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1章 皇太极的抉择

苏天成收到的邸报很多,有些邸报,其他地方是收不到的,这也是因为苏天成进入了内阁,故而内阁首辅杨嗣昌与次辅朱审烜商议之后,认为内阁有些商议的事宜,必须要给苏天成通报情况,加之苏天成带领江宁营在复州、宣州一带征伐,必须要获得很多朝廷的信息,也要做出来判断。这些邸报,苏天成一律都交给了渠清泽,要求渠清泽做出来相应的分析。

这些邸报,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渠清泽在京城情报网的不足,不管怎么说,渠清泽都不敢过于的在京城发展情报势力,要是这样的事情被皇上察觉了,那就是掉脑袋的事情了,而且矛头会直接指向苏天成。但若是不能够清楚掌握京城里面的动向,光是有其他方面的情报,很难做出来准确的判断,苏天成进入了内阁,得到了很多的邸报,邸报几乎涵盖了朝廷里面所有的事宜,这对于渠清泽的情报分析,有着巨大的帮助。

最近一段时间,苏天成特意嘱托了渠清泽,要注意是不是又后金的动向,特别是皇太极是不是会有什么动作,这是关注的重点,要是从邸报之中分析出来了什么,就要迅速的禀报,不管是不是能够肯定。

安宁堡和靖边的情况,以及荷兰舰队的事情,也是苏天成关注的重点,而且从黄在胜的情报来了之后,苏天成似乎更加关注蒙古与荷兰舰队的事情了,这样的动向,令洪承畴有些气馁,洪承畴满脑子想到的都是征伐后金鞑子,若是苏天成的注意力转移了,毫无疑问。就是要去注意其他方面的事情了。

皇太极的策略,正在发生重大的转变,他仔细考虑了代善所说的建议,应该说这些建议,也只有代善才会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说出来,就算是范文程。也不会说的这么直接的,因为这里面,已经牵涉到大清国的名誉问题了。

代善的认识出现如此大的转变,皇太极是喜忧参半的,高兴的是终于有满人权贵认识到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出来决策了,要正视大明出现的转变,大明正在开始强大起来,这对于大清国是非常不利的,但诸多的满人权贵认识不到这一点。他们还在按照以前的观点去看待大明朝,包括曾经在关内大摆的阿济格,都是狂妄的。

忧的是,这样的情况,不知道还要持续多长的时间,苏天成的确是有能力的,但从大明出现的转变来看,也就是苏天成所做的几件事情成功了。包括互市,包括建立码头。包括加强市舶司的管理,至于说整个的大明朝,还没有苏醒过来,绝大部分的老百姓,日子依旧是不好过的,缺衣少食。官府和老百姓之间的矛盾,也是突出的。

范文程没有能够直接对付苏天成,但从搜集情报方面来看,是不遗余力的,特别是有关苏天成的情报。苏天成做了一些什么事情,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等等,范文程都是搜集的非常详尽的,也正是通过了这些情报,皇太极开始真正的感觉到苏天成的可怕。

皇太极看一个人的能力,不仅仅是军事上面,还包括施政方面,这是非常关键的,一个仅仅会打战的将军,不一定能够发挥出来太大的作用,战役牵涉面太广了,后勤供给是最为主要的,内部的稳定更是必须的,也是支撑军队的根本,苏天成能够在大明朝廷那么困难的情况下,维系开销庞大的江宁营,让治下的老百姓丰衣足食,这不是一般的本事。

互市和码头以及市舶司的效应,令皇太极真切的感受到,苏天成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有着长远打算的,包括和大清国的较量,一旦这种较量开头了,苏天成就不会轻易的停下来,如今苏天成成为了大明的内阁大学士,地位更加的显赫了,所以说,想着和大明朝握手言和的事情,有着相当大的难度。

与大明朝握手言和是关键的第一步。

代善能够提出来这样的建议,是看清楚了大明朝的特点,一旦没有了外部的压力,大明朝内部就要出现问题,大臣的权力太大了,威胁到崇祯了,崇祯就会想办法摆平的,苏天成就属于这种类型的大臣,一旦大明朝稳定下来,没有什么外部的威胁了,内部权力斗争,很有可能在短时间之内白热化。

皇太极想到的就是这方面,代善想到的也是这方面。

想着与大明朝握手言和,谈何容易,至少需要俯首称臣,这种奇耻大辱,估计满人权贵是受不了的,就算是皇太极自身,也感觉到不适应,很难再短时间之内做出来决定,可目前的局势究竟会怎么发展,皇太极要是不能够尽快的做出来决定,一旦时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那个时候,后悔就来不及了。

期盼着大明朝出现内讧,目前的情况下,肯定是不行的,也是难以取得成功的,唯一的也是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崇祯没有了任何的压力,这样才真正的有机会。

思考了两天的时间之后,皇太极再次来到了代善的府邸,这一次他没有带任何人,单独一个人来的。

代善一直都在府邸里面,看见皇太极再次来了,代善的脸上没有什么惊奇的神情,仿佛是预料之中的事情。

进入了书房,代善首先开口了。

“臣这两日一直都在等候皇上,若是皇上不来了,臣就要直接去找皇上了。”

“朕这两日,一直都在考虑二哥所提的建议,朕认识思索了,觉得还是可行的,朕今日来,就是想着听听二哥的分析。”

“前日臣没有分析,也是有所顾虑的,正红旗被江宁营全歼了,臣的脸上无光,臣是有罪的,承蒙皇上不惜代价,让臣回到了沈阳,臣本该三缄其口的。”

“二哥不要这么说,朕早就说了,胜败乃兵家常事,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若是只能够胜利,容不得失败了,朕的身边,岂不是没有勇将可用了。”

代善的脸上没有什么笑容,慢慢开口了。

“皇上,有些话臣不得不说啊,这一次遭遇了惨败,臣想到了很多,江宁营的骁勇,臣是亲眼见到了,臣带领的正红旗勇士,已经是发挥出来最大的能力了,无人投降,全部死拼到底,这等的勇气,现在想来,臣还是骄傲的,可就是发挥出来了如此的战斗力和勇气,还是被江宁营全部歼灭了,故而臣想到了,若是我大清国与江宁营展开决战,损失一定是惨重的,我大清国的兵力有限,一旦与江宁营展开了全面的决战,必定要倾尽全力,到了那个时候,辽东的边军、榆林营,甚至是大明朝卫所军队,就成为压垮我大清国的力量了。”

“臣想到了蒙八旗,可如今的蒙古草原,可不安稳啊,科尔沁部落依旧是草原的霸主,也是死心塌地服从我大清国的,可锡伯族部落和达斡尔族部落虎视眈眈,力量愈发的强大,时时刻刻都想着成为草原的新霸主,这种危险的局面,总有爆发战争的时候。”

“如今我大清国可以依靠的,也就是蒙八旗了,但关键时刻,蒙八旗是不是能够发挥出来作用,是不是能够真正的为我大清国解忧,这是说不清楚的事情,说不定锡伯族部落和达斡尔族部落趁势发动了战争,意图统治整个的草原,我大清国赖以依靠的蒙八旗,恐怕也无暇分身,不可能帮助我大清国了。”

“思来想去,臣以为,还是要使用苦肉计,大明朝是大国,有着自身的威严,只要我大清国俯首称臣,愿意服从大明朝的统治,眼前一切的问题,就能够迎刃而解。”

“臣的意思,并非是说我大清国就此臣服大明朝了,这不过是韬光养晦的意图,如今我大清国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一方面是因为大明朝从两路攻击我大清国,另外一方面,我大清国失去了朝鲜,接下来很有可能失去蒙古,如此的情况下,我大清国必须要想办法,让内部稳定下来,慢慢的积聚力量,消除各方面不稳定的因素,一旦时机成熟之后,就能够东山再起了。”

“卧薪尝胆的故事,臣以前是没有多少体会的,这一次算是真正的明白了,越王勾践是了不起的人啊,虽说勾践差点亡国了,但最终还是灭掉了吴国。”

“臣说的这些,都是肺腑之言,臣也知道,皇上要做到这一点,是非常困难的,就说多尔衮、多铎等人,就不一定能够明白,若是皇上有了这样的意图,臣可以负责去坐他们的工作,当然,这都是臣的建议,如何的取舍,还在于皇上的决断。”

皇太极频频点头,代善所说的道理,实实在在,可要真正的实施起来,难度太大了,看来经过了这次的磨难,代善是真正认识到大清国所处的局面了。(未完待续……)

第605章 血战夔州府城(9)第1235章 奇怪的情况第157章 遇匪第217章 范景文的召见第174章 升堂的学问第656章 最坏的打算第544章 裁撤前夕第100章 殿试第260章 再次进京第1037章 表面的统一(2)第776章 迅雷动作(1)第882章 对决(4)第1233章 辽东危局第574章 白杆兵的惨败(2)第271章 格杀勿论(3)第622章 庙会戏班子第362章 最终决定第1307章 万国来朝(2)第1242章 可怕的黑死病第106章 礼仪第858章 新的规划第404章 不能遗忘的事情(3)第1120章 稳定的办法第692章 水落石出第627章 祖大寿的急迫第248章 协调会(2)第189章 前期准备第931章 消息泄露第532章 聪明的皇太极第1159章 惨烈的内讧(2)第526章 谜一样的达乌尔族部落第640章 黄在胜的渴望第770章 防备水鬼第1021章 亡羊补牢第94章 老人的身份第344章 冰火两重天(3)第462章 穆斯林式的葬礼第1197章 化敌为友?第1054章 辽东第1273章 惊奇第693章 苏天成的态度第1270章 预料之中(1)第683章 愤怒和懊悔第1298章 尊严之战(17)第269章 格杀勿论(1)第1031章 面授机宜第250章 端倪初现第1003章 营造氛围第323章 隐患迭生第1284章 尊严之战(1)第960章 草原之殇6第629章 巡视第380章 暗中布置第91章 周康的态度第144章 战果第260章 再次进京第1299章 尊严之战(18)第104章 授官风波(3)第276章 暗藏玄机第1231章 大厦将倾第561章 总结会议第538章 朝廷的建议第70章 发榜(2)第1286章 尊严之战(3)第900章 有效劝谏第1184章 行动(1)第659章 城内厮杀第623章 行刺第599章 血战夔州府城(3)第361章 准备事宜第480章 内耗第767章 波动第543章 民生为重第1036章 表面的统一(1)第460章 来信的涵义第194章 促销的作用第615章 特殊推荐第1135章 果断的战斗(1)第1136章 果断的战斗(2)第1228章 天津决战(7)第235章 渑池大捷第729章 恩怨第300章 秦三德的暗示(3)第1129章 眼见为实(3)第1251章 崩溃第810章 陈新甲的选择第1127章 眼见为实(1)第659章 城内厮杀第573章 白杆兵的惨败(1)第127章 密旨第173章 奇怪的心思第1294章 尊严之战(13)第168章 血战(2)第616章 理还乱第18章 详细的计划第124章 得瑟什么第881章 对决(3)第279章 借银子第222章 谁与争锋(2)第551章 辩解
第605章 血战夔州府城(9)第1235章 奇怪的情况第157章 遇匪第217章 范景文的召见第174章 升堂的学问第656章 最坏的打算第544章 裁撤前夕第100章 殿试第260章 再次进京第1037章 表面的统一(2)第776章 迅雷动作(1)第882章 对决(4)第1233章 辽东危局第574章 白杆兵的惨败(2)第271章 格杀勿论(3)第622章 庙会戏班子第362章 最终决定第1307章 万国来朝(2)第1242章 可怕的黑死病第106章 礼仪第858章 新的规划第404章 不能遗忘的事情(3)第1120章 稳定的办法第692章 水落石出第627章 祖大寿的急迫第248章 协调会(2)第189章 前期准备第931章 消息泄露第532章 聪明的皇太极第1159章 惨烈的内讧(2)第526章 谜一样的达乌尔族部落第640章 黄在胜的渴望第770章 防备水鬼第1021章 亡羊补牢第94章 老人的身份第344章 冰火两重天(3)第462章 穆斯林式的葬礼第1197章 化敌为友?第1054章 辽东第1273章 惊奇第693章 苏天成的态度第1270章 预料之中(1)第683章 愤怒和懊悔第1298章 尊严之战(17)第269章 格杀勿论(1)第1031章 面授机宜第250章 端倪初现第1003章 营造氛围第323章 隐患迭生第1284章 尊严之战(1)第960章 草原之殇6第629章 巡视第380章 暗中布置第91章 周康的态度第144章 战果第260章 再次进京第1299章 尊严之战(18)第104章 授官风波(3)第276章 暗藏玄机第1231章 大厦将倾第561章 总结会议第538章 朝廷的建议第70章 发榜(2)第1286章 尊严之战(3)第900章 有效劝谏第1184章 行动(1)第659章 城内厮杀第623章 行刺第599章 血战夔州府城(3)第361章 准备事宜第480章 内耗第767章 波动第543章 民生为重第1036章 表面的统一(1)第460章 来信的涵义第194章 促销的作用第615章 特殊推荐第1135章 果断的战斗(1)第1136章 果断的战斗(2)第1228章 天津决战(7)第235章 渑池大捷第729章 恩怨第300章 秦三德的暗示(3)第1129章 眼见为实(3)第1251章 崩溃第810章 陈新甲的选择第1127章 眼见为实(1)第659章 城内厮杀第573章 白杆兵的惨败(1)第127章 密旨第173章 奇怪的心思第1294章 尊严之战(13)第168章 血战(2)第616章 理还乱第18章 详细的计划第124章 得瑟什么第881章 对决(3)第279章 借银子第222章 谁与争锋(2)第551章 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