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唐寅的魔法

几日之后,唐寅来到了这里。看着朱厚煌的留下的烂摊子,已经朱厚煌的施工记录。默默看了朱厚煌很久。

朱厚煌看得有些不好意思了,说道:“唐先生,孤有什么不对吗?”

唐寅说道:“殿下,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何解?”

这一句话,朱厚煌还是明白的,立即说道:“以道德原则治理国家,就像北极星一样处在一定的位置,所有的星辰都会围绕着它。”

唐寅皱起眉头来,强忍着没有拿出戒尺来,敲朱厚煌一顿,说道:“何为北辰,帝星也。众星何谓,左辅右弼,三垣二十八星宿。雍国虽小,殿下也为一国之主,只需任用贤能即可,何必亲自动手?”其实唐寅还有一段话强忍着没有是出来,就是;你要是能做好也行啊。

朱厚煌听了唐寅转过弯来的话,意思是,你丫子没有这个本身,就让有本事的人来,你在这里混吃等死就行了。

朱厚煌有些面子上挂不住,伸出手来,正想说什么的。唐寅已经躬身行礼,说道:“下面的来交给臣吧。正是请殿下封臣长史。”

古人做事,最注重名正言顺了,朱厚煌只好给唐寅加上雍王长史的头衔。

唐寅走马上任,朱厚煌立即觉得大有改变,首先,朱厚煌大里建设的城墙立即被叫停了。理由是现在根本不需要城墙。因为与那些土人比起来,朱厚煌的水师太过强大了,根本没有必要有城墙,只有有几艘大船在台湾之中,就能分割两岸的交通。即便是要建造城墙,也不应该是现在,是有轻重缓急之分。

朱厚煌不得不接受打了脸。

唐寅对朱厚煌先建设一鲲身的理由不置可否,朱厚煌感觉他是想反对的,只是估计到自己的面子,没有明说而已。因为唐寅几乎全面叫停了一鲲身上的建筑,只留下一下人在一鲲身上开荒种地,还有一些人开始煮盐,其余所有人都到了对面东雍岛上去了。

秉承名不正而言不顺的道理,朱厚煌最近的工作就是为每一个地方起一个神圣的名字。比如一鲲身这个没有完工的城市,叫做台湾。而东雍岛上新建成的木寨,就叫安平城。

这安平城虽然说是城,不过是一个木寨而已。

唐寅根本没有用版筑法建一座城池的打算,而是直接用建军营的方法圈了一大块地,立即开始开垦荒地。

这种建造军营的方法,将树木一头烧焦并排钉在地面上,就成了一道木墙后面不远的地方,再钉下一根比木墙稍短的树干。两者之间钉上木板,就成为了这寨子的外墙,木板下面可以住人,上面让人巡逻。这样简单的建筑先将人安顿下看来。唐寅的主要精力,全部放在春耕之上。

其实按时间来算已经有些晚了。

朱厚煌出京的时候,还没有出正月,但是一路上走过来,走到福建的时候,就已经是二月了,在福州等圣旨这么长的时间。再加上朱厚煌前期浪费的时间,现在已经是三月多了,不过是补种一些容易成熟稻谷而已。

唐寅常常叹息道:“哎,如果是黄家那小子在就好了。”

朱厚煌问道:“这位黄先生,是什么人?”

唐寅说道:“这位黄小子,叫黄省曾。是我同乡,不喜欢科举,杂学上颇为精通,特别喜欢花花草草,在农学上也就造诣,在家乡,常常被人称为黄痴人,别人都痴迷于美人功名,而他却痴迷于花花草草,喜欢做田间之事,可不是痴人吗?不过以他在农学上的造诣。只有他过来,屯田种地的事情,就可以交给他了。”

朱厚煌听得出来,唐寅是在拐弯抹角给自己的推荐人才啊。

朱厚煌不敢再像拒绝杨慎一样拒绝唐寅了,他深刻明白了一件事情,整个大明是儒家天下。不是朱家天下。不管做什么大事,没有文化人的参与,大多数都会失败。而在大明朝,凡是认识几个字的人,很少不自称是孔孟子孙的。朱厚煌想撇开儒家门徒,另开一派,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在唐寅来之前,与唐寅来之后,朱厚煌深刻的明白了一件事情,即便自己是一个穿越者,也不过是那一回事情。让他一下子管理几千人,自己就弄得一塌糊涂,如果真如自己所想,将东雍建设成海东大国,没有儒生的帮助,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

朱厚煌只好屈服,老老实实的去写信,派人给吴县黄家送了过去。看看能不能让这位大才子为自己所用。

唐寅管事之后,朱厚煌清闲了许多,土楼计划也开始实行了。汪家就在大员之东,不远的地方建立了第一栋土家楼。并在土家楼外面开荒。

开荒其实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朱厚煌亲自经历过之后,不得不承认,将这些事情想得太简单了。

唐寅想将树林砍出一道防火墙来,然后再一把火将林子烧了。这时候在林子边守着,会有很多的野兽跑出来,成为他们的盘中餐。当然烧荒还是第一步,烧过荒之后,就要面对盘根错节的树根了,树根是烧不掉的。必须用砍刀一点砍出来,挖一个比树直径大好几倍的大坑,将树根给跑出来。

这事情,光听就知道是多么大的工程量了,没有其他自动工具,全部靠手上。

而且你以为将树根刨出来就完事了,放心,这只是开始。剩下的就要平整土地。建造水渠,当然了这后面的东西很多小户开荒都不做的,因为这样做成本太大,不管是平整土地,还是引水,都需要大量的人力。一般都是政府行为。

当你看到中国大平原上一片无际的产量区,应该明白是什么叫做祖宗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如果你以为这样天然平坦的地势是自己形成,那你就大错特错,即便是大平原,也是有高低起伏的,而现在一望无际。整整齐齐的好像是阅兵一样的庄稼田,都是历代先民开垦出来,一代代经营下来,特别是本朝太祖时期,大面积的农田水利建设的成果。

扯远了。

说到东雍的开荒上。

东雍也就是台湾,并没有很大的河流,但是有很多溪流,由东向西流进大海。这给农田建设带来很大的好处。水源充沛,地势平坦,直到现在台南一带也是台湾的产粮区。只要能将后世台南一带开垦出来,朱厚煌就不用担心粮食供给的问题了。

就在朱厚煌在畅想未来的时候,吴行之在澎湖坐不住了,来到大员找朱厚煌了。

“什么我没钱了?”朱厚煌不由大吃一惊,连一直很注意的孤这个自称也忘记了。

“殿下并不是没有,只是花钱太快了,臣恐怕这样下去,东雍还没能自给,殿下的钱就先花光了。”吴行之说道。

朱厚煌一把抢过账单,立即翻到最后一页上,朱厚煌发现他的银子已经跌落十万两大关了,他现在只剩下九万多两了。

“怎么会花钱这么快啊?”朱厚煌揉着头,问道。

吴行之说道:“还不是殿下花钱太过大手大脚了。”吴行之虽然在澎湖坐镇,但是并不是什么都不知道了,反而他这个户部尚书做得很称职,反正任何给东雍的东西,都需要在澎湖过一手,他哪里都有记录,一点差错都没有。

朱厚煌不由的打开账单细细看过去。最后不得不承认,自己户部尚书说的对。

第四百三十八章 前哨战第五百九十三章 浮桥之战十二第五百五十三章 瘟疫第三十五章 应州之战王勋【三】第四百二十七章 麦哲伦顾问二第四百六十四章 亚伯奎的远征第七百二十八章 杨廷和之死二第六十二章 两万两第十三章 狩猎第四百一十八章 麦哲伦东雍游记第八百九十九章 准备第二百九十八章 安南四第四百零一章 善后二第一百九十三章第四百零九章 戚景通的希冀第三百三十八章 争贡之争第四百三十二章 古晋府第九十八章 受潮的火药第一百八十章 大王爱我 陆公杀我第三百四十六章 双城战记二第一百零二章 神医薛已第六百六十一章 日本黑锅三第七百六十七章 十二土司第六百七十三章 对马岛之战三第五百一十二章 帝崩十四第二百九十八章 安南四第一百九十一章第八百五十一章 仇华守福宁第七百三十九章 东雍新印象二第八百四十四章 西路军第三百七十五章 升龙城外第五百六十一章 瘟疫九第二百一十七章 宁王之乱二第一百九十八章 雍国水师出动第一百二十九章 邵族第五百二十章 京畿鏖战二第五百四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战第三十九章 决胜【二】第一百四十二章 恶风南来第七百三十九章 东雍新印象二第八百三十章 东雍之战四第七百七十七章 海战余波第五十七章 杨廷和的默许第五百二十八章 城下之盟第六百三十二章 经年之后三第六百一十三章 如何善后?第八百八十六章 胜负手完第二百三十三章 安庆攻防战八第五十八章 东雍第六百八十八章 攻城序曲第七百一十五章 路声寒的上位第二百五十五章 樟树镇之战第七百六十三章 善后第六百八十二章 关门海峡之战第七百八十六章 金洲战事八第六百三十四章 日本贸易现状第六百六十五章 宗设之死第五百零一章 重型火炮第二百七十章 争功第六百九十一章 夜袭二第八百九十九章 准备第四百八十四章 离开马六甲第七百二十二章 正旦大朝六第四百八十五章 日耗千金第四十二章 袭营第二百四十八章 安庆攻防战完第六百八十二章 关门海峡之战第三百二十七章 吏试二第七百五十五章 杨一清督师第三百一十二章 苏禄情况第五百六十二章 东雍近况三第七百八十九章 南都和议二第三百零五章 暹罗第三百六十六章 白藤江四第八百一十三章 椰城之战四第四十三章 白登山下第二百七十章 争功第二百六十二章 定计第三百三十九章第二百九十六章 安南二第七百一十七章 正旦大朝第四百六十章 香料群岛之战第六百九十五章 陷城二第二百六十四章 火烧赣江第八百九十五章 南京城第三百零九章 与敌同行第六百八十六章 长崎初战第一百一十二章 雍国吏试第四百零二章 善后三第四百八十七章许松的解决办法第三百三十七章第八百四十章 沈希仪之死二第五百三十五章 中国人在西班牙三第五百六十九章蒋氏第二百五十二章 正德的游戏第八百五十二章 仇华守福宁二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气象第六百六十一章 日本黑锅三第二百九十九章 安南五第四百一十二章 平静的时光
第四百三十八章 前哨战第五百九十三章 浮桥之战十二第五百五十三章 瘟疫第三十五章 应州之战王勋【三】第四百二十七章 麦哲伦顾问二第四百六十四章 亚伯奎的远征第七百二十八章 杨廷和之死二第六十二章 两万两第十三章 狩猎第四百一十八章 麦哲伦东雍游记第八百九十九章 准备第二百九十八章 安南四第四百零一章 善后二第一百九十三章第四百零九章 戚景通的希冀第三百三十八章 争贡之争第四百三十二章 古晋府第九十八章 受潮的火药第一百八十章 大王爱我 陆公杀我第三百四十六章 双城战记二第一百零二章 神医薛已第六百六十一章 日本黑锅三第七百六十七章 十二土司第六百七十三章 对马岛之战三第五百一十二章 帝崩十四第二百九十八章 安南四第一百九十一章第八百五十一章 仇华守福宁第七百三十九章 东雍新印象二第八百四十四章 西路军第三百七十五章 升龙城外第五百六十一章 瘟疫九第二百一十七章 宁王之乱二第一百九十八章 雍国水师出动第一百二十九章 邵族第五百二十章 京畿鏖战二第五百四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战第三十九章 决胜【二】第一百四十二章 恶风南来第七百三十九章 东雍新印象二第八百三十章 东雍之战四第七百七十七章 海战余波第五十七章 杨廷和的默许第五百二十八章 城下之盟第六百三十二章 经年之后三第六百一十三章 如何善后?第八百八十六章 胜负手完第二百三十三章 安庆攻防战八第五十八章 东雍第六百八十八章 攻城序曲第七百一十五章 路声寒的上位第二百五十五章 樟树镇之战第七百六十三章 善后第六百八十二章 关门海峡之战第七百八十六章 金洲战事八第六百三十四章 日本贸易现状第六百六十五章 宗设之死第五百零一章 重型火炮第二百七十章 争功第六百九十一章 夜袭二第八百九十九章 准备第四百八十四章 离开马六甲第七百二十二章 正旦大朝六第四百八十五章 日耗千金第四十二章 袭营第二百四十八章 安庆攻防战完第六百八十二章 关门海峡之战第三百二十七章 吏试二第七百五十五章 杨一清督师第三百一十二章 苏禄情况第五百六十二章 东雍近况三第七百八十九章 南都和议二第三百零五章 暹罗第三百六十六章 白藤江四第八百一十三章 椰城之战四第四十三章 白登山下第二百七十章 争功第二百六十二章 定计第三百三十九章第二百九十六章 安南二第七百一十七章 正旦大朝第四百六十章 香料群岛之战第六百九十五章 陷城二第二百六十四章 火烧赣江第八百九十五章 南京城第三百零九章 与敌同行第六百八十六章 长崎初战第一百一十二章 雍国吏试第四百零二章 善后三第四百八十七章许松的解决办法第三百三十七章第八百四十章 沈希仪之死二第五百三十五章 中国人在西班牙三第五百六十九章蒋氏第二百五十二章 正德的游戏第八百五十二章 仇华守福宁二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气象第六百六十一章 日本黑锅三第二百九十九章 安南五第四百一十二章 平静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