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九章 合围开封

山东清军谭泰部自保尚且艰难,自然已无力南下。

而近卫军两个军的主力合计三十万精锐与清军主力洪承畴部继续在河南斗智斗勇,其间详情自不必说,路振飞为蒙骗洪承畴每天劳神苦思地想着如何给洪承畴回信。

秦良玉想尽各种办法让近卫军两个军主力神不知鬼不觉地一步步缩紧对洪承畴的包围圈。

这里面最辛苦的莫过于锦衣卫,从周则到汪刚刚每日都要传递和接收到各种消息。

好在河南的百姓也很支持,清军一进入河南境内后的动向几乎每天都通过各地百姓之口传递到秦良玉和刘芳亮、何新耳中。

清军何洛会部一直沿着湖广襄阳方向,还派出大量斥候进入河南、南阳等府,为的便是随时策应清军洪承畴主力,抵挡近卫军第四军进入河南,同时避免自己陷入近卫军第四军和第三军的包围。

自古以来,北兵南征走湖广就必经襄阳,襄阳一下,湖广以南便无险可守。

因而此时,近卫军第四军第一兵团合计八万人也已屯兵于襄阳城下阻击何洛会的十万清军。

近卫军第四军得到的命令是节节抗敌,但不能歼灭和击败何洛会部,逼其撤回河南与洪承畴汇合。

因而,近卫军第四军在襄阳城下一通炮击后就退缩回了襄阳城,并不与清军何洛会部认真打。

何洛会以为明军真的是惧怕野战而抱定了要死守襄阳的决心,他也就干脆命令大军合围了襄阳,以此逼迫近卫军第四军投降,同时,何洛会也不死命进攻襄阳,以避免自己实力大损而无法策应清军主力洪承畴部。

而近卫军第四军第二兵团则时不时地沿着荆州北上袭杀清军何洛会部的斥候,使得清军何洛会部不得不相信在湖广除襄阳外还有一支明军主力,并将此消息告知给了多尔衮和洪承畴。

多尔衮和洪承畴越发坚信近卫军主力在山东和湖广。

此时,洪承畴已果然兵围了开封城。

五十万清军主力犹如数十条巨蟒一般缠绕在开封城外围,延绵在开封城数里之外,每一日开封城外皆是尘土飞扬,车马喧嚣。

洪承畴也下了马,捻须来到了开封府外城官道上,看着已修复后的开封城不由得颇为感慨起来,忙着人去城中询问路振飞是否投附大清。

但让洪承畴没想到的是,路振飞这时候则按品大状地出现在了开封府外城城墙上,且正对着洪承畴大喊起来:

“洪承畴,你这个汉人之奸佞,大明之叛臣,认贼为奴,竟也敢引贼进来,夺我开封城,你休想!我路振飞今日便誓与开封城共存亡!”

路振飞突然拒绝了洪承畴。

这让洪承畴很是惊愕,在听到自己亲兵禀报后是半晌没回过神来。

洪承畴恼羞成怒,总觉得自己被路振飞给戏耍了,忙下令大军攻城。

路振飞和开封城中军民抵抗的甚为顽强,而洪承畴五十万清军的注意力也全部放在了攻打开封城上,对于周围情况变化注意力进一步减少。

当然,洪承畴也不担心,因为他一直还和何洛会部保持着联系,他不认为近卫军主力还能在这时候突然来到河南援助路振飞。

洪承畴此时是恨死路振飞了,他已从开封城的火炮密度与火枪密度猜得出路振飞之前和他虚以委蛇肯定是在暗中蓄积守开封的力量。

他甚至他也从自己派出的斥候口中也猜到了这一点,因为开封府周围皆已被坚壁清野。

清军谭泰部退守河间府东光城。

清军何洛会部合围襄阳城。

而此时洪承畴又合围攻打开封城。

表面上看起来,清军还未出现失败的迹象,而事实上,战略进攻态势已慢慢向近卫军方向转变。

秦良玉为更好的居中调度已前往朱仙镇,而朱由检此时也已抵达这里,近卫军第二军第二兵团自然也是在此,只等着近卫军第三军和第二军第一兵团完成对开封府洪承畴部的合围,近卫军第二军第二兵团也会直接有朱仙镇北上进攻洪承畴主力。

……

朱由检自从离开南京后便轻松了不少,他厌烦南京城,厌烦南京城里的文官士绅,甚至还有一丝害怕与担心。

他既做了一个要革新除弊不被文官害得亡国的皇帝,就注定他要与文官作对到底,但这样也就意味着他随时会面临着文官集团的报复。

朱由检从来不惮以最大恶意来揣测这些人的用心,因而他虽是帝王,但他在南京城的生活可谓是步步惊心。

而此时离开了南京城,来到了这没有朝堂政治没有尔虞我诈与勾心斗角的世界,他顿时放松多了。

这里有发自内心敬重他的庶民百姓,也有视他为主心骨的近卫军官兵。

还有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田园风光与生活。

更有无边无际的天空和大地。

朱由检有这样的心态自然也正常,在南京城,他的政策是违背南京城士绅们的利益的,因而真正支持他的人少。

而在乡间小集镇,他的政策是对庶民与庶族地主有利的,因而在这里,支持他的人多。

所以,朱由检才在这里感到轻松。

朱仙镇。

传言岳飞曾在这里大败金军的地方,在此时的大明也不是一座普通的小镇。

朱仙镇乃是开封城的外港门户,从孙家渡一直南下,便可从开封城直达朱仙镇。

大军行军必须沿河行军,因而历来攻取开封后南下或者北上攻打开封都必经朱仙镇。

这也是为何秦良玉将近卫军第二军第二兵团放在朱仙镇的原因。

因为洪承畴一旦占领开封要南下只能走朱仙镇,而近卫军第二兵团要围住洪承畴也必须先占据朱仙镇这个要隘。

此时的朱仙镇聚集了九万多人,朱由检自然也在这里,还有秦良玉、李邦华、何新、刘芳亮等大元帅府近卫军高阶官员。

这些官员不同于南京城内的文官,此时和朱由检都是同一利益集团或者说是都是被清流文官们摒弃的。

因而,朱由检和他们相处也是格外的轻松,这些官员也不要求他这个帝王做什么。

无论是官还是民,在这里,朱由检都要感到亲切点。

第五百四十三章 帝临通州第三百二十九章 朱由检申斥刘孔昭第二百八十四章 召见郑家兄弟第二百六十七章 处决尚可喜第六百六十五章 内阁否决两院提案第二百三十章 江南之危已解第二百二十八章 全歼清军,明军大胜!第三百九十四章 算计第五百七十三章 占领科尔沁第五百九十七章 朱慈烺谋反第一百七十章 炮击左军中军大营第三百二十四章 荷兰的风帆战舰第三百八十一章 合围开封第五百七十六章 表白与暗下阴谋第六百五十二章 莫愁湖上的君臣之对第一百五十三章 九江防御战 四第一百三十七章 请陛下乾纲独断第一百三十八章 交个投名状吧第四百四十三章 崇祯二十一年冬的皇家生活第四百五十八章 蒸汽机与纺织工业第一百四十章 三颗重磅炸弹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明帝国的殖民时代第三百六十六章 洪承畴的心思第三百三十三章 西南战事第三百一十五章 生员被杀事件第二百七十四章 把户部左侍郎党崇雅看押起来第三百三十四章 马士英挂帅第六百五十四章 召开廷议第二百九十五章 大明的行政制度微调第六十八章 税政改革开始第二十章 成为皇亲第六百三十五章 南北并进灭朝鲜第一百二十三章 关于报社第六十章 物议沸腾第五百四十三章 帝临通州第四百二十六章 藩王被坑第三百五十六章 废黜太子第四百三十九章 满清想议和第五百零三章 言官对于战争的观点发生改变第二百八十六章 调回郑森第五百三十章 让汉贼感到害怕第五百七十章 大明帝国体制下的二等公民第六百四十一章 近卫军对战日本武士第三百六十二章 关于选妃的真实目的第四百九十九章 近卫军第三军炮轰卫辉府第四百五十九章 线膛枪第四百五十四章 大明已经变了第五百章 清洗士绅国贼第五百一十三章 盛京城的清军守城兵力第一百三十七章 请陛下乾纲独断第四百四十五章 造访光华日报报社第二十一章 短期集训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明还有希望第两百零一章 朕还要留五日第三百三十七章 王承恩下定决心第二百四十一章 明清统治下的黄河两岸第五百四十八章 朱由检喝令多尔衮滚开第六百零三章 漕运被关,民怨甚大第四百零六章 杀死吴三桂与活捉洪承畴第三百六十七章 第一战在山东打响第二百八十六章 调回郑森第二百八十九章 大明经济会议第三百四十章 朕若不依呢第四百九十章 你是朕的女人第三百二十八章 收复东番岛 三 炮击东洋第一百三十八章 请陛下乾纲独断第七十六章 给我一把刀第二百二十二章 刘希尧挡阿拉善第四百一十六章 叛军孤注一掷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幕悄然拉开第三百六十章 刺杀清廷大学士第二百二十二章 刘希尧挡阿拉善第三百零二章 崇祯十九年其他方面的发展第五百三十二章 济尔哈朗怒斥范文程第六百五十九章 朝野震动第六百三十一章 机炮营出动第六百零二章 以功臣自居的朝鲜使臣第五百八十一章 马士英的算计第四百四十五章 造访光华日报报社第三百七十三章 火药局的爆炸第四百七十七章 招抚李定国第一百一十四章 成立海军部第六百一十章 帝王暴怒第八十五章 廷议军情第四百四十五章 造访光华日报报社第一百八十四章 十万石粮在武昌第六十三章 阁臣议政第六百零二章 以功臣自居的朝鲜使臣第五百八十九章 惠王见吏部尚书华允诚第一百六十五章 商议合围全歼左军事宜第五百三十六章 八大晋商的没路第二百九十七章 提高官员收入第一百二十六章 雪夜离丹徒第四百四十八章 民意沸腾第三百二十二章 郑氏集团的实力第二百七十六章 应天巡抚与东厂抓人第一百五十七章 李岩临危受命第五百一十五章 攻破盛京城第四百零一章 总攻开始
第五百四十三章 帝临通州第三百二十九章 朱由检申斥刘孔昭第二百八十四章 召见郑家兄弟第二百六十七章 处决尚可喜第六百六十五章 内阁否决两院提案第二百三十章 江南之危已解第二百二十八章 全歼清军,明军大胜!第三百九十四章 算计第五百七十三章 占领科尔沁第五百九十七章 朱慈烺谋反第一百七十章 炮击左军中军大营第三百二十四章 荷兰的风帆战舰第三百八十一章 合围开封第五百七十六章 表白与暗下阴谋第六百五十二章 莫愁湖上的君臣之对第一百五十三章 九江防御战 四第一百三十七章 请陛下乾纲独断第一百三十八章 交个投名状吧第四百四十三章 崇祯二十一年冬的皇家生活第四百五十八章 蒸汽机与纺织工业第一百四十章 三颗重磅炸弹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明帝国的殖民时代第三百六十六章 洪承畴的心思第三百三十三章 西南战事第三百一十五章 生员被杀事件第二百七十四章 把户部左侍郎党崇雅看押起来第三百三十四章 马士英挂帅第六百五十四章 召开廷议第二百九十五章 大明的行政制度微调第六十八章 税政改革开始第二十章 成为皇亲第六百三十五章 南北并进灭朝鲜第一百二十三章 关于报社第六十章 物议沸腾第五百四十三章 帝临通州第四百二十六章 藩王被坑第三百五十六章 废黜太子第四百三十九章 满清想议和第五百零三章 言官对于战争的观点发生改变第二百八十六章 调回郑森第五百三十章 让汉贼感到害怕第五百七十章 大明帝国体制下的二等公民第六百四十一章 近卫军对战日本武士第三百六十二章 关于选妃的真实目的第四百九十九章 近卫军第三军炮轰卫辉府第四百五十九章 线膛枪第四百五十四章 大明已经变了第五百章 清洗士绅国贼第五百一十三章 盛京城的清军守城兵力第一百三十七章 请陛下乾纲独断第四百四十五章 造访光华日报报社第二十一章 短期集训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明还有希望第两百零一章 朕还要留五日第三百三十七章 王承恩下定决心第二百四十一章 明清统治下的黄河两岸第五百四十八章 朱由检喝令多尔衮滚开第六百零三章 漕运被关,民怨甚大第四百零六章 杀死吴三桂与活捉洪承畴第三百六十七章 第一战在山东打响第二百八十六章 调回郑森第二百八十九章 大明经济会议第三百四十章 朕若不依呢第四百九十章 你是朕的女人第三百二十八章 收复东番岛 三 炮击东洋第一百三十八章 请陛下乾纲独断第七十六章 给我一把刀第二百二十二章 刘希尧挡阿拉善第四百一十六章 叛军孤注一掷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幕悄然拉开第三百六十章 刺杀清廷大学士第二百二十二章 刘希尧挡阿拉善第三百零二章 崇祯十九年其他方面的发展第五百三十二章 济尔哈朗怒斥范文程第六百五十九章 朝野震动第六百三十一章 机炮营出动第六百零二章 以功臣自居的朝鲜使臣第五百八十一章 马士英的算计第四百四十五章 造访光华日报报社第三百七十三章 火药局的爆炸第四百七十七章 招抚李定国第一百一十四章 成立海军部第六百一十章 帝王暴怒第八十五章 廷议军情第四百四十五章 造访光华日报报社第一百八十四章 十万石粮在武昌第六十三章 阁臣议政第六百零二章 以功臣自居的朝鲜使臣第五百八十九章 惠王见吏部尚书华允诚第一百六十五章 商议合围全歼左军事宜第五百三十六章 八大晋商的没路第二百九十七章 提高官员收入第一百二十六章 雪夜离丹徒第四百四十八章 民意沸腾第三百二十二章 郑氏集团的实力第二百七十六章 应天巡抚与东厂抓人第一百五十七章 李岩临危受命第五百一十五章 攻破盛京城第四百零一章 总攻开始