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激战武昌

两个大肉包,一个鸡蛋,煮熟的红薯管够,以及一坛子酱时蔬是朱由检亲批的灭虏军基层官兵的午餐规格。

在后世看来是很简单的午餐,但在当时对于流民出身的灭虏军而言却是过年一般。

肉包既补充动物蛋白和脂肪也补充淀粉以及人体必需氨基酸(小麦),而红薯则是担心饭量大的官兵两个大肉包吃不够额外增加的淀粉补充,鸡蛋则是提供无机盐与维生素所需要,而时蔬大多时候都是白菜,补充膳食纤维。

虽是简单但也保证了人的基本营养需求,红薯或者马铃薯已由皇庄在浙西和赣南山地雇民耕种,专门供应军需,最难得是鸡蛋,在这个还不能人造鸡蛋的时代。

对于朝廷而言,保证士兵能吃上鸡蛋不是一笔小的消费。

为此现在皇庄和大户们已广泛开办了养鸡场,而肉食也同样如此,长江沿岸水系发达,在巨大需求量的刺激下,养家禽与家畜已渐渐从家庭式养殖变成了作坊式规模化养殖,而走在最前头的则是皇庄雇佣北方流民开办的国有养殖作坊。

灭虏军的官兵吃的是津津有味,对于他们而言,能成为官军吃皇粮就已经让他们得到了满足,而城墙外的鞑子不过是要破坏着他们这种安稳生活的强盗而已。

所以他们大多只是单纯的想把这些人赶走,然后自己好这样安安稳稳地吃着肉包子和鸡蛋,什么都不用干。

西洋营参将查德里很不理解地问着堵胤锡:“总督阁下,请问这么多官兵为何不出去打,为何要在城内挖沟设栅?”

“从现在起,你和你的葡兵全部听从巡抚李抚台调遣,听从抚台之令,若再如现在这样没话找话,休怪本官对你不客气!如何打仗,不是你说了算,陛下给你的是参将之职,不是督抚之职!”

大明时代的人对待西洋番自然不像后世许多人一样,对西洋人那么跪舔,饶是堵胤锡这种脾气比较温和的人,此时也不会因为查德里是佛郎机人而对他要客气一番,尤其是在这种大战来临之时,自然是先一番训斥,以使得这佛郎机人懂点规矩。

查德里不好再说什么,此时的他也没有后世西洋人在国人面前的傲劲,作为雇佣兵的他现在只想完成自己契约里的协议,并尽可能获得明廷的好感,为将来的贸易有个好的开始。

李岩还的确不知道如何调派这三百葡兵,除了部分留下操作火炮外,其他的被他直接派到了外城城墙上,既然是不是自己汉人,而又会火器,自然是要去前面当炮灰的,至少不能让皇帝陛下雇佣葡兵的钱白花。

李岩当时或许是这样想的,因而查德里等便被李岩派到了外城城门处掩体内,组成阻挡清军铁骑的第一道防线。

此时的武昌城外,尚可喜和吴三桂的步兵已开始集结,而满洲铁骑也已开始列阵于前,突然间,便是炮声大作,阿济格部的红衣大炮呼啸而来,顿时,外城被直接炸塌,而内尚可喜和吴三桂的步兵立即抢滩过河,这些来自关外的汉兵们与鞑子作战多年,算是精悍之兵,如今为鞑子作起战来,也能迅速地渡过护城河,将木板搭在了护城河上,而此时,吴三桂则带着关宁铁骑一马当先冲了进来,鳌拜与阿山等满洲骁将则带着八旗铁骑紧随其后。

清军阿济格部的炮火继续在城中炸裂,轰炸着内城,为骑兵开路,而城内的灭虏军此刻大都借着掩体,不能冒头。

查德里等葡兵先开了枪,看着呼啸而来的铁骑,这些葡兵作为老海盗,倒也能沉着地开枪射击,在一百多步的距离,就打得吴三桂的关宁铁骑顿时阵营大乱,而关宁铁骑的三眼铳则还办法在这个射程内形成有效杀伤,至于弓箭也是如此。

吴三桂一咬牙立即带着其余铁骑从侧翼迂回过来,然后一跃而过拒马阵,很是悍勇地朝内城冲去,此时,满洲铁骑也冲了进来,查德里等葡兵继续射击,击伤了数名披甲兵。

不过这时候,鳌拜则一弓双箭,一箭直中查德里臂膀,一箭穿过了一名西洋番的喉部。

一等昂邦章京阿山更是率一队满洲铁骑朝查德里这边杀来,查德里等三百葡兵只得立即边撤边打,但还是有五六个人被射杀当场。

查德里等最终还是撤入一民房里,凭借着土墙为掩体继续射击,而阿山却停止追击,继续回到主干街道,继续往内城杀来。

此时的内城内已是杀声四起,五百灭虏军骑兵先杀了过来,直接与关宁铁骑和满洲铁骑鳌拜与阿礼部厮杀着,而同时,眼见着清军步兵也杀来,灭虏军立即从各处掩体出来厮杀。

二十门城内野战炮也开始发挥,直接轰击到攻势甚猛的清军铁骑当场被炸死二十余骑,而不得不立即撤了回去,而查德里深怕自己躲民房内会被处置,也忙追了出来,再加上其余火器兵的还击,清军被迫撤回,准备下一次的攻击。

接下来,清军又冲了两次,但都被灭虏军的顽强抗击给击退,不过阿济格部伤亡倒也不大,倒是灭虏军因为红衣大炮的轰炸以及清军铁骑的娴熟的箭术而伤亡颇大,高一功等主要将领又有了撤离的想法。

李岩也有些面色凝重地看着堵胤锡,他不知道该不该问堵胤锡,朝廷到底会不会派援军来,只问了一句:“制台,你说朝廷收到我们的奏报了吗?”

“若李抚台不放心,可带着灭虏军的弟兄先撤往常德长沙一带,本官可以给你们下总督之令,武昌由我来守,既然已经许诺朝廷,自然不能背弃承诺,他日朝廷若怪罪你们撤军,也可推到本官身上便是”,堵胤锡知道李岩在担忧什么,但他现在也不好说什么,只能提出自己守武昌,由李岩带着灭虏军撤走的建议。

“堵制台深明大义,李某佩服,又怎能陷你于如此险地,要撤也是一起撤”,李岩说着便看向高总兵:“日落之后,若朝廷援兵未到,你先把强行带着堵制台撤离,我随后赶来。”

然而,就在此时,袁宗弟跑了来:“吴指挥使来了,还押了个鞑子来!”

第五百六十七章 儒家理学是原罪第五十四章 大加封赏第四十八章 倒打一耙第一百二十七章 兴风作浪第五百三十六章 八大晋商的没路第六百一十四章 全歼荷兰东印度公司战舰第二百九十章 要让大明成为强大的资本帝国第四百一十三章 死守南京与大明军械所的重要性第二百四十五章 怒批柳如是第四百八十章 北伐!北伐!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明野战炮发威第四百五十五章 商团出现第一百零七章 三百葡兵第四百五十七章 蒸汽机第五百零五章 剿杀旗人恶奴第六百一十八章 大明帝国亮剑西洋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军出征第一百七十三章 城外左军大乱第五百七十章 大明帝国体制下的二等公民第六百五十章 商人们要求皇帝重新掌权第六百六十一章 官僚集团与资本集团的明争暗斗第五百八十六章 宣布新任内阁首辅第二百七十七章 贪官们的应变之策第三百三十一章 有战事自西南来第四百三十六章 忽闻清军战败的多尔衮第二百一十章 骑兵对骑兵,硬碰硬第六百七十六章 这笔债务由我们大明军方来要 新第二百六十一章 崇祯十八年的明廷统治区第六百七十六章 这笔债务由我们大明军方来要 新第六百七十八章 签订《直布罗陀条约》第二百八十三章 皇家资本与郑氏资本第一百零五章 金鸡纳霜第四百九十四章 豪格被困蜀中第二百九十章 要让大明成为强大的资本帝国第二百六十七章 处决尚可喜第五十三章 办成大案第三百零五章 欲效武宗、熹宗旧事第四百六十八章 收复遵义第八十七章第二百零五章 蒙城之战前夕第五百三十六章 八大晋商的没路第一百四十一章 该收网了第一百七十七章 左军之后是清军第五百五十五章 范文程与宁完我第三百零九章 杀机四伏第三百零一章 三足鼎立第三百四十九章 皆是乱党,给我杀!第六百七十一章 逼迫牛顿去大明第两百零二章 离开开封第二章 百官各怀心思第五百三十四章 抄没卖国晋商之临汾亢氏第一百零二章 去把毕懋康接来第四十五章 抵达江南 二第二百五十六章 步兵营埋伏袭骑兵第二百四十三章 问话第五百八十六章 宣布新任内阁首辅第五十六章 铁血统治开始第四百一十九章 吻我第一百八十二章 衰草枯杨的武昌府第三百二十九章 朱由检申斥刘孔昭第四百一十三章 死守南京与大明军械所的重要性第四百五十七章 蒸汽机第一百五十六章 李自成之死第六百四十五章 活捉识仁天皇与幕府将军德川家纲第五百九十七章 朱慈烺谋反第八十六章 联寇平虏第六十四章 针锋相对第四百四十四章 内阁廷议第三十八章 史可法求饶第五百五十章 砍了这棵歪脖子树第一百六十二章 道不同不相为谋第四百九十章 你是朕的女人第一百五十章 九江防御战 一第三百三十章 宋应星立军令状第四百一十六章 叛军孤注一掷第四百五十三章 北伐!北伐!第二百一十章 一万清军攻定远第六百四十三章 登陆日本本州第五百七十章 大明帝国体制下的二等公民第一百四十六章 民怨沸腾第两百三十二章 当鼓励盐商转型第一百零七章 三百葡兵第四百七十章 李定国军队内部人心涣散第三百一十四章 东林后人再结社第一百二十四章 左良玉要反第三百四十九章 皆是乱党,给我杀!第二十九章 有本事冲朕来第二百三十四章 埋下孕育自然科学的种子第三百三十章 宋应星立军令状第四百五十七章 蒸汽机第四百二十六章 藩王被坑第五百五十一章 迷之自信的陈名夏第六百四十章 明军登陆长崎第四百五十章 “仁孝”的好皇儿第二百二十九章 春风送暖入香君第五百二十二章 在朝获得军事基地第四百四十六章 忽闻清军战败的多尔衮第一百二十章 护短第五百七十八章 不想离开紫禁城第三百零七章 制造事端与海盗欲闹松江
第五百六十七章 儒家理学是原罪第五十四章 大加封赏第四十八章 倒打一耙第一百二十七章 兴风作浪第五百三十六章 八大晋商的没路第六百一十四章 全歼荷兰东印度公司战舰第二百九十章 要让大明成为强大的资本帝国第四百一十三章 死守南京与大明军械所的重要性第二百四十五章 怒批柳如是第四百八十章 北伐!北伐!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明野战炮发威第四百五十五章 商团出现第一百零七章 三百葡兵第四百五十七章 蒸汽机第五百零五章 剿杀旗人恶奴第六百一十八章 大明帝国亮剑西洋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军出征第一百七十三章 城外左军大乱第五百七十章 大明帝国体制下的二等公民第六百五十章 商人们要求皇帝重新掌权第六百六十一章 官僚集团与资本集团的明争暗斗第五百八十六章 宣布新任内阁首辅第二百七十七章 贪官们的应变之策第三百三十一章 有战事自西南来第四百三十六章 忽闻清军战败的多尔衮第二百一十章 骑兵对骑兵,硬碰硬第六百七十六章 这笔债务由我们大明军方来要 新第二百六十一章 崇祯十八年的明廷统治区第六百七十六章 这笔债务由我们大明军方来要 新第六百七十八章 签订《直布罗陀条约》第二百八十三章 皇家资本与郑氏资本第一百零五章 金鸡纳霜第四百九十四章 豪格被困蜀中第二百九十章 要让大明成为强大的资本帝国第二百六十七章 处决尚可喜第五十三章 办成大案第三百零五章 欲效武宗、熹宗旧事第四百六十八章 收复遵义第八十七章第二百零五章 蒙城之战前夕第五百三十六章 八大晋商的没路第一百四十一章 该收网了第一百七十七章 左军之后是清军第五百五十五章 范文程与宁完我第三百零九章 杀机四伏第三百零一章 三足鼎立第三百四十九章 皆是乱党,给我杀!第六百七十一章 逼迫牛顿去大明第两百零二章 离开开封第二章 百官各怀心思第五百三十四章 抄没卖国晋商之临汾亢氏第一百零二章 去把毕懋康接来第四十五章 抵达江南 二第二百五十六章 步兵营埋伏袭骑兵第二百四十三章 问话第五百八十六章 宣布新任内阁首辅第五十六章 铁血统治开始第四百一十九章 吻我第一百八十二章 衰草枯杨的武昌府第三百二十九章 朱由检申斥刘孔昭第四百一十三章 死守南京与大明军械所的重要性第四百五十七章 蒸汽机第一百五十六章 李自成之死第六百四十五章 活捉识仁天皇与幕府将军德川家纲第五百九十七章 朱慈烺谋反第八十六章 联寇平虏第六十四章 针锋相对第四百四十四章 内阁廷议第三十八章 史可法求饶第五百五十章 砍了这棵歪脖子树第一百六十二章 道不同不相为谋第四百九十章 你是朕的女人第一百五十章 九江防御战 一第三百三十章 宋应星立军令状第四百一十六章 叛军孤注一掷第四百五十三章 北伐!北伐!第二百一十章 一万清军攻定远第六百四十三章 登陆日本本州第五百七十章 大明帝国体制下的二等公民第一百四十六章 民怨沸腾第两百三十二章 当鼓励盐商转型第一百零七章 三百葡兵第四百七十章 李定国军队内部人心涣散第三百一十四章 东林后人再结社第一百二十四章 左良玉要反第三百四十九章 皆是乱党,给我杀!第二十九章 有本事冲朕来第二百三十四章 埋下孕育自然科学的种子第三百三十章 宋应星立军令状第四百五十七章 蒸汽机第四百二十六章 藩王被坑第五百五十一章 迷之自信的陈名夏第六百四十章 明军登陆长崎第四百五十章 “仁孝”的好皇儿第二百二十九章 春风送暖入香君第五百二十二章 在朝获得军事基地第四百四十六章 忽闻清军战败的多尔衮第一百二十章 护短第五百七十八章 不想离开紫禁城第三百零七章 制造事端与海盗欲闹松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