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0章,针锋相对

京城刘晋的府上,书房之中,刘晋正拿着一封信仔细的看着,看完之后顿时就忍不住笑了起来。

“看来自己还是太过善良了,这些守旧派的官员,真是恨不得食我肉、喝我血啊。”

守旧派官员的密谋,刘晋当天就收到了详细的内容和消息。

身为吏部尚书,掌管天下官员,想要投靠刘晋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不知道有多少,这其中就有守旧派的一些官员。

“蛊惑圣上、蒙蔽圣听、奸佞小人、以权谋私……”

刘晋看着信上面所写的内容,也是忍不住笑了笑。

要说这些守旧派的官员,他们是干啥啥不行,但是内斗嘛,绝对是妥妥的行家,要不然历史上再过上几十年的时间,整个大明的朝局都会掌握东林党人的手中。

东林党人所依靠的手段其实很简单,无非就是不断弹劾、弹劾、攻讦再攻讦,将一个个朝中大佬给扳倒,然后送自己的人上去。

再加上江南之地自古多才子,官员半江南,自然而然就可以把持整个朝政。

本来这个朝政总是有人在控制的,关键是你把持朝政之后根本就不会为这个国家,为这个民族去做实事,他们的心思全部放在了内斗上面,放在了自己的权和利上面,完全不顾国家的生死存亡,这才在最要命的地方。

历史上贪恋权势的人很多、很多,在权力面前,谁能够把持的住?

但获得权力之后,很多人所想的事情就是如何去做一些真正有利于国家的事情,而不是只顾自己的私利,不顾国家的生死存亡。

当大明朝廷已经到了山穷水尽、内忧外患的地步了,朝廷需要银子来巩固边防、赈济灾民,可是这些江南地区出身的官僚依然还誓死反对开征商税,甚至于还要朝廷这边减轻茶税、盐税、海贸税等等。

以至于到了明朝灭亡的时候,朝廷没有钱,又征收不到钱,只能够向贫穷的农民征税,进一步刺激矛盾,让走投无路的农民变成了起义军,一波接一波,最终将大明王朝给灭掉了。

要知道在明朝,本身商税就非常的低,本身就已经很难征收到商税了,然而,他们依然还是不满足,根本就不顾国家的生死存亡,眼里面始终只有自己的那点利益。

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不断的抨击他人,自身又干着见不得人的勾当。

想了想历史上大明王朝,刘晋就对这些人恨的咬牙切齿。

他们可以为了一己之私,勾结倭寇,大肆在沿海地区搞武装走私。

一边大肆的兼并土地,一边阻止朝廷征税,将原本该有士大夫出的税赋摊到苦难的老百姓身上。

一边喊着忠孝廉耻,等到李自成、螨清杀到的时候,他们又是第一个开门跪下来投降的。

大明能够有现在的局面,还不都是自己苦心的经营,然而到了这些人的嘴里,现在的大明是民不聊生,乌烟瘴气,自己是奸佞小人,他们才是真正的正直之士,是真正的忠臣、能臣。

“真要是让你们这些人把持了大明朝政,大明估计就真的离灭亡不远了。”

刘晋将手中的信揉成一团,扔进了火炉里面。

然而来到自己的书桌上,仔细的将一份名单给列出来,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安排。

作为大明的吏部尚书,掌管天下官员,手握大权,再加上又实行了考核制度,对方这些人简直不要太容易。

第二天早朝。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伴随着萧敬扯开嗓子大声的喊了出来。

立即有好几个官员站了出来,级别都不高,都是四品、五品的官员,而且大多数都是御史言官、翰林清流之类的,属于拿着专门吃饱了撑着没事做,专门鸡蛋里面挑骨头的官职人员。

“陛下,臣弹劾南直隶税务总督王守仁~”

“他总督南直隶税务期间,横征暴敛、利用税务捕快,肆意欺压良善,激起民怨,以至南直隶这边多次出现民众冲击税务衙门之事。”

御史高元龙站出来,一本正经的开始弹劾起王守仁来。

在他的嘴下,王守仁成了一个十恶不赦之徒,为了征税,简直是无所不用其极,强行破人家门、巧取豪夺、横征暴敛、甚至于杀人放火,以至于激起了很多的民怨,导致了南直隶地区的老百姓多次冲击税务衙门。

最后,他要求天子立即命人彻查王守仁,以平息南直隶沸腾的民怨。

“陛下,臣也要弹劾南直隶税务总督王守仁,他滥用职权、强行征税、横征暴敛,税务衙门的税务捕快仗着征税之权,肆意妄为、私闯民宅、私自扣押货物、关押良善,激起民怨,以至江南富庶之地竟起民怨之事。”

“臣请陛下下旨彻查王守仁,同时取消税务衙门,以平息民怨,还江南百姓一个朗朗乾坤~”

高元龙这边刚刚说完,立即又有言官钱启站立出来继续弹劾王守仁,同时借机攻击朝廷是税务政策,要求撤销税务衙门。

借口就是所谓的税务衙门征税引起了江南地区的民怨,导致愤怒的民众冲击税务衙门。

紧随着高元龙和钱启,一个又一个官员纷纷站立出来,有弹劾王守仁的,也有趁机攻讦朝廷税务政策的,甚至于还有将矛头对准刘晋的。

听到这些人的话,坐在龙椅上面的弘治皇帝面无表情,下面的刘晋深深的皱起了眉头,这些人还真是为了一己私利,已经到了无所不用其极的地步了。

朝廷之上,嫣然一下子又掀起了一股反对新政,反对税务改革,反对吏治改革和考核之风,弹劾、攻击的官员也是有王守仁开始,慢慢的有人弹劾刘晋。

Www☢ tt kan☢ ¢ ○

至于王守仁的父亲王华,此时则是急的满头大汗,犹如热锅上的蚂蚁。

自己的儿子王守仁被人如果弹劾、攻讦,这即便是没有什么太大的事情,但也要影响以后在天子心中的形象了,想要再升迁可就难了。

“唉~”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我早就跟他说过,这去了江南,千万不要将江南的士林得罪的太死,我们好歹也是浙江人了,他偏偏不听,这下好了吧,造人群起而攻之,以后仕途堪忧了!”

王华忍不住唉声叹气,自己的儿子升官速度实在是太快了,但太过优秀了,现在也是惹上麻烦了。

“诸位爱卿,大家如何看待此事?”

等到没有人再站出来了,弘治皇帝这才缓缓的开口。

当了二十多年的皇帝了,弘治皇帝早就喜怒不形于色,对于这种弹劾的场面也是看了不知道多少次了。

早朝其实根本就没有办法真正谈论什么重要的国家大事,很多时候都是会像现在这样,成为了这些御史言官主流的主场。

真正谈大事,还是要在尚书房的小会议室里面,正所谓人多的会议不重要的,重要的会议人不多。

“陛下,臣有话要说~”

刘晋自然是要第一个站出来。

这些人抨击王守仁,又抨击自己,还抨击税务制度和考核制度,这是妥妥的反对自己所做的一切,自己不站出来,谁站出来?

“嗯~”

弘治皇帝微微点头示意刘晋说下去。

“陛下,王守仁总督江南税务期间,兢兢业业,上思忠君报国,下思江南的黎民百姓,南直隶原先一年上交的税收还不到一千万两银子,但是经过王守仁这些年的努力,南直隶一年上缴的税银已经将近一亿两,每年在有大幅的增长。”

刘晋拿出数量来说话。

“陛下,这是他在南直隶横征暴敛,无所不用其极,肆意搜刮民财,这些可都是南直隶百姓的血肉啊。”

听到刘晋的话,高元龙立即站出来显得极其愤怒的说道。

“你所谓的百姓,指的是那些士绅、商人、大家族吧?而不是指那些江南地区的贫苦老百姓吧,税务衙门可不负责地方粮食的征收,也从不会对老百姓征税。”

“而你口中的这些百姓,一个个富的流油,富可敌国,却是一份税银都不愿意缴纳,还故意武力抗税,甚至于发动自己的族人、地痞流氓等等冲击衙门,然后到了你的嘴里面就是说激起了民怨,以至于冲击税务衙门。”

“请问,这些地痞流氓算民吗?”

“这些士绅、商人他们难道就不该交税吗?”

“难道还是说这税就要从那些贫苦的老百姓身上来收?”

刘晋对着高元龙怒目而视,一声声反问声让高元龙一下子就脸色大变。

江南地区冲击税务衙门的事情,他们当然是再清楚不过了,都是当地的士绅、商人、大家族等等安排自己的族人、安排地痞流氓之类的去做的,可没有老百姓会不怕死的去冲击税务衙门。

现在被刘晋一下子说了出来,当场就心虚了,他们弹劾攻击王守仁以及税务政策,最核心的一点就是税务衙门强行征税激起了民变了,导致了民众冲击税务衙门。

第2143章,畅行欧洲大陆的镖局1第635章,弘治十四年第97章,简直就是儿戏第1710章,黄金洲的土地第1939章,当爷爷了第471章,征兵进行时第211章,折中(求订阅)第1053章,医疗关系每一个人的生死健康第1322章,连根拔起第339章,会试第1744章,要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第1696章,内燃机就出来了?第1653章,有收获就好第654章,我们朝鲜大有可为第2235章,大明皇家园林第1793章,小型三轮运输车辆第2127章,奥斯曼帝国的工业化计划第497章,恐怖火枪第910章,可以跟刘晋学第1067章,严重违背大明的价值观第380章,遭遇倭寇第70章,皇帝也穷啊第924章,南洋的秋收第1454章,大明的大腿要抱紧第409章,捐赠狂潮(下)第1314章,别说还真是有用第1816章,天堑变通途第1755章,梁赞城下第784章,大明医学报第201章,一箱箱白银第1269章,军火大单第1232章,也只有他想得出来第72章,以工代赈第1084章,睡眠的重要性第2266章 ,欧洲人也一样崇洋媚外第696章,后黎王朝第1865章,你祖上十八代都是农民第1612章,这才是大明日报第1428章,坎苏二世的野心第249章,销售宣传第2161章,爆赚的军火武器买卖第731章,教化他们第2091章,西班牙改革第152章,朱厚照是个不错的人第1483章,大明的冬天凛冬城篇第301章,免费建第1082章,对外军售第385章,忙碌建城第318章,长芦盐场第1601章,老刘,老刘,我是老朱第1469章,气急败坏的焦芳第364章,考察盐市第919章,实打实的好处第1415章,回家种红薯第1940章,前往南非殖民地第1291章,农夫与蛇第2059章,回家养老去第1592章,这样的日子真好第1517章,又当钦差了第1582章,背叛者第2154章,大明科学院的构想第1687章,建筑工程学院的毕业生第1546章,也不知道是好是坏第2238章,见弘治皇帝第736章,轻松拿下第2006章,突然的变故第1898章,想和谈没那么容易第1044章,西班牙人的危机第603章,黄金热第1172章,后悔的宁王第1614章,天下之事皆在掌握之中第1071章,真是让人羡慕嫉妒第507章,激动的倭王第985章,口径即是正义第1820章,电气时代似乎很快了第2006章,突然的变故第1054章,非常不爽第183章,抵达朝鲜仁川第1165章,埃及运河上市第1001章,冲突第932章,垄断白奴买卖第2240章 ,大河南第1673章,当皇帝可不是容易的事情第1478章,做有为的时代青年第735章,狮城的波斯人第615章,各方反应第2240章 ,大河南第1448章,海盗们的打算第545章,不得不做出选择第621章,倭国的谋算第1297章,新一轮出海潮第34章,黄金洲第2062章,世纪婚礼第455章,爱嘚瑟的杨二狗第2052章,还是要实干派的人啊第1078章,严师才能出高徒第929章,大奴隶商人宁王1第719章,举国欢庆第1802章,大明人的新年2第1333章,我厉害吧?
第2143章,畅行欧洲大陆的镖局1第635章,弘治十四年第97章,简直就是儿戏第1710章,黄金洲的土地第1939章,当爷爷了第471章,征兵进行时第211章,折中(求订阅)第1053章,医疗关系每一个人的生死健康第1322章,连根拔起第339章,会试第1744章,要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第1696章,内燃机就出来了?第1653章,有收获就好第654章,我们朝鲜大有可为第2235章,大明皇家园林第1793章,小型三轮运输车辆第2127章,奥斯曼帝国的工业化计划第497章,恐怖火枪第910章,可以跟刘晋学第1067章,严重违背大明的价值观第380章,遭遇倭寇第70章,皇帝也穷啊第924章,南洋的秋收第1454章,大明的大腿要抱紧第409章,捐赠狂潮(下)第1314章,别说还真是有用第1816章,天堑变通途第1755章,梁赞城下第784章,大明医学报第201章,一箱箱白银第1269章,军火大单第1232章,也只有他想得出来第72章,以工代赈第1084章,睡眠的重要性第2266章 ,欧洲人也一样崇洋媚外第696章,后黎王朝第1865章,你祖上十八代都是农民第1612章,这才是大明日报第1428章,坎苏二世的野心第249章,销售宣传第2161章,爆赚的军火武器买卖第731章,教化他们第2091章,西班牙改革第152章,朱厚照是个不错的人第1483章,大明的冬天凛冬城篇第301章,免费建第1082章,对外军售第385章,忙碌建城第318章,长芦盐场第1601章,老刘,老刘,我是老朱第1469章,气急败坏的焦芳第364章,考察盐市第919章,实打实的好处第1415章,回家种红薯第1940章,前往南非殖民地第1291章,农夫与蛇第2059章,回家养老去第1592章,这样的日子真好第1517章,又当钦差了第1582章,背叛者第2154章,大明科学院的构想第1687章,建筑工程学院的毕业生第1546章,也不知道是好是坏第2238章,见弘治皇帝第736章,轻松拿下第2006章,突然的变故第1898章,想和谈没那么容易第1044章,西班牙人的危机第603章,黄金热第1172章,后悔的宁王第1614章,天下之事皆在掌握之中第1071章,真是让人羡慕嫉妒第507章,激动的倭王第985章,口径即是正义第1820章,电气时代似乎很快了第2006章,突然的变故第1054章,非常不爽第183章,抵达朝鲜仁川第1165章,埃及运河上市第1001章,冲突第932章,垄断白奴买卖第2240章 ,大河南第1673章,当皇帝可不是容易的事情第1478章,做有为的时代青年第735章,狮城的波斯人第615章,各方反应第2240章 ,大河南第1448章,海盗们的打算第545章,不得不做出选择第621章,倭国的谋算第1297章,新一轮出海潮第34章,黄金洲第2062章,世纪婚礼第455章,爱嘚瑟的杨二狗第2052章,还是要实干派的人啊第1078章,严师才能出高徒第929章,大奴隶商人宁王1第719章,举国欢庆第1802章,大明人的新年2第1333章,我厉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