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对付刘泽清

朱由检话虽如此说,但他也巴不得吴三桂去找李自成的麻烦。【.aiyoushen】

这样一来,自己这边也就减轻点压力。

不过,朱由检也不怕自己激怒吴三桂。

为给天下人一个明确的态度,所以他杀了吴三桂全家,他就是要让全天下的士绅做一个选择,逼着全天下的士绅拒绝与吴三桂合作。

作为大明的皇帝,在忠君思想占主流的天下,朱由检的态度可以对士绅的态度有很大影响。

这样才可以避免大官僚和大地主全部倒向建奴这边。

朱由检还要继续表明自己要和吴三桂彻底决裂的态度,以此逼迫百官们也这样做。

他让百官们写奏表斥责吴三桂,甚至命人将斥责吴三桂的文章散布天下。

不但如此,朱由检还让李邦华派出使者秘密接触李自成,只要李自成愿意,他可以接受李自成的归附,甚至封王爵都可以。

“百姓思治,百官思安,我汉人都得摒弃前嫌,随朕同心救国,地无南北之分,人无老幼之分,皆有杀胡之责任!无论是闯贼还是土蛮,以及文人士大夫或者贩夫走卒,只要愿意跟着朕共击建奴,朕都可以宽宥其前罪!”

朱由检如是向李邦华等随扈官员表达着自己的想法。

兵部尚书李邦华的随扈官员已经习惯了一切听从皇帝意志去做,即便不理解也只认为自己没有理解到位,因而都没有什么反对意见。

刘芳亮这样的降将甚至听了更加的激情澎湃,他投降大明是因为逼不得已且对皇帝的天然畏惧,但他一直没有一种归属感,不知道自己跟着朱由检是为了什么,要干什么,如今朱由检给了他一个理由,使得他知道了自己跟着大明这群官老爷们干到底是为了什么,说白了就是抗击建奴。

随扈的官员们也因此有了理由去接受刘芳亮等底层出身的将领,他们其实内心也很矛盾,一边是国破一边是家亡,如今皇帝朱由检给了他们一个明确选择,他们就可以将这一切归结于自己是听从陛下的号召,遵循陛下的意志。

如此,他们也就能有充足的动力去劝说自己的族人乃至门生故旧舍弃一部分利益,与庶民合作,共同抗击建奴。

随扈南下的大军因为有朱由检这个主心骨在而变得十分的团结,文武官员、将领与士兵、都很融洽的相处着,彼此谈着自己的理想。有说等打完了建奴就要回家种田的,有说打完了建奴就辞官归隐的,也有和建奴交过手的边军老兵给流贼或京营背景的士兵讲解着建奴鞑子到底有多厉害,到底是不是长有老鼠尾巴,怎么对付这些鞑子等。

“陛下,虽说中外局势越发紧张,但随扈南下的这些官兵个个都洋溢着热情,毫无颓败之气,以臣看来,我大明必会因此而重新崛起,陛下也终将还天下子民以朗朗乾坤!”

李邦华不由得向朱由检这样说道。

朱由检却是长吁了一口气:“说这话还比较早,如今这些人能如此自信,是因为有朕在,且大家现在只能互相依靠才能南撤成功,但等到了江南,那里是官僚士绅们的聚集地,他们能不能选择与庶民合作,才是朕最担心的,这些人当初若肯让利于北方贫民半点,天下何至于到今日的地步,朕现在是离了狼窝,又将入虎穴。”

“陛下大可不必如此忧虑,江南的官绅并不是铁板一块,东林党和阉党两派的矛盾依旧闹得厉害,陛下大可从中斡旋,或许能收渔翁之利;只是如今这江北四镇却是当下最大之隐患,尤其是这刘泽清,当初陛下令他进京勤王,他可是拒不奉诏啊!”

左中允李明睿此时也从旁说道。

朱由检听后很以为是地点了点头,现在如何处置刘泽清的确是当务之急,他不由得问道:“刘泽清部现驻何地?”

“原应驻德州,但刘泽清大军为避闯贼锋芒,一路从临清州南下劫掠,现已暂驻东昌。”

兵部尚书李邦华回答后,朱由检便立即打开了地图,思忖片刻后便道:“刘泽清此人是九国贩骆驼的,不见鱼不撒网的家伙,如今吴三桂已投降建奴,他势必会以为朕会更加倚重于他,如今朕已经到了济南,他也不前来接驾,只怕就是借故拿大,以此要挟朕给他加官晋爵。”

朱由检这么一说,左中允李明睿忙道:“既然如此,陛下何不遂了他的心愿,刘泽清知道陛下依赖他,他肯定会有恃无恐而放松警惕,到时候我们来一记猝不及防的攻势,他的部众必会溃败!”

“正是如此,陛下何不加刘泽清伯爵,令他觐见谢恩,到时候我们再趁机除掉他,另外大军调动至东昌,迫降其众,岂不两全其美?”兵部尚书李邦华说道。

朱由检抬头看向了周遇吉和何新以及刘芳亮三主将:“你们以为如何?”

“大司马与左中允所想的计策固然很好,但微臣在想,如果刘泽清不来怎么办,陛下给我们讲过江北四镇总兵官的禀性,如果是高杰那种莽夫或许不难,但刘泽清此人素来奸猾,又抗旨在先,他不会不警惕。”

周遇吉到底是老将,也已有了思索的习惯。

何新并未发言,他作为宦官,却性格沉默,只说谨遵陛下吩咐。

一旁的刘芳亮素来是鄙视官军的,因而便道:“陛下,微臣和刘泽清的人马交过手,都是一群乌合之众,不过是微臣的手下败将,他若束手就擒则罢,若不然,微臣的近卫三军就可以打得他屁股尿流!”

“你们啊,就得有刘芳亮的这股自信,他刘泽清来便罢,不来就是抗旨不遵,到时候就别怪朕的雷霆手段,说白了这就是阳谋,朕要你死,你不得不死,不过为了减除刘泽清的顾虑,让他心存幻想,朕还是有必要装一下的。”

说着,朱由检便走到左中允李明睿面前来:“你拟一道旨意,大致意思就是告诉刘泽清,为应对天下局势,朕要封他为齐王,替朕永镇山东兵马,节制山东文武大权,让他觐见谢恩,朕已替他准备好王印一枚,另外令他大军随军北上济南,朕要发两百万响银于刘泽清!”

兵部尚书李邦华不禁骇然:“陛下,直接封王,是不是有点太过?而且让他带大军北上,万一刘泽清生变如何是好?”

“不如此,怎么能引鱼儿上钩,后面的事后面再安排,只要他刘泽清上钩就好!”

朱由检说后便让李明睿写好旨意后由他这个天子近臣亲自带旨意给刘泽清。

第三百零二章 崇祯十九年与上海县的经济崛起第四百零九章 活捉多罗郡王阿巴泰第九十九章 改革科学技术领域第二百零七章 狂傲的八旗铁骑第八十五章 廷议军情第三百九十二章 攻守易位第一百九十八章 北虏烟尘笼开封第四百五十章 “仁孝”的好皇儿第五百七十七章 此女对我们很重要第六百二十六章 开始近代化的大明京师城第六百一十九章 李明睿会见西洋诸国第四百零七章 回师江南第七十九章 多尔衮与李自成第一百九十五章 寸土必守第五百二十四章 祖大寿为满清守辽西第二百六十三章 烟雨江南夜,多愁帝王心第六百二十八章 大明与朝鲜的战事第四百五十三章 北伐!北伐!第一百八十四章 十万石粮在武昌第两百三十二章 当鼓励盐商转型第五百六十六章 朱由检搞不懂大明官员们第五百九十九章 尘埃落定第二百七十九章 处决数十名勋贵高官第七十三章 银元开始发行第五百八十五章 推迟新任首辅宣布之日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由检问夏完淳第五百九十六章 怒扇朱慈烺第六百七十七章 占领地中海直布罗陀第三百七十三章 火药局的爆炸第四十二章 满门自缢第五百六十五章 当用新的战争方式第五百一十五章 攻破盛京城第三百五十九章 朕是最无情的人第五百四十九章 入主乾清宫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明帝国的殖民时代第四百三十二章 分封土地第四百九十章 你是朕的女人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嘴巴的官员们第五十三章 办成大案第四百一十三章 死守南京与大明军械所的重要性第五百四十九章 入主乾清宫第五十二章 钱谦益觐见第二百一十七章 帝临扬州第三百八十章 迷之自信的洪承畴第二百九十三章 江南士绅关于孔门自缢之事的想法第三百四十五章 管绍宁欲废朱由检新政第二百六十一章 崇祯十八年的明廷统治区第六十三章 阁臣议政第一百六十三章 堵胤锡赴武昌第五百八十一章 马士英的算计第五百二十六章 得知儿子被抓后的祖大寿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明电学的发展第六百二十四章 建立大明第一个西洋殖民地第四百七十二章 锦衣卫俘虏张献忠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鲜国王求饶第四十四章 抵达江南 一第三百五十六章 废黜太子第六百一十章 帝王暴怒第一百九十一章 去河南第四百一十一章 南京被围第六百六十一章 官僚集团与资本集团的明争暗斗第一百八十一章 新科进士第二百五十三章 衰落的大明乡村第二十三章 招抚第四百八十三章 收复吴桥第四百四十五章 造访光华日报报社第一百四十九章 愚蠢的张献忠第五百二十八章 活捉祖大寿第六百一十二章 蒸汽与风帆双动力战舰第六百六十章 官府与地方商民之争第四百八十二章 线膛枪挑射清军火器兵第八十二章 君临淮扬第六百六十一章 官僚集团与资本集团的明争暗斗第一百八十二章 衰草枯杨的武昌府第三百五十二章 吾皇万岁第一百九十一章 去河南第三十五章 未雨绸缪 一第一百零五章 金鸡纳霜第三百二十九章 朱由检申斥刘孔昭第二百三十九章 宁负汉也不负满第六百一十五章 狂虐荷兰东印度公司第二百四十三章 问话第三百三十九章 文官针对王承恩第六十四章 针锋相对第四百九十一章 剪掉脑后的辫子第四百四十四章 内阁廷议第八十八章第三百八十八章 合围 四第一百八十二章 衰草枯杨的武昌府第三百八十七章 合围 三第四百八十九章 帝王戏新妃第二百一十六章 宫墙内的静谧第一百一十章 步兵制式燧发枪面世第八十六章 联寇平虏第四百九十四章 豪格被困蜀中第四百六十六章 佯攻乌江关第三百八十九章 后勤第二百五十一章 激战武昌第三百二十四章 荷兰的风帆战舰第七十六章 给我一把刀
第三百零二章 崇祯十九年与上海县的经济崛起第四百零九章 活捉多罗郡王阿巴泰第九十九章 改革科学技术领域第二百零七章 狂傲的八旗铁骑第八十五章 廷议军情第三百九十二章 攻守易位第一百九十八章 北虏烟尘笼开封第四百五十章 “仁孝”的好皇儿第五百七十七章 此女对我们很重要第六百二十六章 开始近代化的大明京师城第六百一十九章 李明睿会见西洋诸国第四百零七章 回师江南第七十九章 多尔衮与李自成第一百九十五章 寸土必守第五百二十四章 祖大寿为满清守辽西第二百六十三章 烟雨江南夜,多愁帝王心第六百二十八章 大明与朝鲜的战事第四百五十三章 北伐!北伐!第一百八十四章 十万石粮在武昌第两百三十二章 当鼓励盐商转型第五百六十六章 朱由检搞不懂大明官员们第五百九十九章 尘埃落定第二百七十九章 处决数十名勋贵高官第七十三章 银元开始发行第五百八十五章 推迟新任首辅宣布之日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由检问夏完淳第五百九十六章 怒扇朱慈烺第六百七十七章 占领地中海直布罗陀第三百七十三章 火药局的爆炸第四十二章 满门自缢第五百六十五章 当用新的战争方式第五百一十五章 攻破盛京城第三百五十九章 朕是最无情的人第五百四十九章 入主乾清宫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明帝国的殖民时代第四百三十二章 分封土地第四百九十章 你是朕的女人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嘴巴的官员们第五十三章 办成大案第四百一十三章 死守南京与大明军械所的重要性第五百四十九章 入主乾清宫第五十二章 钱谦益觐见第二百一十七章 帝临扬州第三百八十章 迷之自信的洪承畴第二百九十三章 江南士绅关于孔门自缢之事的想法第三百四十五章 管绍宁欲废朱由检新政第二百六十一章 崇祯十八年的明廷统治区第六十三章 阁臣议政第一百六十三章 堵胤锡赴武昌第五百八十一章 马士英的算计第五百二十六章 得知儿子被抓后的祖大寿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明电学的发展第六百二十四章 建立大明第一个西洋殖民地第四百七十二章 锦衣卫俘虏张献忠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鲜国王求饶第四十四章 抵达江南 一第三百五十六章 废黜太子第六百一十章 帝王暴怒第一百九十一章 去河南第四百一十一章 南京被围第六百六十一章 官僚集团与资本集团的明争暗斗第一百八十一章 新科进士第二百五十三章 衰落的大明乡村第二十三章 招抚第四百八十三章 收复吴桥第四百四十五章 造访光华日报报社第一百四十九章 愚蠢的张献忠第五百二十八章 活捉祖大寿第六百一十二章 蒸汽与风帆双动力战舰第六百六十章 官府与地方商民之争第四百八十二章 线膛枪挑射清军火器兵第八十二章 君临淮扬第六百六十一章 官僚集团与资本集团的明争暗斗第一百八十二章 衰草枯杨的武昌府第三百五十二章 吾皇万岁第一百九十一章 去河南第三十五章 未雨绸缪 一第一百零五章 金鸡纳霜第三百二十九章 朱由检申斥刘孔昭第二百三十九章 宁负汉也不负满第六百一十五章 狂虐荷兰东印度公司第二百四十三章 问话第三百三十九章 文官针对王承恩第六十四章 针锋相对第四百九十一章 剪掉脑后的辫子第四百四十四章 内阁廷议第八十八章第三百八十八章 合围 四第一百八十二章 衰草枯杨的武昌府第三百八十七章 合围 三第四百八十九章 帝王戏新妃第二百一十六章 宫墙内的静谧第一百一十章 步兵制式燧发枪面世第八十六章 联寇平虏第四百九十四章 豪格被困蜀中第四百六十六章 佯攻乌江关第三百八十九章 后勤第二百五十一章 激战武昌第三百二十四章 荷兰的风帆战舰第七十六章 给我一把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