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路通天下(三)

G2与山木线的勘查可以同时进行,铁路旁边便是公路,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耗费的时间和金钱,同时火车所运输的物资很容易就能通过公路进行灵活的转运,因为G1和G2作为主干道,其它各地原有的黄土官道都与它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便利的交通网。

而通过G1和G2的投标才使得朱由校发现,自己认为的人力资源缺乏是一个多么错误的认识。两条路线勘查完毕后,已经到了十一月份。前面两京线的招标还算是一个新鲜事物,大家还多多少少有些犹豫,参与度不是很高。但公路招商局在各地的露布上及报纸上出了公告后,每一个招标段都有至少三家商行参与竞争。

每家商行都有相应的人力资源,区别只在于工具的先进与否,而工具的先进程度则与资金的雄厚程度是相关联的。因为兵器局新成立的大明民用机械及工具合作社制造了大量的与建筑有关的器械和工具,例如用畜力的平路机和压路机,用畜力和蒸汽动力的机械锯,及各种钢制的铁锨,锄头等,只要有钱,便可以大量购买,使自己的工具更先进,提高工作效率。

招投标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来衡量的,一个是时间,一个是费用。至于质量问题,反正要由质量监督局认可以后才会付给费用,而且每个路段的承建商社及质量监督局的检验人员都是要登记在册的,如有质量事故,便会有牢狱之灾等着他们。

而在这一过程中,农业部借机加大了耕者有其田的行动力度。水泥不可能由京城运送到辽东或者南京,所以修路所需要的大量水泥只能采用就近生产的原则,才能减少成本。而水泥生产所需的石头不象铁矿那么难得,各地只要有山就可以制造,所以在农业部的官吏们一个个地动员下,沿线的地主中的有识之士,同意拿出部分土地来换取资金和水泥制造专利。

如果有足够的钱财,那可不可以直接来购买水泥制造技术呢?农业部的官吏说:“那可不行,因为专利局的水泥制造专利费收取是打三折了的,就是要奖励拿出多余的田地的开明乡绅。如果不拿出田地来支持农业部的耕者有其田行动,那就要按原价购买专利费,那可是现在的三倍多呀,而且专利局还不负责进行平日的指导和检修。所有股东合计拿出一千亩地就可以享受三折优惠和指导检修,这样的好事可不是容易遇到的哟。”

杨涟这一段时间的心情极好,铁路和公路的修建竟然使得耕者有其田运动得到了意外的支持,而且现在正在向以前农业部难以插足的南方地区漫延,照这样的趋势,几年后南直隶也能象北方一样形成以自耕农为主的农业产业结构,到那时,大明的粮食问题便再无隐忧了。

当他向朱由校报喜时,朱由校当时便给他泼了一瓢冷水:“杨卿你想多了,南方地少人多,地主都拿出多余的田地也不能做到人人有田地,而且现在南直隶浙江等地蚕桑所占土地越来越多,只怕以后还要从湖广运粮食来供应当地。要想让南方平稳发展,要么大力发展商业,要么大力移民。”

杨涟默然,南方税收一直以来偷漏税款事件频发,发展商业朝廷所收税款也不会增加多少。而南方的移民一直是个老大难的问题,皇帝所说的两项,似乎都不能解决南方的根本问题。

朱由校却笑道:“不要担心,上次不是要你们农业部在北方种植桑树的吗?只要到时桑树生长适宜的地区,便可以养蚕制丝,很快蚕桑之事便不再是南方所特有,到那个时候,南方人也会愿意移民的。”

杨涟道:“以前蚕桑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只是江南似乎最为适宜,到时其他地方的丝制品质量明显弱于江南,如何能与江南竞争呢?”

朱由校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研究院现在正在研究蚕桑之事,而且其基地便在京师保定府,上次他们汇报说,丝绸成色已经与南方无异,且还有可能改进技术,使得其成本下降,以北方广袤的田地,如果真的开始养蚕,你觉得会比不上南方吗?”

杨涟面色一变,如果真如皇帝所说,北方也开始养蚕,那到时可就不是区区南方两省能够比拟的了。到时南方丝绸方面优势一去,便可以大量移民,土地问题便也迎刃而解了。

朱由校心目中的第三条铁路线便是从京城直抵广州的京广线。这条线路极长,达三千七百里,而且路途中有大量的山岭,要架设大量的桥梁或者燧道,这使得这条铁路的修建难度大大提高。

在两京线和山木线勘探完成后,京广线的勘探工作正式开始了。朱由校的要求就是:能够用炸药炸开的都炸开,考虑火车的爬坡能力,宁愿绕道也要保证尽可能地平缓。

而皇家施工队在原来铁路的施工中已经尝试过修建短的燧道,最长的燧道达到了七十步(合一百一十二米),在这条燧道的挖掘中使用了炸药,也使得施工队积累了炸药的使用经验。

所以勘探队伍里面就有皇家施工队的炸药使用人员,以确实是否能在路途中使用炸药。据钟羽正估计,京广线的勘探便至少需要两年,而施工过程至少需要十年才行。

而朱由校则觉得,从京城到汉口距离只有两千里,且这条路线中山峰并不多,而且大多可以避开,即便是到长沙也只是需要考虑架桥的问题。所以这一段完全可以先行修建,而修建成功后,湖广的稻米可以直接运到京城,即使出现灾荒,也可以很容易将粮食分发到需要的地方。

各种求,谢谢支持!湖广在明朝时已经取代了江浙,成为最大的产粮区。

两百八十六章 东吁局势第三百二十七章 朝会第三百三十八章 修桥第一百一十八章建奴要攻觉华岛第三十五章 讲武堂第一百八十一章 查税(七)第七十八章海军都督第八十五章 孙得功之死第六十八章 安南(三)第四十二章 败奢寅第九十三章南蛮胴第一百二十五章 新安堡之战第七十九章 问话熊廷弼(感谢第一护法朕躬钦处军国事支持)第两百八十八章 底定中南半岛第三十一章 辽东局势第三十章 初战(二)第两百一十一章 收复河套(十六)第一百一十四章扬州地震第两百八十五章 血战东枝第一百一十八章建奴要攻觉华岛第十九章 新兵的拉练第六十章 秦军第三百零七章 安甘公路和肃王第十章袁崇焕的旅程(为感谢朕躬钦处军国事加更,一并谢谢各位亲的支持!)第四十四章 败奢军第一百一十章签订和约第二十六章 京营拉练第八十六章 大家一起赌第四章 上天示警第四十一章 攻新都第七十七章颜思齐的野望第一百三十一章 誓杀皇太极第一百四十二章 实地考察第两百九十九 科举与文化第六十章 秦军第八十六章太子第五十三章戴春风的春风第六十二章兵器的进化第三百三十一章 济南第三百四十七章 建设化龙城第二十三章 京营现状第一百五十六章 中国有必伸之理第一百四十六章 华人哭不如外族哭第三十二章 经抚之争第一百四十一章 贫穷是万恶之源第九章 练新军(一)第一百二十章 觉华岛之战(上)第七十九章济州岛第五十二章 大明皇家银行(二)第一百三十九章 戴春风的演讲第一百五十六章 虾夷岛可以成为农业基地?第一百四十五章 安排卧底第六十六章 玻璃镜子第一百一十章签订和约第九十一章 决定建奴命运之战(五)第九章 顺天府减租第二十五章 廷推与五年计划第五十五章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第两百三十一章 太子上学(四)第二十一章 筹备报纸第六十五章 耕者有其田的试点(三)第一百三十章 大明皇家海军学校第两百零八章 收复河套(十三)第一百九十九章 收复河套(四)第一百三十一章 誓杀皇太极第三章 哕鸾宫失火第二十六章 京营拉练第七十五章皇家大学城的雏形第一百四十五章 春心荡漾魏公公第十八章选辽民入军第五章 锦衣卫第两百五十章 汉人不得为奴第三百一十四章 拿下托木斯克第三百五十章 出使欧洲第一百四十四章 农业合作社第一百二十一章 觉华岛之战(中)第一百章兵器局里论气压第十五章 赏灯赏月赏宝珠第二十四章 秦良玉第一百九十二章 他们只是孩子呀第两百六十六章 牧羊行动之漠南蒙古第十二章 橡胶与大洋洲第一百三十八章 算旧账的来了第三百五十一章 教廷退让第两百八十章 金字红牌第一百六十一章 攘外必先安内第两百六十二章 追击林丹汗第八十九章 决定建奴命运之战(三)第三百三十八章 修桥第两百三十六章 《忠贞大将军》第十四章 丁忧与夺情第六十章四面困辽东之蒙古第一百零三章 新的币制第六十九章蓄势待发第一百四十三章 直面贫穷第三百一十八章 白城会议第一百八十三章 查税(九)第一百七十三章 路通天下(三)第七十章谈判(一)第二十五章 西南不稳
两百八十六章 东吁局势第三百二十七章 朝会第三百三十八章 修桥第一百一十八章建奴要攻觉华岛第三十五章 讲武堂第一百八十一章 查税(七)第七十八章海军都督第八十五章 孙得功之死第六十八章 安南(三)第四十二章 败奢寅第九十三章南蛮胴第一百二十五章 新安堡之战第七十九章 问话熊廷弼(感谢第一护法朕躬钦处军国事支持)第两百八十八章 底定中南半岛第三十一章 辽东局势第三十章 初战(二)第两百一十一章 收复河套(十六)第一百一十四章扬州地震第两百八十五章 血战东枝第一百一十八章建奴要攻觉华岛第十九章 新兵的拉练第六十章 秦军第三百零七章 安甘公路和肃王第十章袁崇焕的旅程(为感谢朕躬钦处军国事加更,一并谢谢各位亲的支持!)第四十四章 败奢军第一百一十章签订和约第二十六章 京营拉练第八十六章 大家一起赌第四章 上天示警第四十一章 攻新都第七十七章颜思齐的野望第一百三十一章 誓杀皇太极第一百四十二章 实地考察第两百九十九 科举与文化第六十章 秦军第八十六章太子第五十三章戴春风的春风第六十二章兵器的进化第三百三十一章 济南第三百四十七章 建设化龙城第二十三章 京营现状第一百五十六章 中国有必伸之理第一百四十六章 华人哭不如外族哭第三十二章 经抚之争第一百四十一章 贫穷是万恶之源第九章 练新军(一)第一百二十章 觉华岛之战(上)第七十九章济州岛第五十二章 大明皇家银行(二)第一百三十九章 戴春风的演讲第一百五十六章 虾夷岛可以成为农业基地?第一百四十五章 安排卧底第六十六章 玻璃镜子第一百一十章签订和约第九十一章 决定建奴命运之战(五)第九章 顺天府减租第二十五章 廷推与五年计划第五十五章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第两百三十一章 太子上学(四)第二十一章 筹备报纸第六十五章 耕者有其田的试点(三)第一百三十章 大明皇家海军学校第两百零八章 收复河套(十三)第一百九十九章 收复河套(四)第一百三十一章 誓杀皇太极第三章 哕鸾宫失火第二十六章 京营拉练第七十五章皇家大学城的雏形第一百四十五章 春心荡漾魏公公第十八章选辽民入军第五章 锦衣卫第两百五十章 汉人不得为奴第三百一十四章 拿下托木斯克第三百五十章 出使欧洲第一百四十四章 农业合作社第一百二十一章 觉华岛之战(中)第一百章兵器局里论气压第十五章 赏灯赏月赏宝珠第二十四章 秦良玉第一百九十二章 他们只是孩子呀第两百六十六章 牧羊行动之漠南蒙古第十二章 橡胶与大洋洲第一百三十八章 算旧账的来了第三百五十一章 教廷退让第两百八十章 金字红牌第一百六十一章 攘外必先安内第两百六十二章 追击林丹汗第八十九章 决定建奴命运之战(三)第三百三十八章 修桥第两百三十六章 《忠贞大将军》第十四章 丁忧与夺情第六十章四面困辽东之蒙古第一百零三章 新的币制第六十九章蓄势待发第一百四十三章 直面贫穷第三百一十八章 白城会议第一百八十三章 查税(九)第一百七十三章 路通天下(三)第七十章谈判(一)第二十五章 西南不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