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太仓银

岁末之时,天寒地冻,极是寒冷,相府门前的石狮子下门子尽管是戴着暖耳棉帽,仍是给冻得鼻涕直流。

ωwш ▪Tтka n ▪C〇

马上过年,又是这么冷的天,往日车马不绝的相府今日想来也没什么客人,门子索性就将双手拢到袖里去,回到门凳前坐会。

但就在这时,门子看到几道人影,但见一名老者带着两名仆人在雪天里直往相府行走。

那门子定睛一看吃了一惊,赶紧对相府门后叫了一声:“快开门,王阁老来了。”

“哪位王阁老?”门后懒洋洋地问了一句。

门子啐了一句骂道:“还有哪位王阁老,让你开就是了。”

说完门子赶忙撑起伞下阶迎接连忙道:“哎呦我的阁老,怎么这么冷的天,你还走到相府来呢?”

王锡爵看了门子一眼没有领情,也没有说话,步伐极快递走进相府,那门子举着伞子小步快跑地跟在后头陪笑道:“阁老好脚力,年轻后生都走不过你。”

王锡爵坐上驮轿直接前往相府的书房。

进了书房,相府的下人服侍老者脱去的罩衣,首辅申时行正在写书信示意王锡爵先宽坐。

过了一会,申时行将帖子递给身旁宋九道:“此信交给李琯,告诉他他虽是老夫的门生,但以原官除补是朝廷选官的规矩不能造次,让他安心在福建按察使任上。”

宋九借信称是接信,然后向王锡爵一点头退下。

申时行看向王锡爵笑问:“听闻荆石没有坐轿子?”

王锡爵道:“坐着来的但半途上坏了。轿夫外班新补,没走了几步路摔在地上,自己人撞了不说,还磕了轿底。故而我就徒步来了。”

申时行闻言笑道:“宰辅者万钧也,不足为奇,我再送了你一顶就是。”

王锡爵笑了笑道:“仆谢过元翁。”

申时行点点头,起身离案与王锡爵并坐在炕上,端起茶盅呷了一口道:“今年真可谓多事之秋,边事不宁,又遭大旱,昨日四川巡抚八百里加急言茂州又是地震,百姓死伤不少,一年来什么事都给我们遇上了。”

王锡爵道:“元辅,我方才去了一趟户部。户部计曰,万历十七年正月起至十二月初十日止除旧管外岁入太仓银三百二十七万有奇,岁出太仓银三百四十六万有奇,岁出之数浮于岁入令,也就是亏空了近二十万两。眼下太仓里外库银止三十一万有奇。”

“方才说的是今年,到了明年也就是万历十八年,上半年应发年例除了辽东镇以外,已经题发宁夏固原二镇上半年扣足应发之数,余候下半年补足外其宣府大同山西蓟州永平密云昌平易州井陉甘肃凡十镇年例岁额并补延绥一镇欠少共该银一百三十一万有奇,这些皆系紧急军需必须着朝廷马上解决。”

一提到钱的事,申时行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大明的战略重地是在辽东,除了辽东边饷优先供应外,其他各镇都要慢一拍。

当然朝廷说了,不是不给,而是拖一拖,但拖久了还是要给的。

拖延边饷之事已经令边镇官兵怨声载道了,若是真的不给,闹出哗变来,或被外敌乘虚而入责后果不堪设想。

申时行以手捏了捏眉间,这一刻王锡爵看出对方有几分心力交瘁:“外库真的没钱了?”

“今年因岁灾伤蠲停数多,各省应解钱粮又多拖欠,朝廷也是实在没有办法。户部说了难,否则山西,陕西,山东赈济的事就要停。”

申时行伸手一止问道:“窖房银还有多少?”

王锡爵道:“刚盘算过了,原先有四百万两,这几年支过一百七十五万有奇,眼下余银二百二十四万有奇。”

明朝这太仓库,有新库或老库之分。

这老库可以理解为大明的战略储备金,一般是只存不支。

老库在嘉靖,隆庆年间都曾见底过几次,老鼠在里面都可以横冲直撞了,有跟没有什么两样。

一直到了张居正在位时,当时太仓收支平衡,还有盈余。

于是万历三年由张居正别于老库新库设立窖库,将朝廷每年盈余存入窖库中。

仅万历八年,户部尚书张学颜一年就封存了两百万两白银贮至窖库里。

到了张居正去位后,张四维,申时行当国时,太仓的收支平衡不要谈了,万历十四年时皇帝就将手伸进窖库了,开始还只借一点,然后就是大把大把伸手捞了。

而另一个时空的万历四十六年五月,当时总督仓场户部尚书张问达直接在奏章上讲,‘以银库言之,老库银仅八万八千余两。外库随到随支,绝无四五万两贮过十数日者’。

这还没到萨尔浒呢,但朝廷已经窘迫成这样。好比一个人存折上只有八百块钱,每个月工资一到账就要被划走,钱包里基本没有超过五十块的时候。朋友结婚,你连三百块都包不起。

要知道万历前十年时,张居正能当家,李太后前前后后从他拿走五百万两银子,张居正去位后,李太后又拿了七八百万两银子给小儿子结婚,连天子本人都豪气地花了七百多万建寿宫。

就是如此张居正仍为朝廷积攒了千万两的家当,而且外用李成梁,戚继光平定了边患,内用潘季驯治理黄河,梳理漕运,当时可以称得上四方无事,天下太平。

有了张居正攒下的家底,申时行这宰相当的绝对比他后任轻松,至少在这窖库里贮银还没用完之前。

申时行捏须道:“朝廷当年设内外库时,用意在于内库扃钥惟谨,外库以便支放。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仆办不成,但这前人洒土后人迷眼的事……看来史书上少不了这一笔喽。”

“元辅……”

申时行摇了摇头道:“现在也我们唯有先年过了,明年再节衣缩食,等到灾情平定下来,日子也就缓过来了。你看是不是这么办,欠边饷一百三十七万两,先从外库里调,外库存银三十一万两就凑个二十五万两,剩余不足老夫当奏请天子由窖库补齐。”

王锡爵算了一笔账,也就是要从口子窖里动用一百零六万两,如此窖库就仅剩下一百一十八万两,这才没几年朝廷就用去了两百八十一万两。

今年还可以对付过去,明年后年……果真是前人洒土后人迷眼。

王锡爵在沉思,申时行看向他问道:“或许荆石你还有其他高见?”

王锡爵道:“不敢。”

申时行抚须道:“荆石,老夫这么些年来,深感精疲力尽,这万钧之担将来迟早要落在许次辅与你的身上,所以还有什么事你尽管提,乘着老夫还在位上。”

王锡爵想了想当即道:“元翁,那么仆就直言了,为今之计当应有作为,正所谓预则立,不预则废,眼下朝廷举步维艰,太仓入不敷出,这支出的大头就在于赈济边饷这二事上。”

“民以食为天,民不得食要么沦为流民,要么沦为盗贼,甚至造反。朝廷募兵剿寇,钱从何来?从百姓处来,可是如此一来越敛财民越乱,欲剿贼贼愈多。所以若要分个轻重先后,朝廷当以赈济备荒为先。”

申时行点点头道:“此言切中要害。我记得前几年四川有一个彭县,当地欠税甚多,于是县令自作聪明想了个办法,把欠税作为衙役胥吏的工食银,让他们的催缴。结果胥吏衙役下乡,弄得民不聊生,结果没有两个月彭县就反了,然后县令的人头被挂在城头上示众。这县令死也就死了,但事后平定民乱却费了朝廷多少钱粮。”

王锡爵闻言叹息,然后道:“正如元辅所言,若要赈济,必须得人。要得人,当用循臣。循臣者敢于大刀阔斧革除时弊!”

申时行点点头道:“与我想到一处去了,荆石心底一定有人选了吧?”

王锡爵道:“我要向元辅举荐两个人。”

“今岁大旱,北方里陕西山西山东最重,反而直隶不需朝廷如何赈济,百姓自安,我以为这都是屯田御史的功劳。”

申时行道:“我记得这屯田御史是李三才?”

王锡爵道:“正是,元辅还记得这李三才。他是万历二年的进士,后官至户部郎中,于万历十一年时为右通政魏允贞求情被贬为推官,后来吏部考选有名,任山东佥事。今年因为徐贞明被革,故而是我向元辅举荐他以尚宝司卿兼任屯田御史。”

申时行笑了笑道:“我当然记得,此人为官甚是敢言啊!”

王锡爵当然知道申时行言下之意,当年魏允贞上疏,说内阁阁臣张居正,吕调阳,张四维,申时行,马自强等人在位时,公然为自己的儿子在科举里开绿灯,宰相的儿子先后进士及第,此事简直岂有此理。

魏允贞上疏后,当时的首辅张四维大怒,感觉被自己学生捅了一刀,当即请求致仕,连申时行也被牵连进去。结果天子贬了魏允贞的官员,李三才很有义气的上疏求情,然后一并被贬。

王锡爵道:“此人并非是卖直沽名之士。此人是仆的学生,故想来知他的为人,故而也不避嫌向元辅荐之。”

申时行点点头道:“荆石,自古以来官员选拔举贤使能。我们身为内阁大学士,哪里能识得天下那么多官吏,故而朝廷用人之时,我等唯有从熟悉的人中选拔德才兼备之士,否则事情办得不好,我等亦当其责也。用其权当其责,没有避嫌不避嫌之说。”

“等今岁直隶各府民情我当向陛下保举此人,还有另一人呢?”

王锡爵道:“多谢元辅。说来这另一人,也是有屯垦之功,李三才在给我里的书信说了,这一次直隶屯垦备荒,多仰仗前任徐贞明开垦旱田之功,他所栽的番薯,苞谷之物都颇为耐旱,即便是在今年这个年景,收成仍是不错。”

“仆想来若是北直隶推广番薯,苞谷,并推至山东,山西,甚至辽东各省,如此以后再遇上这等大旱就不惧了。元翁这徐贞明之功实有大功德于百姓,堪比神农再世。”

申时行闻言没有说话。

王锡爵问道:“元翁?”

申时行道:“李三才还好说,但这徐贞明……”

“是否有不妥之处?”

申时行摇了摇图道:“实不相瞒,老夫确实为徐贞明为难。这革除徐贞明是皇上的旨意,之前此人办水田结果砸了,然后是张鲸保下来了。天子早就对他不喜,这几年改水田屯旱田还未见功,他就被革了。陛下言番薯之物无用,吃多了容易拉稀胀气,如何当主食,故而不许民间多种,若表徐贞明之功,圣上颜面上不好看,我等身为大臣的,不可令人主陷于两难啊。”

王锡爵闻言不由深思,他记得这番薯是林延潮向天子推荐的,然后怎么被徐贞明拿去栽用呢?说明二人有瓜葛啊。

徐贞明天子早不罢,晚不罢,偏偏在林延潮辞官后数日罢去,其中必然有玄机。

王锡爵道:“元辅,直隶今年未有大灾情,待明年直隶各省报上来时,肯定是大功一件。到时候天子必会过问,我虽有栽培学生之心,但也知他之所以能成事,在于徐贞明也。若不报上,怕是凉了下面官员之心。”

“若非徐贞明违圣意栽种番薯,怎么会有这等大功,他若不赏以后何人敢破格办事?”

申时行笑了笑道:“有功者天自酬之,若是急切于彰表,反而不妥。”

王锡爵闻言不明白申时行的意思,只能道:“那一切依元翁之意。”

王锡爵又禀告几句其他事,然后告辞。

申时行将王锡爵送出门后道了一句‘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说完后,申时行回到书房。

却说王锡爵坐着申时行赠的轿子,正赶往户部。

回朝后担任内阁大学士,他即分管户部。两人是同年,一个是状元,一个是榜眼,在翰林院时就有人笑谈,将二人比作瑜亮。

张居正去后,王锡爵因反对张居正身负天下之望,无数人请求他入阁。王锡爵却没有着急,足足等了两年才入阁拜相。

说来天子对王锡爵的信任,其实更在申时行之上。故而王锡爵的学生李植想让他取申时行而代之。

王锡爵不免背负于此,但入阁后申时行一直待他甚厚,没有成见,从不相疑。

王锡爵也放下心思,报答于申时行。

论人品,王锡爵是天下誉之的君子高士。

此刻他在轿子上不由吟起‘*************。*************。这首诗来。

此诗是林延潮所作,王锡爵虽觉得林延潮此人人品不及自己学生李三才多矣,但这首诗他十分喜爱,道尽了他一生之抱负,以至于每日都要吟几次。

正在细想时,听得外头一阵喧哗声,他掀开轿帘一角看去。

看了一会,王锡爵放下轿帘来,外面原来是顺天府上下官员百姓正在祈雪。

王锡爵叹了口气,直到了户部方才下轿。

户部尚书宋纁早已在堂上等着,一见王锡爵即立即迎出衙门来问道:“元驭兄与元辅商议得如何了?”

王锡爵点点头道;“已是妥当了。外库支二十五万两,不足从窖银里支。”

宋纁闻言先是一喜,随即脸上又是一黯,喜的是边饷终于有了着落,黯然的是动用窖房银实在是吃老本,掏家底,说起来是颜面无光。

王锡爵道:“元辅也没有怪罪他人,眼下朝廷正值多事之秋,来年再想办法就是,元辅说了当务之急还是在于赈济,让百姓得食。”

宋纁点点头,二人一并走进衙门,但见户部十三司官员都在檐下候着,见了王锡爵都是行礼。

“大家都进厅入坐吧!”

众官员各就各位后,宋纁道:“各省报上赈济的事,你们再向王阁老禀告一遍。”

当即一名官员道:“下官山西司郎中,上月接山西巡抚禀告,山西连岁遭灾,眼下全赖社仓维持,百姓初步得食。”

“下官山东司郎中,山东巡抚禀告,山东今年大旱,司里已经没有钱了,富人已不肯再借钱给地方。为今之计,只有朝廷准百姓输粟者给授冠带,现在此事已移交吏部。”

“下官陕西司郎中,陕西已裁民壮弓兵诸役,不向征民间工食银,另请朝廷请减额解赎银,此事部里已是核准。”

王锡爵与宋纁对视一眼,彼此点了点头。

“两淮巡盐御史李汝华已奏请户部,今年如数缴纳两淮余盐六十万两,开中钱明年二月前也可缴齐,预计盐税到库之后,除了支取官俸等项外,还可余十万两。”

王锡爵闻言不由惊喜道:“两淮盐税可是烂摊子啊!我记得这李汝华可是归德人士,大司农的同乡吧。”

宋纁微微笑了笑道:“确实为吾同乡后辈。”

王锡爵竖起大拇指道:“果真还是大司农之乡人才辈出啊!”

宋纁闻言笑道:“不敢当,不敢当。”

王锡爵刚问完,这边一名官员起身道:“下官浙江司郎中,浙江今年钱财紧张,没有余钱,浙江巡抚奏请于宁波开海,如此可以以海贸之利济赈。”

六百三十九章 鲥鱼第三百零二章 阅卷第一百二十六章 好文章啊(一更)九百五十二章 林延潮设宴七百三十四章 软硬兼施第一百四十三章 建阳书坊九百一十四章 未得意先忘形八百四十八章 新任知府七百二十五章 站在哪一边(第二更,求月票)一千两百六十四章 盛世与危机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不负少年时九百零六章 大德大功第三百一十一章 会元六百九十九章 重回禁中八百九十五章 去而复返(第一更)四百八十九章 白纸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谈话第一百零七章 发案(第一更)六百七十一章 文华殿议政八百二十章 是时候展现真正的技术了第一百七十五章 上控(一更)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你变了八百二十一章 新青苗法大结局上篇第三百四十章 御街夸官(第一更)封推感言一千三十六章 党羽第一百八十章 赐字第八百七十六章 公道何在(二合一)八百六十一章 说话不算话五百一十章 恭敬五百七十二章四百五十一章 殿上真相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精一第三百八十五章 硬道理一千八十七章 谥号之争第一百零八章 招覆(第二更)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一石二鸟八百六十二章 卖田七百七十章 念起好来八百五十五章 串票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晋州城下(恭喜书友历史啥时真实为本书盟主)六百九十章 冯保之反击(第二更)四百九十七章 钦差五百七十六章 经筵讲官第五十九章 天生我才九百七十四章 抵达京师一千四十章 交换六百三十五章 谁家的小胖子八百二十三章 筑堤六百零八章 咱们当面羞辱一下一千两百八十一章 偷看第一百一十六章 戏弄(第一更)一千两百八十七章 皇长子讲官五百八十八章 两名书生六百九十五章 时报初刊八百八十九章 万民书(二合一)七百四十四章 天下为公疏七百一十九章 于心何忍八百七十七章 妥了一千四十六章 储端第三百三十六章 大魁天下一千两百六十一章 伟器五百二十九章 藏之名山第五十四章 我不是作弊一千两百三十六章 衣钵一千一百零五章 倾诉第三百六十三章 翰林值堂第一百零八章 招覆(第二更)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治人治法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雄壮一千八十章 手握实权第两百一十章 考后不讲卷(第一更)七百八十四章 官场处处皆人情(求推荐票)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用人九百一十二章 马屁的方式八百一十一章 林青天(二合一)一千两百四十二章 漕事一千一百六十章 存问大臣四百八十九章 白纸一千两百零三章 真小人也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教化第一百六十五章 中流击水(一更)一千两百三十章 王太仓第一百零八章 招覆(第二更)六百五十五章 廷议一千两百七十章 经事四百四十六章 宫廷盛宴一千两百七十二章 经略之位第一百七十八章 地瓜啊第三百三十六章 大魁天下八百八十七章 杀棋八百零一章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九百九十五章 接风宴(谢孤舟蓑笠娃盟主)七百四十三章 拦道第二十四章 进省城五百零二章 返家八百三十二章 阴谋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点拨
六百三十九章 鲥鱼第三百零二章 阅卷第一百二十六章 好文章啊(一更)九百五十二章 林延潮设宴七百三十四章 软硬兼施第一百四十三章 建阳书坊九百一十四章 未得意先忘形八百四十八章 新任知府七百二十五章 站在哪一边(第二更,求月票)一千两百六十四章 盛世与危机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不负少年时九百零六章 大德大功第三百一十一章 会元六百九十九章 重回禁中八百九十五章 去而复返(第一更)四百八十九章 白纸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谈话第一百零七章 发案(第一更)六百七十一章 文华殿议政八百二十章 是时候展现真正的技术了第一百七十五章 上控(一更)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你变了八百二十一章 新青苗法大结局上篇第三百四十章 御街夸官(第一更)封推感言一千三十六章 党羽第一百八十章 赐字第八百七十六章 公道何在(二合一)八百六十一章 说话不算话五百一十章 恭敬五百七十二章四百五十一章 殿上真相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精一第三百八十五章 硬道理一千八十七章 谥号之争第一百零八章 招覆(第二更)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一石二鸟八百六十二章 卖田七百七十章 念起好来八百五十五章 串票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晋州城下(恭喜书友历史啥时真实为本书盟主)六百九十章 冯保之反击(第二更)四百九十七章 钦差五百七十六章 经筵讲官第五十九章 天生我才九百七十四章 抵达京师一千四十章 交换六百三十五章 谁家的小胖子八百二十三章 筑堤六百零八章 咱们当面羞辱一下一千两百八十一章 偷看第一百一十六章 戏弄(第一更)一千两百八十七章 皇长子讲官五百八十八章 两名书生六百九十五章 时报初刊八百八十九章 万民书(二合一)七百四十四章 天下为公疏七百一十九章 于心何忍八百七十七章 妥了一千四十六章 储端第三百三十六章 大魁天下一千两百六十一章 伟器五百二十九章 藏之名山第五十四章 我不是作弊一千两百三十六章 衣钵一千一百零五章 倾诉第三百六十三章 翰林值堂第一百零八章 招覆(第二更)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治人治法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雄壮一千八十章 手握实权第两百一十章 考后不讲卷(第一更)七百八十四章 官场处处皆人情(求推荐票)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用人九百一十二章 马屁的方式八百一十一章 林青天(二合一)一千两百四十二章 漕事一千一百六十章 存问大臣四百八十九章 白纸一千两百零三章 真小人也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教化第一百六十五章 中流击水(一更)一千两百三十章 王太仓第一百零八章 招覆(第二更)六百五十五章 廷议一千两百七十章 经事四百四十六章 宫廷盛宴一千两百七十二章 经略之位第一百七十八章 地瓜啊第三百三十六章 大魁天下八百八十七章 杀棋八百零一章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九百九十五章 接风宴(谢孤舟蓑笠娃盟主)七百四十三章 拦道第二十四章 进省城五百零二章 返家八百三十二章 阴谋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点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