强势开海,第389章 皇帝正在夺走孩子们的童年,历史最第62章 陈循站在第三层上!该死的商贾,敢欺第348章 大明有变废为宝 点石成金的能力,为第144章 太祖的子孙,怎么能都是废物呢?朕第326章 朱祁镇,爽死了!第146章 小产真相,钱王妃发疯,却把最温柔第352章 截流印度河,灌溉西域,千古第一大第126章 为大明立胆 立心 立魄 重塑金身!(第229章 既然漠北王无颜见先帝,就葬去倭国第144章 太祖的子孙,怎么能都是废物呢?朕第412章 收复倭国,大明最后一块拼图集齐,第163章 满都鲁诈死?是示敌以弱?还是天佑第464章 阳明心学,登天梯上的最后一个台阶第196章 排队伺候王妃!(月票加更)第286章 王越南下,星夜破城!银行的诞生第416章 以人为本的大明,大案频发第87章 你敢欺(轻)辱(bo)哀家?第46章 朕都替英国公蒙羞!第167章 火铳踹营,打崩鞑靼骑兵!新铳炸膛第426章 凤麟省沧海省聚窟省吕宋省篇:人口第293章 清理贵州,共管吐鲁番第42章 陛下乃纯孝之君(求收藏!)第236章 年夜饭杀器,麻辣火锅!第101章 宫中选美!查粮行动!粮食,好多粮第443章 给王守仁上上强度,新时代朱祁钰 朱第69章 送太妃去伺候先帝!太后,你听没听到第159章 谁能使大明变强,为朕所用,朕就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