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4章 不该有的决定

朝鲜的使团,其实是分为两个部分的,李玄机不过是副使,在朝鲜国王的眼里,大明皇帝才是真正的主子,这么多年过去了,后金在平壤驻军,大明也在平壤驻军,其实国王一般都是呆在首尔的,因为平壤有驻军,国王不得不每年花费一些时间,住在平壤,这样来回奔波的日子,苦是不用说的,关键是内心不舒服。

大明不同于后金,人家是大国,有气度,不会小肚鸡肠,也很容易忽悠,所以在经过了仔细的思索之后,朝鲜国王终于做出来决定了,正式想大明皇帝提出要求,恳求明军撤出平壤,国王甚至想到了,有可能的情况下,将宣州等地也收回来。

有关归还宣州的事情,大明皇帝直接拒绝了,宣州本就是大明的领土,不存在归还的问题,至于说撤军的事宜,大明皇帝没有拒绝,这让朝鲜国王看到了希望,只要明军能够撤离朝鲜,至少负担会轻很多的,几万明军,吃喝拉撒,朝鲜王室总还是要拿出来不少粮食的。至于说明军在平壤,明里暗里得到的财物,那都不要去计较了,至少明军是严守军纪的,没有骚扰附近的百姓。

副使李玄机到达盖州的时候,朝鲜使团的大队人马,已经进入北直隶地界了,不过几天之后,就来到了京城。

使节没有见到大明皇上,不过奏折递上去了,除开进贡给大明的礼物,还有就是恳请皇上下旨,让明军撤出平壤的请求了,至于宣州等地的事宜,没有提及。

养心殿。

杨嗣昌率领内阁大臣,都在养心殿里面。包括兵部尚书鹿善继,也跟着来到了养心殿,这一次要商议的事情,很是重要。

朱由检看着诸多的内阁大臣,他的心思有些奇怪,这里面还差一个人。那就是苏天成,在大明朝的历史上,带兵打战的内阁大臣,苏天成是第一个,恐怕也是最后一个,大明朝历来都是重文轻武,武将是没有多少发言权的,指挥作战的也是文官,譬如说洪承畴、卢象升等人。都是通过科举考试进入朝廷,接着才去指挥作战的,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情况,让内阁大臣去指挥作战,几乎是不可能想象的事情了。

朱由检很想苏天成回到京城,不要掌管江宁营了,回到京城的苏天成,可以享受荣华富贵。可以保全家族和性命,但就是不能够掌握权力了。

收起了心思。朱由检开口了。

“诸位爱卿,朝鲜的使节上书了,恳求驻扎在朝鲜的大军撤回来,不知道你们是什么看法啊。”

朱由检说完之后,直接看着杨嗣昌,他知道。这件事情,内阁已经商议过了,只要杨嗣昌开口说了,也就代表内阁的意见了,到了现在。朱由检基本掌握了决策权,也不需要朱审烜在里面协调了,而且太监、锦衣卫和东厂的力量,慢慢开始强大起来,这些都是朱由检的耳目,掌握了权力,就等于是他掌握了权力。

杨嗣昌也没有犹豫,直接开口了。

“皇上,臣召集内阁商议了此事,臣以为,朝鲜在这件事情上面,有些反复无常,后金鞑子也派兵驻扎朝鲜了,可朝鲜王室什么都不敢说,如今朝廷决定在平壤驻军了,朝鲜皇室就觉得无法忍受了,真的是岂有此理,臣等以为,不在平壤驻军也是可以的,不过朝鲜每年的进贡,还是不能够少的,若是决定什么大事情,也需要及时的禀报。”

朱由检微微皱了皱眉,其实他的意见很明确,大军撤离朝鲜,堂堂的大明王朝,必须要有大国的风度,恃强凌弱可不是大明王朝应该做的事情,朝鲜王室提出来这等的要求,也不算是什么大事情,完全可以答应,至于说进贡的事宜,那是苏天成强烈建议的,朱由检也觉得没有多大的必要,朝鲜才多大的地方,穷的要死,能够有什么好东西。

杨嗣昌说完之后,朱由检看着朱审烜,想不到朱审烜低着头,没有开口说话。

其余的内阁大臣,肯定也不会说什么的。

“诸位爱卿,朝鲜一直是我大明的属国,这些年来,因为我大明遭遇诸多的变故,故而诸多的属国,分崩离析了,朝鲜重新归于我大明麾下,这是可喜可贺的事情,也让其他的属国看看,我大明依旧是强盛的,至于说这驻军的事情,朕看撤了就撤了吧,以前我大明也从来没有在朝鲜驻军啊。”

皇上的态度,在众人的预料之中,其实在内阁商议的时候,意见是很不一致的,杨嗣昌不同意从朝鲜撤兵,特别是在如今这个关键时刻,苏天成带领江宁营,正在征伐后金鞑子,主攻的方向是海州,复州和宣州等地的稳定是非常重要的,张凤翼带领大军,驻扎在平壤,能够保证宣州等地的稳定,必要的时候,也可以出兵协助江宁营,但撤离平壤之后,变数就多了,谁也无法预料,宣州等地会发生什么事情。

何况朝鲜王室还提出来了,恳请朝廷归还宣州等地的事宜,这简直就是屁话,宣州一直都是属于朝廷的,是大明的领土,就算是有一段时间不是,可明军占领了宣州,那就是属于朝廷的。

可皇上的态度很是坚决,杨嗣昌也没有办法,只能是服从。

有关从朝鲜撤兵的事情,没有什么争论,但接下来的事情,就有些微妙了,张凤翼带领三万大军进驻平壤,撤离平壤之后,这三万人究竟到什么地方去,是直接到盖州去,服从苏天成的指挥,进攻后金鞑子,还是回到北直隶,这是需要确定下来的。

皇上还有一个想法,杨嗣昌和朱审烜都感觉不合适,那就是张凤翼带领三万大军,驻扎在登州和莱州一带,和绝对不合适,恐怕会引发不少的矛盾的,况且驻扎在登州、莱州和青州的,尚有一部分江宁营的将士,张凤翼带领大军去了,算是什么身份,难道是接管登州、莱州和青州吗,苏天成还带领江宁营将士在前方征伐,朝廷在后面来这样一手,难道逼迫苏天成做出来不理智的事情吗。

内阁讨论这件事情的时候,没有能够统一意见,杨嗣昌的意见,可以让张凤翼驻扎在宣州一带,预防发生什么事情,不过杨嗣昌也认为,大军只是暂时驻扎在宣州。

朱审烜的意见是最为明确的,三万大军,直接参与进攻后金鞑子,这样军队人数跟多一些,力量更加的强大,也能够加快进攻的节奏了。

也有同意张凤翼驻扎在登州的,还有人建议张凤翼回到北直隶的。

杨嗣昌有些担心,皇上若是提出来大军驻扎在什么地方的事情,自己是不好回答的。

“诸位爱卿,张爱卿率领大军,撤出了平壤,一定是要回来的,朕还是那个意见,三万大军暂时驻扎在登州和莱州一带,若是时机合适了,参与征伐后金鞑子……”

大殿里面非常的安静,皇上为什么会如此的安排,众人心知肚明,只是没有想到,如此关键的时刻,做出来这样的决定,是不是会影响到征伐后金鞑子的战役。

朱由检说完之后,杨嗣昌硬着头皮开口了,他觉得自己必须要说,目前朝廷最为重要的事情,还是征伐后金鞑子的事宜,朝廷所有人都关注辽东的情况,若是朝廷做出来的决定,不利于辽东的征伐,那是自断手臂。

“皇上,臣以为,大军暂时驻扎在宣州比较合适,一来可以控制朝鲜的局势,预防出现其他的事情,二来也可以协助苏大人,随时参与到征伐后金鞑子的战斗之中。”

朱由检的脸色明显有些不好看了。

“好了,这件事情,朕已经决定了,就不要继续议论了。”

杨嗣昌的脸色很不好看,他这个内阁首辅,主要的职责还是要辅佐皇上,让大明王朝更加的强盛,杨嗣昌是绝对忠心皇上的,也知道皇上的一些担心,可这种担心,应该是深藏在内心的,等到机会合适的时候,采取必要的行动,而不是急功近利,这样可能会使事情更加的糟糕,杨嗣昌更加清楚,苏天成的能力非同一般,放眼大明,能够打败后金鞑子的,恐怕只有苏天成了,离开了苏天成,剿灭后金鞑子的计划,就无法完成。从这个方面来说,皇上是很矛盾的。其实皇上开始疏远朱审烜,杨嗣昌就知道其中的奥妙了。

离开养心殿的时候,朱审烜低着头走在前面,在养心殿的一个多时辰时间里面,朱审烜没有开口说话,脸上也没有什么表情,杨嗣昌想着打招呼,和朱审烜说几句话,最终还是作罢了,有一件事情,杨嗣昌是很清楚的,那就是东厂和锦衣卫,已经开始严密监视朱审烜了,这是谁做出来的安排,那不用猜测,杨嗣昌非常担心,不知道这样的冲突,什么时候会发生,他这个内阁首辅,到时候一定是要支持皇上的。

有些时候,杨嗣昌也想到了,假如说苏天成成为了皇帝,大明王朝将是什么样子,但这样的想法,他努力压制,决不让其冒出来。(未完待续……)

第1013章 误判?(2)第658章 过于自信第281章 训练开始第176章 升堂第930章 果断决策第1060章 辽东决战(2)第48章 渠清泽来了第288章 直面问题第728章 江湖第83章 老人的提醒第410章 预料之中第985章 大清国的皇太子第1216章 沧州血战(10)第365章 一团乱麻第760章 陈新甲的聪明第331章 暗线的利用第1113章 相关的安排第1118章 硬骨头(3)第626章 蓟辽督师府第390章 局势突变第112章 善后第637章 料事如神第657章 壮哉炮兵营第1160章 必要的清醒第409章 以身作则第833章 不同的态度第352章 洪承畴的诧异第984章 明确的态度第151章 大大的眼药水第477章 特权巡抚第139章 官田第299章 秦三德的暗示(2)第585章 朱慈烺的要求第1093章 用人所长第796章 曾经的一怒为红颜(2)第423章 炮兵营的威力(2)第166章 胆大妄为第862章 双重打击第914章 坠入深渊第840章 苏天成的决定第1193章 铁血面容第548章 朝廷博弈的信号第571章 流民还是奸细第1029章 救赎第1052章 渠清泽的办法第257章 以理服人第1218章 沧州血战(12)第123章 唐海泰第820章 面对面第382章 不一般的胆量第218章 女孩子的心思第2章 破局第668章 大胆的推荐第1298章 尊严之战(17)第683章 愤怒和懊悔第979章 收复台湾(4)第1190章 称帝(2)第703章 远见第175章 忠心最重要第46章 知府大人召见(1)第1053章 张凤翼的选择第95章 陈于泰和吴伟业第1172章 如雷轰顶第1180章 巧妙的部署第8章 交易第462章 穆斯林式的葬礼第959章 草原之殇5第206章 再一次的血战(2)第880章 对决(2)第865章 辽东的怪局第335章 中都凤阳第1158章 惨烈的内讧(1)第60章 震动第176章 升堂第1242章 可怕的黑死病第340章 血色残阳(5)第909章 朱审烜的为难第1209章 沧州血战(3)第373章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第19章 牛二的节日第707章 孙承宗的努力(1)第1151章 历史性的转变(2)第214章 大婚的事情第662章 皇太极的身体第1017章 朱审烜的考虑第96章 特殊的客人第1148章 必然的阵痛第448章 誓师第562章 新的使命第1004章 精确的计划第18章 详细的计划第206章 再一次的血战(2)第206章 再一次的血战(2)第929章 京城的消息第285章 县衙的安排第282章 榜样的作用第1087章 张溥归心第95章 陈于泰和吴伟业第424章 屠杀第185章 巡按御史
第1013章 误判?(2)第658章 过于自信第281章 训练开始第176章 升堂第930章 果断决策第1060章 辽东决战(2)第48章 渠清泽来了第288章 直面问题第728章 江湖第83章 老人的提醒第410章 预料之中第985章 大清国的皇太子第1216章 沧州血战(10)第365章 一团乱麻第760章 陈新甲的聪明第331章 暗线的利用第1113章 相关的安排第1118章 硬骨头(3)第626章 蓟辽督师府第390章 局势突变第112章 善后第637章 料事如神第657章 壮哉炮兵营第1160章 必要的清醒第409章 以身作则第833章 不同的态度第352章 洪承畴的诧异第984章 明确的态度第151章 大大的眼药水第477章 特权巡抚第139章 官田第299章 秦三德的暗示(2)第585章 朱慈烺的要求第1093章 用人所长第796章 曾经的一怒为红颜(2)第423章 炮兵营的威力(2)第166章 胆大妄为第862章 双重打击第914章 坠入深渊第840章 苏天成的决定第1193章 铁血面容第548章 朝廷博弈的信号第571章 流民还是奸细第1029章 救赎第1052章 渠清泽的办法第257章 以理服人第1218章 沧州血战(12)第123章 唐海泰第820章 面对面第382章 不一般的胆量第218章 女孩子的心思第2章 破局第668章 大胆的推荐第1298章 尊严之战(17)第683章 愤怒和懊悔第979章 收复台湾(4)第1190章 称帝(2)第703章 远见第175章 忠心最重要第46章 知府大人召见(1)第1053章 张凤翼的选择第95章 陈于泰和吴伟业第1172章 如雷轰顶第1180章 巧妙的部署第8章 交易第462章 穆斯林式的葬礼第959章 草原之殇5第206章 再一次的血战(2)第880章 对决(2)第865章 辽东的怪局第335章 中都凤阳第1158章 惨烈的内讧(1)第60章 震动第176章 升堂第1242章 可怕的黑死病第340章 血色残阳(5)第909章 朱审烜的为难第1209章 沧州血战(3)第373章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第19章 牛二的节日第707章 孙承宗的努力(1)第1151章 历史性的转变(2)第214章 大婚的事情第662章 皇太极的身体第1017章 朱审烜的考虑第96章 特殊的客人第1148章 必然的阵痛第448章 誓师第562章 新的使命第1004章 精确的计划第18章 详细的计划第206章 再一次的血战(2)第206章 再一次的血战(2)第929章 京城的消息第285章 县衙的安排第282章 榜样的作用第1087章 张溥归心第95章 陈于泰和吴伟业第424章 屠杀第185章 巡按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