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晋王的去处

回到家里,苏天成收到了英雄般的欢迎。

刚刚到陕西省,就取得这么大的胜利了,家人跟着接受追捧,不客气的说,苏天成的家眷,在京城走路,都可以横着了,特别是这段时间,不少的官员都到府上来拜访,恭喜苏天成立下了大功,作为家里的主事人,朱审馨当然是要出面接待的。

女人的心思都是差不多的,自家的男人有出息,羡慕的人多,心里就特别的满足,尽管身份不同了,但朱审馨的想法,和普通的女人,没有多大的区别。

苏天成能够逗留的时间不长,主要还是等候圣旨,这道圣旨,关乎到陕西省的未来,他是特别看重的,特别是自己推荐的重任,能否得到皇上的批准,这是最为关键的。

朝廷是士大夫把持的,这是实际情况,士大夫历来都看不起不是科班出身的官员,这部分的官员,平时也是自惭形秽,就算是做官了,也要参加科举考试,试图谋一个正牌的出身,从唐朝确定科举取士的制度以来,这样的观念就深入人心了,绝非苏天成短时间可以解决的,就算苏天成以穿越人士的身份,能够看透历史发展的脉络,也免不了要参加科举考试,通过这样的形式来获得权力。

晚间歇息的时候,朱审馨主动为苏天成洗澡,弄得苏天成有些不适应了。

他到了陕西之后,没有带着家眷了,顾横波也到了京城,因为陕西的情况复杂,流寇肆掠,安全方面没有保证。所以说,苏天成做出来决定,暂时不带家眷,等到陕西的情况稳定下来之后,再行考虑携带家眷的问题。

一段时间过去,苏天成习惯了自己动手洗漱了。

激情之后。朱审馨蜷缩在苏天成的怀里。

“夫君,妾身真的想跟着你到陕西去,可惜没有机会啊。”

苏天成拍了拍朱审馨光溜溜的后背,没有说话,这样的事情,他也没有办法,朱审馨的身份不同了,在京城呆着,本来就有人质的意思。应该说,到了现在,苏天成的一大家子,都在京城,他做事情的时候,需要特别的小心了。

朱审馨沉默了一会,欲言又止的样子。

“你是不是有什么事情要说啊,想到什么事情。直接说就是了。”

过了好一会,朱审馨终于开口了。

“夫君。哥哥来信了。”

苏天成愣了一下,很快明白了。

“哦,是这样啊,晋王是不是想着能够谋个一官半职的,直接给你写信,要求我在中间斡旋一下。或者说要求你帮忙协调一下。”

朱审馨点点头。

孙承宗、刘宗周和黄道周等人,正在忙碌,皇亲国戚的事情,可不是那么好办理的,特别是这些人入朝为官的事情。虽说皇上下了圣旨,但绝大部分的官员,还是抵制的,这就造成了一个很不好的环境,皇亲国戚就是出来担任朝廷的官员了,也要面对诸多的困难,没有很好的环境,他们根本做不好什么事情,也难以掌握权力。

就说皇上的心意,也不一定那样的坚定,谁都害怕出现威胁,明朝几百年的历史,藩王作乱的情况,出现的次数不少了,特别是朱棣,本来就是依靠藩王的身份造反,推翻了建文帝,自己做了皇帝,所以说,之后的明朝皇帝,对藩王的态度是很不好的。

这需要看孙承宗等人运作的力度了。

“晋王是如何要求的,我能够帮什么忙啊。”

听见苏天成这样说,朱审馨有些意外,紧紧的抱住了苏天成。

“夫君,你这样说,妾身就满足了,这样的事情,夫君还是不要插手,现在有很多的议论,妾身是女流之辈,都听到不少了,夫君若是插手了,恐怕影响不好的。”

“你都听说了一些什么啊。”

苏天成身在陕西,这些方面的情况,他确实不了解。

“妾身听说,朝廷里面的大人几乎都是反对的,认为藩王出来做事情了,肯定是会影响到很多事情的,有些地方的藩王,本来就有些不自重,大肆搜刮财物,现在让他们出来做事情,进入了朝廷,成为了朝廷官员,必然要汇集成为一股力量的。”

苏天成笑了,看来朝廷里面的那些大人,还是很明白的,他们担心藩王出来做事情,并非是为皇上考虑的,他们不会重点担心藩王造反的事情,而是担心藩王形成了一股势力,足以和他们抗衡,朝廷里面的党争,本来就够厉害了,这些士大夫抱成一团,已经有了和皇权抗争的能力了,这个时候,藩王出来做事情了,藩王毕竟是皇亲国戚,本能上偏向于皇上,这岂不是让士大夫削弱了力量。

看见苏天成笑了,朱审馨也轻松了很多,她本来就是女人,虽然从小就在藩王府里长大,可朝廷里面的事情,还是不大清楚的,提出来皇亲国戚进入朝廷做官,是自家夫君提出来的,要是这件事情,遇见什么麻烦了,那自家夫君岂不是要吃亏了。

“夫君,妾身一直都担心的。”

“没有什么好担心的,这件事情,很快就要具体落实了。”

说完这些之后,苏天成想到了朱审烜的事情,既然朱审烜专门写信,肯定是想着进入到朝廷做事情的,这段时间,很多的藩王都盯着这件事情,第一批出来做事情的藩王或者是藩王的士子,肯定是不多的,毕竟是试点阶段,不可能大规模的安排,再说了,翰林院还有那么多的庶吉士,也都是等着安排的。

“晋王是怎么想的啊,想着安排做什么事情。”

“夫君,要不然妾身将信函拿来,夫君看看,就知道了。”

“不用,你直接说就是了,晋王写给你的信,我可不能够随便看。”

朱审馨有些着急,以为苏天成是埋怨晋王没有直接写信,准备起身去拿信,谁知道被苏天成紧紧抱住了。

“你想多了,我说的是实话,晋王写给你的信,我真的不看,这是大事情,晋王不好直接给我写信的,若是被朝廷里面的大人知道了,肯定是遭遇诟病的,通过你说出来自身的要求,这倒是不错的办法。”

朱审馨靠在苏天成的怀里,没有说什么,不过,苏天成感觉到胸前有些凉悠悠的,原来是朱审馨的眼泪流下来了。

“呵呵,好了,不要想那么多了,我们是一家人,晋王的事情,我当然是要出力的。”

小半个时辰之后,苏天成终于知道了朱审烜的想法。

朱审烜确实想着入朝为官,不过想法不是很确定,到底是直接进入京城,还是在地方上为官,他自身很不确定,朱审烜的想法,若是在地方上为官,最好是能够留在山西,毕竟那里是他的封地,人脉熟悉很多。

朱审馨诉说的过程中,苏天成的神情变得严肃了,等到朱审馨说完之后,他迅速开口了。

“你马上给晋王回信,告诉晋王,千万不要想着在山西为官,绝不能够有这样的想法,朝廷历来都是要求回避的,我是山西平阳府人,但绝不能回到山西去,这是朝廷的规矩,也是为了避嫌,藩王有着各自的封地,他们对封地内的情况熟悉,想着能够就近做官,这种心情,我可以理解,但朝廷的大人会怎么看,随便找个理由,就可以弹劾了,甚至会说出来藩王的目的,就是占山为王,更有甚至,会说藩王的目的是造反。”

朱审馨的身体颤抖了。

苏天成的语气缓和下来了。

“好了,你也不要紧张,明日我去求见孙大人、刘大人和黄大人,给三位大人禀报一下,藩王的这些要求,悉数都压下来,不要在朝廷上面公开就是了。”

待到朱审馨情绪平稳下来之后,苏天成说出来了自身的想法。

“晋王的事情,其实我考虑过,早就给孙大人说过了,估计这一次,晋王是第一批被直接安排的,具体的地点,我也想过了,暂时不要到京城,京城里面的情况太复杂了,稍微不小心,就会陷入到争斗里面去,晋王毕竟没有做过朝廷官员,对很多的情况,都不熟悉,目前的情况来看,最好是到陕西去,和我在一起做事情,这样就顺利很多了,陕西这次的官员,会大幅度的调整,我考虑,晋王到陕西去做知府,争取在短时间之内,做出来成绩,为自己打下很好的基础。”

“夫君,其实妾身也不想哥哥到京城来,若是哥哥能够到夫君的身边,那就太好了。”

“问题不会很大的,明日我去找孙大人,直接说明白,陕西正好有职位,此外,晋王的身边,还要有人辅佐,我考虑江宁县的蓝桥正可以到晋王的身边,我身边的苏俊,可以排到晋王的身边,有了这两人的辅佐,问题应该不大了。”

苏天成不会想到,他的这个建议,真的被采纳了,而且后来的事实表明,他走出来了关键的一步,得到了藩王的支持之后,在人力和财力方面,壮大了很多,也为他创造辉煌,打下了牢固的基础。(未完待续。。)

第1248章 生死考验(3)第1171章 漂亮的围歼第320章 脱颖而出(2)第566章 言传身教第1290章 尊严之战(9)第497章 内讧(2)第1163章 展现强势第657章 壮哉炮兵营第214章 大婚的事情第326章 功败垂成(2)第512章 运动的定义(1)第1173章 歹毒第1191章 称帝(3)第111章 舌战孙传庭第187章 粮食是根本第286章 应对办法(1)第511章 下定决心第555章 流民的警示第1256章 悲怆第543章 民生为重第429章 应对大饥荒第77章 郡主来了第196章 初步的良性发展轨道(1)第921章 皇太极的抉择第75章 小王爷第934章 倭寇的动向第1131章 软硬兼施第229章 不一般的情况第383章 另类哲学第476章 启动第55章 真相第942章 当断则断第720章 苏天成的心思第396章 力排众议第971章 非凡一战(5)第898章 下一步的计划第10章 下人的规矩第352章 洪承畴的诧异第495章 宿命论(4)第276章 暗藏玄机第1065章 决战辽东(7)第507章 必须支持第106章 礼仪第1190章 称帝(2)第154章 历史的必然第566章 言传身教第44章 苏俊的忠心第14章 清晰的计划第581章 尊严第913章 精密布置第331章 暗线的利用第1235章 奇怪的情况第753章 收获的季节第265章 必须考虑的问题第373章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第77章 郡主来了第1137章 果断的战斗(3)第15章 用人的办法第312章 霸气外露第590章 不仅仅是巧合第479章 流寇的态度第973章 台湾的重要第970章 非凡一战(4)第847章 惨败(5)第840章 苏天成的决定第516章 机会还是陷井(2)第475章 攻坚之战(2)第877章 范文程的睿智(2)第271章 格杀勿论(3)第254章 对峙的开始第788章 无法放心第346章 婚礼照常进行第1049章 无所畏惧第68章 落地第178章 可惜我不怕(1)第463章 阿济格的决定第140章 双管齐下第109章 再次见到郡主第1035章 缜密的运筹第80章 刘仲基的选择第1224章 天津决战(3)第1098章 大军的安排第614章 剪不断第281章 训练开始第1122章 热锅(2)第127章 密旨第567章 注重规矩第904章 朱审馨的顾虑第108章 恩荣宴第412章 独当一面第604章 血战夔州府城(8)第410章 预料之中第1290章 尊严之战(9)第1245章 守住山海关第1136章 果断的战斗(2)第696章 维护大局第1165章 苦岭关第636章 叛徒心理第539章 孙承宗的智慧第1004章 精确的计划
第1248章 生死考验(3)第1171章 漂亮的围歼第320章 脱颖而出(2)第566章 言传身教第1290章 尊严之战(9)第497章 内讧(2)第1163章 展现强势第657章 壮哉炮兵营第214章 大婚的事情第326章 功败垂成(2)第512章 运动的定义(1)第1173章 歹毒第1191章 称帝(3)第111章 舌战孙传庭第187章 粮食是根本第286章 应对办法(1)第511章 下定决心第555章 流民的警示第1256章 悲怆第543章 民生为重第429章 应对大饥荒第77章 郡主来了第196章 初步的良性发展轨道(1)第921章 皇太极的抉择第75章 小王爷第934章 倭寇的动向第1131章 软硬兼施第229章 不一般的情况第383章 另类哲学第476章 启动第55章 真相第942章 当断则断第720章 苏天成的心思第396章 力排众议第971章 非凡一战(5)第898章 下一步的计划第10章 下人的规矩第352章 洪承畴的诧异第495章 宿命论(4)第276章 暗藏玄机第1065章 决战辽东(7)第507章 必须支持第106章 礼仪第1190章 称帝(2)第154章 历史的必然第566章 言传身教第44章 苏俊的忠心第14章 清晰的计划第581章 尊严第913章 精密布置第331章 暗线的利用第1235章 奇怪的情况第753章 收获的季节第265章 必须考虑的问题第373章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第77章 郡主来了第1137章 果断的战斗(3)第15章 用人的办法第312章 霸气外露第590章 不仅仅是巧合第479章 流寇的态度第973章 台湾的重要第970章 非凡一战(4)第847章 惨败(5)第840章 苏天成的决定第516章 机会还是陷井(2)第475章 攻坚之战(2)第877章 范文程的睿智(2)第271章 格杀勿论(3)第254章 对峙的开始第788章 无法放心第346章 婚礼照常进行第1049章 无所畏惧第68章 落地第178章 可惜我不怕(1)第463章 阿济格的决定第140章 双管齐下第109章 再次见到郡主第1035章 缜密的运筹第80章 刘仲基的选择第1224章 天津决战(3)第1098章 大军的安排第614章 剪不断第281章 训练开始第1122章 热锅(2)第127章 密旨第567章 注重规矩第904章 朱审馨的顾虑第108章 恩荣宴第412章 独当一面第604章 血战夔州府城(8)第410章 预料之中第1290章 尊严之战(9)第1245章 守住山海关第1136章 果断的战斗(2)第696章 维护大局第1165章 苦岭关第636章 叛徒心理第539章 孙承宗的智慧第1004章 精确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