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大加封赏

朱由检没有直接废掉太子。

也有另外一层原因。

便是不能让此刻的大明王朝出现夺嫡之争。

那样的话,自己虽然把东林党的气焰打压下去了,却又添了夺嫡子争。

内讧只怕依旧不会停止。

群臣们也因此松了一口气。

太子没有被废。

至少说明整个朝堂大体还是稳的。

至于因为钱谦益一案牵连进去的官员们被株连也是没办法的事。

毕竟谁让他们那么不识好歹。 wWW▲тTk Λn▲℃O

不过,朱由检可不想就此放过还在朝堂上的文武官员。

他还要敲打敲打。

因而,在下旨将太子打入宗人府后。

朱由检则直接站起身来,面对着文武百官:

“朕知道,你们很不喜欢朕这个皇帝,没有太子那么好操控;但尔等也是熟读圣贤书的,也都知道忠孝大于天的道理!

朕早在山东就让史可法、陈纯德抢先来南京通知尔等,尔等缘何迟迟不来接驾!”

朱由检的话虽说得语气平淡,却吓得一众官员都跟着跪了下来:

“臣等有罪!”

“知道自己有罪就好,朕也不是一味嗜杀之人,如今天下动荡不安,虽需铁腕治国,但也要兼容怀柔之术,尔等过往之罪,朕大可宽宥之,但今日之后,尔等若敢再做出误国误君之事,休怪朕不讲情面!”

朱由检说着就猛地一拍龙案。

一众文武百官吓得又跪了下来:

“臣等不敢!”

很好,很有建奴日后建国大清后的君臣之感。

这才是帝国该有的君臣关系。

建奴能让满清统治中原达两百年,不是没有道理的。

看着眼前这些官员们被自己吓得不敢有半点违背之言,朱由检很是满意。

“眼下国困民乏,大半江山沦丧,朕也有罪过,尔等自然也是一样有罪过,常言道,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从今日起,朕不加罪于尔等,尔等亦当不求全于朕,我们君臣一心,共攘大业,救国家于危难,倒万民于水火,早日重振大明,复我大明万里河山,南北一统,天下尽归我汉土!”

朱由检这么一说,群臣又齐身唱喏:

“臣等誓死追随陛下,不敢稍有懈怠!”

“很好,非常之时当用非常之法,以往之廷议廷推暂且停用,现在听旨:

南京吏部尚书高弘图改为吏部尚书,加文华殿大学士,入内阁为次辅;

刘宗周,乃理学名家,启用为礼部尚书;

南京户部尚书张慎言改为户部尚书,加东阁大学士,入内阁办事;

郑三俊进右都御史,徐石麟进工部尚书,姜曰广启用为刑部尚书;

湖广巡抚何腾蛟加为兵部左侍郎兼领右副都御史,总领湖广。山西、陕西军务;

凤阳总督马士英加为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命其进京入内阁办事;

兵部尚书李邦华督师河南、凤阳军务;

漕运总督巡抚淮扬路振飞改为兵部左侍郎、应天巡抚、东阁大学士,入内阁办事;

淮扬巡抚李明睿加为左副都御史兵部右侍郎,总督漕运,提督练兵募兵事宜。

宁武伯周遇吉加为宁武侯,靖武伯黄得功晋为靖南侯,高杰加封兴平伯,刘芳亮加封为建宁伯;御马监何新加封为东乡伯;韩守敬升秉笔太监;史可法升秉笔太监;

内阁照此拟旨执行吧。”

朱由检在借着钱谦益之事狠狠打压了南京官员气焰后,便直接开始大加封赏。

这样也算是大棒加胡萝卜,不由得这些大臣们不听自己之命。

从南京原有官员到现在把守各处要地的封疆大吏以及手握重兵的大将和职权甚重的内廷太监都被朱由检重新任命。

如此也算是皇恩浩荡,泽被百官了。

值得一提的是。

内阁大学士到现在一共有七名。

分别是还在南昌的内阁首辅即谨身殿大学士范景文和现在南京的文华殿大学士高弘图、还有在徐州剿匪的武英殿大学士李邦华依旧暂留杭州的文渊阁大学士吴牲。

另外还有东阁大学士马士英、东阁大学士张慎言、东阁大学士路振飞。

朱由检有意搞平衡。

所以这七位内阁成员中,东林党的有,阉党的也有,曾经做过地方督抚的有,在翰林院待过做过东宫辅官的也有,来自北京的随扈官员也有。

从内阁到六部以及内廷和江北各处要地的文武官员的任命,除掉左良玉这个半独立的大牛尚不能动以外,朱由检几乎把整个朝廷内外都动了一遍,也算是牢牢地将朝廷内外把控在了自己手中。

眼下,也只有等着漕运总督、巡抚淮的李明睿募兵结束和文华殿大学士李邦华剿刘良佐部结束,便可大举练兵,准备抗击建奴。

八百万现银已尽数入了朱由检的内帑。

数千万两价值的金玉珠宝除紧要的留于宫中典藏外,大部也被朱由检交给韩守敬去拍卖。

至于以后的国库收入,朱由检自然是要从商业税收和贸易上着手。

不过,眼下朱由检还不急着让这些江南官绅们掏腰包,毕竟他还有几条大鱼要宰。

而且,若是现在直接征收商税,只怕会引起整个江南士绅和庶民联合反抗。

曾经发生在天启年间的苏州抗税事件便是一个缩影。

因为宗族和乡党等因素在,整个江南民众和商业都被这些江南士绅掌控在这手里,自己若是强行征收商税,自然会导致很多商店作坊关闭来反抗朝廷征税,到时候很容易导致大量失去土地的庶民又失业,也就很容易会引起民变。

所以,朱由检即便已经宣布加征商税,也没有打算立即执行,他要循序渐进的来。

钱谦益、吴伟业、董祖源、王铎、侯方域等人背后都是当地不可一世的大乡绅,自然也都是富可敌国的大鱼,朱由检自然没必要不先宰宰他们。

从抄没魏藻德等官员到抄没孔府,朱由检忽然发现其实自己来到大明成为大明皇帝崇祯后,即便缺钱也没必要大费周章地先去制造玻璃和肥皂去市场上获取暴利。

而要解决军饷的问题,无疑抄家是最方便且最有效的。

这些被大明百姓养了两百年的大乡绅大地主们,哪一个不是肥得流油的大肥猪,甚至还包括自己的那些亲戚关系或远或近的朱家藩王们。

第七十一章 大明中央银行第六百七十一章 逼迫牛顿去大明第三百三十一章 有战事自西南来第三百零三章 士绅集团的反弹第一百二十五章 阎应元的天赋与史可法的大度第六百零三章 漕运被关,民怨甚大第九十六章 近卫军编制第五百八十一章 马士英的算计第五百七十八章 不想离开紫禁城第七十三章 银元开始发行第二百七十二章 发现端倪的应天府官员第一百五十五章 调近卫军剿左良玉第六百六十九章 关于电磁感应第六百四十一章 近卫军对战日本武士第四百七十八章 北伐前夕之帝王还京第三百三十一章 有战事自西南来第五十二章 钱谦益觐见第二百九十八章 秦良玉进京第六百零八章 给我大明皇帝跪下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税制开始正式征收第五百九十九章 尘埃落定第五百八十四章 大明教育发展之概况第五百五十八章 害怕被批斗的宁完我第二百六十一章 崇祯十八年的明廷统治区第五百二十章 精忠的朝鲜第二百八十九章 大明经济会议第一百四十章 三颗重磅炸弹第一百九十七章 朕现在还不能走第六百五十五章 关于取缔农业税与管控地方官府第三百四十二章 先盯紧他们第五百三十七章 处决祖大寿与范永斗等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明近卫军官兵的生活待遇第三百六十五章 明清百姓对于战争的不同感受第四百二十六章 藩王被坑第六百四十九章 大明帝国工业的新变化第六百二十七章 第一辆蒸汽机车第三百八十八章 合围 四第一百五十章 九江防御战 一第四百九十五章 光复四川全境第七十五章 龙颜大怒第三百六十二章 关于选妃的真实目的第一百七十六章 走向末路的左良玉第五百四十二章 收复天津卫第六百二十三章 大破荷兰方阵第一百一十七章 放假第三百六十二章 关于选妃的真实目的第四百四十八章 民意沸腾第三百七十章 大明是世界上制造水平最先进的帝国第五百三十六章 八大晋商的没路第二百五十七章 行进式射击第二百二十九章 春风送暖入香君第一百二十六章 雪夜离丹徒第一百一十章 步兵制式燧发枪面世第六百六十二章 南直隶众议司驳回咨议司提案第一百四十七章 缉拿张慎言第四百八十五章 近卫军的南北运动第一百五十八章 闯军有意归附大明第五百八十三章 新式教育改革请个假第六十七章 经济操控第一百五十五章 调近卫军剿左良玉第六百一十一章 兵伐南洋第三百五十六章 废黜太子第四百三十四章 帮助朱元璋子孙全球化第四百二十九章 处决满洲多罗郡王阿巴泰第五百三十一章 绝望的满清贵族们第二百五十一章 激战武昌第一百七十四章 攻入怀宁城第二百九十三章 江南士绅关于孔门自缢之事的想法第一百五十八章 闯军有意归附大明第六百七十章 顾炎武去英国提亲第一百八十一章 新科进士第五百四十二章 收复天津卫第四十三章 李自成是背锅侠第二十七章 陈圆圆第八十九章 疯狂的张慎言第一百二十三章 关于报社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明枪械制造的现状第五百六十七章 儒家理学是原罪第一百七十二章 步兵对骑兵第五百四十五章 大明需要朝气和狂妄第一百三十五章 召开最高级别军事会议第三百九十五章 改变计划与袭扰第四百六十四章 名将交锋 二第五百一十章 要辫子还是要命的两种选择第一百四十六章 民怨沸腾第六百四十九章 大明帝国工业的新变化第二十三章 招抚第八十五章 廷议军情第四百四十九章 文官们的深谋远虑第五百三十章 让汉贼感到害怕第三百三十六章 庶民站在自己这边第二百九十九章 设枢密使一职第三百四十一章 怒踹史可法第五百七十五章 送礼第三百五十六章 废黜太子第六百三十七章 处决外番贵族第一百一十三章 新帝国的萌芽第三百四十五章 藩王集团问题解决第六百一十四章 全歼荷兰东印度公司战舰
第七十一章 大明中央银行第六百七十一章 逼迫牛顿去大明第三百三十一章 有战事自西南来第三百零三章 士绅集团的反弹第一百二十五章 阎应元的天赋与史可法的大度第六百零三章 漕运被关,民怨甚大第九十六章 近卫军编制第五百八十一章 马士英的算计第五百七十八章 不想离开紫禁城第七十三章 银元开始发行第二百七十二章 发现端倪的应天府官员第一百五十五章 调近卫军剿左良玉第六百六十九章 关于电磁感应第六百四十一章 近卫军对战日本武士第四百七十八章 北伐前夕之帝王还京第三百三十一章 有战事自西南来第五十二章 钱谦益觐见第二百九十八章 秦良玉进京第六百零八章 给我大明皇帝跪下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税制开始正式征收第五百九十九章 尘埃落定第五百八十四章 大明教育发展之概况第五百五十八章 害怕被批斗的宁完我第二百六十一章 崇祯十八年的明廷统治区第五百二十章 精忠的朝鲜第二百八十九章 大明经济会议第一百四十章 三颗重磅炸弹第一百九十七章 朕现在还不能走第六百五十五章 关于取缔农业税与管控地方官府第三百四十二章 先盯紧他们第五百三十七章 处决祖大寿与范永斗等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明近卫军官兵的生活待遇第三百六十五章 明清百姓对于战争的不同感受第四百二十六章 藩王被坑第六百四十九章 大明帝国工业的新变化第六百二十七章 第一辆蒸汽机车第三百八十八章 合围 四第一百五十章 九江防御战 一第四百九十五章 光复四川全境第七十五章 龙颜大怒第三百六十二章 关于选妃的真实目的第一百七十六章 走向末路的左良玉第五百四十二章 收复天津卫第六百二十三章 大破荷兰方阵第一百一十七章 放假第三百六十二章 关于选妃的真实目的第四百四十八章 民意沸腾第三百七十章 大明是世界上制造水平最先进的帝国第五百三十六章 八大晋商的没路第二百五十七章 行进式射击第二百二十九章 春风送暖入香君第一百二十六章 雪夜离丹徒第一百一十章 步兵制式燧发枪面世第六百六十二章 南直隶众议司驳回咨议司提案第一百四十七章 缉拿张慎言第四百八十五章 近卫军的南北运动第一百五十八章 闯军有意归附大明第五百八十三章 新式教育改革请个假第六十七章 经济操控第一百五十五章 调近卫军剿左良玉第六百一十一章 兵伐南洋第三百五十六章 废黜太子第四百三十四章 帮助朱元璋子孙全球化第四百二十九章 处决满洲多罗郡王阿巴泰第五百三十一章 绝望的满清贵族们第二百五十一章 激战武昌第一百七十四章 攻入怀宁城第二百九十三章 江南士绅关于孔门自缢之事的想法第一百五十八章 闯军有意归附大明第六百七十章 顾炎武去英国提亲第一百八十一章 新科进士第五百四十二章 收复天津卫第四十三章 李自成是背锅侠第二十七章 陈圆圆第八十九章 疯狂的张慎言第一百二十三章 关于报社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明枪械制造的现状第五百六十七章 儒家理学是原罪第一百七十二章 步兵对骑兵第五百四十五章 大明需要朝气和狂妄第一百三十五章 召开最高级别军事会议第三百九十五章 改变计划与袭扰第四百六十四章 名将交锋 二第五百一十章 要辫子还是要命的两种选择第一百四十六章 民怨沸腾第六百四十九章 大明帝国工业的新变化第二十三章 招抚第八十五章 廷议军情第四百四十九章 文官们的深谋远虑第五百三十章 让汉贼感到害怕第三百三十六章 庶民站在自己这边第二百九十九章 设枢密使一职第三百四十一章 怒踹史可法第五百七十五章 送礼第三百五十六章 废黜太子第六百三十七章 处决外番贵族第一百一十三章 新帝国的萌芽第三百四十五章 藩王集团问题解决第六百一十四章 全歼荷兰东印度公司战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