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章 太子出山

功高震主的情况,时时刻刻都是存在的,苏天成很清楚,按照目前的局势发展下去,自己带领江宁营,剿灭流寇之后,很快就要到辽东,直接面对后金皇太极了,随着战事的推进,自己的功劳是越来越多了,想要不遭受朱由检的猜忌,那是不可能的。

自立为王当皇上的做法,苏天成是不会做的,至少暂时不会做,穿越这么多年了,有一点他是明白,推翻一个王朝、建立一个新的王朝,必然要经历残酷的战斗,无数的鲜血才能够凝固崭新的王朝,而且意识形态方面的战斗,更是要持续数年,反抗的浪潮不知道要持续多长的时间,说不定几十年的时间,就耗到这件事情里面去了。

所以说,当皇上不是最佳的选择,除非是迫不得已。

苏天成的目的,是振兴大汉民族,让大明朝屹立在世界之巅,想要完成这个愿望,都不知道要经过多少年的奋斗,不知道要经历多少的沧桑。

多次接触到朱由检,苏天成感觉到,朱由检的人品不差,并非是历史上面描述的那样,算得上是一个不错的皇帝,只不过生不逢时,接手了一个千疮百孔的局面,加之才能有些不够,所以每况愈下。

苏天成不过二十五岁,这样的年纪,被朱由检任命为五省总督,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事情,从这一点上面说,朱由检很不简单了。

做事情必须未雨绸缪,要避免后面发生的诸多事情。

到了这个时候,苏天成必须要想办法了,尽量让朱由检放心。

进入养心殿的时候,朱由检正在看奏折。

“苏爱卿,是不是有什么大事情了。急着想见朕啊。”

“皇上,臣的确有重大的事情,需要启奏皇上。”

朱由检点点头,他对苏天成的印象是非常好的,也相信苏天成一定能够彻底的剿灭流寇,接着就要到辽东去。对付后金了。

“皇上,臣有一个请求,恳请皇上认真思索,准予臣的奏请。”

“哦,是什么事情,说来听听。”

“皇上,臣恳请太子殿下总理剿灭流寇事宜。”

“什么,你说什么,要太子跟随去剿灭流寇。”

朱由检惊得站起来了。他万万没有想到,苏天成居然提出来了这样的要求。

苏天成的脸色很是平静,朱由检的态度,早在他的预料之中,毕竟太子朱慈烺才十岁,自从崇祯三年被立为皇太子之后,一直都是在宫里,朱由检的事情很多。一面要应付流寇和后金鞑子,一面还要面对朝廷的困窘和各地的灾荒。无暇顾及朱慈烺,朱慈烺的教育,主要还是朝廷诸多的大臣教育的,包括吴伟业,都曾经给朱慈烺讲课。

朱慈烺一直都住在钟粹宫,几乎是足不出户。对外面发生的事情,根本就不清楚。

苏天成很清楚,在皇宫长大的孩子,将来难以有着很大的出息,尽管说全身都是学问。但身边时时刻刻都是女人和太监,这样的人,能够有什么远大的志向,而且后宫的争斗很多,不可能不影响到朱慈烺,令朱慈烺的性格出现一些问题。

朱慈烺是周皇后的儿子,不过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朱由检很是宠爱田贵妃。

周皇后和田贵妃两人,都朱由检还是信王的时候,就侍奉在左右了,田贵妃的地位,自然是不能够和周皇后比较的,但田贵妃很是聪慧,能歌善舞,体贴入微,得到了朱由检的宠爱,周皇后遭遇冷落,肯定是有些看不惯的。

这样的情况下,苏天成请求太子总理剿灭流寇的军务,实际上是让太子得到历练,也能够趁着这个时间,好好教育太子,为自己留下后路。

朱由检的神色很快恢复了平静,慢慢坐下来了。

“爱卿为何提出来这等建议啊。”

“皇上,臣有三点理由,斗胆说出来,若是有说错的地方,恳请皇上责罚。”

“但说无妨,朕赦你无罪。”

“第一个理由,臣以为太子殿下需要历练,皇上一定知道触龙说赵太后的故事,臣以为是很有道理的,皇上必须要让太子殿下得到历练,让太子殿下为国家建功立业,取得人民的拥戴,不能够让太子殿下长期守在宫中,坐享其成,如此太子殿下不一定能够知道世道艰难,不一定能够体会到皇上的艰苦。”

“第二个理由,深宫之中,缺乏阳刚之气,臣斗胆了,皇宫之中,多是女人和太监,皇上日理万机,没有机会教育太子殿下,虽然有众多的俊杰之士,给太子殿下授课,但他们不能够时时刻刻陪伴太子,皇后娘娘疼爱太子殿下,母子连心,自然是疼爱太子的,其余的多是畏惧太子殿下的地位,讨好奉承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如此的环境中,臣以为,太子殿下难以有鼎立乾坤的气度。”

“第三个理由,也是最为重要的理由,臣以为,太子殿下要知道甘难辛苦,要真正的体察民情,要知道征伐的残酷,如此才能够有着悲天悯人之心,才懂得珍惜,太子殿下乃是国之储君,地位不一般,必须要顶天立地,如同皇上一般,他日才能够真正定乾坤的。”

“皇上辛苦操劳,太子殿下不一定知晓,臣以为,太子殿下已经十岁了,不能够说是年纪小了,皇上十六岁登基,这么多年来,夙兴夜寐,无不是为了振兴大明,这其中的含辛茹苦,太子殿下必须要明白,总是在深宫之中,臣认为,太子殿下不一定能够明白这些道理的,故而臣建议,太子殿下离开皇宫,亲自征伐流寇,增长阅历的同时,也能够积累治国经验。”

苏天成说完之后,朱由检沉默了一会。

“爱卿说的是啊,这些年以来,朕想的事情,需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很少关心到太子,太子年纪不小了,朕还准备让太子开始出阁讲学了,怎奈事情太多,一直都顾不过来,不瞒爱卿,朕都想着,能够亲自指挥大军,剿灭流寇,挥师辽东啊。”

朱由检说的很是动感情,苏天成知道,自己成功了。

果然,朱由检很快给出了肯定的答复。

“爱卿提议不错,剿灭流寇,乃是朝中大事,太子跟随见识,的确是好事,只不过朕还是要提醒爱卿,太子年岁不大,万不能历险,也不能够单独决断军国大事,一切的决断,还是爱卿的事情。”

“臣领旨谢恩。”

朱由检在早朝宣布太子总理剿灭流寇的事情之后,引发了很大的波澜。

内阁首辅孙承宗极力赞成,压下了诸多反对的声音。

早朝散去之后,苏天成准备回到府邸的时候,一个太监跟随过来,告诉苏天成,皇后娘娘正在乾宁宫等候。

苏天成知道,皇后娘娘一定会见自己的,太子朱慈烺是皇后娘娘的儿子,儿行千里母担忧,何况是太子殿下,若是皇后娘娘不见自己,那才是奇怪的事情了。

进入后宫,那可不是开玩笑的事情,这里都是皇上的嫔妃,都是皇上的家人。

不过自己进入后宫,一定是皇上准许的,否则自己也不可能进去的。

一路上,苏天成一直都低着头,他可不想四处张望,免得被人发现,说自己居心不良。

站在乾宁宫外面,不过两分钟时间,一个宫女走出来,带着苏天成,进入了里面。

苏天成跪下,给皇后娘娘请安了。

“苏大人,本宫请你前来,首先是要感谢你的,太子跟着你去剿灭流寇,一定是能够长见识的,本宫没有想到,你竟然提出来了这样的建议啊。”

“皇后娘娘,臣也是想着,能够让太子殿下受到一些磨砺的。”

“苏大人不必多说了,本宫知道你的心思,太子年岁小,本宫有些不放心,有几句话,想要嘱托于你。”

“皇后娘娘请吩咐,臣一定照办。”

“也没有什么,本宫就是想着,请你多多照顾太子,太子从来没有离开过皇宫,十年了,本宫每天都能够见到,突然要离开皇宫,要离开京城了,本宫心里有些忐忑,本宫知道,太子跟着你去剿灭流寇,不会有什么危险的,江宁营的骁勇,本宫也是知道的。”

“皇后娘娘,臣用性命担保,太子殿下一定安然无恙的。”

“嗯,太子淘气,可能会有一些奇怪的想法,你一定要多教育,必要的时候,不妨训斥就是了,本宫也会告诫太子,虽说是总理剿灭流寇事宜,但还是要听你的。”

“臣记下了。”

离开乾宁宫,苏天成感觉到,内衣都汗湿了。

皇后娘娘虽然没有多说什么,但要求是非常高的,其实就是不想让朱慈烺经历战斗的风险,这与苏天成的想法不一样,估计和皇上的想法也是不一样的,皇上曾经说了,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还是要让太子见识战场厮杀的残酷的,这能够锻炼太子的心智,不过皇后娘娘是女人,心慈,不想太子见到这些。

苏天成有自己的主意,既然太子跟着自己出征了,后面的事情,就是自己来安排了。(未完待续。。)

第529章 反过来的教育第801章 唐海泰的机会第72章 刁钻的女孩子第942章 当断则断第1008章 棋逢对手(3)第523章 千钧一发(2)第62章 神秘队伍(1)第1247章 生死考验(2)第94章 老人的身份第1124章 最坏的决定第250章 端倪初现第597章 血战夔州府城(1)第959章 草原之殇5第1064章 决战辽东(6)第716章 范文程的精明(1)第719章 精准的分析(2)第1097章 口服心服(3)第273章 麻烦事第1278章 科举考试(2)第276章 暗藏玄机第1075章 应对办法(1)第314章 流年不利(2)第951章 不对等的碰撞第473章 火速进京第35章 蠢笨如猪第808章 洪承畴的纠结第144章 战果第943章 九死一生(1)第1250章 迟来的部署(2)第371章 探究第964章 草原之殇10第678章 这不是小事第1005章 平凡的开始第1059章 辽东决战(1)第734章 银子的来历和用途第759章 辽东的变化(3)第941章 危险重重(3)第145章 后续事宜第1158章 惨烈的内讧(1)第133章 准备第859章 京师戒严第221章 谁与争锋(1)第83章 老人的提醒第600章 血战夔州府城(4)第467章 败退第44章 苏俊的忠心第984章 明确的态度第740章 汉八旗的成立(2)第626章 蓟辽督师府第374章 顺理成章第217章 范景文的召见第1131章 软硬兼施第357章 暗中保护第444章 想不到第34章 恨铁不成钢第688章 异曲同工第1033章 轻取盖州第917章 朱审烜的决定第704章 隐患第773章 海战(3)第968章 非凡一战(2)第396章 力排众议第155章 京城变故第1283章 太子第888章 济尔哈朗的选择(3)第782章 迅雷行动(7)第837章 激烈的争论1第1124章 最坏的决定第1184章 行动(1)第10章 下人的规矩第1220章 沧州血战(14)第1307章 万国来朝(2)第165章 刘铁汉第56章 下狠手(1)第927章 两线出击?第1245章 守住山海关第26章 各人自扫门前雪第290章 特殊的社员第986章 济尔哈朗的远见第181章 幕僚第479章 流寇的态度第584章 情报战第1071章 决战辽东(13)第1292章 尊严之战(11)第690章 远没有结束第699章 确定目标第175章 忠心最重要第728章 江湖第612章 平定流寇(1)第218章 女孩子的心思第935章 具体的要求第1031章 面授机宜第415章 无所适从(1)第136章 大调整第1000章 分析局势(3)第1082章 暗战(3)第950章 统筹协调第835章 推迟进攻第322章 远虑近忧第1267章 创办银行与发行纸币(1)
第529章 反过来的教育第801章 唐海泰的机会第72章 刁钻的女孩子第942章 当断则断第1008章 棋逢对手(3)第523章 千钧一发(2)第62章 神秘队伍(1)第1247章 生死考验(2)第94章 老人的身份第1124章 最坏的决定第250章 端倪初现第597章 血战夔州府城(1)第959章 草原之殇5第1064章 决战辽东(6)第716章 范文程的精明(1)第719章 精准的分析(2)第1097章 口服心服(3)第273章 麻烦事第1278章 科举考试(2)第276章 暗藏玄机第1075章 应对办法(1)第314章 流年不利(2)第951章 不对等的碰撞第473章 火速进京第35章 蠢笨如猪第808章 洪承畴的纠结第144章 战果第943章 九死一生(1)第1250章 迟来的部署(2)第371章 探究第964章 草原之殇10第678章 这不是小事第1005章 平凡的开始第1059章 辽东决战(1)第734章 银子的来历和用途第759章 辽东的变化(3)第941章 危险重重(3)第145章 后续事宜第1158章 惨烈的内讧(1)第133章 准备第859章 京师戒严第221章 谁与争锋(1)第83章 老人的提醒第600章 血战夔州府城(4)第467章 败退第44章 苏俊的忠心第984章 明确的态度第740章 汉八旗的成立(2)第626章 蓟辽督师府第374章 顺理成章第217章 范景文的召见第1131章 软硬兼施第357章 暗中保护第444章 想不到第34章 恨铁不成钢第688章 异曲同工第1033章 轻取盖州第917章 朱审烜的决定第704章 隐患第773章 海战(3)第968章 非凡一战(2)第396章 力排众议第155章 京城变故第1283章 太子第888章 济尔哈朗的选择(3)第782章 迅雷行动(7)第837章 激烈的争论1第1124章 最坏的决定第1184章 行动(1)第10章 下人的规矩第1220章 沧州血战(14)第1307章 万国来朝(2)第165章 刘铁汉第56章 下狠手(1)第927章 两线出击?第1245章 守住山海关第26章 各人自扫门前雪第290章 特殊的社员第986章 济尔哈朗的远见第181章 幕僚第479章 流寇的态度第584章 情报战第1071章 决战辽东(13)第1292章 尊严之战(11)第690章 远没有结束第699章 确定目标第175章 忠心最重要第728章 江湖第612章 平定流寇(1)第218章 女孩子的心思第935章 具体的要求第1031章 面授机宜第415章 无所适从(1)第136章 大调整第1000章 分析局势(3)第1082章 暗战(3)第950章 统筹协调第835章 推迟进攻第322章 远虑近忧第1267章 创办银行与发行纸币(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