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廉政公署

张诚现在是锦衣卫千户。进宫以后,朱由校赐座于他。然后问道:“张卿在国子监时,听说和一位姓刘的同窗很要好,他叫什么名字呀?”

张诚道:“国子监时臣与刘兄刘静文相处很好。不知陛下所言是不是此人。”

“应该是这个人吧,他是不是对辽东谍子之事很有兴趣呀?”

“回陛下,应该就是刘静文兄。”

“他现在还在国子监吗?”

“刘兄要到明年才会完成学业,现在还在国子监内。”

朱由校让人去宣刘静文来,然后对张诚说道:“朕有一个想法,想要监督各地官员的贪腐情况,虽然现在有御史,但效果并不是很好。不知张卿是不是有兴趣于此呀?”

张诚本来已经是举子了,现在因为妹妹的原因成了锦衣卫千户,却无法继续科举。所以听得有这样的机会,自然是喜不自胜。

朱由校让他起来,两人闲谈起来。一会儿刘静文到了,见礼后朱由校问了一些他的基本情况,才知道他和张诚都是举监(以举人身份进的国子监),于是道:“刘卿已经是举人了,明年就是大考之年,不知你是想继续进学还是现在就出来作一些事呢?”

刘静文闻言看向张诚,张诚不停地向刘静文挤眼睛,刘静文立即跪下道:“愿为陛下效劳。”

以他的成绩,参加会试能中进士的机会是微乎其微的,而现在出来作事,而且是皇上要他作事,那傻子才会不答应呢。

”很好,朕就看好干实事的人。刚才朕和张卿说了,现今官员贪腐情况严重,御史似乎也不能很好地起到监督作用,朕寻思重建一个机构,名曰廉政公署。于各州设立廉政司,各府设廉政局,各省设廉政厅,京师设廉政公署,廉政公署各级直管,与当地官府无涉,主要负责监察官员贪污腐败的问题。“

”当然,现在才是刚建立,那就先给朕监察税收情况,人多了以后,再做其他事。至于人员,全部由你们自己招,不能招各级官吏,主要从举子,秀才中招。钱的问题,全部由朕的内帑出,相应的,你们也只需要对朕负责,即使是内阁首辅也不能干涉你们的事,明白了吗?“

朱由校知道,不管是监察御史还是给事中,与朝中官吏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想要让他们公正是很难的。而廉政公署不管是钱还是人,都与各级官吏无涉,那就可以保证其独立性。

两人连忙答应,然后朱由校给他们简单地讲了一些规则,基本上是以香港廉政公署为蓝本说的,最后他强调,在各级廉政机构外设立一个“公生廉”箱,方便民众检举,因为他知道反腐必须依靠广大民众,几个人的监察无论如何都比不上所有人的眼睛。

第二天皇帝下旨,锦衣卫千户张诚任廉政公署署长(正七品),国子监监生刘静文为副署长(从七品),成立大明廉政公署。廉政公署有监察百官之权。

这封圣旨说得虽然简单,却把百官们吓了一跳,特别是监察院和六科立即找皇帝来问情况,结果才知道整个廉政公署只有两个人,也就一笑置之了,都以为不过是皇帝想要给他的舅子找个实缺官当当罢了。

至于官员俸禄情况,方从哲的方案是各级官员本色均为米每年十二石,这和原来的一样,折色则规定为从九品官员银每年六十两,再无有其它折色,而每上一个品级,每年加银三十两。

按这个方案来算,还是以杨涟的正七品为例,可每年得银二百一十两,每月合一十五两多,而如果是正一品,则是每年五百七十两银。

朱由校道:“这样会不会太少了呀?”

方从哲道:“已经不少了,官员是免除徭役、免除税收的,他们家乡有大量的人会将自己的田亩挂在他们名下,这样也就能有很多收入了。其实朝廷里真正清贫的官员是家里田亩少的,而现在这个方案至少可以让他们有足够的银子养活家里人了,等商业税的收缴情况好一些后,陛下可以再下恩旨,升一些俸禄,这样大家都会感激陛下的。”

这话朱由校听着喜欢,能为皇帝着想,才是好官员。不过他又想起了一个问题:“那这样如果官员家里有几万亩田地,朝廷不就少了大量的赋税吗?这样不行,要改一下。”

“陛下,此政策从太祖年间开始实行,而且是有数量限制的,按功名来算,进士可免除二千亩赋税,举人是四百亩,秀才是八十亩。一般来说,家里有几万亩也只能免除二千亩的赋税,只是有些官员隐瞒田亩和人口,或是用其他方法使得自家田亩不用交赋税。”

朱由校这才知道自己想当然了,现在好不容易让大臣们同意收商业税了,先把这事搞好,现在农业税占岁入比重太大,清理会引起很严重的反弹。等商业税收上来以后,朝廷的钱宽裕了,到时再来清理隐田和隐户。

于是第二天皇帝下旨:于天启元年十月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始收取商业税,税率定为半成。并于十月开始按新标准给官员发俸禄,等国库情况好转后,将补发天启年间十月以前的俸禄。

朱由校召来魏忠贤:“魏厂督,……”

魏忠贤立即跪倒在地:“圣上,奴婢不敢当此称呼,敢请圣上依旧称呼奴婢为伴伴。”

朱由校笑道:“好了好了,你现在也是有官衔的人了,再叫伴伴不好吧。”

魏忠贤叩头道:“奴婢提督东厂,是圣上的恩典,奴婢的一切都是圣上所赐,奴婢永远是圣上的奴婢,只想伴着圣上,在圣上开盛世之时照顾好圣上就是奴婢最大的心愿。”

“我知道你的忠心,不过你毕竟是有职司的人,叫你厂督会好一些。”

“那奴婢请圣上称呼奴婢为厂臣吧,奴婢为圣上监督东厂,是为厂臣。”

竟然被个半文盲的太监教训了,朱由校不由感到好笑,于是说道:“那就厂臣吧。厂臣你让东厂给我查一下,各地土地兼并的情况,那些田亩太多的官员是重点清查对象,我要准备在这个方面下手了,到时候你的情报就是对付他们的有力武器,明白了吗?”

“奴婢明白,请圣上放心,等圣上清理他们时,奴婢会为圣上准备充足的证据的。”

”第二个问题,为了防止有人抗税,你让东厂和锦衣卫在全国各地设立分处,随时准备对付抗税的人,出现一例,重处一例,我要杀鸡儆猴。“

魏忠贤阴险地一笑道:”圣上,如果让奴婢去对付泥腿子,奴婢可能会有些放不开,因为奴婢本来就是泥腿子出身,知道他们的难处。但要对付这些为富不仁的奸商,奴婢一定会让他们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朱由校鼓掌道:”厂臣说得好,那些普通农民,是我们的基础,只要让他们有饭吃,有钱用,那些达官贵人其实都是纸做的老虎,我们轻轻一推他们就倒了。所以我们做事的时候先要问一问,这么做对民众有好处还是坏处,如果有好处,即使背着骂名也要去做,即使民众一时不理解也要去做,这个我们可以叫做以民为本,如果朕有一天忘记了,厂臣你要提醒朕呀。“

魏忠贤面带惶恐地连说不敢。朱由校教训道:”没有什么不敢的,只要说得有道理,朕也不是一个分不清好坏的人,再说以朕对厂臣的信任,难道还会责怪你吗?“这话把魏忠贤又感动得热泪盈眶,连连叩头谢过皇上的厚恩。

朱由校让他起来,又问道:”宫里人的月钱是一般是多少呀?“

”圣上,有职司的太监和宫女按照他们的品级都是有常例的,一般内宫的常例大概是朝廷官员的一成左右吧。反正在宫内也用不了多少钱。当然没有品级的就没有月钱了,象奴婢以前跟着圣上时,没有品级,都是靠圣上赏赐才会有钱的。“

朱由校一想,自己当年好象没有赏他钱呀什么东西呀,这个以后要补上。于是说道:”那好,你给我统计一下太监和宫女的数量及年龄,并且列出他们的月例,详细一点,我要用的。“

”圣上,各王府里的要计算在里面吗?“

各王府里的现在动好象不大好,还是以后再动吧。朱由校想了一下说道:”一起计算吧,分开统计。“

第两百零六章 收复河套(十一)第一百二十七章 围城第一百七十一章 路通天下(一)第一百九十一章 教育改革第两百零八章 收复河套(十三)第六十七章 安南(二)第一百八十一章 查税(七)第十二章 攻山第两百九十三章 银行无限放款第六十一章抗金援蒙第一百零九章德川兄弟第二十七章 初到辽东第六十八章商量对策第二十二章辽民安置第三十九章 常识课本的争论第一百三十五章 冬季攻势的失败第十一章 火柴第一百二十章 安定宫内第十五章 铁路与立法第三百零四章 甘州的回回第两百七十九章 云南备战第一百九十章 拔苗助长的科学研究第五十四章城门洞的战斗第六十九章 范永斗第三百三十三章 穷得有道理第一百四十四章 农业合作社第三章 哕鸾宫失火第四十四章先下盖州第一百五十六章 中国有必伸之理第两百九十一章 小海金矿第八十六章 大家一起赌第两百六十一章 围剿雇佣军第十七章 游击战第一百七十九章 查税(五)第一百零九章 没有人永远正确第二十四 说礼第十一章碧云寺游记第二章 抢功第两百二十二章 私有财产保护法(下)第六十二章兵器的进化第两百零五章 收复河套(十)第二十三章迁安新村第四章 上天示警第七十六章 粮食问题第十一章碧云寺游记第五十一章 大明皇家银行(一)第两百一十一章 收复河套(十六)第十五章 铁路与立法第八十二章 对女真的分化第两百六十一章 围剿雇佣军第十三章 大撤退第六十五章 耕者有其田的试点(三)第一百一十六章前赴后继地贪污第一百七十一章 路通天下(一)第两百一十四章 收复河套(完)第五十九章陕西巡抚第四章 平定西南(谢谢各位支持!还有一章专门感谢第一盟主!)第九十三章南蛮胴第四十九章 印刷机第六十九章 安南(四)第一百四十四章 农业合作社第一百二十七章 农部第二十二章辽民安置第一百五十四章 教育法第一百五十三章 西班牙人来了第三百六十章 张宗灵的进击第三十三章 功罪一体第十七章 大婚第两百七十九章 云南备战第二十二章 登基第六十章四面困辽东之蒙古第一百二十九章 毛文龙抢占云阳堡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洋洲第五十九章 黄花峪歼敌第四十九章 印刷机第一百九十四章 粮食储存署第二十四 说礼第四十八章李延庚第一章 没人把皇帝当回事第一百二十三章 追击与反追击第八十六章太子第一百四十九章 黑峪第二十六章 宗教改革第九十六章 树倒猢狲散第十五章 赏灯赏月赏宝珠第四十五章 苏州抗税(一)第六十四章大考试第四十八章李延庚第三十三章 研究院的学生们(二)第一百六十五章 黑龙江将军第一百五十八章 溯游而上第八章 一边倒的战事第一百六十六章 军区第三十六章军衔与勋章第八十四章琉球第两百八十章 金字红牌第五十五章奴酋的自卑第三百六十一章 不收白不收第四十八章 日月堂
第两百零六章 收复河套(十一)第一百二十七章 围城第一百七十一章 路通天下(一)第一百九十一章 教育改革第两百零八章 收复河套(十三)第六十七章 安南(二)第一百八十一章 查税(七)第十二章 攻山第两百九十三章 银行无限放款第六十一章抗金援蒙第一百零九章德川兄弟第二十七章 初到辽东第六十八章商量对策第二十二章辽民安置第三十九章 常识课本的争论第一百三十五章 冬季攻势的失败第十一章 火柴第一百二十章 安定宫内第十五章 铁路与立法第三百零四章 甘州的回回第两百七十九章 云南备战第一百九十章 拔苗助长的科学研究第五十四章城门洞的战斗第六十九章 范永斗第三百三十三章 穷得有道理第一百四十四章 农业合作社第三章 哕鸾宫失火第四十四章先下盖州第一百五十六章 中国有必伸之理第两百九十一章 小海金矿第八十六章 大家一起赌第两百六十一章 围剿雇佣军第十七章 游击战第一百七十九章 查税(五)第一百零九章 没有人永远正确第二十四 说礼第十一章碧云寺游记第二章 抢功第两百二十二章 私有财产保护法(下)第六十二章兵器的进化第两百零五章 收复河套(十)第二十三章迁安新村第四章 上天示警第七十六章 粮食问题第十一章碧云寺游记第五十一章 大明皇家银行(一)第两百一十一章 收复河套(十六)第十五章 铁路与立法第八十二章 对女真的分化第两百六十一章 围剿雇佣军第十三章 大撤退第六十五章 耕者有其田的试点(三)第一百一十六章前赴后继地贪污第一百七十一章 路通天下(一)第两百一十四章 收复河套(完)第五十九章陕西巡抚第四章 平定西南(谢谢各位支持!还有一章专门感谢第一盟主!)第九十三章南蛮胴第四十九章 印刷机第六十九章 安南(四)第一百四十四章 农业合作社第一百二十七章 农部第二十二章辽民安置第一百五十四章 教育法第一百五十三章 西班牙人来了第三百六十章 张宗灵的进击第三十三章 功罪一体第十七章 大婚第两百七十九章 云南备战第二十二章 登基第六十章四面困辽东之蒙古第一百二十九章 毛文龙抢占云阳堡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洋洲第五十九章 黄花峪歼敌第四十九章 印刷机第一百九十四章 粮食储存署第二十四 说礼第四十八章李延庚第一章 没人把皇帝当回事第一百二十三章 追击与反追击第八十六章太子第一百四十九章 黑峪第二十六章 宗教改革第九十六章 树倒猢狲散第十五章 赏灯赏月赏宝珠第四十五章 苏州抗税(一)第六十四章大考试第四十八章李延庚第三十三章 研究院的学生们(二)第一百六十五章 黑龙江将军第一百五十八章 溯游而上第八章 一边倒的战事第一百六十六章 军区第三十六章军衔与勋章第八十四章琉球第两百八十章 金字红牌第五十五章奴酋的自卑第三百六十一章 不收白不收第四十八章 日月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