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 崇祯二十年的大明工业现状

朱由检没有在钢铁冶炼局久待。

钢铁冶炼是基础工业,短时间内要想基础工业取得重大突破比较艰难。

这里面需要新的元素和物质出现,以及新的合金材料出现。

而这一切需要宋应星等研制者理论知识跟着提高才行。

目前而言,大明的自然科学理论体系还没有完全普及。

学过理科的都知道,自然科学最基础的是数学,进而是物理、化学、到最后是生物。

这是现代世界的自然科学大类分法。

数理化历经数百年发展到二十一世纪几乎构建出完整的基础理论体系,这里面有很多数学大家物理化学大师的贡献自不必说。

什么牛顿、伽利略、爱因斯坦、波尔以及门捷列夫等想必大家也有所熟悉。

二十一世纪基础科学领域的主流是生物,因为生物尤其是在分子生物和基因遗传方面可开拓空间大,其次便是物理学某些门类如电磁学还有很大的突破空间。

但对于基础而言,数理化领域的基本理论历经数百年发展后于二十一世纪已相当纯熟。

一个本科生便能基本掌握这些规律,当然这里指的是认真学习的,或者对理科感兴趣的高中时代便已知道这些基本规律。

比如经典力学和经典电磁学以及统计力学的经典物理学。

这里面有大家熟知的牛顿三大定律,还有化学的元素周期律从微观物质物理结构总结出化学元素规律以及数学的微积分学。

朱由检不是数理化天才也不是了不起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亦或是化学家。

他只是一个后世普通大学生,他的理科知识只有这些。

但在大明乃至整个十七世纪,他在自然科学领域的知识量无疑是最前沿和最博学的。

但自己掌握和传递给别人是两回事,自然科学规律一个词汇使用错误就可能导致理论规律离实际存在的自然规律差之千里。

朱由检想很快的把这些知识传递给这个时代的人。

但饶是他素来智力与记忆力不差也未能将自己所学知识全部传于给宋应星等人。

现在大明除朱由检外,真正具有理化基础的便只有宋应星、毕懋康、汤若望等几人。

但他们的水平最好也不过是后世中学水平,宋应星稍微好点,被朱由检拔苗助长似的强行灌输后至少知道这个世界的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知道铁和碳的不同,知道把燃烧颜色现象不同的矿石加以炼化希望得到新的元素,也知道基本的力学规律。

不过好在这些人虽然对于各种理论知识掌握不足,但人家经验丰富。

实验科学经验不逊色于朱由检,甚至比朱由检这个在大学时代只知道写小说瞎看书不爱做实验的半吊子更厉害得多。

人家能根据自己的想法设计出实验,而朱由检这方面是不能的,他设计实验还得靠大学的教授指导才能搞得出来。

因而别看宋应星等人理论知识还不够丰富,对于新的技术突破依旧存在很大的瓶颈,没办法一时之间搞出线膛枪与无烟火药来。

但人家现在建造的枪械制造车间与火炮制造车间乃至火药制造车间等却已颇具规模和流程化。

朱由检来这里目的便是要对大明目前的军工有个基本的了解。

作为皇帝的他不能事无巨细地去构架整个大明的工业蓝图。

但这几年,他从未轻视过这方面的发展,很大部分的皇家收入都投入到了这里面。

虽说没有一下子进入蒸汽时代,但也差不多快接近蒸汽工业时代的阶段。

秣陵临近长江,水系发达,利用水动力驱动的枪械锻造车间就排列在溪流两岸。

因又在方山之下,水产生的势能可以很容易利用成动力。

而在枪械局的枪械锻造车间与钢铁冶炼局之间又有水渠可通,通过水力击锤将水渠运来的铁块烧红捶打,延展开来成为铁片,再利用一根特质金属模具为枪管模具,将铁片包裹在模具上由工匠进行锻造成枪管,枪管抽出冷却后便集中入库。

而另一边的枪托与击发装置和钢刀制造线也同样有自己的流水线进行生产,再由统一的装配车间进行组装。

整个过程下来,工匠们俱是只负责自己这一流程的技术,而每一个流程一般都有一个组的师傅和自己一干学徒轮班负责某一流程。

大多时候都是进入实训的学徒操作,师傅在一旁监督指点。

因皇帝陛下朱由检出现,所以这些工匠师傅们才会亲自上手,流程自然也就更为熟练,能让朱由检看得出来,照这样的速度可以把燧发枪的制造速度提高数倍而且不容易出现低质量武器更不容易泄露技术资料。

“现在的崇祯十九式燧发枪乃是用的这种六棱形枪管,得益于现在新的铁范出现,我们发现用这种铁范制造的枪管可以让枪弹射得更远且精度更高,而我们也正在试验在制造更复杂的铁范犹如必须所建议的那样,在枪管成型前打造出螺纹膛线,可眼下这种铁范难度有些大,因为铁范硬度太强,刻制出标准螺纹实在太难。”

宋应星口中的铁范就是模具的意思。

在古时已有模具但会被称作“范”,尽管朱由检多次提模具,但因为宋应星等依旧说“范”,他也只能入乡随俗,跟着他们也把模具以“范”相称。

朱由检听宋应星这么说也只点了点头:

“朕给你们传授的土制磨床能制造出来汽缸来,就不能制造出这样的铁范吗,或者你们可以不用铁范,直接用镗制方式利用磨床将这样的螺纹膛线切割出来。”

“陛下所的这种方式也不是不可,磨床虽能切割玉石乃至切割出大的齿轮来,但动力还是不足以镗制这种螺纹的枪管,基本是没有螺纹的实心枪管也难以快速镗制出来,因为没有这么陛下你说的那种可以镗制或铣制亦或是车制合金钢的刀具,我们现在所造的刀具削刀剑弓箭能实现大量生产,但崇祯系列火枪与野战炮炮管皆是新型合金钢炮,硬度要大些,没有好的镗刀铣刀乃至车刀制造不出来,膛线自然也不好拉制出来,除非不用合金钢做枪管炮管材料。”

听了宋应星的话后,朱由检有些明白宋应星的意思。

敢情大明现在制造线膛枪炮和更高效率生产枪炮的最大阻碍不仅仅是因为动力不足还因为刀具不够坚硬锋利的缘故。

第三百九十五章 改变计划与袭扰第四百六十六章 佯攻乌江关第三百二十一章 军队也可以赚钱第七十七章 执法从严第三百八十九章 后勤第四百六十九章 嫌隙人有心生嫌隙第一百一十六章 授旗第四章 调兵入京第三百四十五章 藩王集团问题解决第三百五十三章 陛下,饶命啊第五十五章 对钱谦益的处决第四百九十五章 光复四川全境第五百二十七章 祖大寿想做辽地王第二百八十八章 海军训练正式启动第四百七十二章 锦衣卫俘虏张献忠第二百三十三章 引导权贵进军机械制造业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明近卫军官兵的生活待遇第四百一十六章 叛军孤注一掷第两百三十八章 降清汉臣盼明亡第五百五十六章 人设大变的多尔衮第四百五十一章 大闹户部、礼部衙门第四百九十七章 活捉豪格第六百四十六章 惩罚识仁天皇与德川家纲第四百八十四章 处决顺清士绅第一百八十章 关于崇祯十八年的恩科会试第十七章 骗取保定城第七十六章 给我一把刀第五百六十章 孙之獬的罪有多大第二百九十八章 秦良玉进京第五百四十八章 朱由检喝令多尔衮滚开第六百章 国力大增的盛世大明第四百九十章 你是朕的女人第六百六十一章 官僚集团与资本集团的明争暗斗第三百零七章 制造事端与海盗欲闹松江第八十六章 联寇平虏第二百八十七章 赐名郑成功第五百六十一章 处决孙之獬与陈名夏第五百一十二章 兵临盛京第六百五十四章 召开廷议第三百五十章 一个不留第四百一十九章 吻我第六百三十七章 处决外番贵族第一百九十七章 朕现在还不能走第四百一十一章 南京被围第六百七十八章 签订《直布罗陀条约》第四百四十章 选妃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明枪械制造的现状第一百八十三章 左右为难的湖广总督第五百八十四章 大明教育发展之概况第五十四章 大加封赏第二百九十六章 明年军事形势预估第六百四十七章 日不落帝国时代的大明第九十七章 崇祯十七年冬第二百零八章 淡定不住的朱由检第三百四十五章 藩王集团问题解决第三章 文官集团的背离第四百五十二章 这才是天下民意!第六百四十五章 活捉识仁天皇与幕府将军德川家纲第二十九章 有本事冲朕来第四十四章 抵达江南 一第二章 百官各怀心思第三百九十章 全歼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明已准备重新开始第五百一十三章 盛京城的清军守城兵力第四百一十六章 叛军孤注一掷第六百零六章 给朕拉下去斩了!第二百五十六章 步兵营埋伏袭骑兵第七十六章 给我一把刀第四百八十二章 线膛枪挑射清军火器兵第四百零一章 总攻开始第五百八十六章 宣布新任内阁首辅第三百二十七章 收复东番岛 二 又收三艘战船请个假第七十一章 大明中央银行第五百七十三章 占领科尔沁第二百五十三章 衰落的大明乡村第六百七十章 顾炎武去英国提亲第四百六十五章 名将交锋 三第二百一十七章 帝临扬州第六十九章 酝酿货币改革第八章 斩杀光时亨与魏藻德第六百一十四章 全歼荷兰东印度公司战舰第四十章 曲阜孔门第六十五章 新的税赋政策第三百零八章 靖平松江府第二百一十五章 集结大军于扬州城下第二百三十章 江南之危已解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革社学第三百四十三章 朝廷里的明争暗斗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同拿下第三百八十四章 真英雄怎会为胡人奴才第六百六十七章 阻断英国发展进程第二百四十四章 未来的大敌会变第一百九十五章 寸土必守第三百五十二章 吾皇万岁第五百四十三章 帝临通州第五十六章 铁血统治开始第五百一十六章 收复沈阳第五百零三章 言官对于战争的观点发生改变
第三百九十五章 改变计划与袭扰第四百六十六章 佯攻乌江关第三百二十一章 军队也可以赚钱第七十七章 执法从严第三百八十九章 后勤第四百六十九章 嫌隙人有心生嫌隙第一百一十六章 授旗第四章 调兵入京第三百四十五章 藩王集团问题解决第三百五十三章 陛下,饶命啊第五十五章 对钱谦益的处决第四百九十五章 光复四川全境第五百二十七章 祖大寿想做辽地王第二百八十八章 海军训练正式启动第四百七十二章 锦衣卫俘虏张献忠第二百三十三章 引导权贵进军机械制造业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明近卫军官兵的生活待遇第四百一十六章 叛军孤注一掷第两百三十八章 降清汉臣盼明亡第五百五十六章 人设大变的多尔衮第四百五十一章 大闹户部、礼部衙门第四百九十七章 活捉豪格第六百四十六章 惩罚识仁天皇与德川家纲第四百八十四章 处决顺清士绅第一百八十章 关于崇祯十八年的恩科会试第十七章 骗取保定城第七十六章 给我一把刀第五百六十章 孙之獬的罪有多大第二百九十八章 秦良玉进京第五百四十八章 朱由检喝令多尔衮滚开第六百章 国力大增的盛世大明第四百九十章 你是朕的女人第六百六十一章 官僚集团与资本集团的明争暗斗第三百零七章 制造事端与海盗欲闹松江第八十六章 联寇平虏第二百八十七章 赐名郑成功第五百六十一章 处决孙之獬与陈名夏第五百一十二章 兵临盛京第六百五十四章 召开廷议第三百五十章 一个不留第四百一十九章 吻我第六百三十七章 处决外番贵族第一百九十七章 朕现在还不能走第四百一十一章 南京被围第六百七十八章 签订《直布罗陀条约》第四百四十章 选妃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明枪械制造的现状第一百八十三章 左右为难的湖广总督第五百八十四章 大明教育发展之概况第五十四章 大加封赏第二百九十六章 明年军事形势预估第六百四十七章 日不落帝国时代的大明第九十七章 崇祯十七年冬第二百零八章 淡定不住的朱由检第三百四十五章 藩王集团问题解决第三章 文官集团的背离第四百五十二章 这才是天下民意!第六百四十五章 活捉识仁天皇与幕府将军德川家纲第二十九章 有本事冲朕来第四十四章 抵达江南 一第二章 百官各怀心思第三百九十章 全歼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明已准备重新开始第五百一十三章 盛京城的清军守城兵力第四百一十六章 叛军孤注一掷第六百零六章 给朕拉下去斩了!第二百五十六章 步兵营埋伏袭骑兵第七十六章 给我一把刀第四百八十二章 线膛枪挑射清军火器兵第四百零一章 总攻开始第五百八十六章 宣布新任内阁首辅第三百二十七章 收复东番岛 二 又收三艘战船请个假第七十一章 大明中央银行第五百七十三章 占领科尔沁第二百五十三章 衰落的大明乡村第六百七十章 顾炎武去英国提亲第四百六十五章 名将交锋 三第二百一十七章 帝临扬州第六十九章 酝酿货币改革第八章 斩杀光时亨与魏藻德第六百一十四章 全歼荷兰东印度公司战舰第四十章 曲阜孔门第六十五章 新的税赋政策第三百零八章 靖平松江府第二百一十五章 集结大军于扬州城下第二百三十章 江南之危已解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革社学第三百四十三章 朝廷里的明争暗斗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同拿下第三百八十四章 真英雄怎会为胡人奴才第六百六十七章 阻断英国发展进程第二百四十四章 未来的大敌会变第一百九十五章 寸土必守第三百五十二章 吾皇万岁第五百四十三章 帝临通州第五十六章 铁血统治开始第五百一十六章 收复沈阳第五百零三章 言官对于战争的观点发生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