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两百零七章 舆论热点

就在申时行辞相之时。

林延潮与邹元标之间通过书信往来,引起的论争也是达到了高峰。

林延潮,邹元标二人都是朝野上下公认的通儒,门人也是遍布天下,特别是林延潮,其林学与事功学派,以及跻身于理学,心学之后,为儒门中第三学派。

当日邹元标得林延潮回信时,正在东林书院讲学,见书信后是苦思了一夜,次日即是写信答之。

其在信中写到,见字如晤,得大宗伯之信,喜不不胜……信中所言,对上以约礼,对下以约法,一句胜道千言,千古治道尽括其中。

约法当简而明,上对于下者不可滥刑,但违法必罚。是故汉高祖入咸阳约法三章,天下归心。?

约礼用繁,含于巨细之中,上对上者应勤谏,分毫可谏。然而不可刑于上者,以下凌上则无尊卑可言。

当年程颐谏折柳,取自周礼‘春不樵采’,此无不当之意,但为天子不喜,后世儒者竟以迂腐,殊不知礼法之义。

信末邹元标又对林延潮变法之见批评了几句。

圣人云无为而治,当今治理天下当与民休息,以不生事为贵,兴一利则生一弊,此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天下之利,莫过于定。天下之害,莫过于争。故礼不可更,法不可变,愈变则人心越乱。

接到邹元标的信后,林延潮真是拜读了一番。

一个哲学理论是否有生命力,在于时刻包容任何事务,并不断将之纳入自己的体系之中,使之成为缜密的逻辑,用来解释万事万理。

这就是陆九渊说的‘六经注我,我注六经’之境界。

邹元标显然也是这个层次,而他借用哲学的体系就是程朱理学。

邹元标借自己所提的‘约礼约法’论证了自己理论。

刑法对于老百姓而言,应该简单明了,容易让人懂。若是法律太严苛,并事无巨细的规定,不仅繁琐,更让皇帝与亲民官容易滥刑于百姓。秦朝灭亡就是前车之鉴。

反过来约礼,是乃下对上。那么身为肉食者,作为治理者,应该比老百姓更十倍地严格要求自己。

比如嫖妓之事有伤风化,但在百姓与官员之间处置是不一样的。

再比如程颐谏折柳,天子不过折了一根柳枝有什么,读书人常笑在程夫子面前,连柳树也不折了。

但依周礼有‘春不采樵’之言,天子折柳树放大出去,天下老百姓每个人都效仿如此,大家都折几根就不好了。天子身为万民至尊,在礼法上当时时为万民的表率。

所以这柳树老百姓可以折,天子就不可以折,折了就是违礼。只要违礼,就是有丝毫不对的地方,读书人也应当上谏,否则已经是刑不上大夫,若连说也不让说,也就无从约束天子了。

这也是授权者受责不受罚。

林延潮对邹元标这论点竟感觉无从反驳,一时也不知道如何化解才是。

好比以往大家都嘲笑程颐谏折柳如何如何迂腐,但程夫子复生,当面告诉你一句,那是约束皇帝的,你一个老百姓我才懒得说呢。

当然这话肯定有逻辑上的漏洞,但为辩而辩不合林延潮现在身份,何况他为什么要辩。

林延潮认真思考后回信给邹元标。

古礼三百,威仪三千,刑亦正刑三百,邹兄所言‘慎刑繁礼’,正合于圣人制礼之道。

马屁拍完,林延潮就开始反驳了其大意是。

礼不下庶人的意思,并非是庶人可以不知礼,而是当先以礼法教化庶人,知礼后方能约礼。

至于刑不上大夫,也不是保持尊卑,而是轻易苛刑于上,这样无人敢于任事。

辩论到这里,林延潮又写到,

圣人曾言,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由是可知,十世之礼,可损益,百世之礼,可损益。

周公制礼乐时,犹恐‘君子耻其言而不见从,耻其行而不见随’,而今已去两千载,我辈动则法古则后于时,动则修今则塞于世。

这里林延潮引用孔子的话来辩论,邹元标说礼不可变。

但孔子说过,殷礼从夏礼而来,但有所损益,周礼从殷礼而来,但有所损益。由此可知十世百世以后的礼,虽说相承袭,但也是可损益的。

周公当年制礼乐时,仍担心君子不会跟随,但现在去周公制周礼已两千年了,我们却仍信心满满守着周礼不变,法古就是落后于当下,拘泥现状就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林延潮又写到,礼法非天降,非地生,发于人间,合乎人心而已。

循循相因,无疑于固步自封。千百年来以降,代代皆是大争之世。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人当如此,国亦当如此。

林延潮洋洋洒洒写了几千字,心底激荡不能平,信到最末他不由想起严复的天演论。

又补了一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这句话林延潮犹豫了很久要不要写。

这话放在动物身上,好比气候变冷,更强壮耐寒才会活下来,这是没错。

但放在人上?怎么能轻易说一个人有用没用?

古时身强力壮者为尊,但后来赢弱书生也可为官。

再如残疾人,再如穷人,也用适者生存?

残疾人中有霍金,穷人虽穷,却更有改变现状的迫切愿望,一旦遇到机遇也会翻身。

盛世百年让大大夫们缺乏忧患意识,从上到下只想着如何搞平衡,这样沉睡的雄狮不抽几个鞭子是决计醒不来的。

所以这句话正确也不正确一样,放在当下还是正确。林延潮尽管知道此言争议很大,但仍是写在给邹元标的信中。

二人都是同意将书信示于学生,所以书信内容由门下的讨论,传播了出去。

在万历十九年这个年份,在明帝国的东方,丰臣秀吉已是矢志讨伐朝鲜。

朝鲜国虽有听到风声,但国内官员上下仍是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

西北的顺义王,海西蒙古各部正与郑洛的大军对峙,副总兵哱拜增援时见平叛明军军容不过如此,不由生轻中国之心。

播州的杨应龙暂时臣服,内心却对大明更加不满。

而在帝国的内部,老百姓们刚刚从前两年的大旱里缓过来,但还未来得及歇一口气。

大明天子万历皇帝忧心于国本之事,想着如何拖一年是一年。

至于宰相申时行这边考虑着致仕之事,那边朝野上下却是飞语不断。

然而经过京师与无锡的书信往来,林延潮与邹元标两位朝野上下最负盛名的通儒间对话,在当今官员士子之间激起了热烈的反响。

身为礼部尚书,又有敢言之名,林延潮的两封书信可谓令人耳目一新,令天下的读书人对于事功学派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邹元标的犀利的言辞,也是毫不逊色。

天下读书人围绕着有明治善治,约礼约法,慎刑繁礼,特别是那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进行激烈的讨论。

从兴办义学,再到开办报社,然后事功学派的复兴,以及在读书人圈子里流传,还有科举的侧重,最后是林延潮礼部尚书的身份。

这些合在一起在读书人中渐渐兴起了谈论实学的风气,不少有识之士目光转向经济民生,而不再是专注于经义礼法之上,这一场朝野上下辩论,就在大明朝这内忧外患的环境下贯穿了整个万历十九年。

林延潮有些欣慰,自己这么多年的努力,总算有些成果,虽说成功尚远,但是孕育的土壤已是开始松动了。

林延潮尚未如何推波助澜时,哪知他的学生们更是干了一件,所有人没有想到的事。

在翰林院的新民报上,方从哲自作主张将林延潮与邹元标二人的书信辩论直接在报上刊发,并以翰林院的立场在二人的辩论后面发表社论。

林延潮知道顿时心疼,深觉得错过了一个机会。

这要是放在天理报上刊发,以邹元标与自己的名人效应,对于天理报的销量而言,肯定是一个井喷。但是想想也是算了,毕竟在礼部的报纸上登礼部尚书的文章总是不好。

但不得不说方从哲身为新民报的主编,在把握舆论热点爆点上确实干得漂亮。他利用自己是林延潮的学生的身份,搞到了第一手资料,并加以利用。

新民报定位就是面向读书人层面并走大众路线,不怕别人说自己媚俗,也不怕别人笑话层次低,但在娱乐之余在时政的评论上还是相对公正客观,选题上侧重于经济民生,并尽量解释得通俗化,不是动则以经义糊弄人。

故而新民报的成功自然有他的道理,这数刊登载林延潮与方从哲的辩论,以及持中的社论,一下子让新民报的销售突破了万份。

与邹元标辩论之时,林延潮也没有闲着。

工科左给事中陈应龙上疏朝廷,言现任兵部尚书王一鄂正在患病,应将封贡之权还给礼部,同时会同馆仍归于礼部管辖,以免耽误国事。

吏科右给事李沂上疏附和。

众所周知,这陈应龙,李沂二人都是万历十四年庶吉士,林延潮不仅是他们的恩师,也是他们为庶常的教习师。

上疏之后,申时行与许国通气后,决定如奏将事权还给礼部。

Ps:明日有更。

九百四十九章 本府不乐意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贡道九百零一章 名宦祠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大战序幕(恭喜孤鸿夜飞版主成为盟主)七百三十二章 给钱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大筒第三百六十一章 大明会典第四百四十五章 这风越烈越好六百四十六章 官复原职(求推荐票)一千七十三章 政见九百二十章 又见圣旨第一百五十六章 考完糊名(一更)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吾来担之第两百五十章 有惊无险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家事九百七十四章 抵达京师第两百四十三章 名声(二更)第两百零六章 贡院七百八十八章 粥厂出事(二合一)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文武相轻第一百八十一章 又是一年县试时(一更)一千两百八十三章 鲁密火铳六百四十七章 得陇望蜀一千两百三十章 王太仓一千零二章 朝堂就是名利场一千两百五十三章 烽火八百七十二章 林司马之功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胜歌九百五十六章 林青天是好官一千四十二章 出乎意料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大筒六百六十二章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一千两百零六章 谈判交换七百八十三章 写信(谢摸摸头书友盟主)第二十二章 大明律第一百五十六章 考完糊名(一更)第两百七十三章 名声在外七百二十六章 申时行的忠告第三百八十四章 辽东大捷第三百五十五章 受得起五百七十六章 经筵讲官九百五十章 价码六百五十五章 廷议第一百四十八章 不忮不求(一更)第六十九章 君子之争第六十七章 有人辞官归故里六百九十二章 考官人选七百三十六章 悔不听宗海之言第十六章 一鸣惊人八百四十四章 结案六百零九章 报复六百零八章 咱们当面羞辱一下一千六十三章 帮你活动第三百七十八章 力谏张居正第两百七十三章 名声在外第两百一十八章 诸生的心情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妖书案八百八十四章 众论一千四十二章 出乎意料第五十六章 其实我想认真做题的(第二更)第两百零三章 乡试总裁是王世贞第三百一十一章 会元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造势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稚绳怎么看?第三百二十四章 殿试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林学五子一千七十五章 贺客第一百八十二章 指点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家事九百八十二章 千字文八百二十七章 视察第一百六十二章 这怎么可能(一更)第三百五十九章 牙牌和官袍一千两百二十章 事故第两百零三章 乡试总裁是王世贞五百六十九章 文成镇番邦一千九十七章 反目一千八十五章 济世之才七百一十五章 青天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风流员外郎五百四十四章 文华殿上第两百零七章 巡抚(一更)一千两百零四章 明治善治六百六十八章 出入承明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驿站六百三十八章 荔枝肉六百九十八章 顺水人情九百六十一章 造福一方一千九十一章 榜样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衡文规矩七百三十五章 言道失控五百一十章 恭敬一千八十一章 高攀不起一千二十六章 秋夜读书七百七十章 念起好来一千七十六章 玉米九百七十九章 面圣四百八十三章 装逼打脸哪家强八百六十四章 民得其惠一千六十九章 干爹救我
九百四十九章 本府不乐意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贡道九百零一章 名宦祠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大战序幕(恭喜孤鸿夜飞版主成为盟主)七百三十二章 给钱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大筒第三百六十一章 大明会典第四百四十五章 这风越烈越好六百四十六章 官复原职(求推荐票)一千七十三章 政见九百二十章 又见圣旨第一百五十六章 考完糊名(一更)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吾来担之第两百五十章 有惊无险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家事九百七十四章 抵达京师第两百四十三章 名声(二更)第两百零六章 贡院七百八十八章 粥厂出事(二合一)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文武相轻第一百八十一章 又是一年县试时(一更)一千两百八十三章 鲁密火铳六百四十七章 得陇望蜀一千两百三十章 王太仓一千零二章 朝堂就是名利场一千两百五十三章 烽火八百七十二章 林司马之功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胜歌九百五十六章 林青天是好官一千四十二章 出乎意料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大筒六百六十二章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一千两百零六章 谈判交换七百八十三章 写信(谢摸摸头书友盟主)第二十二章 大明律第一百五十六章 考完糊名(一更)第两百七十三章 名声在外七百二十六章 申时行的忠告第三百八十四章 辽东大捷第三百五十五章 受得起五百七十六章 经筵讲官九百五十章 价码六百五十五章 廷议第一百四十八章 不忮不求(一更)第六十九章 君子之争第六十七章 有人辞官归故里六百九十二章 考官人选七百三十六章 悔不听宗海之言第十六章 一鸣惊人八百四十四章 结案六百零九章 报复六百零八章 咱们当面羞辱一下一千六十三章 帮你活动第三百七十八章 力谏张居正第两百七十三章 名声在外第两百一十八章 诸生的心情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妖书案八百八十四章 众论一千四十二章 出乎意料第五十六章 其实我想认真做题的(第二更)第两百零三章 乡试总裁是王世贞第三百一十一章 会元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造势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稚绳怎么看?第三百二十四章 殿试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林学五子一千七十五章 贺客第一百八十二章 指点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家事九百八十二章 千字文八百二十七章 视察第一百六十二章 这怎么可能(一更)第三百五十九章 牙牌和官袍一千两百二十章 事故第两百零三章 乡试总裁是王世贞五百六十九章 文成镇番邦一千九十七章 反目一千八十五章 济世之才七百一十五章 青天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风流员外郎五百四十四章 文华殿上第两百零七章 巡抚(一更)一千两百零四章 明治善治六百六十八章 出入承明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驿站六百三十八章 荔枝肉六百九十八章 顺水人情九百六十一章 造福一方一千九十一章 榜样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衡文规矩七百三十五章 言道失控五百一十章 恭敬一千八十一章 高攀不起一千二十六章 秋夜读书七百七十章 念起好来一千七十六章 玉米九百七十九章 面圣四百八十三章 装逼打脸哪家强八百六十四章 民得其惠一千六十九章 干爹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